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昌

《奇方類編》~ 卷上 (7)

回本書目錄

卷上 (7)

1. 諸般耳聾

真細辛為末,熔黃醋為丸,如鼠糞大,綿裹一丸塞耳內,二次即愈。

白話文:

將細辛研成粉末,用熔化的黃醋製成像老鼠糞便大小的丸狀,然後用絹布包裹一丸塞入耳內,使用兩次即可痊癒。

2. 螞蟻入耳

用精豬肉一塊,炙香放耳邊引出。或用穿山甲炒,研末調水灌之。

白話文:

可以取一塊豬肉,烤到噴香後,放在耳朵旁邊,讓香味引出毒蟲。或者使用穿山甲炒製成粉末,然後加水調勻,灌進耳朵。

3. 蜈蚣入耳

將雞肉炒香,放耳邊引出。或以薑汁灌之。

白話文:

將雞肉炒香,放到耳朵邊吸引。或者用薑汁灌入。

4. 蜒蚰蟲入耳

將羊乳滴入耳內,即化為水。

5. 耳內外生瘡

五倍子炒,研為細末,水調塗之。

6. 眼目昏花

白菊花一升,紅椒(去目)六兩

共研末。地黃汁為丸,如梧子大。臥時服五十丸,清茶下。

白話文:

白菊花一升,紅椒(去掉籽)六兩,一起研磨成粉末。用地黃汁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睡前服用五十丸,用清茶送服。

7. 眼藥制爐甘石法

用上好爐甘石一斤,打碎,如綠豆大,入銅鍋內,將童便淹二指深,以桑柴火煮,口嘗有鹹味方止,選出四兩不升號龍砂作法。又將九兩入罐內封固,用桑柴火升半炷香,冷定,取出成粉聽用。

白話文:

取一斤上好的爐甘石,打碎成綠豆大小,放入銅鍋內,用童便淹沒兩根手指的深度,用桑柴火煮,直到嘗到鹹味才停止。然後選擇四兩不升號龍砂來製作。另外將九兩爐甘石放入罐內密封,用桑柴火升半炷香,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粉備用。

8. 五烹做法

用前升過甘石粉四兩,研為末,號五烹作法聽用。

白話文:

使用前先將四兩甘石粉升過,研磨成細末,稱為五烹,按照此方法準備好以備使用。

9. 虎液法

(前甘石粉五兩,用後藥制),荊芥,薄荷,紫蘇,防風,羌活,連翹,蘄艾,蒼耳子槐角,赤勺,黃連,千里光,豬膽,榮木,藁木,冬桑葉,牛蒡子,茺蔚子

白話文:

1.前甘石粉五兩,用後藥制:先取五兩甘石粉,然後用其他藥物調製。

2.荊芥:又名荊芥穗,為脣形科植物。具發汗解表、散風除濕之功效。

3.薄荷:又名水薄荷,為脣形科植物。具疏散風熱、清利咽喉之功效。

4.紫蘇:又名蘇葉,為脣形科植物。具辛溫發汗、解表散寒之功效。

5.防風:又名防已,為茜草科植物。具祛風解表、勝濕利尿之功效。

6.羌活:又名羌歸,為毛茛科植物。具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功效。

7.連翹:又名連翹花,為金銀花科植物。具清熱解毒、透疹散結之功效。

8.蘄艾:又名艾葉,為菊科植物。具溫經止血、安胎止崩之功效。

9.蒼耳子:又名蒼耳,為菊科植物。具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效。

10.槐角:又名槐實,為豆科植物。具清熱涼血、止血安胎之功效。

11.赤勺:又名赤芍,為芍藥科植物。具清熱涼血、養血活血之功效。

12.黃連:又名黃芩,為毛茛科植物。具清熱解毒、燥濕止痢之功效。

13.千里光:又名千里光,為大戟科植物。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

14.豬膽:又名豬膽汁,為豬科動物豬的膽汁。具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之功效。

15.榮木:又名桑寄生,為桑科植物。具補肝益腎、強筋壯骨之功效。

16.藁木:又名防己,為茜草科植物。具祛風除濕、勝濕利尿之功效。

17.冬桑葉:又名桑葉,為桑科植物。具清熱明目、涼血止血之功效。

18.牛蒡子:又名牛蒡,為菊科植物。具散風熱、疏風通絡之功效。

19.茺蔚子:又名茺蔚子,為百合科植物。具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之功效。

每味三錢,入銅鍋內熬汁,去渣澄清,又將藥渣熬水待冷,飛虎液甘石煮乾,又入生薑汁三錢,焙千號虎液作法聽用。又將前選出四兩龍沙,用千里光、蠶砂、桑柴灰各二升,以童便燒滾潤濕,用皮紙托著,又以童便燒滾滴汁二、三碗,入甘石在汁內,以罐封固,煮大半炷香,冷取出號真正龍砂聽用。

白話文:

每種藥材三錢,放入銅鍋內熬汁,去除渣滓澄清,再將藥渣熬水待冷。飛虎液甘石煮乾,再加入生薑汁三錢,焙千號虎液備用。另外將先前挑選出的四兩龍沙,加入千里光、蠶砂、桑柴灰各二升,用童便燒滾潤濕,用皮紙託著,再用童便燒滾滴汁二、三碗,放入甘石在汁液中,用罐子密封,煮大半炷香,冷卻後取出號真正龍砂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