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七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七 (2)

1. 治腳氣邪注各經方

上為細末,酒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一方,加炮附子、肉桂、蒼朮各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末,用酒和麵糊做成像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溫酒或鹽湯都可以送服。另一種方劑,則需加入炮製過的附子、肉桂、蒼朮各一兩。

2. 治腳氣屬風濕方

驅風左經湯,治風勝自汗,走注腫痛,或惡寒無汗。

羌活,防風,細辛,秦艽,天麻,荊芥,獨活,防己(酒浸,曬乾,各一錢半),甘草(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服。自汗加桂枝三分;無汗加麻黃、乾葛、柴胡各五分。

香蘇散,治風濕腳痛,疏通氣道。

香附子,紫蘇葉(各二兩),陳皮(一兩),甘草(五錢)

上銼,每服四錢,加薑蔥煎服。加檳榔、木瓜,名檳蘇散。

加味敗毒散,治足三陽經受風熱毒氣流注腳踝,焮赤腫痛,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或無汗惡寒。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甘草,人參,茯苓,川芎,蒼朮,大黃(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半兩,姜三片,水煎服。自利及熱不甚者,去大黃加防己。

一方,治諸般腳氣,一服除根。

防風(去蘆,二錢),羌活,蟬退(各三分),薄荷(五分),紫蘇(四分)

上曬乾為末,每服五錢,以無灰酒半碗,熱調服,至一時久,即用紫蘇半斤,忍冬花四兩,木饅頭七個,蘇木二兩,銼為粗末,用水以一中桶,煎湯傾桶內,披厚衣坐於桶上,勿令走了藥氣,將腳腿熏之,當自下而上,汗出直至項門,其出如水盡為度,藥湯分三次添用,只一用,永除根。

蒼朮丸,治乾溼腳氣,筋脈拘攣,疼痛不能行。

蒼朮(米泔浸,炒,四兩),乳香,沒藥(各另研,二兩),牛膝,青鹽(各半兩),熟艾(四錢),川烏(三錢),全蠍(炒,二錢)

上為細末,以木瓜一個大者,切一頭留作蓋,去穰,入藥於內,將蓋拴定於黑豆中,蒸令極爛,取出,去皮,連藥研為膏,卻入生蒼朮末拌勻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木瓜湯、鹽酒任下。

加減至寶丹,治腳氣,止疼痛,除風濕。

石膏(火煮三十沸),白蒺藜(炒赤,去皮尖,各三兩),骨碎補(去毛,炒,四兩),當歸(酒浸),檳榔,木瓜(生用),紫金皮(去骨,各二兩),月寶砂(醋煮乾,五兩),淮烏頭(三個),白膠香(三兩,淨水煮數十沸,令水乾)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生薑一塊,空心以好酒一盞送下。服後一時久,用外應散熏蒸淋洗。一方,除紫金皮、木瓜,加防風、小黑豆。一方,加赤芍藥。一方除紫金皮、石膏,加白朮、木香、川烏。

活血應痛丸,治風濕客於腎經,血脈凝滯,腳重疼痛,項背拘攣不得轉側。常服活血脈、壯筋骨。

狗脊(去毛,四個),蒼朮(泔浸一宿,去皮,六斤),沒藥(十兩,另研),草烏頭(一斤半),香附子(炒,七斤半),陳皮(去白,五升)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熟水任下。

加減地仙丹,治風冷邪濕,留滯下焦,足膝拘攣,喘滿疼痛。

白話文:

【治療腳氣屬於風濕的處方】

  • [驅風左經湯]:用於治療因風邪所致的自汗、移動性腫痛,或是感到惡寒且無汗的情況。

  • 藥材有羌活、防風、細辛、秦艽、天麻、荊芥、獨活、防己(先用酒浸泡再曬乾)、甘草。每種藥材各使用約4.5克。

  • 將上述藥材研碎為一劑,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飯前服用。若自汗增加桂枝約1克;無汗則加入麻黃、乾葛、柴胡各約1.5克。

  • [香蘇散]:用於治療因風濕導致的腳痛,能幫助疏通氣道。

  • 藥材有香附子、紫蘇葉各60克,陳皮30克,甘草12.5克。

  • 將上述藥材研碎,每次服用約12克,加入薑和蔥煎煮服用。可加入檳榔、木瓜,稱為檳蘇散。

  • [加味敗毒散]:用於治療足部三陽經受到風熱毒氣影響,出現腳踝紅腫疼痛,以及類似瘧疾的寒熱交錯、自汗怕風或無汗怕寒的症狀。

  • 藥材有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桔梗、甘草、人參、茯苓、川芎、蒼朮、大黃,每種藥材等量使用。

  • 將上述藥材研碎,每次服用約15克,加入三片薑,用水煎煮服用。若有腹瀉或發熱不嚴重,去除大黃並加入防己。

  • [一種處方]:用於治療各種腳氣,一劑即可根治。

  • 藥材有防風(去除蘆莖)、羌活、蟬蛻、薄荷、紫蘇,每種藥材各有特定份量。

  • 先將藥材曬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15克,用半碗無灰酒熱調服用。約一小時後,使用大量紫蘇、忍冬花、木饅頭、蘇木,研成粗末,用水煎煮倒入桶內,穿著厚重衣物坐在桶上,讓藥氣薰蒸雙腳,直到汗從腳底出到頸部,汗水盡出為止。藥湯可分三次使用,一次即可根除。

  • [蒼朮丸]:用於治療乾濕腳氣,筋脈拘攣,疼痛難以行走。

  • 藥材有蒼朮(米泔水浸泡後炒)、乳香、沒藥、牛膝、青鹽、熟艾、川烏、全蠍,每種藥材各有特定份量。

  • 將上述藥材研成細末,使用一個大的木瓜,切開一端保留作為蓋子,挖掉果肉,放入藥材,蓋上蓋子固定,放入黑豆中蒸至極為軟爛,取出後去皮,與藥材一起研成膏狀,再加入生蒼朮末混合均勻,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50粒,空腹時以木瓜湯或鹽酒送服。

  • [加減至寶丹]:用於治療腳氣,止痛,祛風濕。

  • 藥材有石膏、白蒺藜、骨碎補、當歸、檳榔、木瓜、紫金皮、月寶砂、淮烏頭、白膠香,每種藥材各有特定處理方式和份量。

  • 將上述藥材研成粉末,加入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嚼一小塊生薑,空腹時以好酒一盞送服。服後一小時,使用外應散薰蒸淋洗。

  • [活血應痛丸]:用於治療風濕入侵腎經,導致血脈凝滯,腳重疼痛,項背僵硬無法轉動。經常服用可活化血脈,壯筋骨。

  • 藥材有狗脊、蒼朮、沒藥、草烏頭、香附子、陳皮,每種藥材各有特定處理方式和份量。

  • 將上述藥材研成粉末,加入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20粒,溫酒或熟水送服。

  • [加減地仙丹]:用於治療風冷邪濕滯留下焦,導致足膝拘攣,呼吸困難和疼痛。

  • 藥材有地龍、五靈脂、烏藥、白膠香、五加皮、椒紅、威靈仙、木瓜、赤小豆、川烏、黑豆、天仙藤、蒼朮、木鱉子,每種藥材等量使用。

  • 將上述藥材研成粉末,加入酒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服用70粒,鹽湯或酒送服。

  • [透骨丹]:用於治療腳氣。

  • 藥材有川烏、羌活、白茯苓、木香、乳香、沉香、檳榔、木瓜、川芎,每種藥材各有特定份量。

  • 將上述藥材研成粉末,加入麪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60粒,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