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四失

回本書目錄

四失

1. 四失

經脈十二,絡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取明,知工之所循用也,取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內相失過時疑殆,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也;受師不卒,妄作難術謬言,為道更名自攻,妄用針藥,後遺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適貧富貴賤之居,生之厚薄,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事之勇怯,不知此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診病不問其始,憂慮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取竅,此治之四失也。

白話文:

[四失]

人體內有十二條經脈和三百六十五條絡脈,這些都是醫學上可清楚辨識,且被醫生們所遵循運用的。治療效果未能達到百分之百,原因在於醫生精神不集中,意志力分散,對於病患的內外狀況判斷失準,又常常遲疑不決,對陰陽逆順的道理一知半解,這是治療上的第一種失誤。

未完整學習老師教導,卻輕易改變複雜的醫療技術,並用錯誤的理論來解釋,甚至篡改醫療原則,自我矛盾,隨便使用針灸和藥物,結果導致自己將來的困擾,這是治療上的第二種失誤。

不考慮病人貧富、貴賤的生活環境,以及他們生活質量的高低,身體的冷熱,飲食的適宜性,不區分病人個性的勇怯,不瞭解這些因素足以使病情混亂,而無法清楚判斷病情,這是治療上的第三種失誤。

在診斷疾病時,不詢問病患的起始病徵,不去了解他們是否因憂慮或飲食失調,生活作息過度,或是受到毒素影響,不先探討這些問題,就草率地抓著脈搏判斷,怎麼可能準確診斷出病因呢?憑空發言,只為了博取名聲,這是一種粗糙且淺薄的診斷方式,這是治療上的第四種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