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八 (4)
上集卷之十八 (4)
1. 濕鬱
周身腫痛,脈沉而細。宜白芷、二朮、茯苓、川芎、香附子,或升陽除濕湯。或濕流關節,遇陰則發疼痛。宜羌活、獨活、二朮、苓、瀉之類。
白話文:
全身浮腫並伴隨疼痛,脈搏呈現沉且細的特徵。適合使用白芷、兩種朮(通常指白朮和蒼朮)、茯苓、川芎、香附子等中藥,或者服用升陽除濕湯來治療。有時濕氣會影響到關節,一遇到陰冷天氣就會引發疼痛。這種情況下,應選擇羌活、獨活、兩種朮、茯苓以及瀉藥類的中藥來進行治療。
2. 風鬱
頭目皆痛,項背拘急,鼻嚏聲重,皮膚頑麻,癮疹瘙癢,或惡寒壯熱。宜消風散,或麻黃、桂枝、柴、葛、荊、防、生薑、薄荷之類。
白話文:
[風鬱症狀],會有頭痛眼痛,脖子和背部肌肉緊繃疼痛,打噴嚏且聲音沉重,皮膚麻木失去知覺,出現蕁麻疹且極度搔癢,或者感到寒冷並發高燒。適合服用消風散來治療,或是使用如麻黃、桂枝、柴胡、葛根、荊芥、防風、生薑、薄荷等藥材。
以上是根據古代中醫文獻的現代語轉譯,具體治療請遵從專業醫師指導。
3. 寒鬱
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脈沉無力,厥冷拘急。宜理中湯、乾薑、桂、附、吳茱、蓽茇、胡椒之類。
白話文:
如果因為體內寒氣過多導致噁心嘔吐,同時伴有腹痛以及拉肚子,且脈搏顯得沈弱無力,甚至有四肢冰冷和肌肉緊繃的現象。適合使用理中湯,或者是乾薑、肉桂、附子、吳茱萸、蓽茇、胡椒這一類的藥材來調理身體。
4. 熱鬱
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口燥咽乾,狂躁心煩。宜黃連解毒湯、梔子、石膏、龍膽草、知母、連翹、犀角、元參之類。
白話文:
[熱鬱]有高燒到乾嘔,說話亂七八糟無法入眠,口腔及咽喉乾燥,情緒激動且心情煩躁的症狀。適合用黃連解毒湯,搭配梔子、石膏、龍膽草、知母、連翹、犀角、元參等藥材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