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四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十四 (1)

1. 脅痛

內傷虛損,脅肋疼痛者,凡房勞過度,腎虛羸弱之人,多有胸脅間隱隱作痛。此肝腎精虛,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血而然。凡人之氣血,猶源泉也,盛則流暢,少則壅滯,故氣血不虛則不滯,虛則無有不滯者。倘於此症,而不知培氣血,而但知行滯通經,則愈行愈虛,鮮不殆矣。宜右歸飲、小營煎、大補元煎。

—虛勞之症,大抵多心下引脅俱痛。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尤宜用膏子加韭汁、桃仁泥。

—憂思過度,耗傷心脾氣血,病有如前者,宜逍遙飲、三陰煎、七福飲、歸脾湯。

—勞倦過傷肝脾氣血,病如前者,大營煎、大補元煎。若肝脾血虛,或鬱怒傷肝,寒熱脅痛者,逍遙散。或肝腎虧損,脅肋作痛,頭眩心跳,身痛;或婦人經水不調,經後作痛者,宜補肝煎主之。

澄按:脅者,足少陽膽經所絡之地,左統於肝,右屬於脾,上與肺相近,下與腎相通。雖有食積痰火,血滯氣鬱之殊,而虛損之因,每多肝虛血少,燥暴善怒所致。蓋本體既虛,水不養木,易於動怒,血菀於胸;又或逢不適意事,頓足捶胸,振動血絡;又有讀書作文,用心太過,以胸伏桌弦,盡力倚貼;又或少年子弟,遊戲賭場,呼紅喝綠,胸脅靠桌,暫不見傷,漸漸脅痛;或偶爾失紅,急欲遏止,誤服涼藥,死血冰凝。

此虛損中所以多見脅痛之症,其因氣鬱血瘀,多與雜症相同,而一虛一實之分,又與雜症絕不相類。蓋雜症可消、可破、可溫燥,而虛損惟有平肝養血,兼補兼活血而已。

白話文:

[脅痛]

內部傷害導致虛弱虧損,引起脅肋部位疼痛,常見於過度性生活,腎臟虛弱的人,常常感到胸口和脅部隱隱作痛。這是由於肝腎精氣虛損,無法化生氣血,氣血虛弱而引起的。人體的氣血,就像水源,旺盛時則流暢,少了就容易阻塞,所以氣血如果不虛就不會滯留,一旦虛了,就無處不滯。對於這種病症,如果只知疏通經絡,卻不懂得培養氣血,只會越疏通越虛,病情鮮有不會惡化的。適合服用右歸飲、小營煎、大補元煎等方劑。

  • 對於虛勞的症狀,大多數會出現心下和脅部同時疼痛。這是因爲淤血未消,新的血液無法滋養身體,特別適合使用膏子加入韭汁、桃仁泥。

  • 過度憂思,消耗心脾氣血,症狀如前的,宜服逍遙飲、三陰煎、七福飲、歸脾湯。

  • 過度勞累傷及肝脾氣血,症狀如前的,可用大營煎、大補元煎。如果肝脾血虛,或怒氣傷肝,寒熱脅痛的,可用逍遙散。或肝腎虧損,脅肋疼痛,頭暈心跳,身體疼痛;或者女性月經失調,經後疼痛的,宜用補肝煎。

註解:脅部是足少陽膽經絡的地方,左邊與肝相連,右邊與脾相接,上面靠近肺,下面與腎相通。雖然可能有食積、痰火、血滯、氣鬱的不同,但是虛損的原因,多數是因爲肝虛血少,容易暴躁憤怒。因爲身體本身已經虛弱,水不養木,容易動怒,血液在胸部積聚;又或者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頓足捶胸,震動血脈;又或者讀書寫作,用力過度,胸部貼在桌子上;又或者年輕的孩子,在遊戲場玩耍,大聲喊叫,胸部靠在桌子上,暫時沒有受傷,漸漸出現脅痛;或者偶爾出血,急於制止,誤服涼藥,導致淤血凝固。

這就是爲什麼虛損中經常出現脅痛的原因,因爲氣鬱血瘀,多與雜症相似,但是虛實的區別,又與雜症完全不同。雜症可以消、可以破、可以用溫燥的方法治療,而虛損只有平肝養血,同時補血活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