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

《傅青主女科》~ 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

1. 白帶下一

夫帶下俱是溼症,而以帶名者,因帶脈不能約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蓋帶脈通於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帶脈者,所以約束胞胎之糸也,

帶脈無力則難以提繫,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帶弱則胎易墜,帶傷則胎不牢,

然而帶脈之傷,非獨跌閃挫氣已也,或行房而放縱,或飲酒而顛狂,雖無疼痛之苦,

而有暗耗之害,則氣不能化經水,而反變為帶病矣,故病帶者,

惟尼僧寡婦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則少也,況加以脾氣之虛,肝氣之鬱,

溼氣之侵,熱氣之逼,安得不成帶下之病哉,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

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夫白帶乃溼盛而火衰,

肝鬱而氣弱,則脾土受傷,溼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榮血以為經水,

反變成白滑之物,由陰門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補脾胃之氣,

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風木不閉塞於地中,則地氣自升騰於天上,脾氣健而溼氣消,

自無白帶之患矣

方用完帶湯。

婦科一門最屬難治,不難於用方,難於辨症也,五帶症辨之極明,立方極善,

倘用之不效者,必其人經水不調,須於調經種子二門,參酌治之,無不見效,

白話文:

帶下病主要是一種濕氣過盛的病症,之所以稱為「帶下」,是因為帶脈無法正常約束住子宮所致。帶脈連接任脈與督脈,當這兩條脈絡出現問題時,帶脈也會受到影響。帶脈的功能是穩固和支撐子宮,當帶脈無力時,子宮就不容易穩固,導致胎兒不容易保住。因此,帶脈虛弱會導致容易流產,帶脈受損會使胎兒不穩。

然而,帶脈受損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跌倒或外力損傷,還可能是因為房事過度,或是因為飲酒過度導致失控,即使沒有明顯的疼痛,卻暗中損耗了身體的精氣。這樣一來,身體的氣無法化生月經,反而轉變成為帶下病。因此,患有帶下病的多是尼姑、寡婦或出嫁後的婦女,而未出嫁的少女較少患此病。尤其當脾氣虛弱、肝氣鬱結、濕氣侵入或熱氣逼迫時,帶下病更容易發生。

因此,婦女經常長時間排出白色分泌物,就像鼻涕或唾液一樣,無法控制,有時甚至會伴隨臭味,這就是所謂的白帶。白帶的原因是濕氣過盛、火氣不足,肝氣鬱結、氣虛弱,導致脾臟受損。當脾臟無法正常運化濕氣時,濕氣便下陷,脾臟的精氣無法守住,無法化生為經血,反而變成白色滑溜的物質,從陰道流出,無法止住。

治療方法應該是大補脾胃之氣,並輔以疏肝的藥物,這樣可以使風木之氣不再堵塞於地中,地氣自然會升騰至天上,脾胃健運,濕氣消散,白帶症狀自然會消失。

可使用「完帶湯」來治療。

婦科的病症最難治療,並不是因為難以用方治療,而是因為難以準確辨別病症。帶下病的五種症狀辨別非常清楚,方藥也非常精妙。如果治療無效,問題可能在於經水不調,應該參照調經或助孕的治療方法,結合使用,便會見效。

即如知白帶症,倘服藥不效,其人必經水過期,少腹急迫,宜服寬帶湯,餘宜類參,

方見二十三。

白話文:

對於白帶症,如果服用藥物無效,這個人必定是經期已經過期,小腹疼痛難耐,應服用寬帶湯。其他情況可以參照類似的處理方式。

白朮(一兩土炒),山藥(一兩炒),人參(二錢),白芍(五錢酒炒),

白話文:

白朮(6克,炒土),山藥(6克,炒),人蔘(1.2克),白芍(3克,炒酒)

車前子(三錢酒炒),蒼朮(三錢製),甘草(一錢),陳皮(五分),

白話文:

車前子(三錢,用酒炒過),蒼朮(三錢,經過處理),甘草(一錢),陳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劑輕,四劑止,六劑則白帶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經同治之法,

寓補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內,開提肝木之氣,則肝血不燥,何至下剋脾土,

補益脾土之元,則脾氣不溼,何難分消水氣,至於補脾而兼以補胃者,

由裏以及表也,脾非胃氣之強,則脾之弱不能旺,是補胃正所以補脾爾。

白話文:

用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水煎服,服用兩劑可以減輕症狀,四劑可以止住,六劑就能完全治好白帶。這個方子同時治療脾、胃、肝三經,以補益為基礎,同時散瘀消腫,提振肝氣,讓肝血不燥,就不會克制脾土;補益脾土,脾氣就不會濕,自然能有效消除水氣。至於補脾同時也補胃,是因為要從內而外治療,脾氣要旺盛,需要胃氣的幫助,所以補胃其實也是為了補脾。

2. 青帶下二

婦人有帶下而色青者,甚則綠如菉豆汁,稠粘不斷,其氣腥臭,所謂青帶也,

夫青帶乃肝經之溼熱,肝屬木,木色屬青,帶下流如菉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

但肝木最喜水潤,溼亦水之積,似溼非肝木之所惡,何以竟成青帶之症,

不知水為肝木之所喜,而溼實肝木之所惡,以溼為土之氣故也,以所惡者,

合之所喜,必有違者矣,肝之性既違,則肝之氣必逆,氣欲上升,而溼欲下降,

兩相牽掣,以停住於中焦之間,而走於帶脈,遂從陰器而出,其色青綠者,

正以其乘肝木之氣化也,逆輕者,熱必輕而色青,逆重者,熱必重而色綠,

似乎治青易而治綠難,然而均無所難也,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

則青綠之帶病均去矣,方用加減逍遙散。

脾土喜燥而惡溼,土病溼則木必乘之,木又為溼土之氣所侮,故肝亦病,

逍遙散減去當歸,妙極。

白話文:

婦女如果分泌物呈現青色,嚴重的話甚至像綠豆汁一樣綠色、濃稠黏膩、氣味腥臭,這就是所謂的青帶。青帶是由於肝經的濕熱引起的,肝屬木,木色為青,分泌物像綠豆汁一樣,明顯就是肝木出了問題。

但是肝木最喜歡水潤,濕氣也是水的積聚,似乎濕氣不是肝木討厭的東西,為什麼會變成青帶呢?

因為水雖然是肝木喜歡的,但濕氣卻是肝木討厭的,因為濕氣屬於土的氣息。既然討厭的東西跟喜歡的東西結合,就一定會有矛盾。肝的特性既然有矛盾,肝的氣就會逆行,氣往上走,而濕氣往下走,彼此互相牽制,停留在中焦,並沿著帶脈流到陰器,所以分泌物呈現青綠色,就是因為受到肝木之氣的影響。

逆行輕微,熱氣就輕,顏色就偏青;逆行嚴重,熱氣就重,顏色就偏綠。看起來治青色容易,治綠色難,但其實都一樣不難。只要疏解肝木的火氣,利通膀胱的水,青綠色的帶下病都會消失。可以使用加減逍遙散。

脾土喜歡乾燥,討厭濕氣,土病濕則木氣必然乘虛而入,木氣又受到濕土之氣的侵犯,所以肝也生病了。逍遙散減去當歸,非常妙。

茯苓(五錢),白芍(酒炒五錢),甘草(生用五錢),柴胡(一錢),

白話文:

茯苓(25克),白芍(15克,炒過酒),甘草(15克,生用),柴胡(5克)

陳皮(一錢),茵陳(三錢),枙子(三錢炒)。

水煎服,二劑而色淡,四劑而青綠之帶絕,不必過劑矣,夫逍遙散之立法也,

乃解肝鬱之藥耳,何以治青帶若斯其神與,蓋溼熱留於肝經,因肝氣之鬱也,

鬱則必逆,逍遙散最能解肝之鬱與逆,鬱逆之氣既解,則溼熱難留,

而又益之以茵陳之利溼,枙子之清熱,肝氣得清,而青綠之帶又何自來,

此方之所以奇而效捷也,倘僅以利溼清熱治青帶,而置肝氣於不問,

安有止帶之日哉。

白話文:

使用陳皮一錢、茵陳三錢、炒過的梔子三錢,煎水服用。服兩劑後帶下的顏色會變淡,服四劑後青綠色的帶下會完全消失,不需要再服更多藥。逍遙散的組方是用來解肝鬱的,但為何能這麼有效地治療青帶呢?這是因為濕熱積聚在肝經中,肝氣鬱結導致氣機不暢,逍遙散能夠解肝鬱、調氣機,當鬱結和逆氣解除了,濕熱也無法再積留。同時,茵陳利濕,梔子清熱,肝氣得到清理,青綠色的帶下自然消失。因此,此方效果奇特而迅速。如果只用利濕清熱的藥治療青帶,而不處理肝氣鬱結,那麼帶下就不會停止。

3. 黃帶下三

婦人有帶下而色黃者,宛如黃茶濃汁,其氣腥穢,所謂黃帶是也,

夫黃帶乃任脈之溼熱也,任脈本不能容水,溼氣安得而入而化為黃帶乎,

不知帶脈橫生,通於任脈,任脈直上,走於脣齒,脣齒之間,原有不斷之泉,

下貫於任脈以化精,使任脈無熱氣之繞,則口中之津液盡化為精,以入於腎矣,

惟有熱邪存於下焦之間,則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溼也,夫溼者,土之氣,

實水之侵,熱者,火之氣,實木之生,水色本黑,火色本紅,今溼與熱合,

欲化紅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變為黃色矣,此乃不從水火之化,

而從溼化也,所以世之人,有以黃帶為脾之溼熱,單去治脾而不得痊者,

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繞於任脈胞胎之間,而化此黔色也,

白話文:

有些婦女的帶下呈現黃色,像濃稠的黃茶汁一樣,並且氣味腥臭,這就是所謂的「黃帶」。黃帶的成因是任脈中有濕熱,任脈本來不應該容納水分,那麼濕氣是如何進入並轉化為黃帶的呢?

其實,帶脈是橫向的,與任脈相通,而任脈向上延伸到口腔。口腔內有不斷流動的津液,這些津液通過任脈,化為精華,進入腎臟。如果任脈中沒有熱邪困擾,口腔中的津液會全部轉化為精華,進入腎臟。但是,如果下焦有熱邪存在,津液無法化為精華,反而轉化為濕氣。濕氣屬於土的性質,實際上是水的侵擾;而熱氣屬於火的性質,是木的產物。水的顏色本來是黑色,火的顏色是紅色,但當濕和熱結合時,無法轉化為紅色或黑色,反而因為煎熬成為黃色的液體。

這是因為濕氣和熱氣結合,導致水火失調,從而形成黃帶。因此,世上有些人將黃帶誤認為是脾臟的濕熱,單純針對脾臟進行治療,卻無法痊癒,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其實是水火不調的丹毒元邪困繞在任脈和子宮周圍,導致了這種黃帶的形成。

單治脾何能痊乎。法宜補任脈之虛,而清腎火之炎,則庶幾矣,方用易黃湯

白話文:

只治療脾胃怎麼能痊癒呢?方法應該補益任脈的虛弱,清除腎火的亢盛,這樣纔可能有希望痊癒。方劑使用易黃湯。

丹邪元邪四字未晰,擬易以真水真火,為溼熱之氣所侵繞於任脈云云,較無語病,

然原書究不可輕改,姑仍之。

凡帶症多係脾溼,初病無熱,但補脾土,兼理衝任之氣,其病自愈,

白話文:

「丹邪元邪」這四個字的意思並不十分清楚,有人建議將其改為「真水真火」,來解釋為濕熱之氣侵入任脈等情況,這樣的說法比較容易理解,也沒有語病。不過,原書的文字還是不應隨意修改,所以我們姑且保留不變。

一般來說,帶下病多是由脾臟的濕氣引起的,初期通常沒有熱症,只需補益脾土,並調理衝脈和任脈之氣,病症便可自行痊癒。

若溼久生熱,必得清腎火,而溼始有去路,方用黃柏車前子炒。

白話文:

如果濕邪長時間停留體內生成了熱,必須先清除腎火,才能讓濕邪有路可走,這時纔可以考慮使用黃柏和炒過的車前子。

山藥(一兩炒),芡實(一兩炒),黃柏(二錢鹽木炒),

白話文:

山藥(一兩,炒製過) 芡實(一兩,炒製過) 黃柏(二錢,用鹽水炒製過)

車前子(一錢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連服四劑,無不全愈。此不特治黃帶方也。凡有帶病者,均可治之,

而治帶之黃者功更奇也,蓋山藥芡實專補任脈之虛,又能利水,

加白果引入任脈之中,更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於用黃柏,清腎中之火也,

腎與任脈相通以相濟,解腎中之火,即解任脈之熱矣。

白話文:

可以用車前子一錢(酒炒)、白果十枚(打碎),煎水服用,連服四劑,無論何種帶下病,都能治癒。此方對黃帶特別有效,因為山藥和芡實專門補任脈,還能利水,加上白果引藥入任脈,效果更快。黃柏清腎火,腎與任脈相通,清腎火即清任脈的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