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一 (1)

1. 上集卷之三十

2. 童子疳勞

3. 經旨

孫思邈曰:小兒六歲以下,黃帝無說。中古巫妨始撰《顱囟經》,以占壽夭。自茲始有此方,則小兒方藥,始於巫妨也。

白話文:

孫思邈說:對於六歲以下的小孩,黃帝並沒有相關的論述。到了中古時代,由巫妨開始編寫了《顱囟經》,用來預測小孩的壽命長短。從這本書開始,纔有了關於小兒的治療方法,可見小兒的醫療方式,是由巫妨開始的。

4. 脈法

小兒之脈,非比大人之多端,但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即是小兒之肯綮。蓋強弱可以見虛實,緩急可以見邪正。四者既明,則無論諸症,皆可類推。

白話文:

在診斷小孩的脈象時,不像判讀大人的脈象那麼複雜多變。只需觀察強、弱、緩、急這四種脈象,就能掌握診斷小孩病情的關鍵。因為脈象的強弱能反映體質的虛實,而脈象的緩急則能顯示病邪與身體的正氣狀況。一旦這四種脈象清楚了,那麼對於各種病症,都能以此類推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