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珍濟陰》~ 卷之二 (4)
卷之二 (4)
1. 飲食
保胎藥餌諸書皆載,不必再陳。但飲食一道殊未之及,茲略言之。飲食宜淡泊,不宜肥濃;宜輕清,不宜重濁;宜甘平,不宜辛熱。青蔬白飯,亦能養人,即在貧家,頗為不乏,但富貴之人,平日肥甘饜足,抑令從儉,勢所不堪,酌乎其中,臚列於下。
宜食諸物:海參、半大雌雞、豬肚、豬肺、鴨(老者可食,新者切忌)、鯽魚、淡鯗、雞蛋、白菜、熟藕、山藥、芡實、腐皮、麻油,或時蔬不生冷滯氣者,亦可食。以上諸味總宜白煮,鹽醋調食清湯,不可過飲,恐灌入小兒肌膚。切忌煎炒。懷孕六七月後,腐皮麻油宜多食,麻油解毒,腐皮滑胎,但麻油不宜熬熟。
忌食諸物:椒、薑、煎炒、野味、異味、豬肝、狗肉、驢、馬、豬血、騾、自死肉、蟹、腳魚、蝦、鱔魚、蝦蟆、勿多飲酒,勿亂服藥,勿吃牛肉(吃了小兒缺唇)。
又孕妊禁忌:一切宰殺凶惡之事不宜看,修造興工動土不可看,龜、兔俱不可見。
白話文:
關於飲食保胎,各種醫書已有詳細記載,這裡不再重複。然而,對於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卻少有提及,以下簡單說明。飲食應清淡,避免過於濃厚;應輕盈清爽,避免重口味;應選擇甘甜平和的食物,避免辛辣熱性食物。綠色蔬菜和白米飯也能滋養人體,即使在窮人家,這些食物也並不缺乏。但對於生活富裕的人來說,平日習慣了吃肥美的食物,要他們節制,可能有些困難。因此,以下提供一些適中的飲食建議。
適合食用的食物:海參、半大的母雞、豬肚、豬肺、老鴨(新宰的鴨子不要吃)、鯽魚、淡鯗、雞蛋、白菜、熟藕、山藥、芡實、豆腐皮、麻油,以及不過於生冷且不會導致脹氣的新鮮蔬菜,也可以食用。以上食物最好用清水煮熟,加點鹽和醋調味,喝清湯即可,不可過量飲用,以免影響胎兒。切忌煎炒烹調。懷孕六七個月後,可以多吃豆腐皮和麻油,因為麻油有助於解毒,豆腐皮則有助於順產,但麻油不宜加熱太久。
應該避免食用的食物:辣椒、薑、煎炒食物、野生動物、異常味道的食材、豬肝、狗肉、驢肉、馬肉、豬血、騾肉、自然死亡的動物肉、螃蟹、田雞、蝦、黃鱔、蟾蜍,並且不要多喝酒,不要隨意服用藥物,更不要吃牛肉(吃了可能會導致胎兒脣裂)。
此外,懷孕期間的禁忌:不應觀看任何宰殺動物或兇殘的場景,也不應觀看建造房屋或動土的過程,不能看到烏龜和兔子。
2. 小產
小產者謂胎已墮下之後,一切調理,俱照大產一樣。
《便產須知》云:小產不可輕視,其漿養須過於正產十倍,可也。薛立齋先生云:小產重於大產。蓋大產如粟熟自脫,小產如生採,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但人往往輕忽,故死者多矣。
小產數日後,忽然渾身大熱,面紅眼赤,口大渴欲飲涼水,晝夜不息,此血虛之症,宜用當歸補血湯,以補其血。若認作傷寒,而用石膏、芩連等寒涼之藥,則必死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流產後的護理。它說,一旦發生流產,之後的所有調理,都要跟正常生產一樣的周全。
在《便產須知》這本書裡提到,對於流產不能掉以輕心,對產婦的營養補充應該是正常生產的十倍以上。薛立齋先生也認為,流產比正常生產更需要被重視。他比喻,正常生產就像穀物成熟後自然脫落,而流產就像強行採摘未成熟的穀物,不僅破壞了外殼,還斷絕了根蒂。但是,人們常常忽視流產的嚴重性,因此導致很多產婦死亡。
流產幾天後,如果產婦突然出現全身高燒、臉色通紅、眼睛發赤,並且極度口渴想喝冷水,晝夜不停,這就是血液虧虛的症狀,應該使用當歸補血湯來補充血液。如果誤以為這是感冒,使用像石膏、黃芩、黃連等寒涼的藥物,那麼產婦很可能就會因此喪命。
3. 產後
產後調理,諸書論之詳矣,茲不復贅。但取一二緊要及所未載者存之,以備採擇。
產後上床宜高枕靠墊,勿令睡下,膝宜豎起勿伸直,宜夾緊勿放開,隨飲熱童便一盞,只宜閉口靜養,勿令熟睡,恐血氣上壅,因而眩暈,又不宜高聲急鬥,以致驚恐。
四壁宜避風,不問有痛無痛,俱用熱童便和熱酒各半,每次一杯,一日三五次,三日而止。酒亦不宜太多,若無大病,只是如此,不必服藥。
產後宜用鐵秤錘或白石子燒紅入醋內,令醋氣入鼻,以免血暈。且收斂神氣,又能解穢。每日三四次,亦三日而止。
或有惡血衝心,血暈昏悶,不省人事者,用韭菜一把,切碎,放有嘴壺內,以熱醋一大碗灌入,蜜札口,扶起病人以壺嘴向鼻,遠遠熏之,燃漆渣或紙亦解血暈。
生男生女夫命所招。蓋百世禮祀以夫家為主,與婦人何干,倘或連胎生女,亦人事之常,不可在旁咨嗟,令產婦氣苦,曾有不明公姑,愚蠢夫婿,將婦埋怨,每每致病傷生,可笑可恨。凡此只宜寬慰為主,又有將女溺死者,忍心害理,後嗣不昌。甚有因溺女而或絕嗣者,謹戒謹戒。
產後各處風俗不同,或用紅沙糖,或用山楂,或用吳茱萸,或用胡椒煎水飲之,總莫過於熱酒對童便。或腹痛之甚,用生化湯一服,無不立愈(方見後)。
產後飲食各處不同,徽俗才上床,即與肥雞、乾飯、吳俗率與虀粥,甚至有彌月而後茹葷者,皆不通可笑。蓋徽俗終年食粥,產後胃弱,驟與雞飯,殊不相宜,然其患猶小,吳中終年食飯,至產後腸胃空虛,正宜滋味調養,以生氣血,轉令食虀食粥,習俗移人,牢不可破,說亦不信,予意必有以此傷生者,習焉而不察耳,及至虛弱發熱咳嗽,此大虛也。血脫益氣急,宜大劑芎歸耆苓補之,猶可挽回。
若認產勞,與以滋陰降火之藥,以至於死而不悟,良可嘆也。
或問必如何調理而後可?曰:粥時吃粥,飯時吃飯,但不可食鹹鹽,豬肉不可多食,豬油更宜少吃。恐擁塞經絡,令血氣不通,致生病端,余有何忌。
雞子有去瘀生新之能,食之甚宜,不可食糖心蛋,恐生物凝滯損人,鵝鴨蛋切不可食。
或問食物必要去油,取其清耶。曰:然。不但要清,且更宜淡。蓋清淡之味本乎天,清能生精神,濁則否矣。
或曰何以驗之?曰:產婦宜飲淡酒,宜食淡味,若飲醇酒食鹹味,皆令燒乾無乳,此清濁之驗也。但不得如吳俗食虀粥耳。
白話文:
產後的照顧,各種書籍已經詳細說明,這裡不再重複。僅挑選幾個重要的以及未被提及的建議,供參考選擇。
產婦躺牀時應使用高枕並倚靠著,不要讓她平躺,膝蓋應稍微翹起而非伸直,保持雙腿夾緊,產後立即飲用一杯溫熱的尿液(童便),然後靜養,避免深眠,以防血液上湧導致頭暈,同時也避免大聲喧嘩,以免造成驚嚇。
四周的牆壁應防風,無論產婦是否有疼痛感,都應用溫熱的尿液和熱酒混合,每次一杯,一天三到五次,持續三天。酒不宜過量,如果產婦沒有大病,就這樣做,不必特別服用藥物。
產後可用燒紅的鐵秤錘或白石子投入醋中,讓醋氣進入鼻子,以防血暈,並且能收斂神氣,也能去除污穢。每天三四次,也是三天為期。
如果產婦出現大量出血導致心悸、血暈、失去意識的情況,可以使用一把切碎的韭菜放入有嘴壺中,倒入一大碗熱醋,密封壺口,將壺嘴朝向產婦的鼻子,遠遠地讓她聞醋香,燃燒漆渣或紙張也能緩解血暈。
生男生女是由丈夫的命運決定的。因為世世代代的祭祀主要由夫家負責,與婦女無關,即使連續懷女胎,這也是很常見的人事現象,不能在一旁嘆息,讓產婦感到悲傷。曾有不明理的婆婆或愚笨的丈夫,總是責怪妻子,往往導致疾病和傷害,這種行為真是讓人又笑又恨。在這種情況下,應以安慰為主。另外,有人溺死女兒,這是殘忍無情的行為,後代不會繁榮,甚至可能因此絕嗣,請謹慎!
產後各地風俗不同,有的地方用紅砂糖,有的地方用山楂,有的地方用吳茱萸,有的地方用胡椒煎水喝,但總的來說,熱酒配合尿液是最好的。如果腹痛嚴重,可以服用生化湯,通常能立刻痊癒(配方後續提供)。
產後飲食各地不同,徽州地區的習慣是產婦剛上牀就給她吃肥雞和乾飯,蘇州地區的習慣則是給產婦吃酸菜粥,甚至有些地方產婦滿月後才開始吃葷食,這些都是不通情理的可笑做法。徽州地區的人終年吃粥,產後胃部虛弱,突然給她吃雞和飯,不太適合,但這個問題還不算太大;蘇州地區的人終年吃飯,產後腸胃空虛,應該吃些滋補的食物來生氣血,卻讓產婦吃虀粥,這是因為習俗的影響,很難改變,就算告訴他們真相,他們也不信。我認為肯定有人因此喪生,但大家習以為常,沒有察覺。等到身體虛弱、發熱、咳嗽,這纔是大虛。血氣流失後,應當急補氣血,宜用大劑量的川芎、當歸、黃耆、茯苓等補藥,還有機會挽回。
如果誤以為產婦疲勞,給予滋陰降火的藥物,導致死亡卻仍不知原因,實在令人嘆息。
有人問,產婦到底該如何調理呢?答:粥時吃粥,飯時吃飯,但不能吃太鹹,豬肉不能多吃,豬油更應少吃。因為這可能會堵塞經絡,使血氣不暢,引發疾病,其他沒有什麼禁忌。
雞蛋有助於祛除淤血,產生新血,適合食用,但不能吃糖心蛋,因為會造成血塊,對人體有害,鵝蛋和鴨蛋也不能吃。
有人問,食物一定要去油,只吃清的嗎?答:是的。不僅要吃清的,而且最好是淡的。因為清淡的口味是自然的,清淡的食物能滋養精神,混濁的食物則不能。
有人問,如何驗證這一點呢?答:產婦宜飲淡酒,宜吃淡味食物,如果飲用烈酒或吃太鹹的食物,都會導致乳汁減少,這是清淡和混濁的區別。但不能像蘇州地區那樣吃虀粥。
4. 胎死腹中
死胎只宜佛手散,服之自下或不下,再用平胃散一服,加朴硝二三錢,能令化下,極易耳。古人立法各有精義,且經屢驗,不吾欺也。甚勿用奇方怪藥以傷母命。
或問何以知其胎死,曰:面赤舌青,母活子死;面青舌赤,子活母亡;面舌俱青,子母俱死。況死胎墜脹瘀痛,與常產不同。
白話文:
【胎死腹中】
若胎兒在母體內已死亡,只應使用佛手散,服用後胎兒可能自然排出,也可能不會。若未排出,可再使用一劑平胃散,並添加二至三錢的朴硝,能使胎兒化而排出,這是非常容易的。古人在制訂這些療法時,各自有其精深的意義,且經過多次驗證,這些方法確實有效,不會誤導我們。千萬不要使用奇特古怪的藥方,以免傷害到母親的生命。
有人問如何判斷胎兒是否已經死亡,答案是:若母親臉色紅潤但舌頭呈青色,表示母親活著但胎兒已死;若母親臉色青白但舌頭紅潤,表示胎兒活著但母親有生命危險;若母親臉色和舌頭皆為青色,則表示母子雙方都已死亡。此外,胎兒死亡導致的墜脹疼痛,與正常分娩的感覺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