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七 (4)
下集卷之十七 (4)
1. 蛟龍瘕治法
—人患蛟龍瘕,用寒水石飯三升,每食五合,日三服,吐出蛟龍而愈。
白話文:
有人患有蛟龍瘕這種疾病,治療方法是使用寒水石磨成粉後混入飯中,每天三餐,每餐吃五合(古代容量單位,約現在的一合為0.15公升)的這種寒水石飯,直到病人將類似蛟龍的病狀物吐出,病情就會好轉。
2. 鱉瘕治法
鱉瘕,痛有來止,或食鱉即痛。用雞屎一升,炒黃,投酒中浸一宿,焙為末,仍用原浸酒下。
白話文:
「對於因為食用鱉後會出現時發時止的腹部疼痛,也就是所謂的『鱉瘕』,治療方法如下:首先取一升的雞糞,將其炒至呈黃色,然後放入酒中浸泡一夜。隔天再將雞糞烘乾磨成粉末,服用時使用原先浸泡過的酒送服。」
3. 血鱉氣鱉酒鱉
平時酷酒,血入於酒,則為酒鱉。平時任氣,血凝於氣,則為氣鱉。虛勞痼冷,敗血化生,則為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之喉,下蝕人之肛,或附於背脅,或隱於胸腹,其大則如鱉,其小則如錢,良可怪也。治法用蕪荑炒焦為妙,或生硫黃為末,老酒調下,二者可以殺其毒嗣,此則以理中湯、沉香降氣湯各半,溫胃益血,常常服餌,以消勝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平時過度飲酒,血液受到酒精影響,就會形成所謂的「酒鱉」。如果平時情緒波動大,導致血液在氣的運行中凝結,就會產生「氣鱉」。若身體長期虛弱,有慢性寒症,壞死的血液轉變生成,就會形成「血鱉」。
這種病狀表現為像蟲子一樣搖頭擺尾的移動,可能侵害到人的喉嚨,也可能腐蝕人的肛門,或者附著在背部和側腹部,也可能隱藏在胸部和腹部。其形狀大小不一,大的如鱉,小的如銅錢,非常詭異。
治療方法是使用炒焦的蕪荑,或把生硫磺研磨成粉末,用老酒調服,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殺滅病源。另外,還可以將理中湯和沉香降氣湯各一半混合,溫暖胃部,增加血液,經常服用,以達到消除病狀的效果。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