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二 (20)
卷二 (20)
1. 43.黃氏使用薑桂參耆等藥有什麼偏差?
問:《四聖心源》卷四勞傷解,多用薑、桂壯陽補火,又云參耆可補陰,其偏與陳修園相似。又謂半夏、五味能降攝肺胃,此所信否?
此是築塋填堤,倒行逆施,非先聖調理陰陽之正道也。凡病人本未成癆,苟遵此法治之,未有不成癆者。蓋瘦人多火,五臟菀熱(菀熱,積熱也,見《素問·疏五過論》),復投薑桂,六腑消鑠。人參為升提猛藥,彼則泥本草三十七字之注,作為潤肺清金。半夏為燥肺毒物,溫血傷陰;五味有澀肺烈性,斂邪入陰。
人若肺胃虛寒,用之固能得益;人若肺胃實熱,適以連成癆傷。此等誤治,醫書十有九同。家六世祖得名師口授,療治勞傷,首戒燥斂,歷試信然。
白話文:
問題是:在《四聖心源》第四卷的勞傷解篇中,黃氏常用薑和桂來強壯陽氣、補充體內之火,又說人參和黃耆可以滋補陰氣,這種偏向跟陳修園類似。他又認為半夏和五味子能夠降低肺胃的活動,這種說法你相信嗎?
這種作法就像是在錯誤的地方填土建壩,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並非古聖先賢調節陰陽的正確方法。病患原本尚未形成肺結核,如果遵循這種方式治療,恐怕無一不最終發展成為肺結核。因為瘦弱的人多屬火旺,五臟內有積存的熱氣,再用薑和桂,會導致六腑被過度消耗。人參是提升身體功能的強效藥,但黃氏卻死守本草經上的三十七個字的注釋,將其視為潤肺清熱的藥物。半夏對肺部有燥熱毒性,會傷害溫暖的血液和陰氣;五味子具有收斂肺部的強烈特性,會把邪氣收斂到陰氣中。
如果一個人的肺和胃虛寒,使用這些藥物確實能有所裨益;但如果肺和胃有實熱,反而會引發肺結核。這種錯誤的治療方式,在醫學書籍中十之八九都存在。我家的六世祖曾得到名師的口傳教導,治療勞損時首要避免燥熱和收斂,經過多次實驗,這個原則確實可信。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