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十二 (2)

1. 怔忡驚悸健忘善怒善恐不眠例方

茯苓飲子,治痰迷心竅,怔忡不止。

陳皮,半夏,茯苓,茯神,麥冬(各一錢五分),沉香,甘草(各五分)

加姜五片,煎七分服。

硃砂安神丸,治夢中驚悸,心神不安,怔忡等症。

硃砂(五錢,水飛,另研),黃連(六錢),生地(一錢五分),甘草,當歸(各三錢)

吳鶴皋曰:夢中驚悸者,心血虛而火襲之也。是方也,硃砂之重,可以安神;黃連之苦,可以瀉火;生地之涼,可使清熱;當歸之辛,可使養血;乃甘草者,一可以緩其炎炎之焰,一可以養氣而生神也。

朱雀丸,治驚氣怔忡,並治以心腎不交,健忘。

白茯神(二兩),沉香(五錢)

上為末,蜜丸,硃砂為衣,每服三錢。

大聖枕中丹

敗龜甲(酥炙),龍骨(研末,入雞腹中煮一宿),遠志(去心苗),九節菖蒲(去毛)

各等份,為末,每服一錢,酒調下,日三服。

宏格曰:是方出於孫真人之《千金方》,其來必有所自。但曰孔子大聖之方,則未敢是非也。

壽星丸,治怔忡健忘。

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炭五斤,坑內燒,掃淨,酒澆,南星下坑,急蓋密一宿,焙),琥珀(四兩,另研),硃砂(一兩,水飛,一半為衣)

豬心血三個,生薑汁打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人參湯送下三錢,日三服。

簡要濟眾方,治心氣不寧,怔忡驚悸,清上膈風熱痰飲。

白石英,硃砂(各等份)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金銀湯調下。

遠志丸,治心神恍惚不寧,夢泄遺精。

人參,茯神,白茯苓,龍齒,遠志(薑汁浸,炒),石菖蒲(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八十丸。

益榮湯,治思慮過度,心血耗傷,怔忡恍惚,不寐。

人參,白芍,當歸,棗仁,柏子仁(各五分),黃耆,茯神(各一錢),紫石英(五分),遠志,木香,甘草(各三分)

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

薑朮湯,治心下停飲怔忡。

白朮,白姜,茯苓,半夏曲(各一錢),官桂(三分),甘草(五分)

棗三枚,煎服。

白話文:

茯苓飲子:治療痰迷心竅,怔忡不止。配方:陳皮、半夏、茯苓、茯神、麥冬(各一錢五分),沉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服七分。

硃砂安神丸:治療夢中驚悸、心神不安、怔忡等症。配方:硃砂(五錢,水飛研磨)、黃連(六錢)、生地(一錢五分)、甘草、當歸(各三錢)。吳鶴皋解釋:夢中驚悸是心血虛弱,心火上擾所致。此方硃砂鎮心安神,黃連瀉火,生地清熱,當歸養血,甘草緩和藥性,並滋養心神。

朱雀丸:治療驚悸怔忡,以及心腎不交、健忘。配方:白茯神(二兩)、沉香(五錢),研末製成蜜丸,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三錢。

大聖枕中丹:治療驚悸怔忡。配方:敗龜甲(酥炙)、龍骨(研末,放入雞腹中煮一夜)、遠志(去心苗)、九節菖蒲(去毛),等量混合研末,每次服用一錢,酒送服,每日三次。宏格評註:此方出自孫真人《千金方》,但稱其為孔子大聖之方,則不敢妄下斷言。

壽星丸:治療怔忡健忘。配方:南星(一斤,需特殊炮製:挖坑深二尺,放炭五斤燒盡,掃淨後澆酒,將南星放入坑中急蓋一夜,再烘乾)、琥珀(四兩,研磨)、硃砂(一兩,水飛,一半做丸衣),豬心血三個,用薑汁調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錢,用人參湯送服,每日三次。

簡要濟眾方:治療心氣不寧,怔忡驚悸,以及上焦風熱痰飲。配方:白石英、硃砂(等量),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五分,金銀湯送服。

遠志丸:治療心神恍惚不安,夢遺滑精。配方:人參、茯神、白茯苓、龍齒、遠志(薑汁浸泡後炒)、石菖蒲(各二兩),研末製成蜜丸,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七八十丸。

益榮湯:治療思慮過度,心血耗傷,怔忡恍惚,失眠。配方:人參、白芍、當歸、棗仁、柏子仁(各五分),黃耆、茯神(各一錢),紫石英(五分),遠志、木香、甘草(各三分),水煎服,加薑三片,大棗一枚。

薑朮湯:治療心下停飲導致的怔忡。配方:白朮、白薑、茯苓、半夏曲(各一錢),官桂(三分),甘草(五分),大棗三枚,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