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二十一 (1)

1. 經旨

經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太陰陽明論》曰: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填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標本病傳論》曰:先病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標。

《脈要精微論》曰: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

2. 脈法

尺脈寒細,謂之後泄。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瀉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緩濕邪,沉虛滑脫。凡泄瀉脈,沉緩弱小者生,浮大弦數者死。

3. 泄瀉

吳澄曰:虛勞而至於泄瀉,則難為力矣。蓋脾與胃合主腐熟水穀,外營肌肉,此後天之根本也。而其源,未有不由於先天,何也?經曰:腎主二便,腎開竅於二陰。命門火衰,則陰寒獨盛,丹田不暖,則尾閭不固。二便之開合,惟腎是司。虛勞泄瀉,多由脾腎兩虧,真陰真陽不足所致也。

其症多見咳嗽吐痰,潮熱失血,而治者不察,或滋陰以損其脾,或寒涼以傷其胃,則腎中之真陽益弱,本不泄瀉者,亦多泄瀉矣。既泄瀉,則難為力矣。

4. 論脾胃為泄瀉之本

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健運。使脾健胃和,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以行榮衛。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清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含汙下降,而泄瀉矣。脾強者,滯去則愈,此強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

脾弱者,因虛所以易瀉,因瀉所以愈虛。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陽衰則寒從中生,故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且陰寒性降,下必及腎,故瀉多必亡陰,謂亡其陰中之陽耳。所以泄瀉不愈,必自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腸澼者,豈非降泄之甚,而陽氣不升,臟氣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氣虛,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復以寒之逐之,無有不致敗者。

5. 真陰不足泄瀉

真陰不足而泄瀉者,則或多臍下之痛,或於寅卯時為甚,或食入已久,反多不化,而為嘔惡溏泄,或瀉不甚臭,而多見完穀等症。蓋因丹田不暖,所以尾閭不固;陰中少火,所以中焦易寒。此其咎在下焦,故曰真陰不足也。本與中焦無涉,故非利所及也,惟胃關煎一劑,乃為最上之乘。

且人之患此者最多,勿謂其新病,而不可用也;勿謂其年少,而未宜用也。覺有是症,即宜是藥,劑少功多,攸利非小。但知者見其先,昧者見其後,見其後,恐見其遲矣。

6. 真陽不足泄瀉

腎乃胃之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醜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氣極盛之時,令人泄瀉不止也。椒附丸五味子散四神丸,皆治此之良方。若必陽生於陰,而腎氣充足,則又惟八味丸為宜。新方特製胃關煎一炁丹九炁丹復陽丹之屬,斯得其濟者,多矣。

7. 陽虛泄瀉

陽虛之人,脾虛不能勝濕,而濕勝則能生寒,陽氣因寒所以日敗,胃氣因濕所以日虛。其症則形容日羸,飲食漸減,或脈忽見弦細,或日體常怯寒,或臍腹常有隱痛,或眩暈常多困倦,或不安於五鼓,或加甚於秋冬。但無熱症可據,而常多飧泄者,則總屬虛寒也。凡若此者,不速培陽氣,必致漸衰而日危矣。

8. 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脾虛下陷,胃氣不能上騰,則注下泄瀉。宜升舉脾胃之氣,而瀉自止。

9. 脾濕泄瀉

土德無漸,水邪不濫。故瀉多成於土濕,濕皆本於脾虛。倉廩得職,水穀善分。虛而不培,濕淫轉甚。經云虛者補之是也。

10. 鬱結泄瀉

憂思太過,脾氣結而不開,肝氣不舒,下凌脾土,虛損症多有之,宜開鬱舒結。

11. 鬱熱泄瀉

虛損有種肺氣閉錮,肺金不清,咳嗽胸滿,肺中鬱熱,回奔大腸而瀉者,當先清肺金,然後和脾。

12. 鬱怒泄瀉

虛損之人,每多善怒。怒氣未除,便進飲食,怒氣挾食,致傷脾胃。脾胃一傷,即發泄瀉,不可消食,致脾氣益弱。亦不可利氣疏解,使肝益虛。大法,補脾之虛,而利肝之氣。故患此必須切戒惱怒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