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集要》~ 卷二 (1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8)

1. 內傷虛損證治

人有氣虛者,氣息短促不足以息,迥殊勞役氣急促者,懶於言語,飲食無味,體倦,此乃陽虛下陷也。蓋人身之氣,陽升陰降,陽氣主升,何以降?由於內傷元氣也。元氣藏關元中,上通肺,下通腎,元氣不傷,腎中真陽自升肺,肺氣始旺,得行清肅,分布臟腑。若元氣一傷,不特真陽不能升,且下陷至陰中而發熱,此乃虛熱,非實熱也。

是宜甘溫以退虛熱,然非用升發以提下陷之陽,則陽沉於陰,氣不能舉,雖補氣無益也。治宜於補中提氣也,加味補中益氣湯。

人有任情房戰,初則鼓勇,不輕泄精,久則陽衰,而易走泄,後乃頻舉頻泄,而骨軟筋麻,飲食少而畏寒,此乃腎中水火兩衰也。蓋腎中無火,水不生,無水,火難養,久戰不泄,命門火旺也;頻泄者,水去火亦去也;過於泄精,乃腎火不能藏也。火不藏,水始泄,泄精不多,正腎火不太動也;火動極,水泄極,泄極,火無以養水,火更易動,腎之損可知矣。治宜大補腎水,不可遽補火也。

六味地黃湯效。

人有夜臥常驚,或多恐怖,心煩不安,氣吸吸欲盡浮,夢時作,盜汗不已,食不知味,口內生瘡,胸中煩熱,無力思眠,唇如朱塗,顴如脂抹,手足心熱,液燥津干,此乃腎傳心,心初受病也。蓋心主寧靜,邪不可侵,邪侵則神必外越。腎勞生蟲,豈蟲亦傳心,腎氣無日不交,腎中蟲氣烏得不上交,蟲氣交心,心受其損矣。

治宜仍在腎,必須殺蟲,則心能救也。起瘵至神湯效。

人有陰虛火動,夜熱如火,五更身涼,汗時有時無,骨髓蒸炎,飲食漸少,痰如白沫,此乃腎水不能制火也。蓋腎中水火必須兩平,火有餘水不足也,惟水足制火,則腎既不熱,骨髓內又何致熱也;骨中熱,骨外安得不熱,骨中髓熱必耗骨外血,骨外血熱必爍骨中髓矣。治宜補腎水,且涼骨髓,以消骨外血熱也。涼髓丹甚效。

人有恣欲傷精,兩腿痠疼,腰背拘急,足弱遺精,陰汗神倦,飲食減少,耳如聽風雨聲,此乃傷腎而癆瘵初起也。蓋房勞傷腎,勢便成癆,成癆必失血,因而吐痰咳嗽,夜熱盜汗,畏寒畏熱,似瘧非瘧,飲食不思,食亦不化,見色動意,思色降精,鬼交夢遺,於是寒熱不已,骨髓中生癆蟲矣。治宜補真陰,固腎氣,加殺蟲也。救瘵湯甚效。

人有小便中溺砂石,其色不一,堅實如石,投熱湯中不能即化,又或閉塞溺孔中不下,溺時疼痛欲死,用盡力溺始出,日稀夜數,此乃腎火煎熬也。蓋腎火盛由於腎水衰,凡入房必泄精,精泄水虧矣,水虧後火未能遽息;加之行役勞筋骨,鴉片提真陽,火且大動,此腎火乃虛火;又或沐浴涉水,外水乘腎氣虛,直入遏火,火不能外散,反閉守腎宮,自熬腎水,腎水本至陰水,猶如海水,海水得火可成鹽塊,腎水得火必成石淋,但腎原有水火,而外水淡,腎水咸,腎火喜咸畏淡,一遇淡水,腎火遂結不伸,乃行於膀胱,煎熬鹹水成石。治宜通腎氣,利膀胱。

白話文:

內傷虛損證治

人若氣虛,則呼吸短促,氣力不足,與勞累後氣喘不同,常伴有懶言、食不知味、倦怠等症狀,這是陽氣虛弱下陷所致。人體之氣,應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陽氣主升,為何會下降?這是因為內傷損耗了元氣。元氣藏於關元穴,上通肺部,下通腎臟,元氣充足,腎臟的真陽之氣就能上行至肺,肺氣旺盛,才能正常運作,滋養臟腑。若元氣受損,不僅真陽之氣不能上升,反而下陷至陰處而發熱,這是虛熱,而非實熱。

治療宜用甘溫之品以退虛熱,但必須同時使用升提之藥,將下陷的陽氣提升,否則陽氣沉於陰處,氣機不能升舉,單純補氣也無益。治療當以補益中氣並提升陽氣為主,可服用加味補中益氣湯。

有人縱慾過度,初期雖能逞強,不輕易泄精,但時間久了,陽氣就會衰弱,容易遺精,進而頻頻性交並遺精,導致骨軟筋麻、食慾不振、畏寒等症狀,這是腎臟的水火兩虛所致。腎中若無火,則水不能生成;若無水,則火難以滋養。久戰不泄,命門之火旺盛;頻繁泄精,則水火俱損;過度泄精,則腎火不能收藏。火不收藏,則水便外泄;泄精不多,則腎火不太動;火動極了,水也泄極了,泄極則火無以滋養水,火更易動,腎臟的損傷可想而知。治療宜大補腎水,不宜急於補火。

六味地黃湯有效。

有人夜臥時常驚恐不安,心煩意亂,呼吸急促,似氣息將盡,多夢,盜汗不止,食不知味,口舌生瘡,胸中煩熱,難以入睡,嘴唇紅潤,顴紅如妝,手足心熱,乾燥少津,這是腎臟病變傳累於心,心臟受病的表現。心主寧靜,邪氣不易侵犯,邪氣侵犯則神志不安。腎虛生蟲,蟲邪亦可侵犯心臟,腎氣與心氣每日相通,腎中的邪氣自然會上傳至心,使心臟受損。

治療仍應從腎臟入手,必須殺蟲,才能拯救心臟。起瘵至神湯有效。

有人陰虛火旺,夜晚燥熱如火,五更時分則身體寒冷,汗出時有時無,骨髓蒸灼,食慾日減,痰液如白沫,這是腎水不能制約腎火所致。腎中水火必須平衡,此乃火盛水虧,唯有水足才能制火,腎臟就不會發熱,骨髓也不會發熱;骨髓發熱,骨骼自然也發熱;骨髓發熱必然耗損骨骼外圍的血,骨骼外圍的血熱又會灼傷骨髓。治療應補益腎水,同時清熱涼骨髓,以消散骨骼外圍的熱。涼髓丹甚效。

有人縱慾傷精,兩腿酸痛,腰背拘緊,足弱遺精,陰汗、神倦,食慾減少,耳鳴如風雨聲,這是腎臟受損,癆瘵初起的表現。房事過度傷腎,容易導致癆瘵,癆瘵必伴隨失血,因而出現咳吐痰、夜熱盜汗、畏寒畏熱等症狀,似瘧疾而非瘧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見色起意,思慮過度則耗傷精氣,夢遺滑精,寒熱往復,骨髓中生癆蟲。治療宜補益真陰,固攝腎氣,並殺蟲。救瘵湯甚效。

有人小便排出砂石,顏色不一,堅硬如石,投入熱水中不能立即溶解,或尿路阻塞,排尿困難,排尿時疼痛難忍,需用力才能排出,白天少尿,晚上多尿,這是腎火煎熬所致。腎火旺盛是因腎水不足,房事必泄精,泄精則腎水虧損,腎水虧損後腎火不能立即熄滅;再加上勞累筋骨,服用鴉片等溫陽藥物,腎火更旺盛,這是虛火;或沐浴涉水,外來寒水乘虛而入,遏制腎火,腎火不能外散,反而閉阻於腎臟,煎熬腎水,腎水本屬至陰之水,如同海水,海水遇火可成鹽塊,腎水遇火必成石淋,但腎臟原本有水火,而外來之水較淡,腎水則較鹹,腎火喜鹹畏淡,一遇淡水,腎火凝結,不能舒展,便行於膀胱,煎熬鹹水成石。治療宜通暢腎氣,利導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