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一·上 (2)
卷一·上 (2)
1. 論風分在腑在臟在經淺深之異
要略,云: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經絡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在經即重不勝,邪入腑則不識人,入臟即難言,口吐涎。
樓氏綱目,曰:《靈樞經》云: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故其邪氣淺者,脈偏痛。又云: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巨針,大針也,《靈樞·九針十二原篇》第九針曰:大針尖如挺,其鋒微圓,以瀉機關之水也),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痱之為病也(痱猶言廢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上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是偏枯痱病之辨也),志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此《內經》論中風之淺深也。其偏枯身偏痛而言不變,志不亂者,邪在分腠之間,即仲景、東垣所謂邪中腑是也。痱病無痛,手足不收,而言喑智亂者,邪入干里,即仲景、東垣所謂邪中臟是也。
白話文:
《要略》中記載
風邪所致的疾病,常常會導致半身不遂。這是因為經絡虛空,邪氣無法排出,導致一邊肢體麻痺,另一邊則正常。邪氣緩慢,正氣則急促,正氣引導邪氣,導致肢體歪斜、行動不便。邪氣停留在經絡,則皮膚麻木,停留在經脈則沉重無力。邪氣侵入腑臟,則神志不清,認不得人;侵入臟器,則難以言語,還會口吐涎液。
《樓氏綱目》中引用《靈樞經》記載
虛邪偏居身體的一側,深入經絡,藏於榮衛之間。榮衛氣血衰弱,真氣便會流失,邪氣獨留,就會導致半身不遂。邪氣較淺者,脈絡會感到疼痛。
書中又說:半身不遂,身體一側不能使用,並且疼痛,言語無法表達,但神志清醒,這種情況是邪氣停留在分腠之間,也就是仲景、東垣所說的邪氣侵犯腑臟。
半身不遂,身體一側無痛,四肢無力,言語含糊不清,神志混亂,這種情況是邪氣深入幹裏,也就是仲景、東垣所說的邪氣侵犯臟器。
以上是《內經》關於中風病症輕重的論述。
半身不遂,身體一側疼痛,言語無法表達,但神志清醒,是邪氣停留在分腠之間,也就是仲景、東垣所說的邪氣侵犯腑臟。
半身不遂,身體一側無痛,四肢無力,言語含糊不清,神志混亂,是邪氣深入幹裏,也就是仲景、東垣所說的邪氣侵犯臟器。
張潔古,云:風者百病之始,善行而數變。行者動也,風本為熱,熱勝則風動,宜以靜勝其躁,養血是也。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榮,汗下各得其宜,然後可治。其在經雖有汗下之戒,而有中臟中腑之分,中腑者宜汗之,中臟者宜下之,此雖合汗下,亦不可過也。仲景云:汗多則亡陽,下多則亡陰,亡陽則損氣,亡陰則損形。故經言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也。初謂表裡不和,須汗下之,表裡已和,是宜治之在經也。其中腑者,面顏顯五色,有表證而脈浮,惡風惡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也,其病多易治。其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大小便秘結,皆曰中臟也,其病多難治。若風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隨證發其表。如兼中臟,則大便多秘結,宜以三化湯通其滯。表裡證已定,別無變端,後以大藥和而治之。大抵中腑者多著四肢,中臟者多滯九竅。雖中腑者多兼中臟之證,至於舌強失音,久服大藥,能自愈也。
白話文:
張潔古說:風是百病的根源,它善於流動變化。流動就是動,風的本質是熱,熱盛則風動,應以靜止來剋制它的躁動,養血就是靜止之道。治療時要少出汗,也要少瀉下。出汗太多會虛耗衛氣,瀉下太多會損傷營血,汗和瀉下都應適度,纔能有效治療。
李東垣,云:風中血脈則口眼喎斜,中腑則肢節廢,中臟則性命危。此三者治各不同,如中血脈,外有六經之形證,則從小續命湯加減,及疏風湯治之;如中腑,內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湯,或《局方》中麻仁丸通利之。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宜養血通氣,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治之。中臟痰涎昏冒,宜至寶丹之類鎮墜。若中血脈、中腑之病,初不宜用腦麝牛黃,為麝香入脾治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恐引風深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又不可一概用大戟、芫花、甘遂瀉大便,損其陰血,則真氣愈虛。(潔古言中臟者大小秘結。東垣言中腑者有便溺阻隔。二說當以東垣為主。蓋大小秘結,不中臟者亦有之,中臟者亦有大小便不秘結者也。劉宗厚曰:此分在裡在經之三證,立汗下調養之三法,可謂開後學之盲聾,但所用諸方,學者宜詳審之)
白話文:
李東垣說:風邪入侵血脈,會導致口眼歪斜;風邪入侵腑臟,會導致肢節廢弛;風邪入侵臟腑,則性命危殆。這三種情況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如果風邪入侵血脈,外在有六經的症狀,則應根據《小續命湯》加減方,以及《疏風湯》治療。如果風邪入侵腑臟,內有排泄不通暢的阻礙,宜使用三化湯,或《局方》中的《麻仁丸》通利。若外無六經的症狀,內無排泄不通暢的阻礙,則宜養血通氣,使用《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治療。如果風邪入侵臟腑,導致痰涎昏迷,則宜使用《至寶丹》等藥物鎮壓。
若風邪入侵血脈、腑臟的病症初期,不宜使用腦麝、牛黃,因為麝香入脾治肉,牛黃入肝治筋,龍腦入腎治骨,恐引風深入骨髓,就像油入面,難以去除。又不可一概用大戟、芫花、甘遂瀉大便,因為會損傷陰血,使真氣更加虛弱。
(潔古說中臟者是指大小便祕結。東垣說中腑者是指有排泄不通暢的阻礙。兩種說法應以東垣為主。因為大小便祕結,不中臟者也可能發生,中臟者也可能有大小便不祕結的情況。劉宗厚說:此乃分在裡在經的三種症狀,立汗下調養的三種方法,可謂為後學者開了眼界,但所用的藥方,學者應詳細審慎。)
薛立齋,曰:中風者,即《內經》所謂偏枯、風痱、風懿、風痹是也,而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分焉。夫中腑者為在表,中臟者為在裡,中血脈者為在中。在表者宜微汗,在裡者宜微下,在中者宜調榮。中腑者多著四肢,如手足拘急不仁,惡風寒,此數者病淺,皆易治,用加減續命湯之類。中臟者多滯九竅,如眼瞀者,中於肝;舌不能言者,中於心;唇緩便秘者,中於脾;鼻塞者,中於肺;耳聾者,中於腎。此數者病深,多難治。中血脈者,外無六經之證,內無便溺之阻,肢不能舉;口不能言,用大秦艽湯主之。中腑者多兼中臟,如左關脈浮弦,面目青,左脅偏痛,筋脈拘急,目瞤(音純)頭目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膽兼中肝也,用犀角散之類。如左寸脈浮洪,面赤,汗多,惡風,心神顛倒,言語謇澀,舌強口乾,忪(音忠,驚也)悸恍惚,此中小腸兼中心也,用麻黃散之類。如右關脈浮緩,或浮大,面唇黃,汗多惡風,口喎語澀,身重,怠惰嗜臥,肌膚不仁,皮肉瞤動,腹脹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用防風散之類。如右寸脈浮澀而短,面色白,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悶,短氣,自汗,聲嘶,四肢痿弱,此中大腸兼中肺也,用五味子湯之類。如左尺脈浮滑,面色黧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兩耳虛鳴,骨節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腎也,用獨活散之類。此皆言真中風也,其間亦有氣血之分焉。蓋氣虛而中者,由元氣虛而賊風襲之,則右手足不仁,用六君子湯加鉤藤、薑汁、竹瀝。血虛而中者,由陰血虛而賊風襲之,則左手足不仁,用四物湯加鉤藤、竹瀝、薑汁。氣血俱虛而中者,則左右手足皆不仁也,用八珍湯加鉤藤、薑汁、竹瀝。
白話文:
薛立齋曰:
中風,即《內經》中所說的偏枯、風痱、風懿、風痹。中風可分為中腑、中臟、中血脈三種。
中腑是指表證,多發於四肢,表現為手足拘急不仁,惡風寒。此類症狀較輕,易治,可用加減續命湯之類藥物。
中臟是指裡證,多滯留於九竅,如:
- 眼瞀,中於肝;
- 舌不能言,中於心;
- 脣緩便祕,中於脾;
- 鼻塞,中於肺;
- 耳聾,中於腎。
此類症狀較重,多難治。
中血脈則是指外無六經之證,內無便溺之阻,肢體不能舉起,口不能言的症狀,可用大秦艽湯主治。
中腑常兼有中臟,如:
- 左關脈浮弦,面目青,左脅偏痛,筋脈拘急,目瞤(音純)頭目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為中膽兼中肝,可用犀角散之類藥物。
- 左寸脈浮洪,面赤,汗多,惡風,心神顛倒,言語謇澀,舌強口乾,忪(音忠,驚也)悸恍惚,此為中小腸兼中心,可用麻黃散之類藥物。
- 右關脈浮緩,或浮大,面脣黃,汗多惡風,口喎語澀,身重,怠惰嗜臥,肌膚不仁,皮肉瞤動,腹脹不食,此為中胃兼中脾,可用防風散之類藥物。
- 右寸脈浮澀而短,面色白,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悶,短氣,自汗,聲嘶,四肢痿弱,此為中大腸兼中肺,可用五味子湯之類藥物。
- 左尺脈浮滑,面色黧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兩耳虛鳴,骨節疼痛,足痿善恐,此為中膀胱兼中腎,可用獨活散之類藥物。
以上所述皆為真中風,其間亦有氣血之分。
- 氣虛而中,由於元氣虛弱,被賊風襲擊,則右手足不仁,可用六君子湯加鉤藤、薑汁、竹瀝。
- 血虛而中,由於陰血虛弱,被賊風襲擊,則左手足不仁,可用四物湯加鉤藤、竹瀝、薑汁。
- 氣血俱虛而中,則左右手足皆不仁,可用八珍湯加鉤藤、薑汁、竹瀝。
樓氏,曰:中風,世俗之稱也,其證卒然仆倒,口眼喎邪,半身不遂,或舌強不言,唇吻不收是也。然名各有不同,其卒然仆倒者,經稱為擊僕,世又稱為卒中,乃初中風時如此也。其口眼喎邪,半身不遂者,經稱為偏枯,世又稱為左癱右瘓。及腲腿風,乃中倒後之證,邪之淺者如此也。其舌強不言,唇吻不收者,經稱為痱病,又稱為風懿、風氣,亦中倒後之證,邪之深者如此也。東垣以邪淺為中脈中腑而易治,邪深為中臟而難治者,得之矣。凡病偏枯,必先仆倒,故《內經》連名稱為擊僕偏枯也。後世迷失經意,以偏枯痱病之旨,一以中風名之,遂指偏枯為枯細之枯,而非左癱右瘓之證,習俗之弊,至於如此也。殊不知仲景云:骨傷則痿,名曰枯。蓋痿緩不收,則筋骨肌肉無氣以生,脈道不利,手足不稟水穀之氣,故曰枯,非細之謂也。或積日累月,漸成細者間有之,非可便指枯為細也。
白話文:
樓氏說:中風是民間的俗稱,它的症狀是突然倒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者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嘴唇合不攏。但是,中風的稱呼各有不同,突然倒下的,經書稱為「擊僕」,民間也稱為「卒中」,這是中風初期的情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經書稱為「偏枯」,民間也稱為「左癱右瘓」。還有「腲腿風」,這是中風之後的症狀,邪氣比較淺的情況。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嘴唇合不攏的,經書稱為「痱病」,也稱為「風懿」、「風氣」,也是中風之後的症狀,邪氣比較深的情況。東垣認為,邪氣淺的在經脈和腑臟,容易治療,邪氣深的在臟腑,就難治了,這就是這個道理。所有患有偏枯的人,一定先會倒下,所以《內經》把這個病症連在一起稱為「擊僕偏枯」。後世的人不明白經書的意思,把偏枯和痱病的意思都用「中風」來命名,就認為偏枯是「枯細」的「枯」,而不是「左癱右瘓」的症狀,習俗的弊端,到了這種程度。殊不知仲景說:骨頭受傷就會痿弱,叫做「枯」。因為痿弱不能收縮,筋骨肌肉沒有氣血滋養,經脈不通暢,手腳不能從水谷中吸收精氣,所以叫做「枯」,不是指「細小」的意思。有時候因為時間久了,逐漸變得細小的情況也有,不能直接把「枯」理解成「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