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三 (1)

1. 下集卷之十三

2. 肺癰肺痿

3. 總論

吳澄曰:肺者,五臟之華蓋也。凡人外感風寒,內傷思慮,形寒飲冷,變為癰痿,何也?蓋金性本清潤,潤則生水,以滋臟腑。若本體一燥,則水源先竭,火無所制,金被火傷,則喉干聲啞,咳吐稠痰,膿血腥臭,肌膚枯索,形神虛萎,有似虛勞之症。

白話文:

吳澄說:肺臟在人體中就像是五臟上的華麗傘蓋。當人們在外受到風寒侵襲,或內心過度思考憂慮,身體受寒或飲用冷飲,進而導致身體出現類似癰腫或痿弱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肺臟的本質是清潔且濕潤的,這種濕潤能生成水液,以滋養其他臟腑。但如果肺臟變得乾燥,那麼水液的來源就會先枯竭,沒有水來抑制火氣,肺臟被火氣所傷,就會出現喉嚨乾燥、聲音沙啞、咳嗽時吐出濃稠的痰,甚至痰中帶有膿血和異味,皮膚乾枯,身形與精神虛弱萎靡,這些症狀很像虛勞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