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8)

1. 彙輯驗方

前八珍湯,治婦人胎產崩漏,氣血俱虛者。

八物湯,治營衛俱虛,畏寒發熱。

八珍去人參加黃耆。

按:八珍八物功用懸殊,以人參專補臟腑元氣,黃耆惟司營衛開闔也。世人每謂黃耆代人參,恆用八物補益臟腑之氣,大為噴飯。

四物湯(《局方》),地芍歸芎(治營血虛熱)。

加減四物湯,治停經血滯小腹結痛。

白話文:

八珍湯用於治療婦女產後或因其他原因導致的崩漏,適用於氣血兩虛的患者。八物湯則用於治療營衛兩虛,表現為畏寒發熱的症狀。八珍湯去人參加黃耆,則成為八物湯。需要注意的是,八珍湯和八物湯的功效截然不同,人參專門補益臟腑元氣,而黃耆主要負責營衛的開闔。有些人誤以為黃耆可以代替人參,用八物湯來補益臟腑之氣,這是不正確的。四物湯出自《局方》,由地黃、芍藥、當歸、川芎組成,主要治療營血虛熱。加減四物湯則用於治療停經、血滯、小腹結痛等症狀。

四物湯換赤芍加三稜、蓬朮、肉桂、乾漆灰。

四烏湯,治血中氣滯小腹急痛。

四物湯加烏藥、香附、甘草。

當歸芍藥散(《金匱》),治腹中諸痛。

四物湯去地黃加白朮、茯苓、澤瀉為散,酒調服方寸匕日三。

白話文:

原本的四物湯,改用赤芍代替原本的藥材,並加入三稜、蓬朮、肉桂和乾漆灰。這個藥方叫做四烏湯,主要用來治療血氣不通暢導致的小腹劇烈疼痛。

另外,四物湯也可以加入烏藥、香附和甘草,這叫做當歸芍藥散,是《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方劑,用於治療腹部各種疼痛。

最後,將四物湯中的地黃去除,再加入白朮、茯苓和澤瀉,調成散劑,用酒調和服用,每次服用方寸匕,一天三次。

芎藭湯(《千金》),治產後崩漏下血不止。

四物湯換生地,加黃耆、甘草、乾薑、吳茱。若夏月經後有赤白不止,除地黃加人參、杜仲。

補血湯(即黃耆六一湯),治衛虛自汗,晝日煩熱。

黃耆(炙六錢),甘草(一錢),棗仁(一枚)

三黃補血湯,治血虛至夜發熱自汗。

四物湯換生地加黃耆、升麻、柴胡、丹皮。

白話文:

《千金》裡的芎藭湯,用來治療產後出血不止。四物湯裡的地黃換成生地,再加黃耆、甘草、乾薑、吳茱萸。如果是夏天月經後有赤白帶不止,除了地黃換成生地以外,還要加人參、杜仲。

補血湯,也就是黃耆六一湯,用來治療氣虛自汗,白天感覺煩躁發熱。藥方包括炙黃耆六錢、甘草一錢、棗仁一枚。

三黃補血湯用來治療血虛導致晚上發熱自汗。四物湯裡的地黃換成生地,再加黃耆、升麻、柴胡、丹皮。

四物二連湯,治重陽無陰,晝靜夜熱,必其人時火亢極於陰分者乃為相宜,此方不可混用也。其陰虛蒸熱自有六味地黃,血虛發熱自有當歸補血,亦何藉於此哉。

此方即四物湯加黃連、胡連也。

玉燭散,治血熱大便秘結。

四物湯換生地,加酒大黃、元明粉、甘草、生薑,萬金方無大黃、明粉,易青皮、枳殼。

白話文:

「四物二連湯」適用於重陽無陰,白天安靜,晚上發熱的患者,必須是患者的陽火極度亢盛於陰分的情況才合適,這個方子不可混用。如果患者是陰虛蒸熱,自有六味地黃湯,若是血虛發熱,自有當歸補血,又何必用這個方子呢?

此方就是四物湯加黃連、胡連。

「玉燭散」用於治療血熱便秘。

四物湯換成生地,加入酒大黃、元明粉、甘草、生薑,萬金方沒有大黃、明粉,而是用青皮、枳殼取代。

芎歸湯及散,治妊娠胎不轉運。

當歸正芎湯則煎服,散則酒調,服之以驗胎息,若是真胎,服之即動,勿經火炒乃效。

佛手散,治產婦胎不得下。

當歸、撫芎等分,炒碾為散,紅酒調服。

加味佛手散,治產婦交骨不開。

當歸(三錢),正芎(一錢),人參(三五錢,若出血過多至一兩)

臨服入童便半盞續續進之。質壯氣實者,加童便,人參不用也。

溫經湯(《金匱》),治經水不調崩帶,及唇口乾燥,並治經閉不通,咳嗽便血,此肺移熱於大腸也。

白話文:

芎歸湯和散,用來治療懷孕期間胎兒不轉運。

當歸正芎湯要煎服,散則用酒調和,服下以驗胎息,如果是真胎,服下後就會動,不要經過火炒才有效。

佛手散,用來治療產婦胎兒無法順利產下。

當歸和川芎等量,炒後磨成粉,用紅酒調服。

加味佛手散,用來治療產婦骨盆無法打開。

當歸三錢,川芎一錢,人參三五錢(如果出血過多可加至一兩)。

臨服時加入半盞童尿,慢慢喝下去。體質健壯氣血充足的人,可以加童尿,不用人參。

溫經湯(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經期不調、崩漏帶下,以及嘴唇乾燥,也可用來治療經閉不通、咳嗽咯血,這是因為肺熱移至大腸所致。

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甘草,麥冬,肉桂,吳茱,半夏,阿膠,丹皮,生薑

更加白朮名大溫經湯。

此方本膠艾湯而立,以虛火上炎,唇口乾燥,故用麥冬。濁濕下滲,不時帶下,故用半夏。若無二症,不必拘執成方也。

丁香膠艾湯,治經漏兼白帶。

四物湯加丁香、阿膠、艾葉。

白話文:

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甘草、麥冬、肉桂、吳茱、半夏、阿膠、丹皮、生薑,再加上白朮,就叫做大溫經湯。

這個藥方是根據膠艾湯而創立的,因為它針對虛火上炎、唇口乾燥的症狀,所以加入了麥冬。同時也針對濁濕下滲、不時帶下的症狀,所以加入了半夏。如果沒有這兩種症狀,就不一定要按照這個藥方來配藥。

丁香膠艾湯,是用來治療經漏兼白帶的。

四物湯加上丁香、阿膠、艾葉,就是這個藥方。

加味香附丸,治倒經、自汗、胎漏下血。

熟地(八兩),當歸(四兩),白芍(四兩),西芎(三兩),香附(一斤,童便薑汁酒醋四制),澤蘭葉,烏賊骨(各六兩)

為末,用浮麥、面、酒、醋開水調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早暮如一。服溫酒、沸湯任下。

艾煎湯(《局方》),治婦人崩傷、淋瀝、帶下、赤白、小腹㽲痛也。

乾地(用砂鍋和糠頭拌炒乾油枯易磨),當歸,白芍(各二兩),川芎,人參,石菖蒲(炒),吳茱(用間口者醋炒。各一兩)

白話文:

加味香附丸,可以治療月經不調、自汗、妊娠期出血等症状。

藥方組成:熟地八兩,當歸四兩,白芍四兩,川芎三兩,香附一斤(以童便、薑汁酒、醋四次浸制),澤蘭葉六兩,烏賊骨六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浮麥、面粉、酒、醋和水調成糊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早晚各一次,用溫酒或沸水送服。

艾煎湯,出自《局方》,可以治療女性崩漏、淋漓不盡、帶下、赤白帶下、小腹疼痛等症状。

藥方組成:乾地(用砂鍋和糠頭一起炒,直到油枯,容易研磨),當歸,白芍(各二兩),川芎,人參,石菖蒲(炒),吳茱萸(用間口者醋炒,各一兩)。

共為末,用蘄艾四兩(酒煎濃汁)入糯米粉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醇酒下。更加肉桂、熟附片各一兩、香附四兩,名艾附丸。

大營煎(景岳新方),治真陰精血虧,及婦經遲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氣血虛寒,心腹疼痛(藥歌明晰不贅錄)。

大營熟地當歸身,杜仲甘杞牛膝成,血氣虛寒尊肉桂,經遲筋骨痛宜溫。

如寒滯在經,氣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甚者加附片,滯濁腹痛加故紙,氣虛加人參、白朮,中氣虛寒嘔惡加炒乾姜。

白話文:

將蘄艾四兩用酒煎煮成濃汁,加入糯米粉糊中製成丸藥,每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用醇酒送服。另外,再加入肉桂、熟附片各一兩、香附四兩,命名為艾附丸。

大營煎,是用来治疗真阴精血虧虛,以及婦女經期延迟、血量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氣血虛寒、心腹疼痛的方劑。

方劑組成:熟地黄、當歸、杜仲、枸杞、牛膝。若氣血虛寒,可加肉桂;若經期延迟、筋骨疼痛,可加溫性藥物。

若寒滯在經絡,氣血不通,筋骨疼痛严重,可加附片;若有腹痛,可加故紙;若氣虛,可加人參、白朮;若中氣虛寒、嘔惡,可加炒乾姜。

小營煎(景岳新方),治血少陰虛,此性味和平之方也(藥歌明晰不贅錄)。

小營熟地當歸芍(藥),枸杞淮山甘草合,性味和平是此方,陰虛血少須斟酌。

如陰虛於上,而為驚恐怔忡,不眠多汗者,加棗仁、茯神;如營虛多寒,加酒芍、生薑;如氣滯有痛者,加香附引而行之。

舉元煎(景岳新方),治氣虛陷下,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症。

人參,白朮,升麻(酒炒),黃耆(炙),甘草(炙)

白話文:

「小營煎」是景岳新方中的一味藥方,用來治療血少陰虛。這方子藥性平和,藥材包括熟地、當歸、芍藥、枸杞、淮山和甘草。血少陰虛的患者在服用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斟酌。若陰虛在上,出現驚恐怔忡、失眠多汗的症狀,可加棗仁、茯神;若營虛多寒,可加酒芍、生薑;若氣滯有痛,可加香附引導氣血運行。

「舉元煎」也是景岳新方中的一味藥方,主要用來治療氣虛陷下、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症狀。藥材包括人參、白朮、升麻(酒炒)、黃耆(炙)、甘草(炙)。

舉元煎治血崩脫,參朮升耆甘草酌,只用升提升下陷,氣虛血脫無他著。

如兼陽氣虛寒者,桂附乾薑隨宜佐用;如滑脫者,加烏文蛤。

濟川煎(景岳新方),凡病涉虛損而大便閉結不通,則攻利不可,用此方最妙。

濟川煎治便難通,虛損病人不可攻,枳殼升麻牛膝澤,當歸多共肉蓯蓉。

如氣虛者加人參;如有火加黃芩;若腎虛加熟地。

溫胃飲(景岳新方),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和等症(藥歌明晰不贅錄)。

白話文:

舉元煎用於治療血崩、血脫,藥方以人參、白朮、黃芪、甘草適量組成。它主要功效是提升下陷,適用於氣虛血脫的情況。若患者兼有陽氣虛寒,可加入桂枝、附子、乾薑;若有滑脫現象,則可加入烏賊骨。

濟川煎則適合治療因虛損導致的大便閉結不通。此方溫和而不攻利,最適合虛損病人。藥方以枳殼、升麻、牛膝、當歸、肉蓯蓉等藥材組成。若患者氣虛可加人參,有火則加黃芩,腎虛則加熟地。

溫胃飲用於治療因中寒導致的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以及婦女臟寒嘔惡、胎氣不和等症。藥方內容清晰,不再贅述。

溫胃飲中參朮姜(水泡),陳皮扁豆炙草甘,中寒嘔吐吞酸泄,胎氣不和此亦良。

如下寒帶濁者加故紙;如氣滯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砂仁、白寇、白芥之屬;如兼外邪及肝腎之痛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如脾氣虛陷者而兼身熱加升麻;如水逆為痰而胸腹痞滿者加茯苓;如脾胃虛甚嘔吐不止者,倍用參朮,仍加胡椒。湘門常以本方加藿砂,治妊娠嘔逆喜熱飲者屢效。

白話文:

溫胃飲方解

組成:

  • 人參、白朮、生薑(水泡)、陳皮、扁豆、炙甘草

功效:

  •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
  • 主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胎氣不和。

加減:

  • 若患者寒帶濁者,可加故紙。
  • 若患者氣滯兼胸腹痛者,可加藿香、丁香、木香、砂仁、白寇、白芥等。
  • 若患者兼外邪及肝腎之痛者,可加桂枝、肉桂,嚴重者可加柴胡。
  • 若患者脾氣虛陷,兼身熱者,可加升麻。
  • 若患者水逆為痰,胸腹痞滿者,可加茯苓。
  • 若患者脾胃虛甚,嘔吐不止者,可倍用人參、白朮,並加胡椒。

經驗方:

湘門醫家常用此方加藿香、砂仁,治療妊娠嘔逆、喜熱飲的患者,屢見奇效。

三補丸,治血熱暴崩。

黃柏(一兩,炒黑光如漆,水酒淬),生條芩(一兩,切片水酒炒),黃連(三錢,水酒炒)

上共為末用紅砂糖二兩,蒸溶和丸,用開水、童便送下,分三服。

黃耆鱉甲(散羅謙甫)地骨皮,(秦)艽(紫)菀(人)參(茯)苓柴(胡)半(下)知(母),地黃芍藥(天)冬(肉)桂甘(草),桔梗桑皮勞熱宜。

按:此藥歌治男女虛熱,五心煩熱,四肢怠惰,咳嗽咽乾,自汗食少,或日晡發熱。鱉甲天冬知芍補水養陰,參耆桂苓甘草固衛助陽,桑桔瀉肺熱,菀夏理疫嗽,艽柴地骨退熱升陽,為表裡氣血交補之劑。

白話文:

三補丸

功效: 治血熱暴崩。

藥方:

  • 黃柏(一兩,炒至黑色發亮如漆,用水酒淬火),生條芩(一兩,切片用水酒炒),黃連(三錢,用水酒炒)

製法: 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紅砂糖二兩,蒸煮至溶化,製成丸藥。

用法: 用開水或童子尿送服,每次一服,分三次服用。

歌訣:

黃耆鱉甲散羅謙甫,地骨皮秦艽紫菀人參茯苓柴胡半下知母,地黃芍藥天冬肉桂甘草,桔梗桑皮勞熱宜。

註解:

此藥歌主要治療男女虛熱、五心煩熱、四肢乏力、咳嗽咽乾、自汗食少、或午後發熱等症狀。

  • 鱉甲、天冬、知母、芍藥:滋陰補水。
  • 人參、黃耆、肉桂、茯苓、甘草:固衛助陽。
  • 桑皮、桔梗:清瀉肺熱。
  • 紫菀、柴胡:理氣止咳。
  • 秦艽、地骨皮:退熱升陽。

此方為表裡氣血交補之劑,兼顧補虛和清熱。

秦艽鱉甲(散羅謙甫)治風勞,地骨柴胡及青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高(治風勞骨蒸,午後壯熱咳嗽,肌瘦,煩赤盜汗,脈來細數,鱉甲、地骨、柴胡各一兩,青蒿五葉、秦艽、當歸、知母各五分,烏梅五個,治略同前。汗多倍黃耆,此方加青蒿、烏梅,皆斂汗退蒸之意)。

秦艽扶羸(湯《直指》)鱉甲柴(胡),地骨當歸紫菀偕,半夏人參兼炙草,肺勞蒸嗽服之諧(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熱或勞,咳嗽聲嘎不出,體虛自汗,四肢倦怠。透肌解熱,柴胡、秦艽、乾葛為要劑,故骨蒸方中多用之。此方雖表裡交治,而以柴胡為君)。

白話文:

秦艽、鱉甲、地骨、柴胡、青蒿、當歸、知母、烏梅等藥材,能有效治療風勞引起的骨蒸、午後發熱、咳嗽、肌瘦、煩躁、盜汗等症狀。具體用量為:鱉甲、地骨、柴胡各一兩,青蒿五葉、秦艽、當歸、知母各五分,烏梅五個。若患者汗出過多,可增加黃耆的用量。另外,秦艽、柴胡、地骨、當歸、紫菀、半夏、人參、炙草等藥材,合用能治療肺勞引起的骨蒸、咳嗽、體虛自汗、四肢倦怠等症狀。其中柴胡為君藥,起到透肌解熱的功效。

紫菀湯(海藏)中知(母)貝母,(人)參(茯)苓五味阿膠偶,再加甘(草)桔(梗)治肺傷,咳血吐痰勞熱久(治肺傷氣極勞熱,吐痰吐血及肺痿變癰)。

經產之劑十二首,附方二十二久嗽。

婦人諸病與男子同,惟行經妊娠不可以例治,故王海藏立經產一門。

海藏妊娠六合湯,四物為君妙義長(當歸地黃川芎白芍)。傷寒表虛地骨桂(表虛自汗,發熱惡寒,頭痛脈浮,四物四兩,加桂枝、地骨皮各七錢,二藥解肌實表,名表虛六合湯),表實細辛兼麻黃(頭痛身熱,無汗脈緊,四物四兩,加細辛、麻黃各五錢,二藥溫經發汗,名表實六合湯)。

白話文:

紫菀湯中包含貝母、人參、茯苓、五味子、阿膠等藥材,再加入甘草和桔梗,可以治療肺部損傷、咳血吐痰、久熱等症狀。

海藏還整理了十二首經產婦專用的藥方,以及二十二種久咳的附方。

婦人的疾病和男人一樣,只是行經和懷孕時不能用同樣的藥方治療,因此王海藏特別設立了經產婦這一門。

海藏的妊娠六合湯以四物湯為基礎,加入當歸、地黃、川芎、白芍等藥材。如果患者出現表虛自汗、發熱惡寒、頭痛脈浮等症狀,可以用四物湯加桂枝、地骨皮,稱為表虛六合湯。如果患者出現頭痛身熱、無汗脈緊等症狀,可以用四物湯加細辛、麻黃,稱為表實六合湯。

少陽柴胡黃芩入(寒熱脅痛,心煩喜嘔,口苦脈弦,為少陽症,加柴胡解表,黃芩清裡,名柴胡六合湯)。陽明石膏知母藏(大熱煩渴,脈大而長,為陽明症,加白虎湯,清肺瀉胃,名石膏六合湯),小便不利加苓瀉(加茯苓、澤泄利水,名茯苓六合湯),不眠黃芩梔子良(汗下後不得眠,加黃芩、梔子養陰除煩,名梔子六合湯),風濕防風與蒼朮(兼風兼濕,肢節煩痛,身熱脈浮,加防風搜風,蒼朮燥濕,名風濕六合湯)。

白話文:

少陽症狀包括寒熱交錯、脅肋疼痛、心煩意亂、嘔吐、口苦、脈弦等,可以用柴胡和黃芩來治療,柴胡解表,黃芩清裡,稱為柴胡六合湯。陽明症狀包括發熱、口渴、脈洪大等,可以用石膏和知母來治療,石膏清肺瀉胃,稱為石膏六合湯。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加茯苓和澤瀉利水,稱為茯苓六合湯。如果汗出後失眠,可以加黃芩和梔子養陰除煩,稱為梔子六合湯。如果兼有風濕,肢節疼痛、身熱、脈浮,可以加防風和蒼朮,防風搜風,蒼朮燥濕,稱為風濕六合湯。

發斑升麻連翹嘗(胃中濕熱發斑,加升麻解毒,連翹散熱,名升麻六合湯),胎動血漏加膠艾(傷寒汗下後胎動漏血,加阿膠、艾葉益血安胎,名膠艾四物湯),虛痞樸實頗相當(胸滿痞脹,加厚朴、枳實炒,散滿消痞,名樸實六合湯)。

脈沉寒厥亦桂附(身冷拘急,腹痛脈沉,亦有不得已,而加附子肉桂,散寒回陽者,名附子六合湯),便秘蓄血桃仁黃(大便秘,小便赤,脈實數,或膀胱蓄血,亦有加桃仁大黃,潤燥通幽者,名大黃六合湯)。安胎養血先為主,余因各症細參詳,後人法此治經水,過多過少別溫涼。

白話文:

如果出現發斑,可以用升麻解毒,配合連翹散熱,叫做升麻六合湯。孕婦胎動、血漏,可以用阿膠、艾葉益血安胎,叫做膠艾四物湯。胸滿痞脹,可以用厚朴、枳實炒製,散滿消痞,叫做樸實六合湯。

如果身體冰冷、拘急、腹痛、脈沉,可以用附子、肉桂散寒回陽,叫做附子六合湯。便秘、小便赤、脈實數,或者膀胱蓄血,可以用桃仁、大黃潤燥通幽,叫做大黃六合湯。

治療婦科疾病,首先要安胎養血,其他症狀則要根據情況仔細判斷。後人可以參考這些方法治療經水過多或過少,並根據情況選擇溫涼藥物。

溫六合湯加芩術(加黃芩、白朮、治經水過多,黃芩抑陽,白朮補脾,脾能統血),色黑後期連附商(加黃連清熱,香附行氣,名連附六合湯)。熱六合湯梔連盆(加梔子、黃連、治血熱妄行),寒六合湯加附姜(加泡薑、附子,治血海虛寒),氣六合湯加陳樸(加陳皮、厚朴治氣鬱經阻),風六合湯加艽羌,(加秦艽、羌活,治血虛風痙)。此皆經產通用劑,說與時師好審量。

白話文:

溫六合湯加芩術

溫六合湯加上黃芩和白朮,適用於經血過多的情況。黃芩具有抑陽的作用,白朮則能補脾,而脾臟具有統血的功能。

色黑後期連附商

若經血顏色發黑,屬於後期出血,則可在溫六合湯的基础上加黃連和香附。黃連清熱,香附行氣,此方稱為連附六合湯。

熱六合湯加梔連盆

熱六合湯加上梔子和黃連,適用於血熱妄行的情况。

寒六合湯加附姜

寒六合湯加上泡薑和附子,適用於血海虛寒的情况。

氣六合湯加陳樸

氣六合湯加上陳皮和厚朴,適用於氣鬱經阻的情况。

風六合湯加艽羌

風六合湯加上秦艽和羌活,適用於血虛風痙的情況。

以上這些都是經產婦常用的通用方劑,請醫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審慎用藥。

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當歸三兩,生薑五兩,羊肉一斤),產中腹痛蓐勞匡(產後發熱、自汗身痛名蓐勞,腹痛者瘀血未去新血不生也),亦有加入參耆者(氣能生血。羊肉辛熱同氣血之屬,以補氣血,當歸引入血分,生薑引入氣分,以生新血,加參耆者,氣血交補也),千金四物甘桂姜(千金羊肉湯,芎歸地芍甘草乾姜肉桂加羊肉煎)。

達生(散)(丹溪:達,小羊也,取其易生)紫蘇大腹皮,參朮甘陳歸芍隨,再加蔥葉黃楊梢,孕婦臨盆先服之(大腹皮三錢,紫蘇、人參、白朮土炒,陳皮、當歸酒洗,白芍酒洗,各一錢,甘草炙二錢,青蔥五葉,黃楊梢七個煎,歸芍以益其血,參朮以補其氣,陳腹蘇蔥以疏其壅,不虛不滯,產自無難矣)。若將川芎易白朮,(名)紫蘇飲子(嚴氏)子懸宜。

白話文:

「當歸生薑羊肉湯」是產後腹痛的經典方劑,由當歸、生薑和羊肉組成,用於治療產後發熱、自汗身痛、腹痛等症狀。有些醫師會在方劑中加入人參和黃芪,以增強補氣效果。另外,「千金羊肉湯」也是一種常見的產後調理方,以當歸、地黃、芍藥、甘草、乾薑、肉桂等藥材配伍羊肉煎煮。

「達生散」則專門針對孕婦臨盆前的調理,使用紫蘇、大腹皮、人參、白朮、陳皮、當歸、白芍、甘草、蔥葉、黃楊梢等藥材,以益血補氣,疏通經絡,幫助順利生產。若將白朮換成川芎,則稱為「紫蘇飲子」,適合產後子懸的症狀。

(胎氣不和上衝心胸,名子懸)。

當歸散(《金匱))益婦人妊,朮芍芎歸及子芩,安胎養血宜常服,產後胎前功效深(婦人懷妊宜常服之,臨盆易產且無眾疾,當歸、川芎、白芍、黃芩各一斤,白朮半斤,為末酒調服。丹溪曰:黃芩白朮安胎之聖藥,蓋孕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則胎安。黃芩養陰退陽能除胃熱,白朮補脾亦除胃熱,脾胃健則能化血養胎,自無半產、胎動、血漏之患也)。

當歸散若腰痛加杜仲(鹽水炒)、續斷(酒炒)各八兩,本方及加味,或用四股之一,在人變通。

白話文:

懷孕期間,若胎氣不順,上衝心胸,導致心跳加速、呼吸不順,稱為「子懸」。

《金匱要略》記載的當歸散,適合孕婦服用,可以安胎養血。藥方包含當歸、川芎、白芍、黃芩、白朮,可以改善孕婦體質,預防產後疾病,並幫助順產。

丹溪認為,黃芩和白朮是安胎的良藥,因為孕婦需要清熱涼血,讓血液穩定,才能安胎。黃芩滋陰降火,可以消除胃熱,白朮補脾胃,也能降胃熱,脾胃強健才能化血養胎,避免流產、胎動不安、血漏等問題。

如果孕婦出現腰痛,可以加杜仲(鹽水炒)和續斷(酒炒),各八兩。

這個藥方可以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例如用四分之一的藥量,或是根據醫生的建議做調整。

四神湯,四物湯去地黃加乾薑,名四神湯。治婦人血虛心腹㽲(音朽)痛,四物湯用乾地加丹皮全皮(治婦人骨蒸)。

生地黃連湯,治婦人血風症,去血過多,因而燥涸,循衣摸床,撮空閉目,揚手擲足,錯語失神,脈弦浮而虛,男子去血過多,亦有此症。

生地,白芍,當歸,川芎(各七錢),北豐(一兩),梔子,黃芩,黃連(各三錢)

合磨為散,每服五錢,沸湯下,如脈實,加大黃。

五積散,治少陰傷寒,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身熱無汗,頭痛身痛,項背拘急,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腳氣腫痛,冷痹寒瘧,惡寒無汗,婦人經不調。

白話文:

四神湯,是由四物湯去除地黃,再加入乾薑而成的。它可以治療婦女血虛導致的心腹疼痛。四物湯則是用乾地黃加上丹皮的全皮,來治療婦女骨蒸。

生地黃連湯,可以治療婦女血風症。這種症狀是因失血過多,導致身體乾燥,出現循衣摸床、撮空閉目、揚手擲足、錯語失神等表現,脈象弦浮而虛。男子失血過多,也會出現類似症狀。

將生地、白芍、當歸、川芎(各七錢)、北豐(一兩)、梔子、黃芩、黃連(各三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沸水沖服。如果脈象實證,可以加入大黃。

五積散,用於治療少陰傷寒,以及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導致的身熱無汗、頭痛身痛、項背拘急、胸滿惡食、嘔吐腹痛、寒熱往來、腳氣腫痛、冷痹寒瘧、惡寒無汗等症狀,也適用於婦女經期不調。

當歸,川芎,白芍,麻黃,蒼朮,枳殼,桔梗,桂枝,軍姜(炮),甘草,茯苓,厚朴,陳皮,半夏,白芷(上除白芷、桂枝、陳皮,余藥合略炒,用酒淬推冷,名熟料五積散,加蘇梗、老薑煎服亦可)

五積散治五般積,麻黃蒼芷芍歸芎,枳桔桂姜甘茯樸,陳皮半夏加薑蔥;除桂芷陳余略炒,熟料尤增濁散功,溫中解表祛寒濕,散痞調經用各無。

按:此方治婦人經滯氣痞等症。(湘門)減麻黃加烏藥(行氣活血),後加生香附(化氣達表)更為穩捷。

正氣天香散(紺珠),治一切諸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婦人多憂鬱,故氣病為多,氣為血配,氣滯則血亦不能行,故月候下調也)。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麻黃、蒼朮、枳殼、桔梗、桂枝、生薑(炮製)、甘草、茯苓、厚朴、陳皮、半夏,除了白芷、桂枝、陳皮以外,其他的藥材混合在一起略微炒一下,再用酒淬火冷卻,叫做熟料五積散。也可以加入蘇梗、老薑一起煎服。

五積散可以治療各種積聚病症,藥材包括麻黃、蒼朮、白芷、芍藥、川芎、枳殼、桔梗、桂枝、生薑、甘草、茯苓、厚朴、陳皮、半夏,以及薑蔥。除去桂枝、白芷、陳皮後,稍微炒一下,熟料五積散的濁氣散解功效更強,可以溫中解表、祛除寒濕、散結痞塊、調經,各方面都能發揮作用。

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婦女經期阻塞、氣滯、胸悶等症狀。可以減去麻黃,加入烏藥(行氣活血),或者再加生香附(化氣達表),效果會更穩定、更快見效。

正氣天香散可以治療各種氣滯病症,例如氣上衝心、胸悶、脅肋疼痛、月經不調等等。婦女容易憂鬱,所以氣病較多,氣是血液的伴侶,氣滯就會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所以月經也會不調。

紺珠正氣天香散,香附乾薑蘇葉沉(香),烏藥舒郁兼除痛,氣行血活自經勻。

柏子仁丸(《良方》),治經行復止,血少神衰。

柏子仁丸熟地,牛膝續斷澤蘭芳,卷柏加之通血脈,經枯血少腎肝匡。

經曰:心氣不得下降,則月事不來。柏仁安神養心,熟地、續斷、牛膝補肝益腎,澤蘭、卷柏活血通經。

牡丹皮散(《良方》)

白話文:

紺珠正氣散,香附、乾薑、蘇葉、沉香,可以舒緩郁氣,並解除疼痛,使氣血運行通暢。

柏子仁丸,用於治療經期停止、血量減少、精神衰弱。

柏子仁丸由柏子仁、熟地、牛膝、續斷、澤蘭、卷柏等藥物组成,可以通血脈,滋補腎肝,治療經期枯竭、血量減少的症狀。

古籍記載:心氣不能下降,就會導致月經不來。柏子仁可以安神養心,熟地、續斷、牛膝可以補肝益腎,澤蘭、卷柏可以活血通經。

牡丹皮散。

牡丹皮散延胡索,歸尾桂心赤芍藥,牛膝(三)稜莪(術)酒水煎,氣行瘀散血瘕削。

瘀血凝聚則成瘕,桂心、丹皮、赤芍、牛膝則行其血,三稜、莪朮、歸尾、延胡兼行氣中血滯,血中氣滯則結者散矣。

固經丸(《良方》)

固經丸用龜板君,黃柏樗皮香附成,黃芩芍藥酒丸服,漏下崩中色黑殷。

治經不止色紫黑者,屬熱陰虛,不能制包絡之火故經多。龜板、芍藥滋陰壯水,黃芩清上焦,黃柏清下焦,香附辛以散郁,樗皮澀以收脫。

白話文:

丹皮散,以延胡索、歸尾、桂心、赤芍藥、牛膝等藥材,三稜、莪術加酒水煎服,可使氣行血散,化解血塊,消除積聚的瘀血。

瘀血凝結會形成血塊,桂心、丹皮、赤芍、牛膝能促進血液流通,而三稜、莪術、歸尾、延胡索則可以疏通氣血,使瘀阻的氣血得以暢通,最終達到散結的目的。

固經丸,以龜板为主药,搭配黄柏、樗皮、香附等药材组成,再用黄芩、芍药酒制成丸剂服用,适用于经期延长、经血量多、色黑且带血块的症状。

经期延长、经血色紫黑,多属热阴虚,体内阴虚不能制约包络之火,导致经血过多。龟板、芍药滋阴补水,黄芩清热泻火,黄柏清热燥湿,香附辛温解郁,樗皮收敛固涩。

六味地黃湯

熟地,茯苓,澤瀉,丹皮,山藥,棗皮

加知母、黃柏名知柏地黃湯,加肉桂、附子名八味丸。

六味地黃湯滋陰,地棗丹澤淮山苓,壯水知柏鹽水炒,桂附八味益火精。

小柴胡湯,治傷寒中風少陽症,往來寒熱,胸脅痞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腹痛,或脅痛,或渴咳,或利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聾,脈弦,或汗後餘熱不解,及春月時嗽瘧發寒熱,婦人傷寒,熱入血室。

白話文:

六味地黃湯由熟地、茯苓、澤瀉、丹皮、山藥、棗皮组成,可以滋阴。加入知母、黄柏则称为知柏地黄汤,加入肉桂、附子则称为八味丸。小柴胡汤用于治疗伤寒中风少阳症,症状包括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腹痛、胁痛、口渴咳嗽、心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聋、脉弦,或汗后余热不退,以及春季的嗽疟发寒热、妇女伤寒热入血室等。

小柴胡湯和解供,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加薑棗,少陽百病此為宗。

五苓散,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湯主之。

五苓散治太陽府,白朮澤瀉豬(苓)茯苓,膀胱化氣添官桂,利便消暑煩渴清。

腎著湯,治傷濕身重腹痛,腰冷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宣明用治胞痹膀胱熱痛,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藥歌明晰不贅錄)。

白話文:

柴胡湯用來調和解表,半夏、人參、甘草是主要成分,再加入黃芩、生薑、大棗,少陽經百病都以它為根本。

五苓散用來治療太陽病,發汗後出汗太多,胃中乾渴,心煩意亂,睡不着覺,想喝水,少量給他喝,讓胃氣調和就能痊癒。如果脈象浮,小便不利,身體微熱,口渴,這個方子主治。

五苓散治療太陽經病症,白朮、澤瀉、豬苓、茯苓是主要成分,加點肉桂幫助膀胱化氣,利尿消暑,解渴止煩。

腎著湯用來治療濕邪傷身,身體沉重,腹痛,腰部冰冷,不口渴,小便自利,飲食如常,屬於下焦病症。用它來治療膀胱熱痛,小便澀滯,以及上焦流鼻涕的病症。

腎著湯內用乾薑,茯苓甘草白朮襄,傷濕身痛與腰冷,亦名乾薑苓朮湯。黃耆防己除姜茯(苓),(白)術甘(草)薑棗共煎嘗。此治風水與諸濕,身重汗出服之良。

獨活寄生湯,治肝腎虛熱,風濕內攻,腰膝作痛,冷痹無力,屈伸不便。

當歸,川芎,乾地,白芍,秦艽,防風,細辛,桂枝,赤苓,杜仲,萎參,川膝,甘草

獨活寄生艽防辛,芎歸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萎參草,冷風頑痹屈能伸,若去寄生加(黃)耆續(斷),湯名三痹古方珍。

白話文:

腎著湯用乾薑、茯苓、甘草和白朮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傷濕身痛、腰冷等症。另一種方劑,則在腎著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和防己,去除乾薑和茯苓,並加入白朮、甘草、薑、棗一起煎服,用於治療風水和各種濕邪引起的症狀,適合身體沉重、出汗的人服用。

獨活寄生湯則用於治療肝腎虛熱、風濕內侵,導致腰膝疼痛、肢體冰冷無力、活動不便等症狀。方劑中包含當歸、川芎、乾地黃、白芍、秦艽、防風、細辛、桂枝、赤苓、杜仲、萎參、川膝、甘草等藥材。若去掉寄生,再加上黃耆和續斷,則稱為三痹湯,是治療風寒濕痹的古方珍品。

獨活湯,治風虛瘛瘲,昏憒不覺,或為寒熱。

當歸,川芎,茯神,志肉,白薇,羌活,獨活,防風,細辛,桂枝,萎參,半夏,菖蒲,甘草

獨活湯中羌獨防,芎歸辛桂參夏菖,茯神遠志白薇草,瘛瘲昏憒力能匡。

理中湯,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沉無力,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及感寒霍亂(藥歌明晰不贅錄)。

理中湯主理中鄉,炙草人參(白)術黑姜,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扶陽。

白話文:

獨活湯主要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痙攣抽搐、昏迷不醒,或伴隨寒熱交替的症狀。藥方包括當歸、川芎、茯神、遠志、白薇、羌活、獨活、防風、細辛、桂枝、萎參、半夏、菖蒲、甘草。其中羌活、獨活、防風、川芎、當歸、細辛、桂枝、萎參、半夏、菖蒲,以及茯神、遠志、白薇,共同作用,能有效緩解痙攣抽搐、昏迷不醒等症狀。

理中湯主要治療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脾胃虛寒,表現為腹痛、腹瀉、不渴、嘔吐、脈沉無力,甚至手足厥冷、拘急,或胸悶、吐蛔蟲,以及受寒後的霍亂等症狀。藥方以炙甘草、人參、白朮、黑薑為主,針對脾胃虛寒,溫中散寒,並可根據症狀加附子以扶助陽氣。

二妙散

蒼朮(法制有霜者佳黃),黃柏(鹽水炒)

加川膝名三妙散。

龍膽瀉肝湯(《局方》),治肝膽經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溲血。

梔子,黃芩,柴胡,生地,車前,澤瀉,木通,龍膽草,歸尾,甘草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尾,肝經實熱力能排。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逆,凡感嵐障不正之氣者,並宜增減用之。

白話文:

二妙散由蒼朮和黃柏組成,其中蒼朮以帶霜的黃色者為佳,黃柏則需用鹽水炒制。加入川膝後則稱為三妙散。龍膽瀉肝湯出自《局方》,用於治療肝膽經實火濕熱引起的脅痛、耳聾、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血尿等症狀。其藥物組成包括梔子、黃芩、柴胡、生地、車前、澤瀉、木通、龍膽草、歸尾、甘草。藿香正氣散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引起的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以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逆等症狀,對於感受不正之氣者也可根據情況增減用藥。

藿香,大腹皮,紫蘇,甘草,桔梗,陳皮,茯苓,白朮,厚朴,半夏,神麯,白芷,生薑,紅棗

藿香正氣大腹蘇,甘桔陳苓朮樸具,夏曲白芷加薑棗,感傷嵐障並能驅。

甘桔湯,治少陰咽痛喉痺,,肺癰吐膿,乾咳無痰,火鬱在肺。

甘草,桔梗

五皮飲,治水病腫滿,上氣喘急,或腰以下腫。

陳皮,大腹皮,姜皮,桑柏皮,茯苓皮

五皮飲用五般皮,陳茯姜桑大腹奇,或用五加易桑柏,皮虛膚脹此方醫。

白話文:

藿香、大腹皮、紫蘇、甘草、桔梗、陳皮、茯苓、白朮、厚朴、半夏、神麴、白芷、生薑、紅棗等藥材,組成藿香正氣散,能驅散暑濕、解表化濕,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感冒、腹痛、腹瀉等症。

甘草和桔梗組成的甘桔湯,可以治療少陰咽痛、喉痺、肺癰吐膿、乾咳無痰、火鬱在肺等症。

陳皮、大腹皮、姜皮、桑白皮、茯苓皮組成的五皮飲,用於治療水腫、氣喘、腰以下腫脹等症。五加皮可以代替桑白皮使用。

人參養營湯,治脾肺氣虛,營血不足,驚悸健忘,寢汗發熱,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

即用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五味、遠志、陳皮、薑棗同煎。

白話文:

人參養營湯可以用來治療脾肺氣虛、營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包括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食慾不振、乏力消瘦、面色蒼白氣喘、脫髮、小便赤澀等。做法是取十全大補湯,去掉川芎,再加入五味子、遠志、陳皮、生薑、紅棗,一起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