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二 (9)
卷之二 (9)
1. 妊娠痢
石榴皮飲(一名厚朴湯),《千金》治二三年熱痢不止。
厚朴,乾薑,阿膠(各四錢),黃連(六錢),石榴皮,艾葉(各五錢)
上六味水煎日再服。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治挾熱利下膿血及產後利不止。
白頭翁,黃連(炒黑),黃柏(炒黑),秦皮,甘草(炙,各錢半),阿膠(蒲黃炒珠,三錢)
上六味先煮上照味去滓,內膠,烊盡,溫分三服。
伏龍肝湯丸,治胎前下痢,產後不止,及元氣大虛,瘀積小腹結痛,不勝攻擊者。
炮黑楂肉(一兩),熬桔黑糖(二兩)
上二味一半為丸,一半為末,用伏龍肝(二兩)煎湯代水煎末(二錢),送前丸(二錢),日三夜二,服,一晝夜,令盡氣。虛加人參(二三錢),以駕馭之。虛熱加炮薑、肉桂、茯苓、甘草,兼感風寒加蔥白、香豉,膈氣不舒磨沉香汁數匙調服。
—,嘔逆難於飲食湯藥,用開水泡覆椿,細嚼止,與飲食嘔,亦用椿咽定安,此暑月更宜。
—,服湯藥帶逆,用陳茶葉少水煎發,取葉和灶心土搗為丸,納右鼻孔可止。
—,嘔逆甚不拘,二三日不能飲食,而湯水黏唇則嘔。用胡椒五粒,著鹽少許和搗細,取米半盞放紅灰上燒糊,令煙盡鉗於潤地退火,將小罐燒水一茶碗,俟滾,以糊米入內,滾一二滾,泡椒服之即止。則可進湯藥能食,若再嘔依法再用,甚者不過二三次全愈。
—,嘔數日不止,更醫至,不書單,用老薑五六錢,煨熟搗碎,以百沸湯一大碗泡,取蛋大白圓石燒紅,淬入湯內,乘熱服一蠱即止。又有止而復嘔者,仍用此制湯當茶服,一晝夜全愈,後用調和胃氣之藥獲痊。
湘門得此四方,俱屢試屢驗。並治一盧姓,食入反出藥水,如是已八日,即與石薑湯進飲相安,方用北芥子為君,制貢樸、五爪、焦薑、藿梗、砂仁、焦朮、法夏、香附、天台、竹茹、薑汁炒,以此湯和煎,進二劑相安,取覆椿咽巴巴五個則不反矣。
白話文:
[妊娠期間的腹瀉]
【石榴皮飲】(又稱為厚朴湯),根據《千金要方》記載,可用來治療持續兩到三年的熱性腹瀉。
藥材包括:厚朴,乾薑,阿膠(各12克),黃連(18克),石榴皮,艾葉(各15克)。
將以上六種藥材用水煎煮,每日服用兩次。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金匱要略》),可用來治療因熱邪導致的排膿血便以及產後持續腹瀉。
藥材包括:白頭翁,炒黑的黃連,炒黑的黃柏,秦皮,炙甘草(各4.5克),阿膠(用蒲黃炒至珠狀,9克)。
將前五種藥材先煎煮,去渣後加入阿膠,待阿膠完全溶解,溫熱後分三次服用。
【伏龍肝湯丸】,可用來治療孕婦腹瀉,產後腹瀉不停,以及氣血大虛,小腹有瘀血積聚導致疼痛,且無法承受強烈治療的情況。
藥材包括:炮製過的山楂肉(30克),熬製的黑糖(60克)。
將上述兩種藥材一半做成丸狀,另一半研磨成粉末,用伏龍肝(30克)煎煮的湯液代替水煎煮藥末(6克),服用藥丸(6克),每天三次,晚上兩次,直至病情改善。若虛弱可加人參(6-9克),以增強體力。虛熱可加炮薑,肉桂,茯苓,甘草。若感受風寒可加蔥白,香豉。若胸膈氣滯不舒,可用沉香汁數匙調服。
-
若出現噁心嘔吐,難以進食或服用湯藥,可使用開水浸泡椿樹葉,細嚼慢嚥,有助止吐,即使在進食後噁心嘔吐,也可使用椿樹葉來緩解,特別適合夏季。
-
若服用湯藥時出現反胃,可使用少量陳年茶葉煎煮,取出葉片與竈心土一起搗碎成丸,置於右鼻孔,可以止住反胃。
-
若噁心嘔吐嚴重,連續二三天無法進食,只要碰到湯水就會嘔吐。可使用五粒胡椒,加上少許鹽混合搗碎,取半杯米在紅灰上燒至變黑,等到煙盡後,用鉗子夾起放置在濕地上使其冷卻。將一小罐水燒至滾燙,待水滾後加入燒黑的米,滾煮一兩次,加入胡椒粉,喝下即可止吐。如此即可進食湯藥,如果再次嘔吐,可再依此方法使用,病情嚴重者通常只需兩三次即可痊癒。
-
若噁心嘔吐數日不停,更換醫生診治,未開立處方。可使用五到六錢的老薑,煮熟後搗碎,用一大碗沸騰的水浸泡,取一個雞蛋大小的白色圓石燒紅,淬入湯內,趁熱服用一碗,即可止吐。若停後再次嘔吐,仍可用此方法製湯當茶飲用,一晝夜後即可痊癒,之後可服用調理胃氣的藥物以達到康復。
這些方法均經過多次實踐驗證有效。另有一盧姓病患,食物入口即吐,藥水也無法吞下,持續八天,給予石薑湯後病情得到緩解。其治療方針以北芥子為主,配以貢樸,五爪,焦薑,藿梗,砂仁,焦朮,法夏,香附,天台,竹茹,薑汁炒,以此湯和煎,服用兩劑後病情穩定,吞下五個覆椿即可不再反胃。
以上皆為民間療法,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