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虛元鑑》~
1. 卷上
2. 治虛脈法總括
脈來緩者,為虛,軟、微、弱皆虛也。弦為中虛;細而微者,氣血皆虛;小者,氣血皆少。又脈芤血氣脫,沉、小、遲者,脫氣。(以上皆勞倦之脈,虛怯勞熱之症也。)又微而數者,為虛熱;微而緩滑者,為虛痰。
白話文:
【對於虛弱脈象的總結治療方法】
脈搏顯得緩慢,這表示有虛弱的情況,脈象軟、微弱也都顯示虛弱的狀態。若脈象呈現弦狀,則是中焦虛弱的表現;脈象細且微弱時,表示氣和血都處於虛弱的狀態;而脈象小,則代表氣血雙方都相對不足。再者,脈象芤,顯示血氣正在流失,脈象沉、小、遲緩,這都是氣在流失的象徵。(以上所描述的脈象,都與過度勞累疲倦相關,通常伴隨著虛弱、膽小、勞損和發熱的症狀。)此外,脈象微弱但頻率快,這是虛熱的表現;脈象微弱且緩慢滑動,這通常與虛弱並伴有痰的症狀相關。
3. 治虛脈法分類
一、心腎不交,兩寸弦數,兩尺澀。《紀傳》曰:左寸脈遲,心虛;右寸微滑,精氣泄。
二、夢泄遺精,尺寸脈遲而澀。心腎不交,夢淫精泄,真元耗散,不壽之徵。又曰:寸數脾弦,兩尺細數,精離位。青年左尺微澀,色欲傷。《正傳》曰: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鬼交。心脈短小,夢遺精。尺數,相火熾而遺。
三、漏精,右尺弱如發細,天精搖搖,寒精自出,馬口有黏膩之累,房事不久,絕孕。
四、腎痹,寸虛弱而澀,尺沉細而數。
五、夜熱,微弦虛數,或沉或澀,軟弱而細。
六、骨蒸,數大,或滑、急、促、細而數。
七、乾咳嗽,左寸澀數,右大急數。
八、虛痰嗽,軟細弱,氣口微細而數,或滑大而虛。
九、血虛痰火,左寸澀而弦數,右寸虛大而滑,或數而澀,尺中虛澀。又曰:細而緊數,細則血虛,數必咳嗽,緊則為寒。寒因血虛而客於肺經,反而作熱,故脈數而咳嗽也。
十、咳嗽痰中帶血珠,右寸滑而數,或濡而弱,即煎厥之症。
十一、咳嗽帶血,寸數而大,或滑而緊急,關、寸弦而澀,即煎厥。
十二、勞嗽吐血、咳血、嘔血、咯血,即薄厥。脈得諸澀、濡,為亡血,芤為失血,澀為血少。際氏曰:心脈澀,肺脈虛,或芤,或遲,為亡血、失精。嘔者,兼胃火。《脈經》云:吐血、唾血,脈遲小弱者生;實大者死。唾血,堅強者死;濡滑者生。
十三、傳屍勞,《脈經》云:男子平人脈滑大為勞極,虛澀亦為勞。
十四、氣口脈弦而數者,脈痿也。(《脈訣》氣口數而虛澀,肺痿之形。疑即肺痿之誤。)
十五、六脈軟弱,陽虛極也。
白話文:
一、當心臟與腎臟的運作不協調,兩手的脈搏會出現弦且快的現象,而兩腳的脈搏則會感到阻滯。根據古籍記載,左手的脈搏若緩慢,代表心臟功能不足;右手的脈搏若有輕微滑動感,表示精氣正在流失。
二、如果出現夢遺或遺精的情況,手腕和腳腕的脈搏會變得遲緩且阻滯。當心臟與腎臟的運作不協調,導致在夢中性行為並精液外洩,這是真元耗散的徵兆,也預示著壽命可能縮短。再者,如果脈搏在手腕處快速且脾臟區域的脈搏呈弦狀,兩腳的脈搏細且快,這表示精氣已離開其正常位置。年輕人如果腳腕的脈搏微微阻滯,可能是因為過度性行為造成的傷害。古籍記載,如果脈搏呈現芤動微緊,男性可能會出現精液流失的情況,女性則可能與鬼魂發生性關係。心臟的脈搏短小,也可能出現夢遺的情況。如果腳腕的脈搏快速,可能是因為相火旺盛導致遺精。
三、精液無故流失,右腳腕的脈搏像髮絲般微弱,天精搖晃,寒氣導致精液自動流出,尿道可能有黏膩的物質累積,性行為時間變短,無法受孕。
四、腎臟疾病,手腕的脈搏虛弱且阻滯,腳腕的脈搏深沉細微且快速。
五、夜晚發燒,脈搏呈現微弱弦狀且快速,或深沉或阻滯,整體感覺軟弱且細微。
六、體內發熱,脈搏快速且大,或滑、緊、促、細且快速。
七、乾咳,左手腕的脈搏阻滯且快速,右手腕的脈搏大且緊。
八、虛弱的痰咳,脈搏軟弱細微,氣口的脈搏細微且快速,或滑大但虛弱。
九、血液虛弱且有痰火,左手腕的脈搏阻滯且弦狀且快速,右手腕的脈搏虛弱大且滑,或快速且阻滯,腳腕的脈搏虛弱且阻滯。再者,如果脈搏細微且緊密快速,細微表示血液虛弱,快速一定會引起咳嗽,緊密表示寒氣。寒氣因為血液虛弱而進入肺部,反而產生熱氣,因此脈搏快速且咳嗽。
十、咳嗽時痰中夾雜血珠,右手腕的脈搏滑且快速,或濡濕且虛弱,這就是煎厥的症狀。
十一、咳嗽時帶有血絲,手腕的脈搏快速且大,或滑且緊急,手腕和手腕的脈搏弦狀且阻滯,這也是煎厥的症狀。
十二、勞力性咳嗽、吐血、咳血、嘔血、咯血,這就是薄厥。如果脈搏呈現阻滯或濡濕,表示血液流失,芤表示大量出血,阻滯表示血液量減少。古籍記載,心臟的脈搏阻滯,肺部的脈搏虛弱,或芤或緩慢,表示血液流失或精氣流失。嘔吐則可能伴隨胃火。古籍記載,如果吐血、唾血,脈搏緩慢且弱小,表示生存機會大;如果脈搏實且大,則死亡率高。如果唾血,脈搏堅硬強烈,表示死亡率高;如果脈搏濡濕滑順,表示生存機會大。
十三、傳染性疾病,古籍記載,男性如果脈搏滑大,表示勞力過度;如果虛弱且阻滯,也表示勞力過度。
十四、如果氣口的脈搏弦狀且快速,這表示脈痿。古籍記載,如果氣口的脈搏快速且虛弱阻滯,表示肺痿的症狀。懷疑這可能是肺痿的誤解。
十五、如果全身的脈搏都軟弱,這表示陽氣極度虛弱。
4. 治虛有三本
治虛有三本,肺、脾、腎是也。肺為五臟之天,脾為百骸之母,腎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腎,治虛之道畢矣。夫東垣發脾胃一論,便為四大家之首;丹溪明滋陰一著,便為治勞症之宗;立齋究明補火,謂太陽一照,陰火自弭。斯三先生者。皆振古之高人,能回一時之習尚,闢岐黃之心傳者。
然皆主於一偏,而不獲全體之用。是以脾胃之論,出於東垣則無弊,若執東垣以治者,未免以燥劑補土,有拂於清肅之肺金。滋陰之說,出於丹溪已有弊,若執丹溪以治者,全以苦寒降火,有礙於中州之土化。
至於「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此實一偏之見,難為古人諱者,而後人沿習成風,偏重莫挽,凡遇虛火虛熱,陰劇陽亢之病,輒以黃柏補腎、知母清金,未能生腎家真水,而反以熄腎家真火。夫腎者,坎象,一陽陷於二陰之間。二陰者,真水也。一陽者,真火也。腎中真水,次第而上生肝木,肝木又上生心火。
腎中真火,次第而上生脾土,脾土又上生肺金。故生人之本,從下而起,如羲皇之畫卦然。蓋腎之為臟,合水火二氣,以為五臟六腑之根。真水不可滅,真火獨可熄乎?然救此者,又執立齋補火之說,用左歸、右歸丸,不離蓯蓉、鹿茸、桂、附等類,而不顧其人之有鬱火無鬱火,有鬱熱無鬱熱,更不慮其曾經傷肺不傷肺。夫虛火可補,理則誠然。
如補中益氣湯,用參、耆、朮、草之甘溫以除大熱。然苟非清陽下陷,猶不敢輕加升、柴、歸、姜辛熱之品,乃反施之鬱火鬱熱之症,奚啻抱薪救火乎!余唯執兩端以用中,合三部以平調。一曰清金保肺,無犯中州之土。此用丹溪而不泥於丹溪也。一曰培土調中,不損至高之氣。
此用東垣而不泥於東垣也。一曰金行清化,不覺水自流長。乃合金水於一致也。三臟既治,何慮水火乘時,乃統五臟以同歸也。但主脾、主腎,先賢頗有發明,而清金保肺一著,尚未有透達其精微者,故余於論肺也獨詳。此治勞之三本,宜先切究也。
白話文:
[治療虛弱病症的根本有三個重點]:在治療虛弱病症時,我們主要會關注三個重要臟器,那就是肺、脾、以及腎。肺臟是全身臟器的主宰,脾臟是身體所有組織的母親,腎臟則是生命活力的根基。只要我們妥善處理這三個臟器的問題,虛弱病症的治療也就大致完成了。
東垣先生專注於脾胃的研究,成為四大醫學大家之首;丹溪先生則明確地提出了滋養陰氣的理論,成為治療勞損病症的主要方法;立齋先生深入研究補充陽氣的療法,認為只要太陽一照,陰氣就會自然消失。這三位先生都是歷史上的醫學大家,他們能夠改變當時的醫學風氣,並且開創了中醫的理論。
然而,這些理論都有其侷限性,未能全面地涵蓋所有情況。例如,東垣先生的脾胃理論,如果過度依賴,可能會導致使用乾燥的藥物來補充脾胃,這會影響到肺臟的清肅功能。丹溪先生的滋養陰氣理論,如果過度依賴,可能會完全使用苦寒的藥物來降低火氣,這會影響到脾胃的功能。
對於"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觀點,這是片面的看法,很難被古人接受。後人因為習慣,過度依賴這種看法,對於遇到虛火或虛熱等陰陽失衡的病症,往往會使用黃柏來補腎,或是知母來清肺,但這樣做並不能真正滋養腎臟的陰氣,反而可能熄滅腎臟的陽氣。
腎臟像是一個坎卦的形象,其中有一絲陽氣被包圍在兩個陰氣之間。兩個陰氣代表的是真水,一絲陽氣代表的是真火。腎臟中的真水會逐步上升,生成肝臟的木氣,再進一步生成心臟的火氣。腎臟中的真火也會逐步上升,生成脾臟的土氣,再進一步生成肺臟的金氣。所以,生命的本源是從下向上發展的,就像伏羲皇畫卦一樣。腎臟作為一個臟器,包含了水和火兩種氣質,是五臟六腑的根本。真水不可以被消滅,真火獨獨可以被熄滅嗎?
然而,有些人過度依賴立齋先生的補火理論,使用左歸丸、右歸丸等藥物,不考慮患者是否有鬱火、鬱熱,是否傷及肺臟。虛火是可以補充的,這一點確實如此。例如,補中益氣湯就使用了甘溫的黨參、黃耆、白朮、甘草來去除大熱。但如果不是清陽下陷的情況,就不應該輕易添加升麻、柴胡、當歸、薑等辛熱的藥物,反而應該用於鬱火、鬱熱的病症,這無異於抱薪救火!
我認為應該結合兩端,以中庸之道來處理,綜合三個部位,達到平衡調節。首先,我們要清肺保肺,不要傷害中州的脾胃。這就是使用丹溪先生的理論,但不拘泥於他的理論。其次,我們要培養脾胃,調節中焦,不要傷害至高無上的肺氣。這就是使用東垣先生的理論,但不拘泥於他的理論。最後,我們要讓金行清化,自然促使水氣流通。這就是結合金水,達到一致的效果。當三個臟器都得到妥善處理,就不必擔心水火相剋的問題,而是統一五臟,達到共同的目標。主脾、主腎的理論,前輩們已經有了很多研究,但是清肺保肺的理論,還沒有透徹的理解,所以我對肺臟的討論特別詳細。這就是治療勞損病症的三個根本,應該先深入研究。
5. 治虛二統
治虛二統,統之於肺、脾而已。人之病,或為陽虛,或為陰虛。陽虛之久者,陰亦虛,終是陽虛為本;陰虛之久者,陽亦虛,終是陰虛為本。凡陽虛為本者,其治之有統,統於脾也;陰虛為本者,其治之有統,統於肺也。此二統者,與前人之治法異。前人治陽虛者,統之以命火,八味丸、十全湯之類,不離桂、附者是;前人治陰虛者,統之以腎水,六味丸、百補丸之類,不離知、柏者是。余何為而獨主金、土哉?蓋陰陽者,天地之二氣。
二氣交感,乾得坤之中畫而為離,離為火;坤得乾之中畫而為坎,坎為水。水火者,陰陽二氣之所從生,故乾坤可以兼坎離之功,而坎離不能盡乾坤之量。是以專補腎水者,不如補肺以滋其源,肺為五臟之天,孰有大於天者哉?專補命火者,不如補脾以建其中,脾為百骸之母,孰有大於地者哉?
白話文:
【治療虛弱的兩大原則】
治療虛弱的兩大原則,主要集中在肺和脾上。人的疾病,可能出現的是陽虛,或是陰虛。若長期陽虛,也會導致陰虛,但根本還是陽虛;同樣,長期陰虛,也會影響到陽氣,但核心仍是陰虛。對於以陽虛為根本的疾病,治療原則應著重在脾;而以陰虛為根本的疾病,治療原則應放在肺上。這兩個原則,和前人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前人對待陽虛,通常會強調補充命門之火,如八味丸、十全湯等,常用肉桂、附子等藥物;對於陰虛,則會強調補腎水,如六味丸、百補丸等,常使用知母、黃柏等藥物。但我為什麼獨特地強調補肺金、健脾土呢?
這是因為陰陽,是天地的兩種基本氣質。
當陰陽二氣相互作用,乾卦得到坤卦中間的一畫而成為離卦,離代表火;坤卦得到乾卦中間的一畫而成為坎卦,坎代表水。水與火,是陰陽二氣生成的結果,所以乾坤兩卦可以涵蓋坎離的功能,但坎離兩卦無法完全展現乾坤的全部力量。因此,單純補腎水,不如補肺來滋養其根源,肺是五臟中的主宰,又有什麼比天更大呢?專心補命門之火,不如補脾來建立身體的中樞,脾是全身骨骼肌肉的母親,又有什麼比地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