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下集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下集卷之一 (4)

1. 論風勞所致之由

吳澄曰:寒傷營,風傷衛,六經傳變,仲景《傷寒論》極詳。惜乎!冒風不醒,日久成勞,未之及也。蓋感冒初起,原非重症,延綿日久,殺人實多。約舉數條,以告當世,俾養生者,知徹土綢繆,防微杜漸也。

輕易視病,凡有感冒,視為輕易之症,每出己見,率意用藥,不按其法,湯藥妄施,以致困憊日甚,而成風勞之症。

不知天時,凡感冒不知天時,不顧元氣,不肯服藥,自用蘇、薑、蔥、艾,大碗煎服,以致大汗淋漓,元氣先傷,邪仍不解,而成風勞之症。(洋糖胡桃湯同此。)

自恃體旺,凡感冒自持體旺,不肯服藥,每用酸醋作湯,葷腥麵食,恣其飽啖。不知體氣厚者,邪在皮膚,藉此湧解,固亦甚多。但人身有一日之強弱,豈可據此為常法乎?倘弱者效尤,則蔥、姜之辛不能逐去其邪,而葷腥之味,適足以益其滯,加之酸醋斂其出路,而成風勞之症。(俗云豬頭有發散之功同此。)

邪出復入,凡感冒服疏散藥,邪已外出,膚腠必開,不慎起居,邪出復入,延綿不休,或舊邪未盡,新邪旋入,病上加病,而成風勞之症。

虛中挾邪,凡未感冒之先,本體素虛,既冒之後,邪氣乘虛內陷,醫者不知解托、補托之法,誤投湯藥,而成風勞之症。

勞倦內傷,凡勞倦內傷,中氣必虛,當風露臥,以致風邪侵入,非托補不出。或誤用表散及用滋補,而成風勞之症。

素稟質弱,凡稟質薄弱,先天不足,性情多郁,又時有蒸熱之急,或冒風邪,閉塞不散,以致內外相合,邪正並作,咳嗽吐痰,咯血潮熱,而成風勞之症。

房事不謹,凡少年輕浮淺躁,行房不謹,汗出當風,罔知護惜,感冒風邪,直入三陰,傳變經絡,散之不出,不知補托,以致失血、痰嗽、蒸熱,而成風勞之症。

勞心感冒,勞心之輩,心血不足,中多火炎。或因渴而飲冷,或因燥而浴寒,或當風取涼,或露天久坐,以致風寒感入,內外相兼,咳嗽、失血、蒸熱,而成風勞之症。

勞力受邪,勞力之人,負重疾走,損傷血絡,胸膈脹痛,已非一日,又感風邪,閉火內逼,以致咳嗽、失血,而成風勞之症。

性急躁暴,有素性躁暴,稟賦偏執,見理不明,無名妄動,或有感冒,不耐病苦,朝暮更醫,急欲取效,以致痰嗽失血,聲啞潮熱,肌肉盡脫,而成風勞之症。

心思過度,有讀書之士,思索太過,勞心太甚,血不榮華於肌膚,面黃削瘦,或冒風邪,妄行消散,以致吐血發熱,而成風勞之症。

童男室女,有童男室女,嫁娶愆期,每多抑鬱,所欲不遂,天癸不通,形神羸弱,偶冒風邪,內熱合並,痰嗽蒸熱,而成風勞之症。

寡婦師尼,有寡婦師尼,積忿憂思,心相二火,熾然日甚,偶冒風寒,內外蒸郁,而成咳嗽、吐血、蒸熱風勞之症。

白話文:

論風勞成因

吳澄說:寒邪傷及營氣,風邪傷及衛氣,六經傳變的道理,仲景的《傷寒論》已經詳盡闡述。可惜的是,冒風受寒後昏睡不醒,日久形成風勞的病症,《傷寒論》卻沒有提及。其實感冒初期,並非重症,但日久延綿,卻常致人於死。我簡述幾點,告知世人,讓注重養生的人能預先防範,防微杜漸。

輕忽疾病:凡是感冒,都輕易看待,憑個人臆斷用藥,不按醫理,胡亂用藥,導致病情日益加重,最終形成風勞。

不察天時:感冒時不考慮時令節氣,不顧護元氣,不肯按時服藥,自行用生薑、蔥、艾等煎服,導致大汗淋漓,元氣受損,風邪卻仍然不解,最終形成風勞。(喝洋糖胡桃湯也同此理。)

自恃體壯:感冒時自以為身體強壯,不肯服藥,常喝酸醋湯,吃葷腥麵食,大吃大喝。不知道體質強壯的人,風邪停留在皮膚表面,藉此發散出去的確實很多。但人體每天都有強弱之分,豈能以此為常法?如果體弱者效仿,那麼蔥、薑的辛辣之氣不能驅除風邪,而葷腥之味反而加重邪氣滯留,再加上酸醋收斂汗孔,最終形成風勞。(俗話說豬頭有發散功效,也是同樣道理。)

邪氣反復:感冒服用疏散藥物後,邪氣已排出體外,皮膚毛孔也張開,如果不注意起居保暖,邪氣又會侵入體內,反覆發作,或舊邪未盡,新邪又入侵,病情加重,最終形成風勞。

虛中夾邪:在感冒之前,本身就體質虛弱,感冒後邪氣乘虛而入,醫生不懂得解表、補虛的醫理,用藥錯誤,最終形成風勞。

勞倦內傷:過度勞累,內傷元氣,中氣虛弱,又受風寒侵襲,導致風邪侵入,單靠解表藥物無法痊癒。如果錯誤使用解表藥或滋補藥,最終也會形成風勞。

先天不足:天生體質虛弱,先天不足,性格鬱悶,又經常有內熱,或受風寒侵襲,邪氣鬱結不散,導致內外邪氣交合,正邪相爭,咳嗽、吐痰、咯血、發熱,最終形成風勞。

房事不節:年輕人輕浮躁動,房事不節制,出汗後又吹風,不懂得保養,感冒受寒,風邪直接侵入三陰經,傳變於經絡,無法驅散,又不注重補養,導致失血、咳嗽、發熱,最終形成風勞。

勞心感冒:心勞之人,心血不足,內火旺盛。或因口渴喝冷飲,或因乾燥而洗冷水澡,或在風中受涼,或長時間露天坐著,導致風寒入侵,內外邪氣交合,咳嗽、失血、發熱,最終形成風勞。

勞力受邪:勞力之人,負重奔跑,損傷血脈,胸膈脹痛已久,又受風寒侵襲,邪氣內閉,導致咳嗽、失血,最終形成風勞。

性情暴躁:天生性情暴躁,固執己見,不明事理,胡作妄為,或感冒後,無法忍受病痛,經常換醫生,急於求成,導致咳嗽、失血、聲音嘶啞、發熱,肌肉消瘦,最終形成風勞。

心思過度:讀書人思慮過度,心力交瘁,血液不能滋養肌膚,面色萎黃消瘦,或受風寒侵襲,又胡亂服用消散藥物,導致吐血發熱,最終形成風勞。

童男童女:童男童女,婚嫁年齡不適宜,經常鬱悶不樂,慾望無法滿足,天癸不通,形神衰弱,偶爾受風寒侵襲,內熱加重,咳嗽、發熱,最終形成風勞。

寡婦尼姑:寡婦、尼姑,積鬱憤恨,憂思過度,心火旺盛,偶爾受風寒侵襲,內外邪氣鬱結,最終導致咳嗽、吐血、發熱,形成風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