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產後腹痛
產後敗血攻衝作痛,乍作乍止,其痛如刺,手不可近,黑神散主之(見前血暈)。若外受風寒,內傷生冷作痛,得人按摩略止,此虛痛也,宜服當歸建中湯。
當歸建中湯
當歸,白芍,白朮,桂心,炙草
歌曰
當歸建中歸白芍,白朮炙草桂心合。
白話文:
【產後腹痛】
在生產後,因為體內殘留的瘀血引起腹部疼痛,這種疼痛時發時停,感覺像是被針刺一般的劇烈,甚至嚴重到無法用手觸碰。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黑神散來治療(相關內容請參閱先前的血暈部分)。然而,如果疼痛是由於外部風寒侵襲或內部因食用生冷食物所導致,且這種疼痛在經過他人按摩後能夠得到暫時緩解,這就屬於虛性疼痛,應該服用當歸建中湯來調理。
以下是當歸建中湯的成分:
- 當歸
- 白芍
- 白朮
- 桂心
- 炙草
其組成可記為:當歸建中湯由當歸、白芍、白朮、炙草和桂心等成分配伍而成。
2. 產後兒枕痛
腹中有塊,上下時動,痛不可忍,此惡露未盡,新血與舊血相搏而痛,俗謂之兒枕痛,即血瘕是也,宜服當歸延胡湯。
當歸延胡湯
歸尾,赤芍,延胡,蒲黃,桂心,紅花
童便酒對服。
歌曰
歸延蒲芍合為湯,紅桂童便酒最安。
羊肉湯,專治虛羸及腹痛兒枕痛神方。
睛羊肉(四兩),當歸(一兩),川芎(五錢),老薑(三錢)
共煮濃湯去渣服。
白話文:
[產後子宮收縮疼痛]
產後在腹部可以摸到一個硬塊,這個硬塊會不定時地移動,疼痛難忍。這是由於產後的廢血(惡露)尚未完全排出,新的血液和殘留的廢血互相衝突造成的疼痛,民間常稱之為子宮收縮疼痛,或稱為血瘤。應服用「當歸延胡湯」來治療。
「當歸延胡湯」
成分包括:當歸尾、赤芍、延胡、蒲黃、桂心、紅花。
建議用童子尿和酒一起服用。
有一首歌訣:
「當歸延胡湯由當歸尾、赤芍、延胡、蒲黃組成,加上紅花和桂心,配合童子尿和酒服用效果最佳。」
「羊肉湯」,專門治療身體虛弱及腹部疼痛,尤其是產後子宮收縮疼痛的神奇配方。
所需材料:羊肉(約4兩),當歸(約1兩),川芎(約5錢),老薑(約3錢)
將以上材料一同熬煮成濃鬱的湯汁,然後去渣服用。
3. 產後頭痛
頭者諸陽之會,產後去血過多,陰血已虧,陽氣失守,故為頭痛,但補其陰血,則陽氣得從,而頭痛自止,芎歸湯主之(方見遠生)。若敗血停留子宮厥陰之位,(其脈)上貫頂巔頭痛者,宜服加味四物湯。
加味四物湯
生地,赤芍,歸尾,川芎,荊芥,蒲黃,黑姜
歌曰
頭痛加味四物湯,地芍歸芎芥蒲姜。
一方,艾葉一錢、小黑豆一兩煎服神效。
(湘門)治一婦頭痛腮腫,用當歸三錢、川芎一錢、芥穗錢半、白芷一錢、黃芩一錢(酒炒)、炙甘草一錢、生香附三錢、黑豆一羹、艾葉三皮,一服全愈。
又,一婦同症,但心胃有熱,以酒丹參五錢易當歸,進服全愈。
白話文:
[產後頭痛]
頭部是人體所有陽氣聚集的地方。產後因為失血過多,導致體內的陰血已經不足,這使得原本應該平衡的陽氣失去支撐,因而引發頭痛。然而只要能補足陰血,陽氣就能重新找到平衡,頭痛自然就會消失。治療此症狀,可以使用芎歸湯(具體配方可參考遠生的資料)。
若是產後殘留的污血停留在子宮的厥陰部位,導致頭痛,這時脈象可能會有特殊變化,適合服用的是加味四物湯。
加味四物湯的配方
生地,赤芍,歸尾,川芎,荊芥,蒲黃,黑姜
有一首詩這樣描述:
頭痛時服用加味四物湯,主要成分有生地,赤芍,歸尾,川芎,荊芥,蒲黃和黑姜。
另一個療法是,用一錢的艾葉,加上一兩的小黑豆煎煮服用,效果非常好。
在湘門地區,有一位婦女產後頭痛並伴有腮部腫脹,醫生用三錢的當歸,一錢的川芎,錢半的芥穗,一錢的白芷,一錢經過酒炒的黃芩,一錢的炙甘草,三錢的生香附,一羹匙的小黑豆,和三片的艾葉進行治療,結果只服用一次就完全康復了。
還有一位婦女也有同樣的症狀,但她的心臟和胃部有熱,因此醫生將配方中的當歸換成五錢的酒丹參,服用後也完全康復了。
4. 產後寒熱
陽虛畏寒,陰虛發熱,產後氣血兩虛,寸口脈不足為陽虛惡寒,尺部脈微弱為陰虛發熱。其症或心胸煩滿,或呼吸短氣,或頭痛悶亂,乍寒乍熱,日晡熱甚,非若外感憎寒壯熱,頭痛身痛,脈見急數,日夜不休,又非若真瘧,寒則湯火不御,熱則冰水不解,發作有時,煩苦困頓,宜十全大補湯(見首卷)、八味地黃湯(見中卷彙輯方)。若但大熱不除,治宜四物湯(見中卷彙輯方)加黑姜以攝其陰。
蓋黑姜能引血藥生血,但不可獨用,必與補陰藥同用,此造化自然之妙。若產後三朝五更發寒熱,不頭痛不腹痛,此名曰乳蒸,不必服藥。
錄《綱目》方,寒熱。
柴胡、羚羊角灰(主寒熱悶脹酒服)、苦參(主煩熱)、松花(即松樹花,壯熱同芎、歸、蒲、黃、紅花、石膏煎服)、血竭、黃芩(酒炒)、柴葛(煩渴煎呷)、壁錢窠(產後咳逆三五日,欲死,煎汁呷之)。
白話文:
【產後寒熱】
在產後,因氣血雙雙虧損,導致身體出現了陰陽兩虛的狀況。若見寸口脈象不足,這是陽氣虛弱的表現,會讓人感到特別怕冷;而尺部脈象微弱,則是陰氣虛弱的跡象,容易引起發燒。患者可能會有心胸煩躁飽脹,或是呼吸困難,或是頭痛混亂,甚至忽冷忽熱,尤其是到了下午時分,熱度會更加嚴重。但這種情況和一般的感冒不同,感冒會有全身疼痛、高燒不退的現象,且不分晝夜;也和真正的瘧疾不同,瘧疾在冷的時候即使靠近火爐也無法取暖,在熱的時候喝再多冰水也無法解熱,且發作時間固定,令人極度痛苦。對於產後寒熱的問題,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八味地黃湯」來調理。
如果只是單純的大熱無法消退,則可選擇「四物湯」加上黑薑來調節陰氣。
黑薑有促進血液循環、生血的功效,但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滋陰的藥物一同服用,這就是自然界的奧祕。若是產後第三天至第五天出現寒熱,但沒有頭痛、腹痛的症狀,這被稱為「乳蒸」,通常無需特別服藥。
此外,對於產後寒熱的問題,還有其他可用的藥材,例如柴胡、羚羊角灰、苦參、松花、血竭、黃芩、柴葛以及壁錢窠等,各有不同的療效。
5. 產後汗出
血為營行乎脈中,氣為衛行乎脈外,產後去血過多,營血不足,衛氣失守,故汗易泄出,宜急止之,當服麻黃根湯。
麻黃根湯
當歸,蜜耆,人參,炙草,牡蠣(煅),麻黃根,浮小麥
煎服。
如眩暈汗出,此名胃汗,虛極也,急用參耆炙草附。
參耆炙草附(方藥名悉不用歌)
黃耆,人參,炙草,熟附(塊)
水煎撓口灌之,若口不開,即用茶匙挑入鼻中亦醒。如汗出不止,風邪乘入,忽然悶倒口眼喎斜,手足攣曲,反張角弓,此危症不治,或用前方亦有可救。
如產後半月忽然大汗大渴,舌乾發熱面燥,有似傷寒,亦危症也,宜服加味保元湯。
加味保元湯
人參,當歸,黃耆,五味,麥冬,桑葉
煎服。
此虛汗非補不止,須用前藥清中有澀,故有起死回生之妙。
歌曰
亡陽汗出參歸耆,麥味桑葉煎勿遲(此汗出亡陽宜急用)。
又胃虛自汗,晝日煩熱,宜服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一湯
炙耆(六錢),炙甘草(一錢),棗肉(一枚)
白話文:
【產後汗出】
血液是營養物質,在脈絡中運行;氣則是防禦力量,在脈絡外保護身體。產婦在生產時失血過多,導致營血不足,衛氣也就無法正常運作,因此容易出汗,應盡快控制,建議服用麻黃根湯。
【麻黃根湯】
所需材料:當歸、蜜耆、人參、炙草、煅牡蠣、麻黃根、浮小麥。煮沸後服用。
如果出現頭暈目眩且大量出汗的情況,這種現象稱為「胃汗」,是身體虛弱到極點的表現,應立即使用人參、蜜耆、炙草和附子來應對。
【參耆炙草附】
所需材料:黃耆、人參、炙草、熟附。用水煎煮,然後用湯匙餵食。如果口不能開,也可以用茶匙將藥液滴入鼻子,可以起到清醒的效果。如果汗流不止,風邪趁機進入,突然昏迷,口眼歪斜,手腳抽搐,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病症,很難治療,但也有使用前述藥方而得到救治的案例。
如果產後半個月突然大量出汗,極度口渴,舌頭乾燥,面部發熱,面色焦躁,像得了感冒,這也是一種危險的病症,建議服用加味保元湯。
【加味保元湯】
所需材料:人參、當歸、黃耆、五味、麥冬、桑葉。煮沸後服用。
這種虛汗,只有補充才能停止,必須使用上述藥物,因為這些藥物既能清熱又有收斂作用,所以有著起死回生的奇效。
另外,如果胃部虛弱,白天感到煩熱,並自發性出汗,建議服用黃耆六一湯。
【黃耆六一湯】
所需材料:炙黃耆六錢、炙甘草一錢、棗肉一顆。煮沸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