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一 (6)
卷之一 (6)
1. 血崩心痛
婦人血崩而心痛甚,名曰殺血心痛。由心脾血虛也,小產去血過多而心痛甚者亦然,方用烏賊骨炒為末,調失笑散。一服即愈,仍多服歸脾湯(方見前)調養心脾。
失笑散
五靈脂(酒炒),蒲黃
崩漏單方,見《綱目》。
用雞冠花(及為末子酒服)。凌霄花(為末酒服)。竹茹(微炒水煎服)。黑豆(炒焦沖酒服)。魚鰾膠(和雞子煎餅食酒下)。阿膠(炒焦酒服,和血滋陰)。
崩中垂死用羊肉、當歸、川芎、乾薑煮服。其四物活血理氣,及椿白皮、烏骨雞、蚌殼、艾葉、茅根等藥在人採用。止澀用棕灰、梅葉(水煎酒對)、蓮房(經不止燒研酒服,血崩同荊芥燒服。產後崩同香附燒服)、松煙墨(漏下五色水服)、翻白草(擂汁酒服)、蠶脫紙(槐子服)、桂心(研段飲服,二錢)、木賊(漏血不止者用五錢),煎水服。血崩氣痛同香附、厚朴硝末服之。
崩中赤白脈不斷同當歸、川芎服,伏龍肝(同阿膠、蠶砂末酒服)。
婦人血崩宜服消汙湯。
消汙湯
乾荷葉(煎湯)
腹痛加香附。
婦人血崩氣痛宜服備金散。
備金散
香附,歸尾,靈脂(炒)
俱用醋製為末服。
婦人血崩不止宜服柏黃散。
柏黃散
黃芩,柏葉,蒲黃(炒)
共為末,灶心土煎水,泡調服。
婦人血崩目癢宜服無比散。
無比散
晚蠶砂(炒)
為末,灶心土煎水,泡調服。
婦人血暴崩宜服如聖散。
如聖散
棕(燒灰),烏梅肉(燒灰),黑姜(燒灰)
共為末,烏梅湯下。
婦人血崩如絳色宜服一笑散。
一笑散
新紅綢(二尺燒灰)
空心酒下。
婦人肝經有風血崩宜服獨聖散。
獨聖散
防風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酒煮白麵清飲調下極驗。
婦人血虛內熱,血不歸源而崩,宜服神應散。
神應散
桂心(燒存性)
為末,每服一二錢,米飲調下。
一方,治血崩、血瘕,或經行產後心腹脅痛。五靈脂(炒煙盡),為末,每服一錢或三錢,水酒童便調下。
一方,治風熱血崩。芥穗(燈火燒焦),為末,每服三錢,童便調下。
一方,治血虛內熱血不歸源而崩。陳槐花一兩,百草霜五錢,為末,每服一二錢,燒紅稱錘淬酒下。
一方,治紅崩。
糖雞芽根(為君),桂元、紅棗。
一方,治白崩。糖雞芽根(為君),土茯苓。
婦人經候凝結,血塊暴下,脾虛水瀉,宜服益胃升陽湯。
蓋胃升陽湯
即補中益氣湯加神麯(炒)、黃芩。
上方詳見《醫通》。
白話文:
[血崩心痛]
婦女如果出現大量出血且伴隨嚴重的心痛,這被稱作「殺血心痛」。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心臟和脾臟的血液不足所導致,尤其是流產後失血過多引起的心痛更是如此。治療上,我們可以使用烏賊骨,炒至微黃後磨成粉,再配合失笑散服用。通常一次服用後就能看到明顯的好轉,但為了更好地調理心臟和脾臟,還應該多服用歸脾湯(此處可參考先前介紹的配方)。
失笑散的主要成分包括:五靈脂(酒炒)、蒲黃。
對於崩漏單方,可以參考《綱目》中的記載。例如使用雞冠花、凌霄花、竹茹、黑豆、魚鰾膠、阿膠等,這些都可以做成粉末,用酒或水煎服。羊肉、當歸、川芎、乾薑煮服對於瀕臨死亡的崩中患者也有幫助。此外,椿白皮、烏骨雞、蚌殼、艾葉、茅根等藥材,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進行選擇。
若要止血,可以使用棕灰、梅葉、蓮房、松煙墨、翻白草、蠶脫紙、桂心、木賊等藥材,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制備方法服用。對於血崩且伴有氣痛的情況,可以配合香附、厚朴硝一同服用。
對於血崩不止的婦女,可以服用消汙湯。主要成分為乾荷葉煎湯,若腹痛可加入香附。
若婦女血崩且氣痛,可服用備金散,主要成分為香附、歸尾、靈脂(炒),均需用醋製成粉末服用。
對於血崩不止的婦女,柏黃散是一個好的選擇。主要成分為黃芩、柏葉、蒲黃(炒),共為粉末,用竈心土煎水,調和服用。
若婦女血崩且眼睛癢,可以服用無比散,主要成分為晚蠶砂(炒),用竈心土煎水,調和服用。
對於突然血崩的婦女,如聖散是個不錯的選擇。主要成分為棕(燒灰)、烏梅肉(燒灰)、黑姜(燒灰),共為粉末,用烏梅湯送服。
對於血崩且顏色如絳色的婦女,可以服用一笑散,主要成分為新紅綢(二尺燒灰),空腹時用酒送服。
對於肝經有風血崩的婦女,可以服用獨聖散,主要成分為防風,為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前,用酒煮白麵清飲調下。
對於血虛內熱,血不歸源而崩的婦女,可以服用神應散,主要成分為桂心(燒存性),為粉末,每次服用一二錢,用米飲調下。
以上各方詳細內容,請參考《醫通》。
2. 赤白帶下論
帶下之病,婦人多有之,赤者屬熱,兼虛兼火;白者屬濕,兼虛兼痰,白芷散主之。又有白濁、白淫,略與白帶相似,但白帶時常流出清冷稠黏,此由下元虛損。白濁者,濁隨小便而來,渾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加味二陳湯主之。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後而來,亦不多,此男精不攝,不須治而自愈。
用藥歌
赤帶四物用芩連,升麻丹皮服無虞,白帶六君加蒼朮,吳萸黑姜實可祛。老年白帶多氣虛,補中益氣湯可除,增入黑姜茯半夏,引加薑棗自然無。
白芷散
白芷,烏賊骨,發灰
歌曰
白芷散醫赤白帶,賊骨發灰白芷載。
加味二陳湯
陳皮,半夏,茯苓,白朮,蒼朮,益智仁,炙草,升麻(酒炒),柴胡(酒炒)
歌曰
加味二陳湯茯苓,陳半甘草益智仁,蒼白升柴同一罐,如泔渾濁服之靈。
治虛寒白帶、小便白濁等症,宜服內金鹿茸丸。
內金鹿茸丸
熟附,淮藥,黃耆,鹿茸(酒塗炙),蓯蓉,五味,遠志,牡蠣(煅),雞內金(即雞肫皮),桑螵蛸
歌曰
內金鹿茸附山茸,遠志耆蓯雞內金,牡蠣桑螵五味等,虛寒帶濁效如神。
白話文:
【赤白帶下論】
婦女常見疾病之一是帶下,其中紅色分泌物屬熱性,通常伴隨虛火;白色分泌物則屬溼性,通常伴隨虛痰,這類型的病症可以使用白芷散來治療。
另外有白濁和白淫的情況,它們與白帶相似,但區別在於白帶會時常流出,質地清冷且粘稠,這通常是下體器官虛損所致。至於白濁,其特徵是在排尿時伴隨渾濁如泔水的分泌物,這是因爲胃部的濁氣滲入膀胱,治療上可使用加味二陳湯。白淫則是指在排尿後出現,量不多,這通常是因爲男性精液無法正常攝製,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就能自愈。
【用藥歌】
對於赤色帶下的治療,四物湯中加入黃芩、黃連、升麻、牡丹皮,服用後無虞。白帶則可用六君子湯加上蒼朮,再加入吳茱萸、黑姜,效果顯著。對於老年人的白帶,多因氣虛引起,可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再加入黑姜、茯苓、半夏,再以姜棗爲引,症狀自然消除。
【白芷散】
白芷散能治療赤白帶下,成分包括白芷、烏賊骨、發灰。
【加味二陳湯】
加味二陳湯包含陳皮、半夏、茯苓、白朮、蒼朮、益智仁、炙甘草、酒炒升麻、酒炒柴胡,對如泔水般渾濁的白濁有效。
【內金鹿茸丸】
針對虛寒白帶、小便白濁等症狀,建議服用內金鹿茸丸,成分有熟附子、淮山藥、黃芪、酒塗炙鹿茸、肉蓯蓉、五味子、遠志、煅牡蠣、雞內金(即雞肫皮)、桑螵蛸。
以上藥品使用需遵醫囑,不可自行判斷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