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三十 (1)
上集卷之三十 (1)
1. 疳勞例方
六神散,治氣不歸原,發熱不退。
人參,茯苓,山藥,白朮,扁豆,甘草(各等份)
上為末,每服一錢,薑、棗煎。此藥用處甚多,治胃冷加附子,風症加天麻、防風,泄痢加粟殼。
脾風方
人參,冬瓜仁(各五錢),南星(切片,薑汁煮,存性,用一兩)
上為細末,用一錢,水煎服。
露星膏
黃耆,胡連,地骨皮,柴胡(各等份)
上為末,蜜丸芡實大,隔宿酒浸一宿,次日澄去酒,薄荷湯浸服之。
白附丸,治小兒咳嗽有痰,感冒發熱,吐瀉,心神不安。
南星,半夏,白附子,白礬(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丸,如桐子大,薄荷湯下。
木香丸,治疳痢。
黃連(三錢),木香,厚朴,夜明砂(紙炒各二錢),訶子肉(炒一錢)
上為末,飯丸麻子大,干艾、生薑湯下。
錢氏安神丸,治心疳,除火邪熱渴,清心化痰。
麥冬,牙硝,茯苓,山藥,寒水石,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研),龍腦(一字)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砂糖水下。
《秘旨》安神丸,治心疳,睡中驚悸,或受驚嚇而作。
人參,棗仁,茯神,半夏(各一錢),當歸,白芍,橘紅(各七分),五味子(五粒),炙甘草(三分)
上為末,薑汁糊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
人參安神丸
黃耆(二錢),人參,陳皮(各一錢),甘草,炙甘草(五錢),白芍(七分),黃連(少許),茯苓(四分)
上為粗末,每服水二盞,煎五沸服。
補脾湯,治小兒久病,面黃肌瘦,咬牙目劄,頭髮稀少,誤藥所致。
人參,白朮(各一錢),白芍,茯苓(各八分),川芎,陳皮(各六分),炙甘草,黃耆,當歸(各四分),生薑(一片)
惺惺散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北細辛,川芎,蘇梗(各等份)
—方加防風、花粉、薄荷。
銀白散,治胃虛吐瀉。
糯米(炒二兩),扁豆(蒸二兩),白朮(炒一兩),甘草(炙,三錢),丁香,藿香(各二錢)
上為末,紫蘇米飲下。
《直指方》加炮薑、白附子、全蠍、木香、石蓮子,姜水煎。
白話文:
[疳勞例方]
【六神散】:適用於氣力無法回復原狀,持續發燒不退的情況。 成分包含人參、茯苓、山藥、白朮、扁豆、甘草,所有成分均需等量。將這些成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並以薑和棗煎煮。此藥有多種用途,若治療胃冷可添加附子,若是風症則添加天麻和防風,若為泄痢則添加粟殼。
【脾風方】:由人參和冬瓜仁(各五錢)以及南星(切片後以薑汁煮,保留其性質,用量為一兩)組成。將所有成分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露星膏】:成分為黃耆、胡連、地骨皮、柴胡,所有成分均需等量。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再以蜂蜜製成芡實大小的丸狀,先以酒浸泡一夜,第二天澄清去除酒,再以薄荷湯浸泡服用。
【白附丸】:適用於小孩咳嗽有痰、感冒發燒、嘔吐腹瀉、心神不寧。成分包括南星、半夏、白附子、白礬,所有成分各需一兩。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以薑汁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再以薄荷湯服用。
【木香丸】:適用於疳痢。成分為黃連(三錢)、木香、厚朴、夜明砂(紙炒各二錢)、訶子肉(炒一錢)。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以飯製成芝麻大小的丸狀,再以幹艾、生薑湯服用。
【錢氏安神丸】:適用於心疳,能消除火邪熱渴,清心化痰。成分為麥冬、牙硝、茯苓、山藥、寒水石、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研)、龍腦(一字)。將所有成分磨成細粉末,以煉蜜製成雞頭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半丸,再以砂糖水服用。
【祕旨安神丸】:適用於心疳,能在睡夢中緩解驚悸,或是因受到驚嚇所導致的情況。成分為人參、棗仁、茯神、半夏(各一錢)、當歸、白芍、橘紅(各七分)、五味子(五粒)、炙甘草(三分)。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以薑汁製成丸狀,芡實大小,每次服用一丸。
【人參安神丸】:成分為黃耆(二錢)、人參、陳皮(各一錢)、甘草、炙甘草(五錢)、白芍(七分)、黃連(少許)、茯苓(四分)。將所有成分磨成粗粉末,每次服用時以二盞水煎至五沸即可服用。
【補脾湯】:適用於小孩長時間生病,面色黃且身體瘦弱,咬牙、眼神呆滯,頭髮稀疏,可能因誤用藥物所導致。成分為人參、白朮(各一錢)、白芍、茯苓(各八分)、川芎、陳皮(各六分)、炙甘草、黃耆、當歸(各四分)、生薑(一片)。
【惺惺散】:成分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北細辛、川芎、蘇梗,所有成分均需等量。另有一配方會添加防風、花粉、薄荷。
【銀白散】:適用於胃虛引致的嘔吐腹瀉。成分為糯米(炒二兩)、扁豆(蒸二兩)、白朮(炒一兩)、甘草(炙,三錢)、丁香、藿香(各二錢)。將所有成分磨成粉末,以紫蘇米飲服用。
《直指方》的配方會額外添加炮薑、白附子、全蠍、木香、石蓮子,以薑水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