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七十二 (2)
卷七十二 (2)
1. 治寒心痛方
上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訶子散,治心脾冷痛不可忍,一服效。又治九種心痛,霍亂吐瀉。
訶子(煨,去核),厚朴(薑製),乾薑(炮),草果陳皮,良薑(炒),茯苓,神麯(炒),麥芽,甘草(炙,各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入鹽少許,食遠服。
卻痛散,治心氣冷痛不可忍者。
五靈脂(去砂),蒲黃(炒,各一錢),肉桂,石菖蒲,當歸,木香,胡椒(各一錢半),川烏(炮,二錢)
上銼,水煎,入鹽少許,米醋少許,食前服。
愈痛散,治心胃急痛。
五靈脂(去砂),玄胡索(炒,去皮),蒼朮(煨),良薑(炒),當歸(洗,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醋湯調下,不拘時。一方,蓬朮易蒼朮,名定痛散。用熱酒、醋湯下二錢,治證同。
桂靈散,治心腹大痛,危急者。
良薑(麩炒),厚朴,五靈脂(明淨者,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醋湯調下,立止。世不可缺此。
勝金散,治卒心脾痛。
五靈脂(水淘,炒,一兩),玄胡索,桂枝,當歸(酒洗),香附(炒,各七錢),沒藥,草果(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食前服。
草豆蔻丸,治客寒犯胃作痛,得熱則止,熱痛亦可用,止可一二服。或云治氣弱心痛亦妙。
草豆蔻(麵裹煨,一錢四分),橘紅,吳茱萸(湯泡),人參,黃耆,益母,白殭蠶(各八分),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青皮(各六分),澤瀉(小便多者減半),半夏(各一錢),桃仁(去皮尖,七個),麥芽(炒一錢半),神麯(炒),柴胡(脅不痛減半),薑黃(各四分)
上為末,桃仁另研如泥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湯下,食遠服。
小草丸,治胸痹心痛逆氣,膈中飲食不下。
小草,桂心,川椒,乾薑,細辛(各三兩),附子(炮,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米飲下,忌葷膩生冷。
二胡散,治冷氣,心腹㽲痛。腹中急痛也。
玄胡索(一方用延胡索),胡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服。
二炒香良散,治心腹㽲痛。
香附(炒),良薑(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米飲調服。二味須另研,若同炒則不效。
鐵刷湯,治心脾積痛,婦人血氣刺痛,中酒惡心,腸鳴泄瀉。
良薑(炒,二兩),茴香(炒,七錢),蒼朮(制),甘草(炙,各二兩八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姜鹽湯送下。
果附湯,治寒氣心痛。
附子,草果,良薑(各等分)
上銼,酒煎服,立效。
桂枝生薑枳實湯(金匱),治心中痞厥,逆心懸痛。
桂枝,生薑(各一兩),枳實(五個)
白話文:
治寒心痛方
第一方:取藥材煎一劑,加入生薑五片、大棗兩枚,水煎服,飯後服用。
訶子散:治療心脾寒冷疼痛難忍,一劑見效。也治療九種心痛、霍亂嘔吐腹瀉。 方劑:煨過的訶子(去核)、薑製過的厚朴、炮製過的乾薑、草果、陳皮、炒過的良薑、茯苓、炒過的神麴、麥芽、炙過的甘草(各一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煎一劑,加入少許鹽,飯後服用。
卻痛散:治療心氣寒冷疼痛難忍。方劑:去砂的五靈脂、炒過的蒲黃(各一錢)、肉桂、石菖蒲、當歸、木香、胡椒(各一錢半)、炮製過的川烏(二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水煎,加入少許鹽和米醋,飯前服用。
愈痛散:治療心胃急痛。方劑:去砂的五靈脂、炒過的玄胡索(去皮)、煨過的蒼朮、炒過的良薑、洗淨的當歸(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醋湯調服,不拘時間服用。另有一方,用蓬朮代替蒼朮,名為定痛散,用熱酒或醋湯送服二錢,治療的症狀相同。
桂靈散:治療心腹劇痛,危急重症。方劑:麩炒過的良薑、厚朴、乾淨的五靈脂(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熱醋湯調服,立即止痛。此方不可或缺。
勝金散:治療突然發作的心脾疼痛。方劑:水淘洗後炒過的五靈脂(一兩)、玄胡索、桂枝、酒洗過的當歸、炒過的香附(各七錢)、沒藥、草果(各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溫酒調服,飯前服用。
草豆蔻丸:治療外感寒邪犯胃引起疼痛,遇熱則止,熱痛也可使用,一般一、二劑即可見效。也說治療氣虛心痛也很有效。方劑:麵裹煨過的草豆蔻(一錢四分)、橘紅、湯泡過的吳茱萸、人參、黃耆、益母草、白僵蠶(各八分)、生甘草、炙甘草、當歸身、青皮(各六分)、澤瀉(小便多者減半)、半夏(各一錢)、去皮尖的桃仁(七個)、炒過的麥芽(一錢半)、炒過的神麴、柴胡(脅肋不痛者減半)、薑黃(各四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桃仁另研成泥混合均勻,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白湯送服,飯後服用。
小草丸:治療胸痹心痛、逆氣,膈部飲食不下。方劑:小草、桂心、川椒、乾薑、細辛(各三兩)、炮製過的附子(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蜜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丸,米湯送服,忌食葷腥油膩及生冷食物。
二胡散:治療寒氣引起的心腹絞痛,以及腹部急痛。方劑:玄胡索(一方用延胡索)、胡椒(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前溫酒調服。
二炒香良散:治療心腹絞痛。方劑:炒過的香附、炒過的良薑(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鹽,米湯調服。兩種藥材必須分別研磨,如果一起炒則無效。
鐵刷湯:治療心脾積聚疼痛、婦女血氣刺痛、飲酒後噁心、腸鳴腹瀉。方劑:炒過的良薑(二兩)、炒過的茴香(七錢)、制過的蒼朮、炙過的甘草(各二兩八錢)。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服用,用薑鹽湯送服。
果附湯:治療寒氣引起的心痛。方劑:附子、草果、良薑(各等分)。將藥材切碎,用酒煎服,立即見效。
桂枝生薑枳實湯(金匱):治療心中痞塞、厥冷、逆氣心痛。方劑:桂枝、生薑(各一兩)、枳實(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