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集要》~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內傷失血方法

止衄湯,治鼻衄不止。

生地(一兩),麥冬(三兩),元參(二兩)

一劑止。

此麥冬治肺虛,生地、元參解腎火,火退氣自順,氣順血歸經矣。

填竅止氛湯,治耳出血。

麥冬(一兩),熟地(二兩),石菖蒲(一錢)

一劑效。

此用熟地補腎,麥冬息心包火,菖蒲引二味直透耳中也。

護舌丹,治舌上出血不止。

丹皮,麥冬,桔梗(各三錢),人參,甘草,北味(各一錢),元參(五錢),熟地(一兩),黃連(三分),肉桂(一分)

四劑愈。

此專交心腎也。

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錢,北味、骨碎補各一錢,四劑愈。

此用六味補水,水足火自降,火降血不妄行;加麥、北補肺,水尤易生;碎補透骨補漏,血欲不止,得乎。

兩止湯,治臍中出血。

熟地(三兩),棗皮,麥冬(各一兩),北味(一錢),白朮(五錢)

四劑除根。

此用熟地、棗皮補水,麥、味益肺,白朮利腰臍,腰臍利,水火流通,各取給於腎而不爭矣。

加味補血湯,治九竅出血。

當歸(一兩),黃耆(三兩),人參,荊芥(炒,各三錢),白朮,生地(各五錢)

二劑愈。

此見血妄行,火已泄,不必清火,而輒補氣。蓋其妄行,由氣虛不能攝血也,倘用止抑,則一竅閉安,必眾竅盡閉。況又加行氣涼血,兼清火,有不奏功哉。

三地湯,治大便出血。

生地,熟地,當歸(各一兩),地榆(三錢),木耳末(五分)

二劑愈。

此精血兩補,腸中自潤,既無乾燥,自無滲漏。況地榆涼,木耳塞,有不速效哉。

水火兩通湯,治尿血痛澀。

車前子(三錢),梔子(五錢),茯苓,當歸(各五錢),木通,黃柏,扁萹(各一錢),白芍,生地(各一兩)

三劑愈。

此通利水火,又平肝補血。蓋血證再懼肝木克脾胃,脾胃氣下陷不能升,血又何從升散乎。今平肝,肝舒脾胃亦舒,脾胃氣舒,小腸水火兩通,敗精速去矣。

肺腎兩益湯,治毛孔出血。

熟地(二兩),人參,麥冬(各一兩),三七根末(三錢)

一劑血止,再用六味地黃加麥冬、北味調理,全愈。

此金水相資,肺腎火息,血自歸,何至走入皮毛外泄。況三七根原止血,故宜效之捷也。

滋脾飲,治唾血。

人參(三分),茯苓(三錢),元參,芡實,白茅根,淮藥,丹皮(各三錢),熟地(一兩),沙參(五錢),甘草(五分)

二劑愈。

此輕治脾,重補腎,探本也。倘止泄脾火,必傷胃土,胃傷脾更傷,然後補腎,則不能生腎水,何能制脾胃火,無論唾血難止,吾恐胃關不閉,血且傾盆,此滋脾飲所以效耳。

助心丹,治兩目流血。

熟地,麥冬(各一兩),志肉(二兩),茯神,元參,丹皮,當歸(各三錢),棗皮,芡實(五錢),蓮子心(一錢),柴胡(三分)

白話文:

內傷失血方法

止衄湯:治療鼻出血不止。生地黃一兩,麥冬三兩,玄參二兩。一劑見效。此方用麥冬滋陰潤肺,生地黃、玄參清瀉腎火,腎火退則氣血順暢,血液自然歸經。

填竅止氛湯:治療耳出血。麥冬一兩,熟地黃二兩,石菖蒲一錢。一劑見效。此方用熟地黃補腎,麥冬清心火,石菖蒲引導藥力直達耳中。

護舌丹:治療舌頭出血不止。丹皮、麥冬、桔梗各三錢,人參、甘草、北沙參各一錢,玄參五錢,熟地黃一兩,黃連三分,肉桂一分。四劑痊癒。此方專治心腎陰虛。

**另一方:**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錢,北沙參、骨碎補各一錢,四劑痊癒。此方用六味地黃湯滋陰補腎,麥冬、北沙參滋陰潤肺,骨碎補補腎止血。

兩止湯:治療肚臍出血。熟地黃三兩,棗皮、麥冬各一兩,北沙參一錢,白朮五錢。四劑痊癒。此方用熟地黃、棗皮補益腎陰,麥冬、北沙參滋陰潤肺,白朮利水通絡,使水火平衡,腎氣充足。

加味補血湯:治療九竅出血。當歸一兩,黃耆三兩,人參、荊芥(炒)各三錢,白朮、生地黃各五錢。二劑痊癒。此方因出血是氣虛不能攝血所致,故不用清熱止血,而是益氣攝血。若單純止血,則可能導致其他部位出血。

三地湯:治療便血。生地黃、熟地黃、當歸各一兩,地榆三錢,黑木耳末五分。二劑痊癒。此方滋陰補血,潤腸止血,地榆清熱,黑木耳止血,故療效迅速。

水火兩通湯:治療尿血、小便澀痛。車前子三錢,梔子五錢,茯苓、當歸各五錢,木通、黃柏、扁蓄各一錢,白芍、生地黃各一兩。三劑痊癒。此方利水通淋,平肝補血,使水火平衡,肝脾和諧,從而止血。

肺腎兩益湯:治療毛孔出血。熟地黃二兩,人參、麥冬各一兩,三七粉三錢。一劑止血,再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北沙參調理,痊癒。此方滋陰補腎,益氣養血,三七粉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滋脾飲:治療唾血。人參三分,茯苓三錢,玄參、芡實、白茅根、淮山藥、丹皮各三錢,熟地黃一兩,沙參五錢,甘草五分。二劑痊癒。此方滋陰補腎,健脾益胃,從根本上治療唾血。

助心丹:治療眼睛流血。熟地黃、麥冬各一兩,豬肝二兩,茯神、玄參、丹皮、當歸各三錢,棗皮、芡實五錢,蓮子心一錢,柴胡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