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方類編》~ 卷下 (41)
卷下 (41)
1. 治小兒大便不通食積腹脹肚硬青筋
檳榔,白醜(頭末炒,半生熟)三錢,黑醜(頭末,制,數如上),川大黃三錢(酒炒),木香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一分,白湯下。
白話文:
-
檳榔,用白色的檳榔果(炒一下,生熟各半),三錢
-
黑色的檳榔果(炒一下,處理一下,數量與白色的檳榔果一樣),三錢
-
四川大黃,三錢(用酒炒一下)
-
木香,五分
2. 太和丸
治小兒內傷乳食,嘔吐腹脹,外感風寒,頭痛發熱。
紫蘇葉,廣皮,香附(酒浸炒),羌活,蒼朮(炒),川芎,枳殼(炒),山楂,神麯(炒),麥芽(炒)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
白話文:
紫蘇葉、廣皮、香附(用酒浸泡後炒過)、羌活、蒼朮(炒過)、川芎、枳殼(炒過)、山楂、神曲(炒過)、麥芽(炒過)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3. 小兒身起白泡方
如小兒背上起白泡,累如珠綴,一、二日即破,膿水外流,癢甚,一處方好,一處又起,用如意草搗爛敷之,以長巾縛定,一夜而安。
白話文:
如果小兒背上有白色泡疹,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天或兩天後就會破裂,膿水流出,十分瘙癢,一個地方治好了,另一個地方又冒出來,使用如意草搗爛敷在患處,用長巾縛定,一夜之間就能痊癒。
4. 治痞膏方
用蔥白汁四兩,薑汁四兩,水膠八錢,上黃酒二盅同熬,滴水成珠,攤狗皮上,貼患處,待痞化盡去膏。
又方
白話文:
將蔥白汁四兩、薑汁四兩、水膠八錢、上等黃酒二盅混合在一起熬煮,當液體滴下時能凝結成珠子狀,將它塗在狗皮上,再貼在患處。等到膿腫完全消退時取下膏藥。
用水紅花子,以清水熬膏,加麝香少許,攤在布上貼之。
白話文:
使用水紅花子,以清水熬製成膏狀,再加入少量麝香,將膏藥塗抹在布上,然後貼敷在患處。
5. 治疹子發不出
頭臉腫脹,氣喘命在須臾者,此法治之最效
大蔥頭連須搗爛,放在大銅盆內,上用木架架之,再用大被單罩蓋停當,大人抱定小兒睡在上面,然後將滾水衝入蔥盆內,熱氣蒸熏,候稍溫即抱出,切不可露一絲之風,直待汗乾,即全愈矣。
白話文:
-
將大蔥的頭連同須根搗碎,放在大銅盆內。
-
在銅盆上用木架支撐,再用大被單將其遮蓋好。
-
大人抱著小兒睡在上面,然後將滾水衝入蔥盆內。
-
熱氣蒸燻,等稍微溫熱時再抱出,切不可讓風吹到。
-
一直等到汗水乾了,小兒的病就痊癒了。
6. 治小兒肺火,夜間咳喘久不止者薏苡仁一合
山藥三錢,竹葉三十片,梨二片
水二大碗煎八分,作茶吃。每日數次即愈。
又方,名瀉白散
白話文:
山藥三錢,竹葉三十片,梨兩片。
用兩大碗水煮至剩八分滿,當茶飲用。每日多喝幾次即可痊癒。
另一個處方,名為瀉白散。
桑白皮一錢五分,地骨皮一錢五分,生甘草五分,如口乾加花粉一錢,竹葉,粳米百粒
水二盅,煎六分服。
白話文:
桑白皮 1.5 錢,地骨皮 1.5 錢,生甘草 0.5 錢,如果口乾則加花粉 1 錢,竹葉適量,粳米 100 粒。
7. 法制蛋
小兒免出痘。
雞蛋七個,入童便桶內浸七日,每日空心食一個。每年於臘月二十四浸起,正月初一日食起,服至初七。即鄰家有出痘者不侵,即侵必輕。
白話文:
取七個雞蛋,放入兒童使用的尿桶中浸泡七天。每天清晨空腹吃一個雞蛋。每年在臘月二十四開始浸泡,直到正月初一才開始食用,一直吃到初七。即使鄰居家中有人感染了天花,服用此藥的人也不會受感染,即使感染了,症狀也會較為輕微。
8. 痘發七日,將出忽倒,面色黑,唇口冰冷,危症也
用狗蠅七枚擂細,好酒少許調服即發。
冬天蠅在狗再中。
9. 痘後餘毒上攻,遂成內障,目不辨人
蛇蛻一具(洗淨焙燥),天花粉(即栝蔞根)
各等分為細末,以羊子肝破開入藥在內,麻縛定,用米泔水煮熟,切食之。
白話文:
取一條蛇蛻(洗淨後烘乾),與天花粉(即栝樓根)等量,共同研磨成細粉末。將羊肝切開,把藥粉放入羊肝中,用麻繩綁緊,再用淘米水煮熟,切成片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