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集要》~ 卷五 (13)
卷五 (13)
1. 內傷虛損方法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乾薑(炒,各二錢),白朮,棗仁(炒),茯苓(各三錢),陳皮,甘草(各五分),半夏(一錢),熟附(一片)
二十劑愈。
此雖統治脾胃,然棗仁、薑、附補心居重,補脾居輕,宜偏治胃也。
消酒散
白朮,棗皮,苡仁(各一兩),葛花(二錢),肉桂(三分),茯苓(三錢)
三十劑愈。
此脾胃兩補,分解酒濕,但酒性太熱,宜先解熱,何但治濕,且用肉桂助熱。不知濕不行,由命門火衰,真火衰,邪火自盛;真火盛,邪火自衰;邪火衰,邪水自流;邪水流,邪火自散。
六君子湯加黃耆三錢,熟附一分,神麯五分,十劑愈。
此補脾胃氣,病原傷脾胃,脾胃一轉,後天無損,先天自可接續,故癆瘵易愈。
和順湯
升麻(炒),炮姜(五分),防風,白芷,甘草(各五分),黃耆,白芍,茯神(各三錢),白朮(五錢),人參(二錢)
午前服,連十劑,黑色除,再十劑全愈。
此補中益氣之變也。凡陽氣下陷,此方提之。倘陰氣上浮陽中,則此方以升散陰氣,皆奏功甚捷。
護內湯
白朮,茯苓(各三錢),麥芽,甘草,柴胡,半夏(各一錢),山楂(五粒),枳殼(三分),神麯(八分),肉桂(二分)
二劑愈。
此消食神劑,又逐外邪,不傷脾氣,真治內傷、外感之良法。
金水兩滋湯
麥冬,熟地(各一兩),天冬,茯苓,白朮(各三錢),桔梗,甘草,紫菀(各一錢),淮藥(五錢),肉桂(三分),白芥子(三分)
十劑愈。
此見腎虛感邪,最難愈,以散邪藥不能直入腎經,不知腎虛感邪,邪不遽入腎,仍在肺。散肺邪,仍補腎水,腎得益,肺又無損,正善於散邪也。
脾腎兩益丹
人參,白朮,巴戟(各一錢),茯苓(五錢),柴胡,甘草(各一錢),肉桂(五分),棗皮(三錢)
十劑愈。
此補土又補水,補水又散邪,有益無傷,真神方也。
養陰辟邪方
當歸,白芍(各五錢),柴胡,甘草,花粉(各一錢),荊子(五分),茯苓,川芎(各三錢)
二劑愈。
此原因津虧而邪入,方因補血養陰,津自生,邪自出。況川芎、蔓荊,能祛頭風;柴胡、炙草,更擅解紛;花粉、茯苓,消痰利濕,引邪從膀胱出。陰虛內傷外感,莫此為良。倘用攻於補陽之中,則陽旺陰消,邪轉熾矣。
補中益氣湯加貝母一錢,十劑愈。
此乃東垣一生學問,全注於此。妙在用升、柴於參、歸、耆、術內,一從左旋,升心、肝、腎氣;一從右旋,升肺、脾、胃、命門氣,非僅升上、中二焦氣也。陽升陰自降,或疑陽氣未必盡陷,反升陰氣,干犯陽位,為變非小。不知陽氣不陷,未有生病者;陽陷,人始病。升陽而陰降,陰亦何能犯陽哉。
白話文:
內傷虛損方法
加味六君子湯
此方包含人參、乾薑(炒)、白朮、棗仁(炒)、茯苓、陳皮、甘草、半夏、熟附子。共二十劑即可痊癒。雖然此方主要調理脾胃,但因含有棗仁、乾薑、附子,補益心臟的作用較強,補益脾臟的作用相對較弱,所以更偏向於治療胃部疾病。
消酒散
此方包含白朮、棗皮、薏苡仁、葛花、肉桂、茯苓。共三十劑即可痊癒。此方能同時補益脾胃,並分解酒濕之邪。但因酒性偏熱,故先需清熱,再治療濕邪,並使用肉桂助熱。其原理是:濕邪不去,是因為命門火衰,真火衰弱則邪火旺盛;真火旺盛,則邪火衰弱;邪火衰弱,則濕邪才能排出;濕邪排出,邪火自然消散。
加味六君子湯(第二方)
此方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耆、熟附子、神麴。十劑即可痊癒。此方能補益脾胃之氣,因病症源於脾胃受損,只要脾胃功能恢復,後天之本就不再受損,先天之本自然能夠得到修復,所以治療癆瘵效果顯著。
和順湯
此方包含升麻(炒)、炮薑、防風、白芷、甘草、黃耆、白芍、茯神、白朮、人參。上午服用,連服十劑,黑色症狀消除,再服十劑即可痊癒。此方是補中益氣法的變通方劑。凡陽氣下陷,此方能將其提昇;若陰氣上浮干犯陽氣,此方則能升散陰氣,療效都非常迅速。
護內湯
此方包含白朮、茯苓、麥芽、甘草、柴胡、半夏、山楂、枳殼、神麴、肉桂。兩劑即可痊癒。此方具有消食化積、驅除外邪的功效,且不傷脾氣,是治療內傷和外感兼夾的良方。
金水兩滋湯
此方包含麥冬、熟地黃、天冬、茯苓、白朮、桔梗、甘草、紫菀、淮山藥、肉桂、白芥子。十劑即可痊癒。此方用於治療腎虛感受外邪的病症,此類病症較難治療,因為普通的祛邪藥物難以直接作用於腎經。其實腎虛感受外邪,邪氣並未直接入侵腎臟,而是停留在肺經。此方通過祛除肺經之邪,同時補益腎水,使腎臟得到滋養,肺臟也不受損傷,此乃善於祛邪之法。
脾腎兩益丹
此方包含人參、白朮、巴戟天、茯苓、柴胡、甘草、肉桂、棗皮。十劑即可痊癒。此方既能補益脾土,又能補益腎水,同時還能祛除邪氣,益處多多,無任何副作用,是真正的神方。
養陰辟邪方
此方包含當歸、白芍、柴胡、甘草、花粉、蔓荊子、茯苓、川芎。兩劑即可痊癒。此方用於治療因津液虧損而導致邪氣入侵的病症。此方通過補血養陰,使津液自行生成,邪氣自然排出。此外,川芎、蔓荊子能祛除頭痛;柴胡、甘草善於解表;花粉、茯苓能消痰利濕,引導邪氣從膀胱排出。此方是治療陰虛內傷兼外感的良方。若在補陽的基礎上再使用攻邪之法,則會導致陽氣過盛,陰氣耗損,邪氣反而更加旺盛。
加味補中益氣湯
此方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入貝母。十劑即可痊癒。這是東垣(指李東垣)畢生醫學成就的精髓所在。妙處在於將升麻、柴胡加入人參、當歸、黃耆、白朮之中,一則左旋,提升心、肝、腎之氣;一則右旋,提升肺、脾、胃、命門之氣,並不僅僅是提升上、中二焦之氣。陽氣上升,陰氣自然下降。有人可能會疑惑,陽氣未必完全下陷,反而提升陰氣,干犯陽位,這豈不是大錯特錯?其實,陽氣不下陷,人就不會生病;陽氣下陷,人就開始生病了。升提陽氣,陰氣自然下降,陰氣又怎能干犯陽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