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集要》~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內傷失血方法

固氣生血湯,治一時狂吐血。

黃耆(炙,一兩),當歸(五分),荊芥(炒,二錢)

此即補血湯之變。妙在荊芥引血歸於氣中,引氣生於血內,血氣之陰陽交,水火之陰陽自濟,臟腑經絡不致再沸。至於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大約此方治初起嘔吐狂血最妙,若吐血久,不可以服。

三臺救命湯,治肝腎失血。

熟地(八兩),麥冬(三兩),丹皮(二兩)

此用熟地補腎滋肝,麥冬清肺治肝,丹皮去肝浮游之火,又引火歸腎,使血歸經,然非重用不濟。至火息血盡,後以地黃丸服之,良法也。

兩瀉湯,治吐黑血。

白芍,丹皮,骨皮,元參(各一兩),梔仁(炒,三錢)

服二劑,血變紅;四劑,咳除血止。

此見黑,北方水色,黑血兼屬心火,乃火極似水,如火投水中,必為烏薪。方瀉肝仍瀉心包與腎,火得水而解,血得寒而化,所以神效。

解暑止血湯,治感暑,嘔吐血塊。

青蒿石膏(各一兩),當歸,麥冬,元參(各五錢),荊芥(炒),大黃(一錢)

二劑愈,不可多。

此用青蒿於解暑中退陰火,則陰陽濟,拂逆自除;石膏退胃火,麥冬退肺火,元參退腎火,荊芥引火下行,又得大黃,不再停胃;又恐血既上越,大腸必燥,加當歸助速行之勢,故旋轉如環,取效甚捷。

化絲湯,治痰見血絲。

熟地,麥冬(各一兩),貝母,蘇子,荊芥(炒,各一錢),元參,茯苓(各五錢),骨皮,沙參(各三錢)

此肺、腎、心三經兼治,加去痰退火,但愈後不可仍服,宜用後方。

益陰地黃丸

熟地(一斤),淮藥,桑皮(八兩),麥冬,骨皮(十兩),丹皮,茯苓(六兩),北味(三兩),澤泄(四兩)

蜜丸。日服三錢。

壯水湯,治久吐血不止。

熟地(二兩),生地(一兩),荊芥炒(二錢),三七末(三錢)

二劑不發。

此二地補精,寓止血之妙,荊芥引血歸經,三七隨斷路徑,入不再出,火得水消,氣得水降,此理為至微也。

平肝止血散,治大怒吐血。

白芍(二兩),當歸(一兩),荊芥,丹皮(各三錢),梔仁(炒,二錢),甘草(一錢)

此用白芍平肝,又益肝,同當歸用,生血活血,實有神效;丹皮、梔子不過少涼血以清火,俟荊芥引經、甘草緩急耳。

六味地黃湯,治咯血,加北味一錢,此治水不須泄火也。

又方,治咳嗽失血。

麥冬,熟地(各二兩),骨皮,丹皮(各一兩),白芥子(三錢)

十劑愈。

此肺、腎同治,故麥、地並用;加骨皮、丹皮,蓋以咳血必損陰,陰虛則火旺,此火乃陰火,二味解骨髓中熱,則腎無煎熬,不索肺金,肺中滋潤,自濟腎,腎漸濡,養肝治心,外侮不侵,何有耗散;白芥子消膈膜之痰,以陰氣虛耗,必有痰,取不耗真陰氣也。

止衄湯,治鼻衄不止。

生地(一兩),麥冬(三兩),元參(二兩)

一劑止。

此麥冬治肺虛,生地、元參解腎火,火退氣自順,氣順血歸經矣。

填竅止氛湯,治耳出血。

麥冬(一兩),熟地(二兩),石菖蒲(一錢)

一劑效。

此用熟地補腎,麥冬息心包火,菖蒲引二味直透耳中也。

護舌丹,治舌上出血不止。

丹皮,麥冬,桔梗(各三錢),人參,甘草,北味(各一錢),元參(五錢),熟地(一兩),黃連(三分),肉桂(一分)

四劑愈。

此專交心腎也。

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錢,北味、骨碎補各一錢,四劑愈。

此用六味補水,水足火自降,火降血不妄行;加麥、北補肺,水尤易生;碎補透骨補漏,血欲不止,得乎。

兩止湯,治臍中出血。

熟地(三兩),棗皮,麥冬(各一兩),北味(一錢),白朮(五錢)

四劑除根。

此用熟地、棗皮補水,麥、味益肺,白朮利腰臍,腰臍利,水火流通,各取給於腎而不爭矣。

加味補血湯,治九竅出血。

當歸(一兩),黃耆(三兩),人參,荊芥(炒,各三錢),白朮,生地(各五錢)

二劑愈。

此見血妄行,火已泄,不必清火,而輒補氣。蓋其妄行,由氣虛不能攝血也,倘用止抑,則一竅閉安,必眾竅盡閉。況又加行氣涼血,兼清火,有不奏功哉。

三地湯,治大便出血。

生地,熟地,當歸(各一兩),地榆(三錢),木耳末(五分)

二劑愈。

此精血兩補,腸中自潤,既無乾燥,自無滲漏。況地榆涼,木耳塞,有不速效哉。

水火兩通湯,治尿血痛澀。

車前子(三錢),梔子(五錢),茯苓,當歸(各五錢),木通黃柏,扁萹(各一錢),白芍,生地(各一兩)

三劑愈。

此通利水火,又平肝補血。蓋血證再懼肝木克脾胃,脾胃氣下陷不能升,血又何從升散乎。今平肝,肝舒脾胃亦舒,脾胃氣舒,小腸水火兩通,敗精速去矣。

肺腎兩益湯,治毛孔出血。

熟地(二兩),人參,麥冬(各一兩),三七根末(三錢)

一劑血止,再用六味地黃加麥冬、北味調理,全愈。

此金水相資,肺腎火息,血自歸,何至走入皮毛外泄。況三七根原止血,故宜效之捷也。

滋脾飲,治唾血。

人參(三分),茯苓(三錢),元參,芡實白茅根,淮藥,丹皮(各三錢),熟地(一兩),沙參(五錢),甘草(五分)

二劑愈。

此輕治脾,重補腎,探本也。倘止泄脾火,必傷胃土,胃傷脾更傷,然後補腎,則不能生腎水,何能制脾胃火,無論唾血難止,吾恐胃關不閉,血且傾盆,此滋脾飲所以效耳。

助心丹,治兩目流血。

熟地,麥冬(各一兩),志肉(二兩),茯神,元參,丹皮,當歸(各三錢),棗皮,芡實(五錢),蓮子心(一錢),柴胡(三分)

二劑愈。

此心、肝、腎藥,補腎生肝即補腎生心。或疑腎火動,不宜補腎,不知火動乃水衰,況心火必得水資乃旺,心、肝、腎火自平也。

補液丹,治舌上出血。

人參,生地,淮藥(各三錢),麥冬,當歸,元參(各五錢),丹參(二錢),北味(十粒),黃連,貝母(各一錢)

外用炒槐花、三七根末等分,搽之即愈。

溫經湯,治婦人經斷。

熟地,白朮(各一兩),淮藥,當歸(各五錢),棗仁(生),白芍,沙參(各三錢),丹皮,人參(各二錢),柴胡,杜仲(各一錢)

八劑經通,一月受孕。

此心、肝、脾、腎同治。妙在補水以通之,開鬱以解之,倘徒補則鬱不開生火,徒散則氣益衰耗精,或用攻堅並辛熱之品,無益反害。

蕩邪丹,治室女月經不來,如娠。

雷丸,大黃(各一錢),桃仁(三十粒),當歸,丹皮(各五錢),甘草(生,二錢)

一劑下穢物半桶,再用:

調正湯

白朮,蒼朮,苡仁(各五錢),茯苓(三錢),陳皮,甘草,貝母(各一錢)

四劑經漸行。或疑鬼胎,必傷血,故血枯經閉,今墮其胎,何不補血,反補胃氣。蓋鬼氣中人,正虛可知,且血不驟生,補氣自易生血。二術補陽氣,陽旺陰自難犯。倘徒補血,則陰以招陰,恐胎雖下,鬼氣必再種也。

固本止崩湯,治血崩,目暗昏暈。

熟地,白朮(各一兩),人參,黃耆(各三錢),當歸(五錢),乾薑(灰,二錢)

十劑愈。倘貴藥重減半,必不能止。

此妙補血,更補氣,且補火。蓋血崩至黑昏暈,則血必盡去,僅存氣一線。若不急補氣,則有形血不速生,無形氣必盡散,故補血先補氣。然補氣不補血,血不易生;補血不補火,血自凝滯,不能隨氣速生。況乾薑引血歸經,補中有收,故妙。

補血湯加三七末三錢,桑葉十四片,治老婦血崩。

此用三七根止血,桑葉滋陰又收斂。但年老陰精既虧,此補精藥尚少,其後宜加白朮五錢,熟地一兩,淮藥四錢,麥冬三錢,北味一錢,多服。

固氣湯,治受娠,血崩胎墮。

人參,白朮,熟地(各五錢),當歸,杜仲(各三錢),茯苓,甘草,棗皮(各二錢),遠志(一錢),北味(十粒)

十劑愈。

此固氣兼補血,凡因虛血崩,皆效。

引精止血湯,治交感,血涓涓不止。

人參,棗皮(各五錢),白朮,熟地(各一兩),茯苓(二錢),車前,荊芥(炒,各三錢),黃柏(五分),乾薑(炒,一錢)

十劑愈。

此用參、耆補氣,地、棗補精,精氣旺,血管自流動;加苓、前利水,水利血竅自利;加黃柏直入血管,引出夙精;加荊芥引出敗血;又益黑姜止血管之口。此實有調理曲折之妙,然必慎房事三月,乃善也。

平肝止血湯,治血崩,作渴吐酸。

白芍(二兩),當歸,白朮(各一兩),柴胡(一錢),三七根末,丹皮,生地(各三錢),甘草,荊芥(各二錢)

四劑愈。

此妙白芍平肝,得柴胡而鬱盡解;白朮利腰臍,血不積注;荊芥通經絡,血自歸還;丹皮涼骨髓熱,生地清臟腑熱,當歸、三七補中止血,自郁散血止耳。

逐瘀止崩湯,治跌僕,血下如崩。

大黃,龜板(各三兩),生地(一兩),當歸(五錢),白芍(二錢),丹皮(一錢),枳殼(五分),桃仁(十粒)

不必四劑。

清海丸,治每交感即如血崩。

熟地,桑葉,白芍,白朮,元參(各一斤),棗皮,石斛(各八兩),北味(三兩),麥冬,沙參,骨皮,丹皮,淮藥(各十兩),龍骨(煅,醋淬,二兩)

蜜丸。滾水下,早晚各五錢。半年愈。

此補陰無浮動,縮血無寒冷,潛移默奪,子宮清涼,血海自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