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碎金》~ 卷之四 (1)
卷之四 (1)
1. 卷之四
診脈法
凡與人診候,順於平旦寅時,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勻和,氣血未行,令患人端坐齊整方可。看候脈者,榮衛也。榮者,血也,衛者,氣也;血者,標也,氣者,本也。人一呼一吸為一息,叔和云: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太無疴是,平人之脈也。
三遲二敗,是為不及。六數七極,是為太過。凡診五臟六腑太過不及,皆見於寸口吉凶之法也。左手寸口為人迎,右手寸口為氣口,醫中最巧以脈為先,雖未通於九道十邪,且要知七表八里。
診脈下指輕重法
一下指如三豆之重,與皮毛相得者,即是肺脈也。
二下指如六豆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即是心脈也。
三下指如九豆之重,與肌肉相得者,即是脾部脈也。
四下指如十二豆之重,與筋平者,即是肝部脈也。
五下指如十五豆之重,與骨切重按之者,即是腎脈也。
脈體標本
或問人身脈息,何物為體?脈者,人身之氣血,血者,水也,遁相灌溉,循環不息,故名榮衛以為脈也。榮主血也,血者,心家之所出;衛主氣也,氣者,府藏之所生,榮衛二事合,為脈體,又名標本。標者,血也,心也,本者,氣也,衛也。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故為脈也。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四至號平和,五至為無病也。
左:寸心小腸屬君火(心主血,小腸為受盛之府),關肝膽屬木(肝藏血,膽為清淨之府),尺腎與膀胱屬水(腎與膀胱為津液之府)。
右:寸肺大腸屬金(肺主氣,大腸為傳瀉行道之府),關脾胃屬土(脾主化,胃者水穀之海),尺命門三焦屬相火。
以上男女皆一定之法,更無改易。
金木水土各一位,惟火何獨有二也?蓋有君火,相火放火有二焉。
又曰:男子生於寅,寅,木也,木,陽也,故男子脈盛在關上。關上,陽也。女子生於申,申,金也,金,陰也,故女子脈盛在關下,關下陰也。
又曰:男子從子左行,三十至已。女子從右行,二十至已。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法取於此也。
又曰:
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一部凡有三候,三三為九候也。人身亦有三部,上部法天,主膈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三候色脈形
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
《診法經》云:
三候者,浮中沉也。今三候左寸俱數,必主心經熱也,餘部仿此。
浮沉遲數四脈:
浮者,陽也,指下尋之不足,舉之有餘,再再尋之,狀如太過,曰浮。又主裡寒表熱。
歌曰:寸浮中風頭熱痛,又曰:浮而有力為風,浮而無力為虛。
白話文:
[卷之四]
診脈法
替病人診脈,最好選擇清晨寅時(約凌晨三到五點),陰氣未動,陽氣未散,病人尚未進食,經脈尚未充盈,絡脈平和,氣血運行平穩的時候。讓病人端正坐好才能開始診脈。診脈觀察的是榮衛之氣。榮是血液,衛是氣;血液是表象,氣是根本。人一次呼吸為一息,叔和說:一息脈搏跳動四次,稱為平和,脈搏跳動多於四次,則無大病,這是正常人的脈象。
脈搏三次跳動緩慢或兩次跳動衰弱,表示脈象不足;脈搏六次或七次跳動快速,表示脈象過盛。診斷五臟六腑的過盛或不足,都可從寸口脈搏的吉凶來判斷。左手寸口脈稱為人迎,右手寸口脈稱為氣口。醫術高明者,首重診脈,即使尚未了解九種病症和十種邪氣,也要掌握七種表證和八種裡證。
診脈下指輕重法
一指下壓的力道如同三粒豆子的重量,感覺與皮膚毛髮相接,這是肺脈。
二指下壓的力道如同六粒豆子的重量,感覺與血管相接,這是心脈。
三指下壓的力道如同九粒豆子的重量,感覺與肌肉相接,這是脾部脈象。
四指下壓的力道如同十二粒豆子的重量,感覺與筋膜相平,這是肝部脈象。
五指下壓的力道如同十五粒豆子的重量,感覺與骨頭接觸,需用力按壓,這是腎脈。
脈體標本
有人問人體脈搏的本體是什麼?脈搏是人體的氣血,血液是水,不斷循環灌溉,所以稱為榮衛之脈。榮主血,血液出自心臟;衛主氣,氣則產生於臟腑。榮衛二者結合,構成脈體,也稱為標本。標是指血液和心臟,本是指氣和衛氣。榮氣運行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一日一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脈搏運行五十週,周遊全身,所以稱為脈。
人呼氣時,脈搏運行三寸,吸氣時,脈搏運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四次脈搏跳動為平和,五次脈搏跳動則無病。
左手:寸關尺分別對應心和小腸(心主血,小腸為消化吸收之府)、肝和膽(肝藏血,膽為排泄之府)、腎和膀胱(腎與膀胱為排泄津液之府)。
右手:寸關尺分別對應肺和大腸(肺主氣,大腸為排泄之府)、脾和胃(脾主運化,胃為消化之府)、命門和三焦(命門為先天之火,三焦為氣機調節之府)。
以上診脈方法,男女皆適用,無需更改。
金木水土各有一位,為何火獨有兩位?因為有君火和相火,所以火有兩個部位。
又說:男子生於寅時(寅時屬木,木屬陽),所以男子脈象旺盛於關上(關上屬陽)。女子生於申時(申時屬金,金屬陰),所以女子脈象旺盛於關下(關下屬陰)。
又說:男子從左手寸口開始診脈,診到三十歲為止;女子從右手寸口開始診脈,診到二十歲為止。所以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這個方法就取於此。
又說:
三部是指寸、關、尺三部。九候是指浮、中、沉三種按壓深度。一部有三個候,三個部位各有三個候,一共是九候。人體也有三部,上部應天,主治膈膜以上至頭部的疾病;中部應人,主治膈膜至肚臍的疾病;下部應地,主治肚臍以下至腳部的疾病。
三候色脈形
色診察天,脈診察地,形是診察地之陰陽。
《診法經》說:
三候是指浮、中、沉。現在左手寸口脈搏跳動頻繁,必定是心經有熱,其他部位也以此類推。
浮沉遲數四種脈象:
浮脈是陽氣,指下按之不足,提起時卻感覺充盈,再三按壓,感覺像過盛,稱為浮脈。又主裡寒表熱。
歌訣說:寸口浮脈,主中風、頭痛。又說:浮脈有力是風證,浮脈無力是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