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7)

1. 崩漏帶下不治之症

—,崩帶日久,純下臭黃水,或帶紫黑筋塊,腥穢不堪者不治。

—,崩帶日久,腹滿不能飲食,不受參朮補益者不治。

—,崩帶服大補劑後反加寒熱、口燥、面目足脛浮腫者不治。

—,崩帶已止,少腹不疼,後變陰戶腫脹,痛如刀割者死期迫矣。

白話文:

【對於長期崩漏帶下,流出的分泌物若是持續呈現惡臭黃色液體,或者夾帶著紫黑色血塊,散發出令人無法忍受的腥臭味,這種情況是無法根治的。

對於長期崩漏帶下的患者,如果腹部膨脹到無法正常進食,且身體已經無法接受人參、白朮等補藥的滋補,這種情況也是無法根治的。

對於崩漏帶下的患者,在服用大量補藥後反而出現發冷發熱、口乾舌燥,甚至臉部和腳部出現浮腫的現象,這種情況同樣無法根治。

對於崩漏帶下已經停止,小腹不再疼痛,但後來卻轉變成私處嚴重腫脹,痛得像被刀割一樣,這表示死亡的期限已經逼近。】

2. 帶濁單方(見《綱目》)

木槿皮煎水酒兌,隨赤白用。

雞冠花煎水酒兌,或煮雞子服,隨赤白用。

白合搗如泥,滾酒泡服,或炒豬肉吃,治白帶。

白扁豆炒研末飲服花同。

白淫用糯米、花椒炒研醋糊丸服。

白帶冷痛腥穢用白芷、蜀葵根、白芍飯和丸服,或用白蠟化和丸。

產後赤白帶絕孕用羊肉豉蔥煮熟入酥食。

治白帶白濁宜益智天冬四物湯,湘門自擬,屢試屢驗。

益智天冬四物湯

當歸(二錢),正芎(一錢),酒芍(一錢),熟地(四錢),塊苓(三錢),淮藥(三錢),益智仁(鹽水炒研一錢),天冬(二錢),香附(薑汁炒研,二錢),條芩(酒炒八分),條草(一錢)

身體痛加丹參(酒炒,二錢),有熱加柴胡(酒炒,一錢),有痰加半夏(一錢),腹痛加小茴(一錢)。或陰癢加芥穗(酒炒,一錢)、沙蒺藜(酒炒,一錢)。如有臭氣加熟石膏(六七分),同煎,連服四五劑可效。如不能全愈,及愈而復發,久則甚而不禁。經云:漏下時多腎水虧。

須以澀之,用芭蕉蔸切片,用滾水撈過,每用三兩炒豬腈肉四兩,著醬油食之,數服全愈。愈後用前方作丸一料服之,數月能孕。

歌曰

益智天冬芎歸芍,地附苓甘芩山藥。體痛丹參熱柴胡,痰夏腹痛小茴卻。陰癢芥穗沙蒺藜,如有臭氣石膏合。久濁不禁澀芭蕉,腈肉炒食病全脫。

白話文:

[帶濁單方(見《綱目》)]

  1. 用木槿樹皮煎水,再兌些酒服用,根據分泌物的顏色(紅或白)來調整用量。

  2. 雞冠花煎水,再兌些酒服用,或者煮雞蛋一同食用,同樣根據分泌物的顏色來調整用量。

  3. 把百合搗碎成泥,用熱酒浸泡服用,或者炒豬肉食用,可用於治療白帶。

  4. 白扁豆炒熟研成粉末飲服,用量與花瓣相同。

  5. 對於白淫症狀,可用糯米和花椒炒熟研成粉,再用醋糊成丸服用。

  6. 白帶伴有冷痛和異味的,可用白芷、蜀葵根、白芍飯和成丸服用,或者用白蠟融化和成丸。

  7. 產後出現赤白帶,且影響受孕的,可用羊肉、豆豉、蔥煮熟,加入酥油食用。

  8. 治療白帶和白濁,可使用益智天冬四物湯,這是湘門自己研製的配方,經過多次實踐證明有效。

益智天冬四物湯的配方如下:

  • 當歸(二錢)
  • 川芎(一錢)
  • 酒芍(一錢)
  • 熟地(四錢)
  • 茯苓(三錢)
  • 淮藥(三錢)
  • 益智仁(鹽水炒研一錢)
  • 天冬(二錢)
  • 香附(薑汁炒研,二錢)
  • 黃芩(酒炒八分)
  • 桔梗(一錢)

如果身體疼痛,可增加丹參(酒炒,二錢)。若體內有熱,可增加柴胡(酒炒,一錢)。若有痰,可增加半夏(一錢)。若腹痛,可增加小茴香(一錢)。若是私處瘙癢,可增加芥穗(酒炒,一錢)、沙蒺藜(酒炒,一錢)。若有異味,可增加熟石膏(六七分),一同煎煮,連續服用四五劑即可見效。

如果不能完全痊癒,或者痊癒後再次發作,時間久了會變得嚴重且無法控制。根據古籍記載,這可能表示腎臟功能不足。

此時需要使用一些收斂的藥物,比如芭蕉根切片,先用熱水煮一下,每次用三兩炒豬肝四兩,加入醬油食用,多服用幾次可以完全康復。康復後,可將上述的藥方做成丸劑,持續服用幾個月,有助於懷孕。

總結成詩如下:

益智天冬川芎歸芍,地附苓甘黃芩淮藥。 體痛需用丹參熱柴胡,痰多加半夏,腹痛加小茴香。 私處瘙癢加芥穗沙蒺藜,異味需配石膏。 長期白濁不止,需用芭蕉根收斂, 炒豬肝食用,疾病全消。

3. 求嗣門

4. 求嗣論

聞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以二氣交感而生化萬物。男女以二氣交感而廣其嗣。源此,男女配匹厥系匪輕也。然必陽道乾健而不衰,陰癸應候而不愆,陰陽交暢,精血凝合而胎元易成。倘陽衰而不能下應乎陰,陰衰而不能上從乎陽,即欲有子而不可得。雖雲天命之有定,抑亦人事之未盡歟?

白話文:

聽到有人說,男性是根據乾道而成,女性則是根據坤道而成,乾與坤兩種氣息交感,從而生成萬物。男女之間也是因這種二氣交感,才能延續子孫。由此可見,男女結合,繁衍後代並非小事。然而,必須男性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衰退,女性的生理週期正常無誤,男女之間的陰陽調和,精血融合,這樣才容易形成胎兒。假若男性精力衰退,無法與女性相應;或女性精力衰退,無法順應男性,即使想要孩子,也未必能如願。雖然常說生育能力是由天命決定,但是否也因為人為的努力尚未達到呢?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理論中,男女陰陽二氣交感對於孕育子孫的重要性,以及強調人為努力在其中的作用。

5. 立命保身夫婦交合禁忌

五月十五為天地交日,夫婦當分床宿,若犯禁忌,二年內夫婦雙亡,惟子時犯之,半年雙亡(子時系十四下半夜)。

每月初一、十五、三十及十二月二十三夜,俱系司命申奏善惡之期,須當敬畏,如犯主凶。

凡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系天狗日,若嫁聚及交合,主無嗣。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各前一日為四絕,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前一日為四離,此八日夜若交合,雖妊多不育。

凡雷、風、雨、暗及日蝕、月蝕等日,俱不可犯,若犯主凶。

白話文:

在農曆五月十五這天,據說是天地交感的日子,夫妻應該分房睡覺。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則,夫妻二人可能在兩年之內雙雙去世。特別是在子時違反(即十四號的下半夜),則可能會在半年內雙雙去世。

每個月的第一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以及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晚上,這些日子都被認為是司命星君向天庭申報人間善惡的日期,必須要有所敬畏。如果在這些日子違反,可能會帶來兇運。

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些日子,被稱為“天狗日”,如果在這些日子舉行婚禮或夫妻同房,可能會導致無法生育。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的一天被稱為“四絕日”,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前的一天被稱為“四離日”。在這八個日子的夜晚如果夫妻同房,即使懷孕也多數不會順利生產。

在打雷、刮風、下雨、天氣昏暗以及日食、月食的日子,都不能違反。如果違反,可能會帶來兇運。

6. 傳世奇聞

溟南一士人奉呂仙甚虔,年四十生九女,望子甚切,因朝夕焚香禱祝。一日,有道人至其家云:我有一聯,書之貼於臥室床後柱上,便可生子。叩其聯,乃「五更露結桃花實,二月春生燕子窩」十四字也。書時須默唸《易經》四句,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一氣。

念七遍,恰恰寫就,又須不令人知方妙。士人遵行,連生三子,皆顯達。因廣傳於人。余常以此告琢堂於公,果生子。於琢堂轉告人俱驗,真續世仙方也。愚意奉此法者神,堂亦須虔奉呂祖,以答神庥。

白話文:

在南方有位學士非常虔誠地供奉呂洞賓仙人,他四十歲時已有九個女兒,極度期盼能有兒子,因此早晚都會焚香祈禱。有一天,有位道士來到他家中說:我有一副對聯,你只要將它寫好貼在臥房牀後的柱子上,就能生兒子。這對聯是「五更露結桃花實,二月春生燕子窩」共十四個字。在寫的時候必須默默背誦《易經》中的四句話,就是: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一氣。

要念七遍,剛好寫完,而且必須保密才會靈驗。學士遵照執行,果然連生了三個兒子,這些兒子後來都十分出色。於是他就將這個方法廣泛地告訴他人。我經常將此事告訴琢堂先生,他也真的生了兒子。琢堂先生再將此事轉告他人,也都得到證實,這真是延續子孫的仙方啊。我的想法是,如果要遵循這個方法,除了虔誠地供奉呂洞賓仙人,也應該感謝神明的恩賜。

7. 調治子宮四方

—,肥盛婦人稟賦既厚,恣於酒食,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軀脂溢滿,閉塞子宮,宜行痰燥濕,用蒼(術)莎(即香附)導痰湯合女聖丸(方見前調經門)。

導痰湯

茯苓,法夏,陳皮,甘草,南星,枳實

加蒼朮、香附,即名蒼莎導痰湯。

歌曰

—,導痰湯用苓夏陳,甘草南星枳實增,加上蒼朮並香附,蒼莎導痰湯名成。

—,婦人瘦怯性急,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謂之子宮乾澀無血,不能攝受精氣,宜滋陰地黃湯。

滋陰地黃湯

即六味地黃湯(方見彙集)加知母、黃柏(鹽水炒)。

—,婦人素有濁漏帶下之病,不能成胎,謂之下元虛,不能聚血受精,宜補虛澀脫,宜用烏雞丸(方見前調經門)及內金鹿茸丸(方見前亦白帶)。

—,婦人子宮久冷不能孕育,宜服紫石英丸。

紫石英丸

紫石英(火煅,醋淬),熟地,山藥,棗皮,當歸,牡蠣(煅),乾薑,烏賊骨,熟附片,遠志肉,黃耆(蜜炙)

蜜丸服。

調經種子丸(湘門),屢用獲驗。

大本枝(八兩,用老薑二兩搗汁和水煮極熟,又用薑汁炒砂仁五錢,研末水酒一斤和蒸,曬十餘烈日),當歸(四兩,酒洗),撫芎(二兩),赤芍(三兩,酒炒),條芩(二兩,酒炒),淮山藥(四兩,酒炒),茯苓(去皮,三兩),香附(二兩,童便浸一晝夜炒乾,又用薑汁酒醋鹽水各炒),枸杞(三兩,同地黃蒸),杜仲(二兩,鹽水炒),粉草(一兩)

若咳嗽加寸冬片一兩(合地黃蒸),虛甚出汗加淮黃耆一兩(蜜炙),有熱加紅柴胡一兩(酒炒)、丹皮一兩(酒洗),小腹痛加小茴八錢(鹽水炒),痰甚加法夏三錢(薑汁炒)、南星片一錢。

婦人月經不調,兩月一行,色黑氣臭,兼脅下結核,有一筋痛連手臂及乳,期門作熱,經前腹脹,(湘門)常擬方用當歸二錢(酒洗)、白芍一錢(酒炒)、川芎一錢、香附一錢半(童便、薑汁、鹽水、醋各炒一次)、茯神二錢、延胡一錢(酒炒)、續斷三錢(酒炒)、陳皮(去白)一張,丹皮一錢(酒洗)、青皮八分(酒洗)、柴胡一錢(酒炒)、丹參二錢(酒炒)、貝母一錢(薑汁炒研)、家生地三錢、老薑一錢,同煎服三四劑,漸愈,守方十餘劑,諸病悉除,核消,後服生血理氣藥至年餘則生育矣。

調經育子方(或前或後或無期或色黑,臨期對服一劑)

丹參(三錢,酒炒),當歸(一錢),川芎(一錢),白芍(一錢),乾地(一錢),陳皮(去白一張),青皮(六分),香附(錢半,童便炒研),延胡(一錢,酒炒),紅花(五分,酒洗),甘草(八分)

若飲酒人致脾虛加白朮一錢、紫蘇小根五分、水刺根鬚五分同煎服,五六劑見效。又後服調理培體藥八珍湯(方見調經)。若血凝足痛,以蒼朮易白朮,加川柏六分(酒炒)、姜三片、紅棗(去核)三枚,同煎,數服全愈。

邑庠楚大瑞翁傳調經育子方,不拘紫黑色,月有月無,痛極已成,燒經至眼胞色黑,皆可治之。

凡有熱先以大青根(俗名淡親家母),羊羖朸根、百解根(俱要去粗皮)、車前草、水燈芯⿰目弇五個(去細根)、紫蘇小根。若暑熱天加生石膏八分、香薷五分,煎服一劑。常月或加陳茶、梔子。後用烏苞根(去粗皮切片一兩此烏苞多生於䀮土間,蔓苗葉似冬莧有毛朸,要在無竹根處者方可用之)間日煮雞蛋一二個,蛋宜煮於老紅色食之,或加鹽醋亦可,以本湯當茶飲。

月餘或二三月又取紅冠綠耳白烏骨雞殺之,去毛腸、頭頸、足翅,將此藥三兩灌入雞腹內,久煮去藥,連湯食之(若空心後服納不住,用鹽醋蘸之與飯同食亦可)。或黃烏骨雞亦可,但不要雜色毛。或用豬腈肉四兩,用米泔水洗之,用烏苞根藥一兩拌炒食之亦效。或有熱加大青根(去粗皮)三錢和煮,每臨期三方俱不可用,要俟潔淨三日後方可用之,調理無病,月期如常至,半年後不妊,(湘門)每用調經種子丸服半料至一料則成妊矣。此烏苞根(湘)常用水酒炒,與人煎服調經或與調經藥同煎,每每獲效,此係調經聖藥也。

調理心肝腎氣血方,凡服調經種子丸後,及諸方調經後,用此方浸酒。

全身當歸(二兩),玉竹(四兩),淮黃耆(一兩,蜜炙),遠志肉(五錢),茯神(兩半),棗仁(五錢,炒研),枸杞(一兩),續斷(一兩,酒炒),杜仲(一兩,鹽水炒),粉草(八分),子條芩(五錢,酒炒)

有郁加香附四錢(酒炒研),小腹痛加小茴三錢(鹽水炒)、桂元一兩、大紅棗(去核)一兩。水酒浸蒸一炷香久,早晚服。

調經種子奇方,大金丹,至寶丸,調經妙藥也,然修合不易,余常以此方用水煎服,竟有奇功,故錄之。

當歸身(揀肥者一錢二分),熟地(二錢),香附(一錢,童便,浸三日,醋炒,研),白芍(一錢,酒炒),陳皮(七分),艾絨(七分,去梗筋,醋炒),茯苓(八分),炙草(三分),延胡(八分,酒炒),丹皮(八分,酒洗),山茱肉(一錢二分),乾薑(三分炮),川芎(八分,酒洗),官桂(四分)

上十四味,依法炮製加煨姜(三片)、大紅棗(一個)、水(二碗),煎至八分,空心服下,渣再煎,臨臥時服。每於月經至淨後即服此方,一日一劑,服至四五劑後,不必再服。旬日內即能成孕。如經期不調者,每月服五劑,三月後必經調而成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