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三 (8)
卷之三 (8)
1. 產後暴崩
產後衝任損傷,或恣情欲,勞動胞脈,或食辛熱,鼓動相火,或惡露未盡,固澀太速,宜四物湯(見首卷調經類)倍川芎、當歸,各視所傷加減。因房勞者,本方加黃耆、阿膠、艾葉、炙草;因辛熱者,本方加白朮、茯苓、甘草、黃連;因劫澀者,本方加桃仁、香附。
如崩久不止,本方調十灰散(見首卷崩漏)服之。蓋崩非輕病,產後尤不可忽。
白話文:
產後如果出現大量出血的情況,通常是因為生產時導致沖任二脈受損,或是產後過度勞累,影響到子宮恢復,又或者是飲食上攝入了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導致身體內火氣上升,再者可能是產後惡露尚未排乾淨,身體就急於收縮止血。對於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四物湯來調理(詳細配方可參考首卷的調經類),並且川芎和當歸的份量要加倍,具體的藥材份量需根據個人實際情況做適當增減。
如果是因為性生活過早導致的出血,可以在上述基礎上再加入黃耆、阿膠、艾葉和炙草;若是因為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導致的出血,則需要在基礎方中加入白朮、茯苓、甘草和黃連;若是由於身體強行止血導致的出血,則需要在基礎方中加入桃仁和香附。
如果出血情況持續不斷,可以將上述藥方與十灰散一同服用(詳細配方可參考首卷的崩漏部分)。要知道,產後大出血是十分嚴重的疾病,產婦及家屬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2. 產後蓐勞
蓐勞者因生產艱難,疲極筋力,憂勞心慮,或調養失宜,虛風客之,致令虛羸喘乏,乍寒乍熱,百節疼痛,頭痛自汗,肢體倦怠,咳嗽痰逆,腹中絞痛,當扶正氣為主,余皆從末治之,宜用加味芎歸湯加荊芥末、益母草煎服。
加味芎歸湯
當歸,川芎,荊芥穗(末),益母草
共煎服。
有熱加酒炒柴胡,有寒加黑姜,有瘀加山楂炭,鼻衄加麥冬,夜熱加地骨皮,有痰加白芥子,宿食加炒曲,余藥不可浪加。
白話文:
產後蓐勞的情況,通常是因為生產過程困難,耗盡了體力,加上心理的焦慮勞累,或是產後的調理不當,導致身體被虛弱的風邪侵襲,進而使身體虛弱無力,呼吸急促,忽冷忽熱,全身各關節疼痛,頭痛且易自汗,感到四肢疲憊,咳嗽伴有痰,腹部有劇烈的疼痛。在治療上,應以強化體質為主要目標,其他症狀則作為次要對待,建議使用加味芎歸湯,並添加荊芥末和益母草來煎煮服用。
加味芎歸湯的成分包括:當歸,川芎,荊芥穗(磨成粉末),以及益母草,這些全部一起煎煮服用。
如果患者有發熱的症狀,可在藥方中加入酒炒過的柴胡;若有畏寒情況,可加入黑薑;若有瘀血問題,可加入山楂炭;若是有鼻出血的情況,可加入麥冬;若晚上發燒,則可加入地骨皮;若有痰,則可加入白芥子;若消化不良,可加入炒過的麴。其他藥物不要隨意添加。
3. 輯驗案單複方
4. 產後氣血虧
婦人初生後十餘日,頭痛畏寒夜熱,腰腹脹痛,不思飲食,神衰氣短,唇紅口渴,其脈兩寸微弱,乃氣血大虧之候,宜審症治之。
蜜耆(八錢),當歸(六錢),熟地(八錢),條參(蜜炒,四錢),炙草(一錢),上熟桂(一錢),制杜仲(二錢),續斷(酒炒,二錢),砂仁(薑汁炒,一錢),川膝(一錢),黑姜灰(四分)
黑豆一羹炒枯合煎,服二劑諸症自除,食可稍進,或神氣未足,仍以本方減桂膝,又進數劑全愈。此湘門試驗良方也。
白話文:
女性在生產後十多天,出現頭痛、怕冷、夜晚發熱,腰腹部有脹痛感,食慾不振,精神疲憊,呼吸短促,嘴脣紅且口渴,脈搏在兩寸的位置微弱,這是氣血嚴重不足的徵兆,應該根據症狀來治療。
藥方包含:蜜耆(約32克)、當歸(約24克)、熟地(約32克)、條參(蜜炒過,約16克)、炙草(約4克)、上熟桂(約4克)、制杜仲(約8克)、續斷(酒炒過,約8克)、砂仁(薑汁炒過,約4克)、川膝(約4克)、黑薑灰(約1.6克)。
再配合炒至乾枯的黑豆一起煎煮,服用兩劑後,各項症狀自然會消失,飲食也可逐漸恢復。如果精神氣力仍未完全恢復,可以繼續服用本方,但需減少上熟桂和川膝的份量,再服用幾劑即可完全康復。這是經過實驗證明有效的處方。
希望這個答案能幫到你。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5. 妊婦陰戶翻突紅腫
妊婦陰戶翻突紅腫,延診視詢其婦,素性躁暴,想故是肝脈絡陰器,氣虛胎熱兼以鬱火下逼致病,諸醫有用導赤散加味者,有用升提者多不效。湘門以補中益氣湯加減治之,外用桃葉煎濃湯熏洗,日三五次,至次日少減,守方五日全愈。
加減補中益氣湯
黃耆,陳皮,人參,柴胡,升麻,粉草,丹參,條芩,香附,乾地,芥穗
煎服。
白話文:
【孕婦私處紅腫突起】
有位孕婦私處突然紅腫突起,我去診斷並詢問她的情況。她平時性格急躁易怒,我想這應該是肝臟影響到生殖器官,加上身體氣血不足、胎兒帶熱,以及內心鬱悶化火向下壓迫導致的病症。其他醫生有的使用導赤散加味,有的使用提升氣血的療法,但效果都不顯著。
我則採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來治療,另外讓她在外面使用桃葉煮濃湯進行燻洗,一天做三到五次。到了第二天症狀就稍微減輕了,持續服用藥方五天後,她的病完全好了。
【加減補中益氣湯】
藥材包括:黃耆、陳皮、人參、柴胡、升麻、甘草、丹參、黃芩、香附、乾地黃、芥穗。
煎煮服用。
6. 婦人氣痛
婦人氣痛,取椿樹上油,焙枯研末,黏米燒酒泡服,不拘遠年近日,服之即效。
白話文:
對於婦女的腹部氣痛問題,可以採用椿樹上的油脂,先進行烘烤至乾枯後研磨成粉末,再用糯米製成的燒酒浸泡此粉末後服用。無論是長久以來的舊疾或是最近才發生的疼痛,服用後都能見到效果。
7. 治婦人眉心痛
凡婦人眉心痛,多是少陰客邪,隨大陽陷入陽明,湘門常治此病。用六味地黃湯(見匯方)加羌活一服即愈。
白話文:
凡是女性出現眉心疼痛的情況,大多是由於身體受到外來邪氣的影響,這些邪氣跟隨著體內的正氣沉入到與頭面部關聯的經絡中,這種情況在臨牀上十分常見。治療這種眉心痛,可以使用六味地黃湯(該藥方可參考其他醫學資料)並加入羌活一起煎煮服用,通常病人在服用一次後就會感到症狀緩解或痊癒。
8. 婦人寒濕著筋
有婦於三伏頭暈言亂,腹痛臍續手足痛牙緊。湘門以薑桂理中湯(方見匯方)一劑臍腹愈,但手足牙關俱痛,又進獨活寄生湯(見匯方)二劑略減,又用獨活湯(見匯方)二劑,其手足痛時,即屈不能伸,四肢俱冷,脈亦沉緊,此病系寒濕著筋,旋用五積散(見匯方)加附片、秦艽、蘇杆、生薑同煎,一服減半,連服六貼全愈。
白話文:
有位女性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時,出現頭暈、語無倫次,以及腹痛且痛感從肚臍處擴散至手腳疼痛,甚至牙關緊閉的症狀。醫生給她開了薑桂理中湯(此方可在匯方中找到),服用一劑後,她的肚臍和腹部疼痛有所改善,但手腳和牙關的疼痛仍然存在。隨後,醫生讓她服用了兩劑獨活寄生湯(同樣可以在匯方中找到),病情稍有緩解,接著又服用了兩劑獨活湯,但她的手腳疼痛情況未見好轉,反而疼痛時會蜷縮無法伸展,四肢都感覺冰冷,脈搏也變得沉而緊。根據這些症狀,醫生診斷為寒濕侵襲筋絡導致的疾病。於是,他讓患者改用五積散(此方也可在匯方中找到),並加入附子、秦艽、蘇梗、生薑一同煎煮服用。服用一次後病情減輕了一半,連續服用了六劑後,病癥完全康復。
9. 肥人眩暈眼花
治肥人眩暈眼花宜清痰祛眩湯。
清痰祛眩湯
歌曰
清痰祛眩(南)星半(夏)陳(皮),天麻蒼朮(川)芎(茯)苓桔(梗),枳殼烏藥黃芩(甘)草,肥人眩花此方平。
白話文:
對於體型較胖的人所出現的頭暈眼花症狀,適合使用清痰祛眩湯來治療。
清痰祛眩湯的配方如下:
包含有清化痰濕的南星、半夏和陳皮,加上天麻、蒼朮、川芎、茯苓及桔梗,還有枳殼、烏藥、黃芩和甘草。這些成分合在一起,對於肥胖者出現的頭暈眼花,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