《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2)
卷一 (2)
1. 附治驗
一婦素有內熱,月經不調,經行後四肢不能伸,臥床半載,或用風濕痰火之劑,不效。其脈浮緩,按之則澀,名曰瘈症,屬風寒所乘。用加味逍遙散加肉桂、防風,四劑頓愈,更以八珍湯調理兩月餘而瘥。
一婦人素經行後期,因勞怒四肢不能屈,名曰瘲症,此血虛而風熱所乘。先用八珍湯加鉤藤、柴胡漸愈,更佐以加味逍遙散,調理而痊。
一婦人四肢攣屈,煩痛自汗,小便短少,畏見風寒,脈浮弦緩,此氣血虛而風寒濕熱相搏。先用東垣清燥湯漸愈,再用加味逍遙散及八珍湯加牡丹皮而痊。
一婦人素有火,忽然昏瞶,瘈瘲抽搐,善伸數欠,四肢筋攣,痰涎上升,此肺金燥甚,血液衰少而然也。用清燥湯、六味丸兼服,尋愈。
一婦人肢節作痛,不能轉側,惡見風寒,自汗盜汗,小便短少,雖夏亦不去衣,其脈浮緊,此風寒客於太陽經。用甘草附子湯,一劑而瘥。
一婦人因怒發搐,嘔吐痰涎,口噤昏憒,氣口脈大於人迎,此氣滯而食厥。用平胃散加茯苓、半夏、木香治之而蘇,更以六君子加木香漸愈。乃去木香,又二十餘劑而痊。
一婦人元氣素虛,勞則體麻發熱,痰氣上攻,或用烏藥順氣散、祛風化痰丸之類,肢體痿軟,痰涎自出,面色萎黃,形體倦怠,而脾肺二脈虛甚,此氣虛而類風。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十全大補湯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調理,尋愈。
一婦人體肥胖,頭目眩暈,肢體麻木,腿足痿軟,自汗身重,其脈滑數,按之沉緩。此濕熱乘虛也,用清燥、羌活二湯漸愈,更佐以加味逍遙散全愈。
一婦人口眼歪斜,四肢拘急,痰涎不利而惡風寒,其脈浮緊。此風寒客於手足陽明二經,先用省風湯二劑,後用秦艽升麻湯而愈。
一婦人素性急,患肝風之症,常服搜風順氣丸、秦艽湯之類。後大怒吐血,唇口牽緊,小便頻數,或時自遺。余以為肝火旺而血妄行,遂用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漸愈。五年之後,又大怒吐血,誤服降火祛風化痰之劑,大便頻數,胸滿少食。用清氣化痰之劑,嘔而不食,頭暈口乾,不時吐痰。
用導痰降火之類,痰出如湧,四肢常冷。余曰:嘔而不食,胃氣虛弱也。頭暈口乾,中氣不能上升也。痰出如湧,脾氣不能攝涎也。四肢逆冷,脾氣不能運行也。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治之,諸症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兼服而安。
鴻臚王繼之室人,素有癇症,遇勞役怒氣則發,良久自省。一日因飲食勞役失宜,發而半日方省,不能言語。或以為風中於臟,用祛風化痰順氣之劑,及牛黃清心丸,病益甚,六脈浮大,兩寸虛而不及本部,且進飲食。余曰:此脾胃之氣傷也,若風中於臟,禍在反掌。彼不信,仍用風藥,後果卒。
白話文:
[附治驗]
一位婦女原本就體內有熱,月經不調,月經來後四肢無法伸展,臥床半年,曾服用治療風濕痰火的中藥,但無效。她的脈象浮而緩,按壓則澀滯,這是瘈症,屬於風寒侵襲。於是給她服用加味逍遙散加肉桂、防風,四劑藥後病情就痊癒了,之後再用八珍湯調理兩個多月便完全康復。
一位婦女月經後期,因勞累和生氣導致四肢無法彎曲,這是瘲症,屬於血虛兼風熱侵襲。先用八珍湯加鉤藤、柴胡,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再用加味逍遙散調理,最終痊癒。
一位婦女四肢攣縮彎曲,煩躁疼痛,自汗,小便量少,怕風寒,脈象浮而弦緩,這是氣血虛弱,且風寒濕熱交雜侵襲。先用東垣清燥湯,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再用加味逍遙散和八珍湯加牡丹皮,最終痊癒。
一位婦女原本就有內熱,突然昏迷,抽搐,喜歡伸展肢體並頻頻打呵欠,四肢肌肉攣縮,痰涎涌上,這是肺金乾燥嚴重,血液不足所致。用清燥湯、六味丸同時服用,不久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肢體關節疼痛,無法翻身,怕風寒,自汗盜汗,小便量少,即使夏天也不脫衣,脈象浮緊,這是風寒侵襲太陽經脈。服用甘草附子湯一劑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因為生氣而抽搐,嘔吐痰涎,口緊閉,昏迷,氣口脈象比人迎脈大,這是氣滯導致的厥證。服用平胃散加茯苓、半夏、木香治療,病情好轉,之後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逐漸康復。停用木香後,又服用二十多劑藥才完全痊癒。
一位婦女先天元氣虛弱,勞累就會肢體麻木發熱,痰氣上逆,曾服用烏藥順氣散、祛風化痰丸等藥物,但肢體仍然痿軟無力,痰涎自行流出,面色萎黃,身體疲倦,脾肺兩經脈虛弱,這是氣虛兼類風濕。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服用十全大補湯,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再用加味歸脾湯調理,最終痊癒。
一位婦女肥胖,頭暈目眩,肢體麻木,腿腳痿軟,自汗,身體沉重,脈象滑數,按壓則沉緩。這是濕熱乘虛而入。服用清燥湯、羌活湯,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再用加味逍遙散,最終痊癒。
一位婦女口眼歪斜,四肢拘緊,痰涎不暢,怕風寒,脈象浮緊。這是風寒侵襲手足陽明二經。先服用省風湯兩劑,之後服用秦艽升麻湯而痊癒。
一位婦女性格急躁,患有肝風症,長期服用搜風順氣丸、秦艽湯等藥物。後來因大怒而吐血,嘴唇口角牽緊,小便頻數,有時還會大小便失禁。我認為這是肝火旺盛,血液妄行,於是用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病情逐漸好轉。五年後,她再次因大怒而吐血,錯誤地服用降火祛風化痰的藥物,導致大便次數增多,胸悶食少。服用清氣化痰的藥物後,她嘔吐不能進食,頭暈口乾,不斷吐痰。
服用導痰降火的藥物後,痰液大量湧出,四肢經常冰冷。我說:嘔吐不能進食,是胃氣虛弱;頭暈口乾,是中氣不能上升;痰液大量湧出,是脾氣不能收攝津液;四肢冰冷,是脾氣不能運化。於是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治療,諸症逐漸好轉。之後再用加味歸脾湯,同時服用,病情才穩定下來。
鴻臚王繼之的妻子,素有癲癇症,遇到勞累或生氣就會發作,過很久才能恢復。有一天,因為飲食勞累失調,發病半天不能恢復,不能說話。有人認為是風邪侵犯臟腑,於是服用祛風化痰順氣的藥物,以及牛黃清心丸,病情卻更加嚴重,六脈浮大,寸關尺脈兩寸脈虛弱,而且還能進食。我說:這是脾胃之氣受損,如果風邪侵犯臟腑,後果不堪設想。她不相信,仍然服用祛風的藥物,最終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