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三因說

回本書目錄

三因說

1. 三因說

蓋六氣者,風、寒、暑、濕、燥、熱也;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也。若將獲得宜,則怡然安泰;調理失節,百病生焉。病疹既成,須尋所由,故前哲示教,謂之病源。

夫六淫,天之常氣也,冒之則先自經絡流於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也,動之則先自臟腑郁發,外形於肌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飢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房勞傷血,陰陽違逆,乃至虎狼毒蟲,金瘡痤折,症忤魘溺等,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千般疾疢,不越三條,以此詳治,病源愈矣。

白話文:

[三因理論]

所謂的六氣,指的是風、寒、暑、濕、燥、熱;而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如果這些情緒和氣候因素得到適當地調節,我們就會感到平靜安泰;然而,一旦調節失當,各種疾病便會隨之而來。當疾病發生,我們必須尋找其根源,因此,古人教導我們,稱之為病因。

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熱,是自然界常見的氣象,一旦人體遭受侵襲,首先會從經絡進入體內,然後影響臟腑,這就是外在的因素;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類常有的情緒,一旦過度,首先會在臟腑中積鬱,然後在外形上表現出來,這就是內在的因素。此外,飲食不節、過度喊叫導致氣虛、過度使用腦力、過度勞累筋骨、性生活過度導致血虧、違反生理規律,以及受到野獸毒蟲的咬傷、刀槍創傷、骨折、中邪、溺水等,這些違背正常生理規律的情況,則被視為非內非外的因素。無論何種疾病,不出這三大類原因,只要對症下藥,疾病就能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