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1. 卷十八
2. 嘔吐
3. 論嘔吐噦皆屬於胃
東垣,曰:夫嘔吐噦者,俱屬於胃,胃者總司也,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且如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故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證,慎不可下。孫真人云:嘔家多服生薑,乃嘔吐之聖藥也。氣逆者必散之,故以生薑為主。吐者,太陽也,太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乃血病也。有食入則吐,有食已則吐,以陳皮去白主之。噦者,少陽也,少陽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乃氣病也,以薑製半夏為主。故朱奉議治嘔吐噦,以生薑、半夏、陳皮之類是也。究其三者之源,皆因脾氣虛弱,或因寒氣客胃,加之飲食所傷而致也。宜以丁香、藿香、半夏、茯苓、陳皮、生薑之類主之。若但有內傷而有此疾,宜察其虛實,使內消之。痰飲者必下之,當分其經,對證用藥,不可亂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由東垣先生所述,他說:嘔吐與噦這些症狀,都與胃部有關,胃就像是總管,差別只在於涉及的氣血多少。
例如,嘔吐的情況,主要涉及到的是陽明胃。陽明胃的特性是血氣都旺盛,所以嘔吐時會有聲音且會吐出物質,表示氣血都有問題。仲景曾經提到,即使有陽明胃的症狀,如果嘔吐情況嚴重,應該要小心,不要輕易使用瀉下法。孫真人則說,對於嘔吐的人來說,生薑是極好的藥物,可以緩解嘔吐,這是因為生薑能順暢氣機。
再來,吐的情況,涉及到的是太陽膀胱。太陽膀胱的特性是血多氣少,所以吐的時候會有物質但沒有聲音,這是血的問題。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會吐,有些人則是在吃完一段時間後才吐,這種情況可以用陳皮去白來治療。
噦的情況,涉及到的是少陽膽。少陽膽的特性是氣多血少,所以噦的時候會有聲音但沒有物質,這是氣的問題,可以使用薑製半夏來治療。
因此,朱奉議在治療嘔吐和噦時,常使用生薑、半夏、陳皮等藥物。深入探究這些症狀的源頭,通常都是因為脾氣虛弱,或是胃部受到寒氣影響,加上飲食不當所導致。在治療上,可以使用丁香、藿香、半夏、茯苓、陳皮、生薑等藥物。
如果只是因為飲食不當而產生這些症狀,應先判斷病情的虛實,然後再從內部調理。如果是痰飲導致的,則必須使用瀉下法,並根據不同的經絡對症下藥,不可以隨便使用。
4. 論胃虛不宜用辛藥發散
準繩,云:《金匱》方,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又云: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用半夏一升,生薑半斤,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又云:卒嘔吐,心下痞,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即前方加茯苓四兩也,然則生薑、半夏,固通治嘔吐之正劑矣,然東垣云: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唯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服大半夏湯立愈。此仲景心法也。
丹溪,云:胃虛弱嘔者,二陳加砂仁、藿香、白朮。又云:久病嘔者,胃氣虛,不納穀也,生薑、人參,黃耆、白朮、香附治之。嘔吐煎藥,忌瓜蔞、杏仁、蘿蔔子、山梔。皆要作吐,丸藥中帶香藥,行散不妨。
白話文:
根據「準繩」的說法,《金匱要略》中的方子提到,對於各種嘔吐且食物難以下嚥的情況,可用小半夏湯來治療。又提到,通常嘔吐的人會口渴,若口渴代表病情可能在緩解,但如果反而不渴,可能是因為心下有停滯的水飲,這種情況同樣適用小半夏湯。該方使用半夏一升,生薑半斤,加入七升水煮至剩下一升半,分兩次溫服。另有一種情況,突然嘔吐,心下痞滿,有水氣,頭暈心悸,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即在前一個方子中再加入茯苓四兩。由此可見,生薑和半夏確實是治療嘔吐的常用藥物,但東垣先生指出,像生薑這類辛辣藥物,只適合治療上焦氣滯、表實的病症,若是胃虛導致谷氣運行不暢,胸口閉塞而嘔吐,應當滋養胃氣,促進谷氣運行,不可誤認為表實而用辛辣藥物來發散,所以服用小半夏湯無效時,改用大半夏湯即可立即痊癒。這是張仲景的心法。
丹溪先生則表示,胃虛弱引起的嘔吐,可用二陳湯加上砂仁、藿香、白朮。另外,長期患病導致的嘔吐,通常是胃氣虛弱,無法接受食物,這種情況可用生薑、人參、黃耆、白朮、香附等藥物來治療。在煎煮治療嘔吐的藥物時,應避免使用瓜蔞、杏仁、蘿蔔子、山梔,因為這些藥材都容易引起嘔吐。在製成藥丸時,可以加入一些香料,有助於藥物的散發。
5. 論嘔吐有寒熱痰食血氣不同
直指方,云:嘔吐出於胃氣之不和,人所共知也。然有胃寒,有胃熱,有痰水,有宿食,有膿血,有氣攻,又有風邪入胃。寒而嘔吐,則喜熱惡寒,四肢淒涼,法當以剛壯溫之。熱而嘔吐,則喜冷惡熱,煩躁口乾,法當以清涼解之。痰水證者,涎沫怔忡,先渴後嘔,與之消痰逐水輩。宿食證者,胸腹脹滿,醋悶吞酸,與之消食去積輩。腥氣臊氣,熏炙噁心,此為膿血之聚,經所謂嘔家癰膿,嘔盡膿自愈是也。七情內郁,關格不平,此氣攻之證,經所謂諸鬱於胃則嘔吐是也。若夫風邪入胃,人多不審,率用參、術助之,攔住其邪,尤關利害。其或惡聞食臭,湯水不下,粥藥不納,此則反番之垂絕者也。辨之不早,何以為治乎?雖然足陽明之經,胃之脈絡也,陽明之氣,下行則順,今逆上行,慎不可泄固也。然嘔吐者,每每大便秘結,上下壅遏,氣不流行,盍思所以區畫而利導之。他如汗後水藥不入口者,嘔逆而脈弱,小便複利,身微熱而手足厥者,虛寒之極也,識者憂焉。
丹溪,云:河間謂嘔者為火氣炎上,此特一端耳。有痰隔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氣逆者,有寒氣鬱於胃口者,有食滯心肺之分,致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但因火與痰者為多。胃中有熱,膈上有痰,二陳湯加炒梔子、黃連、生薑。凡病欲吐者,切不可下,逆之故也。肝火出胃,逆上嘔吐,抑青丸。夏月嘔吐不止,五苓散加生薑汁。
準繩,云:寒而嘔吐,則喜熱惡寒,四肢淒涼,或先覺咽酸,脈弱小而滑。因胃虛傷寒飲食,或傷寒汗下過多,胃中虛冷所致,當以剛壯溫之,宜二陳湯加丁香十粒,或理中湯加枳實半錢,或丁香吳茱萸湯、藿香安胃散、鐵刷湯,不效則溫中湯,甚則附子理中湯,或治中湯加丁香,並須冷服。蓋冷遇冷則相入,庶不吐出(羅謙甫云:諸藥不愈者,紅豆丸神效)。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加丁香,到口即吐,後去乾薑,只參、附加丁、木香煎熟,更磨入沉香,立吐定。蓋虛寒痰氣凝結,丁、附既溫,佐以沉木香則通,乾薑、白朮則泥耳。熱嘔,食少則出,喜冷惡熱,煩躁引飲,脈數而洪,宜二陳湯加黃連、炒梔子、枇杷葉、竹茹、乾葛、生薑,入蘆根汁服。《金匱》方: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潔古用小柴胡湯加青黛,以薑汁打糊丸,名清鎮丸,治嘔吐,脈弦頭痛,蓋本諸此。胃熱而吐者,聞穀氣即嘔,藥下亦嘔,或傷寒未解,胸中有熱,關脈洪者是也,並用蘆根汁。《金匱》方: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嘔而渴,煮枇杷葉汁飲之。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氣嘔吐,胸滿膈脹,關格不通,不食常飽,食則常氣逆而吐,此因盛怒中飲食而然,宜二陳湯加枳實、木香各半錢,或吳茱萸湯,不效則丁香透膈湯及五膈寬中湯。食嘔吐,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氣並飲食不節而生,大概治以理中為先,二陳湯加枳實一錢,或加南星七分,沉香、木香各四分亦好,或只服枳南湯,或導痰湯。又有中脘伏痰,遇冷即發,俗謂之冷癇,或服新法半夏湯,或撾脾湯(撾,張瓜切,音窩)。有痰飲,粥藥到咽即吐,人皆謂其番胃。非也。此乃痰氣結在咽膈之間,宜先以姜蘇湯下靈砂丹,俟藥可進,則以順氣之藥繼之。外有吐瀉,及痢疾,或腹冷痛,進熱藥太驟,以致嘔逆,宜二陳湯加砂仁,白豆蔻各半錢,沉香少許。嘔吐,諸藥不效,當借鎮重之藥以墜其逆氣,宜姜蘇湯下靈砂丹百粒,俟藥得止,卻以養正丹、半硫丸導之。嘔吐津液既去,其口必渴,不可因渴而遽以為熱。
白話文:
【討論嘔吐有寒熱痰食血氣的不同】
_直指方_提到,嘔吐是由胃氣不和諧導致的,這點大家都知道。然而,嘔吐的原因有胃部寒冷、胃部過熱、痰濕、宿食、膿血、氣滯,甚至風邪入侵胃部等多種情況。如果因為寒冷而嘔吐,患者會喜歡暖和、害怕寒冷,四肢冰涼,應該使用溫熱藥物來壯實胃氣。如果因為胃熱而嘔吐,患者會喜歡冷飲、怕熱,感到煩躁口乾,應該使用清涼藥物來降火。若是痰濕導致,會出現口水多、心悸,先口渴再嘔吐,應該使用化痰利水的藥物。若是宿食引起的,胸腹會脹滿,胸口悶、胃酸,應該使用消食化積的藥物。腥臊氣味刺激,可能是膿血聚集,中醫說嘔吐的人如果排出膿血,嘔吐就會好轉。若是情緒鬱悶,氣機不暢,這是氣滯的症狀,中醫認為各種鬱悶在胃部會導致嘔吐。還有風邪入侵胃部的情況,很多人無法判斷,往往使用人參、白朮等藥物,反而讓風邪更加嚴重。如果對食物氣味敏感,不能喝湯水,不能吃粥藥,這可能是病情非常嚴重的跡象。如果不早點辨別,如何進行治療呢?雖然足陽明經絡是胃的脈絡,陽明氣向下運行是正常的,現在反方向向上,必須要小心,不能讓氣固結。但是,嘔吐的病人經常伴隨大便祕結,上下氣道受阻,氣不流通,我們必須考慮如何疏通和引導。
_丹溪_提到,河間認為嘔吐是由於火氣上升,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痰濕阻塞中焦,食物無法下肚;或是氣逆;或是寒氣鬱積在胃口;或是食物滯留在心肺部位,新的食物無法下肚反而被吐出來。但多半是因為火氣或痰濕。胃部有熱,膈膜有痰,可以用二陳湯加上炒梔子、黃連、生薑。不管什麼病想嘔吐時,千萬不能用瀉下法,這樣會逆轉病情。若是肝火從胃部上升導致嘔吐,可以使用抑青丸。夏天嘔吐不止,可以用五苓散加上生薑汁。
_準繩_提到,因為寒冷而嘔吐,會喜歡暖和、害怕寒冷,四肢冰涼,或者先感到咽喉痠痛,脈搏細弱而滑。這是因為胃虛受到寒氣影響,或是感冒、過度出汗導致胃部虛冷,應該使用溫熱藥物壯實胃氣。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十粒丁香,或是理中湯加上半錢枳實,或是丁香吳茱萸湯、藿香安胃散、鐵刷湯,如果無效可以使用溫中湯,嚴重的話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或是治中湯加上丁香,並且必須冷服。因為冷的藥物遇到冷的胃氣會更容易吸收,就不會被吐出來。曾經有一個病人使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加上丁香,一入口就吐出來,後來去掉乾薑,只用人參、附子加上丁香、木香煎煮,再加入研磨的沉香,立刻停止嘔吐。這是因為虛寒痰氣凝結,丁香、附子溫熱,加上沉香和木香可以通氣,乾薑、白朮則容易讓氣固結。如果是熱性嘔吐,吃少一點就會吐,喜歡冷飲、怕熱,煩躁想喝水,脈搏數量多而洪大,可以用二陳湯加上黃連、炒梔子、枇杷葉、竹茹、乾葛、生薑,加入蘆根汁服用。《金匱要略》中的方法是:嘔吐且發燒,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潔古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青黛,用薑汁搓成藥丸,稱為清鎮丸,可以治療嘔吐,脈搏弦緊、頭痛,這是根據這個方法。胃熱導致嘔吐,聞到食物味道就嘔吐,藥物下肚也會嘔吐,或是感冒未解,胸中有熱,關脈洪大的情況,都可以使用蘆根汁。《金匱要略》中的方法是:嘔吐且病在膈膜上方,後面開始想喝水,應該馬上給予水分。想喝水的情況,可以用豬苓散。嘔吐且胸滿,可以使用吳茱萸湯。嘔吐且口渴,可以喝枇杷葉汁。嘔吐且腸鳴,心下痞滿,可以使用半夏瀉心湯。氣滯導致嘔吐,胸滿膈脹,關格不通,不吃東西也會覺得飽,吃東西就氣逆而吐,這是因為生氣時飲食,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半錢枳實、木香,或是吳茱萸湯,無效的話可以使用丁香透膈湯和五膈寬中湯。食物導致嘔吐,多半是因為情緒波動得到,也有外感邪氣和飲食不節制導致,大致上先使用理中湯,二陳湯加上一錢枳實,或是加上七分天南星,沉香、木香各四分也可以,或是隻服用枳南湯,或是導痰湯。還有一種是中脘有潛藏的痰濕,遇到冷就發作,俗稱冷癇,可以使用新法半夏湯,或是撾脾湯。有痰濕的情況,粥藥一到咽喉就吐,大家都認為是胃部反覆無常。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痰氣結在咽喉和膈膜之間,應該先使用薑蘇湯下靈砂丹,等到可以進食,再使用順氣的藥物。外面有嘔吐和腹瀉,或是痢疾,或是腹部冷痛,進食熱藥太快,導致嘔吐,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砂仁、白豆蔻各半錢,少許沉香。嘔吐各種藥物都無效,應該使用重鎮的藥物來抑制逆氣,可以用薑蘇湯下靈砂丹一百粒,等到病情穩定,再使用養正丹、半硫丸。嘔吐後津液流失,一定會口渴,不可以因為口渴就認為是熱性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