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下集卷之十四 (1)
下集卷之十四 (1)
1. 瘰癧例方
益氣養榮湯,治抑鬱或勞傷氣血,或四肢頸項筋縮,結成累累如貫珠者,謂之筋癧。此患皆由思慮太過,神氣受傷,乃勞中所得也。不問軟硬,赤白腫痛,或日晡發熱,或潰而不斂。
人參,茯苓,陳皮,貝母,香附,當歸,川芎,黃耆,熟地,白芍(各一錢),甘草,桔梗(各五分),白朮(二錢)
姜三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如胸膈痞悶,加枳殼、木香。飲食不甘,暫加厚朴、蒼朮。往來寒熱,加柴胡、地骨皮。膿潰作渴,倍參、耆、歸、術。口乾,加五味子、麥門冬。膿清加人參、黃耆。膿多倍當歸、川芎。膿不止,加參、耆、當歸。肌肉生遲,加白蘞、肉桂。脅痛或痞,加青皮、木香。痰多,加半夏、橘紅。
發熱,加柴胡、黃芩。渴不止,加知母、赤小豆。潰後反痛,加熟附子、沉香。虛煩不睡者,倍人參、熟地、遠志、棗仁。
必效散,治久患瘰癧不效,服此藥取效如神。
南硼砂(二錢五分),輕粉(一錢),麝香(五分),斑蝥(四十個,去頭尾),巴豆(五個,去皮、心、膜),白檳榔(一個)
上同勻極細末,取雞子二個去黃,調藥勻,卻傾在雞子殼內,濕紙數重糊定,無令透氣,坐飯甑內,與飯一處蒸,飯熟取藥,曝乾,研極細末。用時相度虛實,虛人每服五分,實人每服一錢,並用炒生薑酒下。五更初服藥,至天明取下惡物。如覺小腹內疼痛,便用檾麻子燒灰,入沒藥等份,同研細,用茶調下一錢,便入大腸。
其取下惡物如爛肉老鼠,及新成卵內雀兒是效。婦人有胎,不可服。
紫參丸,治熱毒瘰癧,腫毒未成者內消,已潰者行膿止痛,散腫毒。
麝香(另研),膩粉(各三錢),紫參,苦參(各一兩),丹參(一兩五錢),連翹(二兩),滑石(二兩五錢)
上為末,別用玄參一斤搗碎,以酒三碗,浸三日,揉取汁去柤,用皂角子三百個,煨熟為末,用玄參酒熬皂角子末成膏,和前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以黃耆湯下。一日加一丸,至患人歲數即住,如四十則二十,每日減一丸,其瘡自干。已結者,內消也。服此藥大有神效。
補陰八珍湯,治瘰癧等瘡,足三陰虛者。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七分)
清肝益營湯,治肝、膽、小腸經風熱,血燥筋攣結核,或耳項胸乳脅肋作痛,並一切肝火之症。
梔子,當歸,木瓜,茯苓(各一錢),柴胡,白芍,川芎(各七分),白朮(二錢),熟地(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龍膽草(八分)
白話文:
【瘰癧治療方】
【益氣養榮湯】:主治因心情抑鬱或勞累導致的氣血受損,或是四肢、頸部筋絡收縮結成串珠狀的病症,這種情況稱為筋癧。此病通常源於過度思慮,導致精神氣息受創,是勞累所致。無論是軟硬結節,紅腫疼痛,或是在傍晚發熱,或潰爛後難以癒合。
人參、茯苓、陳皮、貝母、香附、當歸、川芎、黃耆、熟地、白芍(各1錢),甘草、桔梗(各5分),白朮(2錢)
薑三片,棗二枚,用水兩杯,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如果胸部悶脹,可加入枳殼、木香。如果飲食不佳,可暫時加入厚朴、蒼朮。若冷熱交替,可加入柴胡、地骨皮。膿瘍潰爛口渴,可以加倍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口乾,可加入五味子、麥門冬。膿多,加倍使用當歸、川芎。膿止不住,加入人參、黃耆、當歸。肌肉恢復緩慢,加入白蘞、肉桂。脅痛或悶脹,加入青皮、木香。痰多,加入半夏、橘紅。
發熱,加入柴胡、黃芩。口渴不止,加入知母、赤小豆。潰爛後疼痛,加入熟附子、沉香。虛弱煩躁無法入睡,加倍使用人參、熟地、遠志、酸棗仁。
【必效散】:主治久患筋癧無效,服用此藥效果奇佳。
南硼砂(2錢5分),輕粉(1錢),麝香(5分),斑蝥(40隻,去頭尾),巴豆(5顆,去皮、心、膜),白檳榔(1顆)
以上藥材磨成極細粉末,取兩個雞蛋去除蛋黃,調和藥粉,再倒入雞蛋殼內,用濕紙包裹密封,放入飯鍋與飯一同蒸煮,飯熟取出藥物,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粉末。根據患者虛實情況,虛弱者每次服用5分,實壯者每次服用1錢,用炒生薑酒送服。凌晨五更服用藥物,至天亮可排出病變物質。如感小腹疼痛,可用檾麻子燒灰,加入等量沒藥,共研細末,用茶水調服1錢,能進入大腸。
排出的病變物質形似腐肉或老鼠,或是新鮮雞蛋中的胚胎,即表示療效顯著。懷孕婦女不宜服用。
【紫參丸】:主治熱毒筋癧,腫毒未成熟時能內消,已潰爛的能排膿止痛,消除腫毒。
麝香(單獨研磨)、膩粉(各3錢),紫參、苦參(各1兩),丹參(1兩5錢),連翹(2兩),滑石(2兩5錢)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另取玄參1斤,搗碎後用3碗酒浸泡3天,揉搓取汁去渣,用300個皁角子煨熟磨成粉末,將玄參酒熬製皁角子粉末成膏,與前面的藥粉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首次服用一丸,用黃耆湯送服。每日增加一丸,直至達到患者的年齡數量即可停止,如40歲則增至20丸,每日減少一丸,瘡口自然幹涸。已結節的,可內部消解。此藥有顯著療效。
【補陰八珍湯】:主治筋癧等瘡,足三陰虛弱者。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7分)
【清肝益營湯】:主治肝、膽、小腸經風熱,血燥筋攣結節,或是耳部、頸項、胸部、乳房、脅肋疼痛,以及所有肝火相關病症。
梔子、當歸、木瓜、茯苓(各1錢),柴胡、白芍、川芎(各7分),白朮(2錢),熟地(1錢5分),炙甘草(5分),龍膽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