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產後氣喘
營主血衛主氣,產後血下過多,營血暴竭,衛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促,此名孤陽絕陰,最為難治,急取鞋底炙熱於小腹上下熨之,次服景岳真元飲,大補元煎、都氣湯、理陰煎選用。
真元飲,治氣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氣道噎塞,勢劇垂危者,常人但知氣急而不知元海無根,虧損肝腎,此子午不交氣脫症也,婦人血海常虧者多有此症,凡診此脈必微細無神,倘庸眾忽略不知,妄云痰逆氣滯,用牛黃青陳枳殼,則速其危。
當歸,熟地,甘草
歌曰
真元飲治氣短促,熟地當歸甘草足,元海無根肝腎損,休稱氣滯痰凝屬。
加兼嘔惡或惡寒者,加煨姜。氣虛脈微者,加人參。肝腎陰虛手足厥冷者,加肉桂。
大補元煎,治男婦氣血虛精神耗,景岳新方。
當歸,熟地,人參,淮藥,山茱萸,杜仲,枸杞,炙草
歌曰
大補元煎補陣魁,人參熟地杞當歸,山茱杜仲淮山草,逆挽先天失所為。
如元陽不足多寒者,加附桂黑姜。氣虛,加耆朮。血滯,加川芎去山茱,加故紙、五味。
都氣湯
熟地,棗皮,淮山,丹皮,茯苓,澤瀉,五味
歌曰
地棗淮丹苓瀉味。
理陰煎(景岳新方),凡脾腎中虛等症,真陰不足,虛弱脹滿嘔噦痰飲,噁心吐瀉婦人經遲血滯並宜用之。
熟地,當歸,甘草,乾薑(炒),肉桂
歌曰
理陰煎治真陰虛,熟地甘歸薑桂居,脹滿噁心嘔瀉痛,經遲血滯服之舒。
若肺脈疾大火盛剋金而痰作者,宜服乾薑甘桔湯。
乾薑甘桔湯
桔梗,甘草,乾薑(炒),陳皮
歌曰
甘桔陳皮及乾薑。
若血入肺,面赤發喘欲死者,宜服參蘇飲。
參蘇飲
蘇木,人參
白話文:
[產後呼吸困難]
在中醫理論中,營氣主管血液,衛氣主管氣息。產後因失血過多,導致營血驟然枯竭,衛氣失去營血的支撐,單獨聚集於肺部,因而產生呼吸困難的情況。這種情況被稱為孤陽絕陰,治療上相對困難。應迅速使用熱鞋底熨燙小腹部,以溫暖下焦。接著可選擇服用景嶽真元飲、大補元煎、都氣湯、或理陰煎。
真元飲,適用於呼吸短促、類似喘息、呼吸困難、氣道阻塞,生命危急的情況。通常人們只知道呼吸急促,卻不知這是肝腎功能衰弱、元氣不足的現象,特別是婦女在產後失血過多時容易出現此症狀。診斷此病脈象通常微弱且缺乏活力,若不慎忽視,誤以為是痰多或氣滯,使用牛黃、青陳、枳殼等藥物,病情可能加速惡化。
組成:當歸、熟地、甘草。
若伴有惡心嘔吐或怕冷的症狀,可加入炮薑。若氣虛脈弱,可加入人參。若肝腎陰虛、四肢冰冷,可加入肉桂。
大補元煎,適用於男女因氣血虛弱、精神消耗的情況,這是景嶽的新方。
組成:當歸、熟地、人參、淮藥、山茱萸、杜仲、枸杞、炙草。
若元陽不足、體質偏寒,可加入附子、肉桂、黑薑。若氣虛,可加入黃耆、白朮。若血滯,可加入川芎、去掉山茱萸,再加入故紙、五味子。
都氣湯。
組成:熟地、棗皮、淮山、丹皮、茯苓、澤瀉、五味子。
理陰煎(景嶽新方),適用於脾腎虛弱、真陰不足、虛弱、脹滿、噁心、嘔吐、痰飲、噁心、拉肚子,以及婦女月經延遲、血滯等症狀。
組成:熟地、當歸、甘草、乾薑(炒)、肉桂。
若肺部火旺、痰多,可服用乾薑甘桔湯。
組成:桔梗、甘草、乾薑(炒)、陳皮。
若血液進入肺部、面色紅潤、呼吸困難、有死亡風險,可服用參蘇飲。
組成:蘇木、人參。
2. 產後腰痛
腎主腰,胎繫於腎,產後胞脈虛則腎氣虛,故腰痛或耳鳴,宜服加味地黃湯。
加味地黃湯
杜仲,當歸,續斷,熟地,茯苓,澤泄,丹皮,山藥,棗仁
歌見匯方。
若敗血流入腎經,帶脈阻塞,腰痛其症脹痛如刺,時作時止手不可近,宜服復元通氣散。
復元通氣散
當歸,正芎,小茴(炒),固紙(鹽水炒),延胡,牛膝,丹皮,桂心,乳香
歌曰
復元通氣芎紙歸,牛膝延丹桂乳茴。
若因產時起伏掙扎,挫閃腎氣及帶脈致腰疼,亦用上覆元通氣散。
白話文:
【產後腰痛】
在中醫理論中,腎臟主宰腰部健康,而胎兒的孕育也與腎臟有著密切關係。產後,因為子宮和相關脈絡虛弱,進而影響到腎氣,導致腎氣虛弱,這就可能引起腰痛或是耳鳴等症狀。對於這種情況,推薦服用「加味地黃湯」來調理。
加味地黃湯的成分包括:杜仲、當歸、續斷、熟地、茯苓、澤瀉、丹皮、山藥、酸棗仁。具體的藥方詳情請參考相關匯編。
如果產後出現敗血流入腎經,造成帶脈阻塞,會引發腰痛,且這種疼痛特徵為脹痛如被針刺,時好時壞,甚至手不能觸碰。這種情況下,推薦服用「復元通氣散」。
復元通氣散的成分有:當歸、川芎、小茴香(需炒過)、固紙(需鹽水炒過)、延胡、牛膝、丹皮、肉桂、乳香。
若是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劇烈活動或扭傷,導致腎氣受損及帶脈受挫,導致腰疼,也可以使用上述的復元通氣散來治療。
3. 產後遍身痛
產時骨節開張,血脈流散經絡內分之間,血多凝滯,故腰背手足不能轉側屈伸而痛,又或寒熱如瘧,蓐勞自汗,頭目昏眩,不得誤作風寒,浪投汗劑,重虛其表,宜趁痛散茯苓散二方主之。
趁痛散
當歸,桂心,白朮,牛膝,黃耆,獨活,炙草,薤白(即藠頭),生薑
歌曰
趁痛散用歸術桂,耆獨膝草藠姜配。
茯苓散
當歸,川芎,茯苓,黃耆,桂心,白芍,人參,熟地
豬腰子一對去膜切片同藥煎。
歌曰
茯苓散茯芎桂心,歸芍耆地豬腰參。
有婦產後自腰至腿疼痛,右手背自高骨前至指筋節俱痛,手不能舉,指不能握,延湘門診視。其脈濡緊,是因寒滯瘀故,關節腫痛用前趁痛散二劑,身痛減半,惟手如常,改用舒筋散加烏藥、香附、側柏、蘇杆、老薑,一服稍減,連服二劑腫消痛減。手不能舉握,又守方桂易薄桂橫行手臂,加尋骨風(二錢)、南星片(一錢)。
進二服,其腫盡退,其指能握。減南星又二服,腕能運動,連進十餘劑,方得全愈。
舒筋散(歌括)
舒筋散用上潯桂,醋炒延胡當歸配,因瘀血凝滯經絡,遇節腫痛此方退。
白話文:
【產後全身疼痛】
在生產時,因為骨節張開,血液分散,導致經絡間的血流不順,血液凝滯,因此會出現腰背、手腳無法自如活動和伸縮的情況,造成疼痛。有的時候,還會出現類似瘧疾的冷熱交替、產後自汗、頭目昏眩等症狀。但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不能誤認為是風寒侵襲,隨意使用發汗的藥物,這樣會讓身體更加虛弱。應使用趁痛散與茯苓散兩種方劑來調理。
趁痛散的成分包括:當歸、桂心、白朮、牛膝、黃耆、獨活、炙草、薤白(即藠頭)、生薑。
茯苓散的成分包括:當歸、川芎、茯苓、黃耆、桂心、白芍、人參、熟地,需與豬腰子一同煎煮。
有位產婦從腰部到腿都感到疼痛,右手背從高骨前至手指的筋節全部疼痛,手無法抬起,手指也無法握住東西。經過診斷,發現她的脈象為濡緊,是因為寒冷導致血液瘀滯,關節腫痛。於是使用了趁痛散兩劑,身體的疼痛減輕了一半,但手部仍然如常。後來改用舒筋散,加入烏藥、香附、側柏、蘇杆、老薑,服用一劑後疼痛稍微減輕,再連續服用兩劑後,腫脹和疼痛都減輕了。對於手不能抬起和握緊的情況,調整方子,將桂心換成薄桂,並加入尋骨風和南星片。再服用兩劑後,腫脹完全消退,手指也能握緊。減少南星的用量,再服用兩劑,手腕可以活動,連續服用十多劑後,才得以完全康復。
舒筋散的成分包括:上潯桂、醋炒延胡、當歸,主要用於經絡中的瘀血凝滯,遇到關節腫痛的情況,這一方劑可以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