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集要》~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內傷虛損證治

春夏之令主生長,秋冬之令主肅殺,人知之矣。殊不知藥之溫者,行天地發育之德;藥之寒者,象天地肅殺之刑。如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名坎離丸,舉世奉之以為滋陰上劑、降火神丹,不知涼血之藥常滯膩,非痰多食少者所宜;涼血之藥多滋潤,多用必至泄瀉。嘗見虛勞之死,多死於泄瀉,而泄瀉之因,多因於清潤。

況黃柏苦寒,苦先入心,久而增氣,反能助火,至其敗胃,所不待言;川芎上竄,非火痰上氣者所宜;知母滑腸,豈元氣下陷者可服。丹溪云:實火可瀉,芩、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知、柏之藥,如病初起而相火正旺,口舌燥渴而右尺滑,暫投亦自無妨,久用斷乎不可。

故用溫補,病不增,即是減,內已受補故也;用寒涼,病不減,即是增,內已受伐故也。

虛勞精滑無度,或交寅刻夢泄,氣少力微,日漸瘦削,目視不明者,因房勞太過,督任不交,不能制約陰火也。陽虛者,鹿茸丸、龜鹿二仙膠;陰虛者,六味丸加鰾膠、五味,或六味丸雜聚精丸一分合服;脾胃陰陽俱虛者,宜兼補先、後天藥也。男子精未充滿,色欲過度,泄出多有半精半血者,此竭力傷肝,不能藏血也。

蓋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少陰之精氣既竭,則厥陰之血氣亦傷,是以並血泄出。腎主閉藏,肝主疏泄,氣竭肝傷,中空無主,所以二臟俱閉,其治總不出上法也。若夫思欲不遂,鬱火無下,精為火擾而亡脫者,又當清利瀉火為主,設與固澀,其滑愈甚矣。

凡虛損有不能受補藥者,此為虛不受補,何以復生。若勞損失血之後,嗽不能止而痰多甚者,此以脾肺虛極,飲食無能化血,而隨食成痰,此雖非血而實血之類也。經曰:血出者死。故凡痰之最多最濁者,不可治。人身之左右,為陰陽之道路,而一邊難轉者,此其陰陽之氣有所偏竭而然,多不可治。

凡病虛損者,原無外邪,所以病雖至困,終不憤亂;其患虛證,別無邪熱,而譫妄失倫者,此心臟之敗,神去之兆也;勞嗽喑啞,聲不能出,或喘息氣促者,此肺臟之敗也;勞損肌肉脫盡者,此脾臟之敗也。凡虛損有筋骨疼痛至極者,乃血竭不能榮筋,此肝藏之敗也;虛損既久而泄瀉不禁者,此腎臟之敗也,皆為必死不救矣。

劉默生曰:虛勞多起於郁,鬱則其熱內蒸,內蒸則生蟲,蟲侵蝕臟則咳。初起早為杜絕,不致蔓延;若遷延日久,咳嗽不止,痰如白沫,聲啞喉痛,不可治矣。脾胃泄瀉,六脈細數而堅極,久臥床褥,煩躁血多者,不治;如六脈平緩,重按有神,飲食不減,大肉未削,二便調……骨痿而熱甚,泄瀉無度而畏寒,失血而脈數實,咳吐白痰及嘔血聲散,陽事不禁,暮熱如焚,面色夭然白,及衄下血,寒熱脫形,脈堅搏者,皆不可治。

白話文:

內傷虛損證治

春夏主生長,秋冬主肅殺,這是人所共知的。但卻很少人知道,溫性的藥物,效仿天地間生長發育之功;寒性的藥物,則效仿天地間肅殺之刑。比如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合稱坎離丸,世人奉為滋陰上品、降火神丹,卻不知涼血藥常會導致滯膩,非痰多食少者不宜服用;涼血藥多滋潤,過量服用必致泄瀉。我常看到因虛勞而死的人,大多死於泄瀉,而泄瀉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過度服用清潤的藥物。

況且黃柏苦寒,苦味先入心,久服會增強肝氣,反而助長心火,最終損傷脾胃,這是不言而喻的;川芎會上行頭部,非火痰上逆者不宜服用;知母滑腸,元氣下陷者更不能服用。朱丹溪說:實火可用瀉火藥物,如黃芩、黃連等;虛火則可用補益藥物,如人參、黃耆等。知母、黃柏這類藥物,如果是在疾病初期,相火正旺,口乾舌燥,右寸脈滑利,暫時服用也無妨,但長期服用絕對不可。

因此,服用溫補藥物,病情沒有加重,那就是減輕了,因為內在已經得到補充;服用寒涼藥物,病情沒有減輕,那就是加重了,因為內在已經被損傷了。

虛勞導致精液滑泄無度,或者寅時(凌晨3-5點)夢遺,氣少力微,日漸消瘦,視力模糊者,是因為房勞過度,督脈和任脈不能相交,以致不能制約陰火。陽虛者,宜服用鹿茸丸、龜鹿二仙膠;陰虛者,宜服用六味地黃丸加鰾膠、五味子,或六味地黃丸加聚精丸;脾胃陰陽俱虛者,則需同時補益先天和後天之氣。男子精氣未充盈,縱慾過度,排精時伴有半精半血者,這是由於竭力損傷肝臟,導致肝臟不能藏血。

因為少陰經常血少氣多,厥陰經常血多氣少,少陰經的精氣耗竭,則厥陰經的血氣也會受損,所以會出現精血同泄。腎主閉藏,肝主疏泄,氣竭肝傷,中氣不足,所以二臟俱病,其治療方法總離不開上述方法。如果因為思慮過度,導致鬱火不能下泄,精氣被火擾亂而耗損者,則應該以清熱瀉火為主,如果用固澀藥物,則滑泄會更加嚴重。

凡是虛損患者,不能接受補藥者,這是因為虛不受補,如何能恢復健康呢?如果勞損失血之後,咳嗽不止,痰液很多,這是因為脾肺極度虛弱,飲食不能化生血液,而隨飲食化生痰液,雖然不是血,卻是血的同類。經書上說:出血者死。所以,凡是痰液最多最濁的,都不可治療。人體左右兩邊,是陰陽氣血運行的通道,如果一邊難以轉動,這是因為陰陽氣血有所偏枯,大多數不可治療。

凡是患有虛損疾病的,本來沒有外邪,所以雖然病情嚴重,卻不會出現憤怒、煩躁等情緒;其病情屬虛證,沒有邪熱,卻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者,這是心臟衰敗,神氣將離的徵兆;勞累導致咳嗽、聲音嘶啞,不能發聲,或者呼吸急促者,這是肺臟衰敗;勞損導致肌肉消瘦者,這是脾臟衰敗;凡是虛損導致筋骨疼痛難忍者,是血氣耗竭,不能濡養筋脈,這是肝臟衰敗;虛損日久導致泄瀉不止者,這是腎臟衰敗,這些都是必死無救的。

劉默生說:虛勞大多由鬱積而起,鬱積則內熱蒸騰,內熱蒸騰則生蟲,蟲侵蝕臟腑則咳嗽。初期及時阻止,可以防止蔓延;如果遷延日久,咳嗽不止,痰如白沫,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則不可治療了。脾胃泄瀉,脈象細數而有力,長期臥床,煩躁,出血較多者,不可治療;如果脈象平和,重按有力,飲食不減,體形不消瘦,大小便正常……骨骼痿弱而發熱嚴重,泄瀉無度而畏寒,失血而脈象數而有力,咳嗽吐出白痰及嘔血,聲音嘶啞,陽痿,晚上發熱如焚,面色蒼白,以及鼻出血,寒熱交替,形體消瘦,脈象有力者,皆不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