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二 (6)
卷二 (6)
1. 32.吐血、咯血、衄血應當怎樣治療?
問:吐血咯血衄血治法奈何?
血證,心、腎、肝、肺、脾、胃均有之,多因血熱妄行,猶洪水之橫流也,醫家治法往往各異。夫鯀治水,禹亦治水,法鯀者築堤障流,法禹者疏河入海。吾家相傳,法禹而不法鯀。故治血妄行,不以治血為先,而以歸經為要。歸經則血自止,所謂見血休治血也,若陽火偏旺之人,(辨舌察脈之法,詳前論內傷篇。
)多吐肺、胃、脾血,胸中內熱,掌心燒,或咳吐,或嗽吐、痰吐、湧吐,嘔吐多少不定,紫、紅、淤黑不一色。治肺胃吐血,君細理石膏(八兩),配知母(四錢),臣犀尖(七錢),佐使三黃,(芩、柏各三錢,黃連錢半,)和甘草(一錢)可救。(倘咳嗽、痰喘者,加天花粉、竹茹、生桑白各三錢。
白話文:
問:吐血、咯血、衄血,應該如何治療?
答:
血證,心、腎、肝、肺、脾、胃皆可能發生,多半是因為血熱妄行,就像洪水氾濫一樣。醫家治療方法往往各不相同。就像大禹治水,也有鯀治水,鯀的方法是築堤擋水,大禹的方法是疏通河道,讓水流入海。我家的傳承,遵循大禹而不效法鯀。因此治療血妄行,不以止血為首要,而是以歸經為重點。血歸經絡,自然就會止住,這就是所謂的「見血休治血」。
如果患者是陽火偏旺之人(辨別方法詳見之前論述內傷篇的舌脈觀察),多半會吐出肺、胃、脾的血液。胸中熱氣上涌,掌心發熱,可能咳嗽、咯血、痰吐、嘔吐,嘔吐的程度不定,吐出的血顏色也不一,有紫色的、紅色的、淤黑色的。
治療肺胃吐血,以細理石膏(八兩)為主藥,搭配知母(四錢),犀尖(七錢)為臣藥,三黃(黃芩、黃柏各三錢,黃連錢半)和甘草(一錢)為佐使藥,可以救治患者。如果患者伴隨咳嗽、痰喘,可以加天花粉、竹茹、生桑白各三錢。
)治脾吐血,君承氣湯。(生大黃、朴硝各三錢,生厚朴一錢,枳實錢半,)臣白虎(去甘草、粳米),佐使三黃可救。(黃芩三錢,黃柏二錢,黃連錢半。)若吐肝血者,面青筋露,左腕內疼,吐時腥先來,血後至,多少紫赤不一定,君羚、犀(各四錢),臣膏、知(生石膏四兩,生知母三錢),佐使三黃(黃芩三錢,黃柏二錢,川連一錢),和甘草(一錢),可救。
白話文:
治療脾臟吐血,主方是承氣湯,用生大黃、朴硝各三錢,生厚朴一錢,枳實一錢半;輔以去甘草、粳米的“白虎湯”,再佐以三黃,也就是黃芩三錢、黃柏二錢、黃連一錢半,可以救治。如果吐的是肝血,面部青色,血管暴露,左腕內側疼痛,吐血時腥味先出現,血後才來,顏色或深或淺,或紫或紅,不一而足,主方用羚羊角和犀角各四錢,輔以生石膏四兩、生知母三錢,佐以三黃,也就是黃芩三錢、黃柏二錢、川連一錢,再加甘草一錢,可以救治。
如陰虛火旺已成之人,或吐心血,面紅耳熱,吐必無多而色紅,治本維艱,君犀尖(一兩),臣天、麥(各三錢),佐使三黃可救(黃芩、黃柏各二錢,黃連二錢半)。或吐腎血者,潮熱有常,吐必少而色紫,治尤不易,君地黃(一兩),臣丹(二錢),澤錢(半),淮山(三錢),萸(錢半),佐使知(三錢),柏(二錢),可救。
如偶有硬傷者,猛力舉重、跌打受傷之類,宜行血去瘀,當歸、蘇木、生地、川芎、木通、白及、三七、桃仁,紅花之類可治。衄血傷寒證有之,心肝脾肺胃熱均有之,惟肺熱居多。男人衄血常流,謂之華蓋傷戕,恐致夭折;女人衄血頻見,謂之紅流風管,子嗣維艱,治法專經而治,與吐血同方。惟傷寒衄血則表散汗解而止,遵《傷寒論》治法最良。
白話文:
如果已經是陰虛火旺的人,可能會吐出鮮紅色的血,臉紅耳熱,每次吐血量不多,但顏色鮮紅,治療起來很困難。可以用犀牛角尖一兩作為主藥,天花粉、麥冬各三錢為輔藥,黃芩、黃柏各二錢,黃連二錢半作為佐使藥,可以幫助治療。
如果吐出的是腎血,會經常出現潮熱,每次吐血量少,顏色紫紅,治療更加困難。可以用生地黃一兩作為主藥,丹皮二錢,澤瀉半錢,淮山三錢,吳茱萸錢半為輔藥,知母三錢,黃柏二錢作為佐使藥,可以幫助治療。
如果不小心受到外傷,比如用力舉重、跌打損傷之類,就需要活血化瘀。可以用當歸、蘇木、生地、川芎、木通、白及、三七、桃仁、紅花等藥物治療。
鼻子出血也可能是傷寒症狀,心、肝、脾、肺、胃都有可能引起,但以肺熱居多。男人鼻子經常出血,稱為華蓋傷戕,恐懼會早夭;女人鼻子經常出血,稱為紅流風管,可能會影響生育,治療要針對病因進行,方法與吐血類似。但傷寒引起的鼻子出血,則需要散寒解表才能止血,遵循《傷寒論》的治療方法最好。
祖師口授先祖云:治血熱妄行證,禁用參、耆、燕窩、熟地,誤用則速其亡;惟女人血虛崩下不止,當重用參耆,為其能升提血氣之陽也。
白話文:
祖先傳承下來的方法是治療血液過度活躍的情況,禁止使用人參和黃芪以及燕窩和熟地。如果錯誤使用這些藥物會加速死亡。只有女性因為貧血而出現大量出血不停的情況時,才應該大劑量使用人參和黃芪,這是因為它們能夠提升血液中的陽氣。
2. 33.用苦寒重藥治療失血的道理是什麼?
問:先生治陽火吐血,專主瀉火,令人駭懼。嘗聞醫家治失血多用溫補,《素問》曰:陰陽之要,陽秘乃固。又曰:血氣喜溫而惡寒。褚澄《遺書》謂:血證服寒涼,百不一生。李東垣曰:脫血益氣,古聖之法。又曰:參、耆、甘草為瀉火之聖藥。
歷代醫書論陽生陰長之義不勝枚舉,治虛勞血證者,大率歸脾湯、保元湯、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甚者用一味固元湯、十全大補湯、回陽湯、獨參湯,無非急補真元,壯氣攝血。或又有用甘草乾薑湯、附子理中湯、景岳鎮陰煎、全真益氣湯,藉辛熱之藥同氣相求,以引火歸元。
白話文:
有醫生專門用瀉火的方法治療陽火吐血,這讓人很害怕。我聽說治療失血應該要用溫補的方法,《素問》也說:「陰陽的要點在於陽氣充足才能穩定。」又說:「血氣喜歡溫暖,怕寒冷。」褚澄在《遺書》中說:「血症服用寒涼藥,十個病人沒有一個能活。」李東垣也說:「失血要補氣,這是古代聖賢的療法。」還說:「人蔘、黃芪、甘草是瀉火的聖藥。」
歷代醫書都提到陽氣滋生陰氣成長的道理,治療虛勞血症大多用歸脾湯、保元湯、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嚴重者甚至用固元湯、十全大補湯、回陽湯、獨參湯,都是為了快速補充元氣、增強體力、收斂血液。還有一些醫生會用甘草乾薑湯、附子理中湯、景岳的鎮陰煎、全真的益氣湯,利用辛熱的藥物,以類相求的方式,引導火氣歸元。
偶有兼用甘寒之品,滋陰降火而主扶陽者,且力斥其謬,斷無聚諸苦寒重藥並用之理,先生卻投之而效,於《素問》古經有所法乎?請聞其解。
子何拘執成見,以補視補,以瀉視瀉乎?子疑余之離經叛道乎?夫缺斯補,盈斯瀉;無缺而補,補即為毒,有餘而瀉,瀉即為益。余誦《素問》決死生論曰:實則瀉之,虛則補之。針解篇曰:氣實乃熱,氣虛乃寒。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至真要大論曰:氣血正中,常有天命。
又曰:熱淫所勝,胸中煩熱,嗌乾咳喘,吐血鼽衄;火淫所勝,咳唾血,煩心,胸中熱,鼽衄。又曰:諸熱瞀瘛(音茂尺,目昏暗而手足抽掣也,假寒真熱者常有此證),諸禁鼓慄,諸逆衝上,皆屬於火。熱者寒之,溫者清之,燥者潤之,以平為期,宣明五氣篇曰:陽病發於血。
白話文:
有些方子會同時使用甘寒藥性,以滋陰降火卻又能扶陽,你卻說這種做法錯誤,認為不能將苦寒藥一起使用。但我的藥方卻有效,請問這在《素問》中有根據嗎?請你解惑。
你為何執著於固有觀念,只用補藥來補,用瀉藥來瀉呢?你懷疑我的做法違背醫學典籍嗎?其實,不足就應該補,過剩就應該瀉;沒有不足而補,補藥就會變成毒藥;有餘而瀉,瀉藥就會變成益藥。我讀過《素問》的《決死生論》中說:實證就應該瀉,虛證就應該補。《針解篇》說:氣實則熱,氣虛則寒。實證和虛證,其實就是寒溫氣的多少。而《至真要大論》中說:氣血平衡,才符合天道。
《至真要大論》還說:熱邪過盛,會出現胸悶發熱、口乾咳嗽、吐血鼻衄等症狀;火邪過盛,會出現咳嗽吐血、心煩、胸熱、鼻衄等症狀。書中又說:各種發熱神志昏迷、手足抽搐等症狀,都是虛寒假象,實際上是熱邪作祟。凡是熱證就用寒藥治療,溫證就用清熱藥治療,燥證就用潤燥藥治療,最終目的是達到平衡。《宣明五氣篇》中說:陽證往往發於血。
脈解篇曰:陽盛脈滿則咳血見多。陰陽應象大論曰:治病必求其本。標本病傳論曰:知標本者,萬舉萬當,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皮部論曰: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氣穴論曰:邪溢氣壅,脈熱肉敗,營衛不行,必將為膿。奇病論曰: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內經》雖無治吐衄之論,而參觀諸說,可自得之。
夫陽火偏亢之人之吐衄,尚未成陰虛火旺之證者也,其吐衄為標,其熱中為本。余則寒其熱,清其溫,潤其燥,期其正平,損其有餘,不成其疹。彼用溫補藥者,熱其熱,溫其溫,燥其燥,昧其平正,益其有餘。苟安於目前,終必成其疹,以夭其天命,而顧藉口於陽密乃固之說乎?余誦《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因而和之。
白話文:
《脈解篇》說:陽氣旺盛,脈搏充盈,就會咳血,而且血量很多。《陰陽應象大論》說:治病一定要找出病根。《標本病傳論》說:了解病的標本,就能百戰百勝。先發熱後生病的,就要治療病根。《皮部論》說:熱氣過盛就會筋骨鬆弛,肌肉消瘦,甚至潰爛。《氣穴論》說:邪氣外溢,氣機阻塞,脈搏熱,肌肉腐敗,營氣和衛氣不能運行,就會化膿。《奇病論》說:不要損害不足的,要補充過多的,才能使疹子長出來。《內經》雖然沒有治療吐血鼻出血的論述,但參照其他醫書,也能自行摸索出方法。
那些陽火偏盛、吐血鼻出血,但還未發展成陰虛火旺的人,吐血鼻出血是表面症狀,熱邪內積才是根本。我則要寒其熱,清其溫,潤其燥,使陰陽平衡,減去多餘的陽氣,不讓疹子長出來。而那些用溫補藥的人,卻是熱上加熱,溫上加溫,燥上加燥,破壞了陰陽平衡,補充了過多的陽氣。他們只圖眼前安穩,最終必將導致疹子長出,縮短壽命,卻還以「陽氣內斂才能堅固」的理論來辯解。我讀過《素問·生氣通天論》,書中說:陰陽的關鍵,在於陽氣內斂才能堅固。如果陰陽不調,就要設法使之協調。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密,精神乃治云云。夫陽火吐血之病,本於陽強,再以溫補強其陽,陽不密,陰不平,兩不得和,久必絕其陰,即成陰虧之疹矣,而復藉口於血氣喜溫之說乎?余誦調經論曰:血氣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夫泣者,凝也;消者,瀉也。
此岐伯言血氣大概寒凝溫瀉。今陽火吐衄者,方熱極而漲溢,正宜消去其溫,以苦寒藥乘熱入胃(所謂寒因熱用),有減熱之功,無凝血之弊,(人身本極溫,雖虛寒之人,其血未必真凝也。陽火偏亢之人,熱過其平非一朝夕。內熱已極,血乃上湧,此時方憂藥力不勝,斷不慮其凝血。
白話文:
陽氣過盛就會無法收斂,陰氣就會消亡。陰陽平衡,精神才能安定。陽火吐血的病症,源於陽氣過盛,如果再用溫補藥物加強陽氣,陽氣無法收斂,陰氣就不平衡,兩者無法調和,長期下去就會耗盡陰氣,形成陰虛的症狀,怎麼還能藉口血氣喜溫呢?我讀過《調經論》說:「血氣喜溫惡寒,寒則凝結不能流動,溫則消散而去。」這裡岐伯講的是血氣大致上是寒凝溫瀉。現在陽火吐血的人,正是熱氣極度旺盛而溢出的時候,應該消散熱氣,用苦寒藥物乘著熱氣進入胃中,也就是所謂的寒因熱用,這樣才能減輕熱氣,不會造成凝血的弊端。人體本來就很溫暖,即使是虛寒的人,血液也不一定真的凝結。陽火亢盛的人,熱氣超過正常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內熱已經極度旺盛,血液才會上湧,此時應該擔心藥力不足,根本不需擔心凝血問題。
或曰吐血自止之後,熱可略減,何必遽投苦寒?不知火亢之人,熱氣蒸入骨髓經絡,如油入面,雖湧其有餘,究未清其根本,須急治之。余家傳治陽火病萬舉萬當),而烏可執寒涼不生之語乎?此說出於褚氏「癆極論」。夫曰癆極,是指陰虧已成證,非指陽火偏亢證。苦寒可治陽火,原非治陰虛,毋誤解褚澄之書,而異訾余言也。
若李東垣脫血益氣之法,亦非論陽亢證,所創補中益氣湯,治諸內傷,不知有虛寒內傷、陽火內傷(似陰虛而未成陰虛之證,辨法見前)。陰火內傷之別。窺李氏制方之意,重在火衰之虛寒人(即陽虛氣虛者)。而後世用以誤治陽虧火旺之虛勞人,俗醫之偏溫補者,復簧鼓其說,加減補中益氣,衍為溫補諸方以治各種血證。
白話文:
有人說,吐血止住後,熱度略微減輕,為什麼還要急著用寒涼藥物?他們不明白,火氣旺盛的人,熱氣會蒸入骨髓經絡,就像油浸入面一樣,雖然吐出了多餘的熱氣,但根本問題還沒解決,必須要積極治療。我家的祖傳秘方專治陽火病,百試百靈,怎麼能執著於寒涼藥物不會滋生的說法呢?這種觀點出自褚氏的《癆極論》。所謂「癆極」,是指陰虛已經形成的病症,不是指陽火偏盛的病症。寒涼藥物可以治療陽火,本來就不是治療陰虛的,不要誤解褚澄的書,進而批評我的說法。
像李東垣的脫血益氣之法,也不是針對陽火盛的病症,他所創的補中益氣湯,治療各種內傷,並不區分虛寒內傷、陽火內傷(類似陰虛但尚未形成陰虛的病症,辨別方法前面已經說過)。陰火內傷也有不同的表現。觀察李氏的處方意圖,重點在火衰的虛寒人(也就是陽虛氣虛的人)。而後世的人卻用它錯誤地治療陽虛火旺的虛勞病人,那些偏向溫補的庸醫,又吹捧這種說法,在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減藥物,衍生出各種溫補的方子來治療各種血症。
凡天下形容略瘦之人,但爾吐血,無論為陽亢、為陰虧,皆慘罹參耆之禍,豈不痛哉?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今乃僅舉陽生一句,以為脫血益氣、壯氣攝血之據。夫脫血者,皆由陽過躁而陰不靜,參之性升,耆之性補。患陽亢脫血者,升之補之,將氣愈壯,而血愈難攝;患陽虛脫血者,升之補之,將氣更難攝,而血更易脫。
諸溫補藥流弊皆同,病人之不即死者幸耳!大率陽亢者,逼成陰虧,陰虛者日益怯弱,或終斃於血,或成於癆,或發癰疽,變他病以死。蓋用辛溫峻補,猶之築堤障水,急病暫止,後患益深。往往有行動自如,而旦夕猝斃者,即此類也。余父兄及餘數十年來,默識脫血而服溫補者,初發幸痊,再發難救。
白話文:
凡是世上體型偏瘦的人,只要吐血,不論是陽氣過盛還是陰氣虧損,都容易因為服用人參和黃芪而導致病情加重,實在令人痛心!《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現在只引用「陽生」一句,作為脫血補氣、壯氣攝血的依據,這是錯誤的。因為脫血的原因都是陽氣過於躁動,陰氣不能靜止,而人參的特性是升提,黃芪的特性是補益。患陽氣過盛而導致脫血的病人,使用人參和黃芪升提補益,反而會讓氣更加旺盛,血更加難以收斂;患陽氣虛弱而導致脫血的病人,使用人參和黃芪升提補益,反而會讓氣更加虛弱,血更容易流失。
所有溫補藥物都有類似的弊端,病人沒有立即死亡只是幸運而已!總之,陽氣過盛的病人,會被逼成陰氣虧損,陰氣虛弱的病人會越來越虛弱,最終可能因為失血而死,或患上癆病,或長瘡毒,或轉化成其他疾病而死亡。使用辛溫峻補藥物,就像築堤擋水一樣,急病暫時止住,但後患無窮。許多人表面上行動自如,但突然就猝死,就是這種情況。我父親、哥哥和我自己,數十年來親眼目睹許多人因吐血而服用溫補藥物,初次發病時幸運痊癒,但再次發病時就難以救治了。
其服藥較輕而精神耐久者,三四發至五六發必死,莫能過六次。凡已成陰虛火旺之人,本難療治,而陽火偏亢,初未陰虧之人亦雜治而死。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誰之咎耶?而信引火歸原者,貿貿然以火益熱,託名於同氣相求,且執太陽當天,爝火自熄諸談,以自欺欺人!試思吐血者之火,究竟爝火乎?人火乎?所投參、耆、桂、附、薑、棗、白朮、當歸等辛藥溫藥,入病人腹中,究為太陽乎?抑熾其人火乎?脫血以後,有稍安之時,妄人居為已功,欣欣然筆之於書,所謂妄治時愈,愚心自得(二句見《素問·徵四失論》),真醫道之魔障,生民之厄運也。吾願學醫者毋虛虛,毋盛盛,毋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
白話文:
服用藥物後,症狀較輕但精神卻能持久的人,往往在三到五次發作後就必死無疑,超過六次發作的幾乎沒有。那些已經形成陰虛火旺的人,本來就難以治療,而那些陽火偏亢,但尚未出現陰虛的人,也常常被混淆而誤治致死。寡婦的丈夫、孤兒的父親、獨居者的父母,這些悲劇的責任到底該歸咎於誰呢?那些盲目相信「引火歸原」的人,竟不加思索地用火去助長熱症,還冠以「同氣相求」的名義,並且執著於「太陽當天,爝火自熄」的謬論,以欺騙自己和他人!試想,吐血的火,究竟是微弱的爝火還是人體的陽火?那些參、耆、桂、附、薑、棗、白朮、當歸等辛溫藥物,進入病人腹中,究竟是屬於「太陽」還是助長人體的陽火?吐血之後,病人暫時感到舒服,妄人便自詡為功勞,沾沾自喜地把它記錄下來,這就是所謂「妄治時愈,愚心自得」,真正醫學之道的天大魔障,也是百姓的厄運。我希望學習醫術的人,不要虛而不實,也不要盛而不當,不要減損不足,也不要增益有餘,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醫術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