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1)

1. 治案

汪石山治一婦人,產後未滿月,因怒氣血流如水,三日方止。遂又勞苦,四肢無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熱,口乾,五心如炙。諸醫皆用柴、芩、薄荷之類,其熱愈熾。診其脈,弦大無力,此蓐勞也。以四物一兩,入胡連、秦艽、青蒿各五分,數服,熱退身涼。後以黃連八珍丸,一料而安。

又治王僉憲宜人,產後因沐浴發熱嘔惡,渴欲飲冷水瓜果,譫語若狂,飲食不進,體素豐厚不受補。醫用清涼,熱增劇。診得六脈浮大洪數,汪曰:產後暴損氣血,孤陽外浮,內真寒而外假熱,宜大補氣血。與八珍湯加炮姜八分,熱減大半。病人以素大宜於參、耆,不肯再服。一日復大熱如火,復與前劑,潛加參、耆、炮姜,連進二三服,熱退身涼而愈。

薛立齋治婦女癆瘵,十中二三。沖為血海,瘀積不行,及至血乾經斷,骨蒸潮熱,夜夢鬼交。宜急導其血,加人參以行之,收功旦夕可也。若以丸藥緩治,王道緩圖,坐以待斃。

又治一產婦,朝吐痰,暮發熱,無寐,宜用清痰降火之藥,肌體日瘦,飲食日少。診曰:早間吐痰,脾氣虛也;夜間發熱,肝血虛也;晝夜不寐,脾血耗氣。通用六君加逍遙、歸脾,以次調理而全愈。

李士材治一產婦,略聞聲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李以為脾氣虛敗,用參、時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嚥下,乃漸加至錢許,卻服參湯而痊。

又治一產婦,盜汗不止,遂致廢寐,神思疲甚,口乾引飲。李謂血虛有熱,當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內黃芩、連、柏炒黑,倍加人參,二劑而愈。

又治一產婦,朝寒暮熱,或不時寒熱,久不愈,用六君、補中益氣,百餘劑而愈。

白話文:

[案例]

汪石山治療一位產後未滿月的婦人,她因為生氣導致氣血失調,血如泉湧,三天後才停止。之後,她又過度勞累,四肢無力,睡覺時會大量出汗,下午時分出現類似潮汐的熱感,口渴,手掌、腳掌和胸口像被炙烤一樣。許多醫生都開了柴胡、黃芩、薄荷等藥,但她的熱症反而更嚴重。汪石山診察她的脈象,發現是弦大無力,這是產後勞損的現象。他用四物湯一兩,加入胡連、秦艽、青蒿各五分,服用幾次後,熱退身涼。後來,他又讓她服用黃連八珍丸,一療程後病情得到穩定。

另一次,他治療了王僉憲的夫人,產後洗澡後發燒,噁心,想喝冷水和吃瓜果,說話不清,食慾不振,體質原本就較虛弱,無法承受補藥。醫生使用清涼藥物,但熱症反而更嚴重。汪石山診察她的脈象,發現六脈浮大洪數,他說:產後突然損失大量氣血,孤陽外浮,體內真寒而外表假熱,應該大補氣血。他讓她服用八珍湯加上炮製的薑八分,熱症減輕了一大半。病人因為過去對人參和黃耆反應強烈,不願再次服用。一天,她的熱症再次如火般猛烈,汪石山再次使用先前的藥方,偷偷加入人參、黃耆和炮薑,連續服用兩三劑後,熱症退去,身體恢復冷靜,病情好轉。

薛立齋治療婦女的肺結核,十個病人中有兩三個能康復。他認為,衝脈為血海,如果瘀血積聚,血會乾涸,月經也會停經,伴隨骨蒸潮熱,夜晚做鬼交的夢。應急導血,加上人參,短期內就能見效。如果用丸藥慢慢治療,就像慢車在慢慢前行,病人只能坐以待斃。

另一次,他治療一位產婦,早上吐痰,晚上發燒,失眠,他建議使用清痰降火的藥物,但她的肌肉逐漸消瘦,食慾逐漸減少。他診察後表示:早上吐痰,是脾氣虛;晚上發燒,是肝血虛;日夜不眠,是脾血耗氣。他讓她服用六君子湯加上逍遙散、歸脾湯,逐步調理後,病情完全恢復。

李士材治療一位產婦,稍微聽到聲音就會大量出汗,並且昏厥,任何藥物到嘴邊就會嘔吐。他認為是脾氣虛敗,用人參和時為細丸,每次含三五粒,隨著唾液吞下,然後逐漸增加到一錢左右,再服用人參湯,病情得以痊癒。

另一次,他治療一位產婦,盜汗不止,導致無法睡眠,精神非常疲憊,口渴想喝水。他認為是血虛有熱,應使用當歸補血湯代替茶飲,再以當歸六黃湯內黃芩、連、柏炒黑,加倍加入人參,服用兩劑後病情好轉。

另一次,他治療一位產婦,早晨寒冷,傍晚發熱,或不定時寒熱交錯,長時間未能康復,使用六君子湯和補中益氣湯,服用一百多劑後病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