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產後小便不通或短少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產後氣虛不能運化流通津液,故令小便不通,雖通而亦短少,勿作淋秘,輕用滲利,宜加味補中益氣湯。

加味補中益氣湯

即本方加車前、麥冬、赤苓(益氣湯見首卷中風)。

若惡露不下,敗血停滯閉塞水瀆。其症小腹脹滿刺痛,乍寒乍熱,煩悶不安,宜服加味四苓散(白朮、茯苓、豬苓、澤泄)加紅花、蘇木。

白話文:

【產後小便不順或量少】

膀胱就像是身體的水利管理部門,負責儲存身體的水分。在正常情況下,它會透過氣的作用將水分排出體外。產後由於體力耗損,導致氣虛,無法有效運轉和流通身體的水分,因此會出現小便排不出或即使排出了也量少的情況。這並非尿路阻塞或泌尿系統疾病,不宜輕易使用利尿劑,應服用加味補中益氣湯來調理。

加味補中益氣湯

此方是在基本方中加入車前草、麥冬、赤苓(益氣湯的詳細內容可參考風濕病部分)。

如果產後有惡露未盡,舊血淤積,造成水分代謝受阻。具體症狀可能包括:小腹腫脹且刺痛,時冷時熱,心煩意亂,這時候應服用加味四苓散(成分包括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再加入紅花和蘇木來治療。

2. 產後小便澀痛成淋

腎為至陰,主行水道。去血過多,真陰虧損,一水不足,二火更甚,故內生熱症,小便澀痛成淋,宜服導赤散。

加味導赤散

生地,赤芍,木通,麥冬,黃柏,知母,桂心,甘草梢

燈芯引。

歌曰

加味導赤是地冬,知柏桂草燈芍通。

又單方,治小便不通腹脹,命在須臾。

炒鹽(五錢),麝香(一分)

共填臍中,外布蔥葉,將艾於蔥上炙,使熱氣入內,小便自通。

白話文:

[產後小便不順痛感如淋]

腎臟被視為極陰之臟器,負責調節水液代謝。產後出血過多,導致體內真陰(即腎陰)耗損,水分不足而虛火上升,因此體內產生熱症,造成小便時有痛感且排尿困難,適合服用加味導赤散。

加味導赤散配方

生地、赤芍、木通、麥冬、黃柏、知母、桂心、甘草梢

以燈芯作為引子。

詩曰:

加味導赤散由生地、麥冬、知母、黃柏、桂心、甘草梢和燈芯、赤芍、木通組成。

另外,單方治療小便無法排出且腹部脹大,生命危急的情況。

炒鹽(五錢)、麝香(一分)

將這兩種藥材共同填滿在肚臍中,外面覆蓋蔥葉,再將艾草放在蔥上灸燒,讓熱氣能進入體內,小便自然就能順利排出。

3. 產後諸淋

取紫荊花樹肉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效。

白話文:

對於產後各種尿瀝問題,可以取用紫荊花的樹皮五錢,用一半酒與一半水煎煮後溫熱服用,會有療效。

4. 產後尿血

小腹痛乃敗血流入膀胱,若尿止澀痛出血,小腹不痛,此內熱也,宜服小薊飲子。

小薊飲子

生地,赤芍,木通,蒲黃,淡竹葉,滑石,甘草梢,藕節,歸尾,梔仁(炒黑),小薊根

敗血加紅花,內熱加黃芩、麥冬。

歌曰

小薊飲子藕蒲黃,赤芍通滑生地襄,歸草黑梔淡竹葉,血淋熱結服之涼。

白話文:

[產後尿血]的情況如下:如果產後出現小腹疼痛,這可能是因為舊血流入膀胱。但如果排尿時感到刺痛並有血尿,但小腹並無疼痛感,這則可能是體內有熱氣。這種情況下,建議服用「小薊飲子」來治療。

「小薊飲子」的成分包括:生地、赤芍、木通、蒲黃、淡竹葉、滑石、甘草梢、藕節、歸尾、炒黑的梔仁和小薊根。

如果因為舊血導致的問題,可以添加紅花;如果是體內熱氣導致的,則可以添加黃芩和麥冬。

有一首歌訣是這樣說的:「小薊飲子中包含藕節和蒲黃,加上赤芍、木通和生地,還有歸尾、甘草梢、炒黑的梔仁和淡竹葉,對於血尿和因熱氣造成的結石,服用它能起到降火的效果。」

5. 產後小便數及遺尿不禁

下焦如瀆,所以主瀦泄也,產後氣血虛脫,溝瀆決裂,瀦畜不固,水泉不止,故數而遺也,下者舉之,脫者澀之,宜用升陽調元湯合桑螵蛸散。

升陽調元合桑螵蛸散

人參,黃耆,炙草,升麻,益智仁

煎調,桑螵蛸散

桑螵蛸,牡蠣(煅共碾細末)

歌曰

升陽調元參耆草,益升煎湯調螵牡。

又有臨產穩婆用手誤破胞,致小便不禁者,宜服參朮湯補脬飲。

參朮湯

人參,白朮,桃仁,陳皮,茯苓,黃耆,炙草

用豬脬或羊脬一個,洗淨煮湯一碗,去脬入藥煎,食前多服。

歌曰,

參朮桃陳苓耆草。

補脬飲

生熟絹(黃色者一尺),丹皮(取白色者),白及(各二錢)

用水一碗煎至絹爛如餳服之,勿作聲,作聲無效。

《千金》方,治產後小便不禁。

白薇,白芍

共為末酒調下。

又方,以黃絹用白炭淋汁煮爛入蜜,蠟茅根、馬勃同煎日服。

白話文:

[產後頻繁小便及無法控制排尿]

在中醫理論中,下焦功能猶如排污系統,負責身體的排泄。產後因氣血大量流失,導致身體的排污系統失調,不能正常儲存和控制排泄,因而頻繁小便且無法自控。對於這種情況,治療原則是提升下焦功能,止住流失,建議服用「升陽調元湯」配合「桑螵蛸散」。

「升陽調元湯配桑螵蛸散」

主要成分有人參、黃耆、炙甘草、升麻、益智仁。另外,「桑螵蛸散」則包含桑螵蛸和煅牡蠣,兩者需磨成細粉。

有歌訣記憶:升陽調元湯含人參、黃耆和炙甘草,加入升麻並調以桑螵蛸與煅牡蠣。

另有一種情況,是在生產過程中,助產士不慎損傷胎膜,導致產後無法控制小便,此情況可服用「參朮湯」補充膀胱能量。

「參朮湯」

成分有人參、白朮、桃仁、陳皮、茯苓、黃耆、炙甘草。使用一個豬膀胱或羊膀胱清洗乾淨,煮一碗湯,去掉膀胱,再加入藥材煎煮,飯前服用較佳。

歌訣如下:

參朮湯含人參、白朮、桃仁、陳皮、茯苓、黃耆、炙甘草。

「補膀胱飲」

黃色生熟絹一尺,牡丹皮(選白色)、白及(各二錢)。用水一碗煎至絹布軟爛如糖漿,服下時不要出聲,否則效果會減弱。

根據《千金方》,有另一個治療產後無法控制小便的處方。

白薇、白芍

磨成粉末後,以酒調服。

另有一個處方,用黃絹浸白炭淋汁煮爛,加入蜂蜜,再與茅根、馬勃一同煎煮,每日服用。

6. 產後不語

人心有七孔三毛,產後敗血停積,閉於心竅,故多昏憒。又心氣通於舌心,氣閉則舌硬不語,宜服七珍散。

七珍散

人參,生地,川芎,細辛,防風,辰砂,石菖蒲

歌曰

七珍散用參辰砂,芎地細防石菖佳。

又有言語謇澀含糊,此由血去過多,心氣失守,不能上營於舌,宜服加味參麥散。

加味參麥散

人參,麥冬,歸身,生地,炙草,五味,石菖蒲

歌曰

參麥歸地草味蒲。

豬心一個劈開入藥同煎,去藥,食心、湯,並治怔忡等症。

白話文:

【產後失語】

產後婦女因體內殘留污血堆積,阻塞了心臟的通道,因此常會感到昏沉無力。由於心臟的功能與舌頭有關,一旦氣血受阻,就會導致舌頭僵硬,無法正常說話。這種情況下,建議服用「七珍散」來治療。

「七珍散」的成分包括:人參、生地、川芎、細辛、防風、辰砂和石菖蒲。

另有一種情況是語言表達困難且口齒不清,這是由於產後失血過多,心臟的氣血不足,無法正常供應到舌頭,對於這種情況,建議服用「加味參麥散」。

「加味參麥散」的成分為:人參、麥冬、當歸、生地、炙甘草、五味子和石菖蒲。

有個食療方式是:取一個豬心,切開後加入上述藥材一同熬煮,最後將藥材去除,食用豬心和湯汁,對於心悸怔忡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