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回本書目錄

1. 卷十五

2. 吐酸(吞酸附)

3. 論吐酸屬熱

內經,云:諸嘔吐酸,皆屬於熱。又云:少陽之勝,嘔酸。「原病式」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如飲食熱,則易於酸矣,是以肝熱則口酸也。或言為寒者,但謂傷生硬冷物,而喜噫醋吞酸。故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蓋寒傷於皮毛,則腠理閉密,陽氣怫鬱而為熱,故傷寒。熱在表,以麻黃湯熱藥發散,使腠理開通,汗泄熱退而愈也。凡內傷冷物者,或即陰勝陽而為病寒,或寒熱相搏而致腸胃陽氣怫鬱,而為熱。亦有內傷冷物而反病熱,得汗泄身涼而愈也。或微而止為中酸,俗謂之醋心,法宜溫藥散之,亦猶解表之義。以使腸胃結滯開通,怫熱散而和也。若久喜酸不已,則不宜溫之,宜以寒藥下之,後以涼藥調之,結散熱去則氣和也。所以中酸不宜食黏滑油膩者,謂能令氣不通暢也。宜食糲食蔬菜,能令氣通利也。

戴氏,曰:濕熱在胃口上,飲食入胃,被濕熱鬱遏,其食不得傳化,故作酸也。如穀肉在器,則易酸也。

白話文:

【討論關於反酸是因為體內過熱的理論】

根據《內經》的記載,所有的反酸、噁心都是因為身體過熱所導致。更進一步說明,當少陽脈氣過盛時,也會導致反酸的情況。在「原病式」一書中提到,酸味是肝臟的主要味道。如果火氣太旺抑制了肺金,無法平衡肝木,那麼肝木的功能就會過度活躍,進而產生酸味。例如,飲食過熱,就容易反酸,因此肝熱會導致口中泛酸。有人認為反酸是由寒冷引起的,這是指食用過多生冷食物,然後喜歡打嗝和反酸。因此,一般醫生會建議溫暖脾胃。然而,他們可能不知道,當人體受到寒冷侵襲,實際上會引發熱性病症。因為寒冷影響皮毛,導致毛孔閉塞,陽氣被困住而轉變為熱,這就是所謂的感冒。治療表層的熱症,會使用像麻黃湯這樣的熱性藥物來散熱,讓毛孔開放,出汗後熱退,病情就能得到緩解。對於那些因吃冷食而受寒的人,有可能會立即出現陰氣過盛而導致寒症,或者寒熱交雜導致腸胃的陽氣被困,從而產生熱症。此外,也有吃冷食反而出現熱症的情況,通過出汗和身體降溫可以痊癒。有時候,輕微的反酸現象,俗稱為"醋心",應使用溫性藥物來散寒,這類似於治療表症的原則。這樣可以讓腸胃的阻滯得到疏通,熱氣散去,身體達到平衡。但如果長期持續反酸,就不適合用溫性藥物,應該使用寒性藥物來瀉下,再用涼性藥物來調理,結滯消散,熱氣消失,氣血就能恢復平衡。因此,反酸的人不應該食用黏滑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阻礙氣血流通。應該多吃粗糧和蔬菜,有助於氣血順暢。

戴氏指出,濕熱困在胃口上方,當食物進入胃部,被濕熱壓抑,食物無法正常消化,所以會產生酸味。就像穀物和肉類放在容器裡,很容易變酸一樣。

4. 論雜病吐酸與病機外邪不同

東垣,曰:病機云: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此上焦受外來客邪也。胃氣不受外邪,故嘔。《傷寒論》云:嘔家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是未傳入里,三陰不受邪也。亦可見此證在外也。仲景以生薑、半夏治之。孫真人云:嘔家多用生薑,是嘔家聖藥。以雜病論之,嘔吐酸水者,甚則酸水浸其心,不任其苦,其次則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澀,不能相對,以大辛熱劑療之,必減酸,嘔出酸水也。酸味者收氣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及金之子,子能令母實,故用大咸熱之劑瀉其子,以辛熱為之佐,而瀉肺之實。以病機之法作熱攻之者,誤矣。蓋雜病醋心,濁氣不降,欲為中滿,寒藥豈能治之乎。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根據病機理論,各種嘔吐酸水的情況,都被歸類於熱症。這是由於上焦部位受到外界異常因素的影響。然而,胃氣本身不會受到外界異常因素的幹擾,所以會產生嘔吐。在《傷寒論》中有提到,即使嘔吐的人出現了陽明證的症狀,也不能進行攻伐治療,因為這表示病邪尚未深入內臟,三陰經脈也還未受到影響。這也可以看出,此種症狀主要在外表層次。張仲景使用生薑和半夏來治療這種病症。孫真人曾說,治療嘔吐時,多數情況下會使用生薑,因為它是治療嘔吐的神藥。

從雜病的角度來看,當一個人嘔吐酸水,嚴重時酸水會浸泡到心臟,讓人無法忍受痛苦;輕微一點的,則是嘔吐出酸水,讓上下牙齒感到酸澀,無法正常咬合。使用大辛熱的藥物治療,可以減緩嘔吐酸水的情況。酸味代表收斂之氣,而肺金旺盛於西方。寒水屬金的子孫,子孫能讓母親更加充實,因此我們使用鹹熱藥物來調節子孫,再輔以辛熱藥物,以達到調節肺部過盛的目的。如果按照病機理論,將此症視為熱症來治療,那就是錯誤的。因為雜病中的醋心,是因渾濁之氣無法下降,有造成中間部位滿脹的可能,單純的寒性藥物又如何能有效治療呢?

5. 辨《素問》東垣論酸不同

丹溪,曰:或問:吐酸,《素問》以為熱,東垣又言為寒,何也?子曰:吐酸與吞酸不同,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鬱積而成。鬱積之久,濕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水而吐出,非熱而何?其有積久不能自湧,伏於肺胃之間,吐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得溫暖,則腠理開發,或得香熱湯丸,則津液得行而暫解,非寒而何?故《素問》言熱,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言其末也。但東垣不言外得風寒,而作收氣立說,欲瀉肺金之實,謂寒藥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湯,加減二陳湯,俱犯丁香無治濕熱鬱積之法,為未合經意。予嘗治吞酸,用黃連、茱萸各炒,隨時令迭為佐使,蒼朮、茯苓為輔,湯浸蒸餅為小丸吞之,仍教以糲食蔬果自養,則病易安。

白話文:

有人問丹溪:在《素問》中,將反酸視為是因為體內有熱,但東垣卻認為這是因為寒,這兩者怎麼解釋呢?丹溪回答:反酸和吞酸是兩回事,反酸指的是體內產生類似醋的酸水,然後吐出來。這是因為人體內的津液隨著上升的氣流積聚,時間久了就會在濕氣中產生熱度,所以會轉變為火性,進而產生酸水並吐出,這當然就是熱的表現。

然而,如果這些津液長時間積聚在肺和胃之間,無法向上吐出,也無法向下嚥下,當身體表面受到風寒侵襲,內在的熱度就會更被壓抑,導致酸味刺激心臟。反之,如果身體表面得到溫暖,皮膚毛孔就會打開,或者飲用了熱湯或熱丸,津液就能順利流動,病情就能暫時緩解,這當然就是寒的表現。

所以《素問》說的熱,是指的根本原因;而東垣說的寒,則是指的結果。只是東垣沒有提到體外受風寒的影響,而是從收氣的角度來解釋,他想要降低肺部的燥熱,認為寒性的藥物無法治療反酸,而使用了安胃湯和加減二陳湯。然而,這種方法忽略了丁香對於治療濕熱鬱積無效的事實,因此並不符合經典的意思。

我曾經治療過吞酸的病例,我使用了黃連和茱萸炒製後作為主藥,再根據季節更替來調整配比,同時輔以蒼朮和茯苓,將這些藥材浸泡在湯裡,然後蒸成小丸,讓患者吞服。同時,我也教導他們以清淡的食物和水果來養生,這樣病情就容易恢復。

6. 論吐酸雜治法

劉宗厚,曰:吐酸證,以病機言之則屬於熱,以臟腑論之則脾胃受病,以內邪言之則痰飲宿食之所為。故治法熱者寒之,脾惡濕,以苦燥之,有痰飲者清之散之分利之,有宿食者消之導之驅逐之。《局方》不察斯故,率用辛熱之藥,豈吐酸專主於寒而無他證耶。

統旨,云:噫腐咽酸,或每晨吐酸水數口,或膈間常有酸折,皆飲食傷胃之所為,平胃散加神麯、麥芽、茯苓、半夏。口吐清水,乃胃中濕熱所為,宜平胃散加白朮、茯苓、滑石、半夏,不宜純用涼藥。亦有胃寒而然者,理中湯主之。

準繩,云:中脘有飲則嘈,有宿食則酸,故常噯宿腐氣,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數口,日間無事者,亦有膈間常如酸折,皆飲食傷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麯、麥芽各一錢,或八味平胃散,有熱則咽醋丸。膈間停飲,積久必吐酸水,神術丸。酒癖停飲,吐酸水,乾薑丸。風痰眩冒頭痛,噁心,吐酸水,半夏、南星、白附生為末,滴水丸桐子大,以生面為衣,陰乾,每服十丸至二十丸,薑湯送下。參萸丸可以治吞酸,亦可治自利。酸心,用檳榔四兩、陳皮二兩,末之,空心,生蜜湯下方寸匕。

李氏,曰:朝食甘美,至晡心腹刺酸吐出,此血虛火盛,宜四物湯加陳皮、黃連、黃芩、桃仁、紅花、麻仁、甘草。便閉結者,更加大黃;氣虛者,更合四君子湯。

許學士,云:余平生有二疾,一則下血,二則膈中停飲。下血有時而止,停飲則無時。始因年少時夜坐為文,左向伏几案,是以飲食多墜向左邊。中夜以後,稍困乏,必飲酒二三盞,既臥就枕,又向左邊側睡,氣壯盛時殊不覺,三五年後,覺酒止從左邊下,漉漉有聲,脅痛,飲食漸減,十數日必嘔數升酸水,暑月,止是右邊身有汗,漐漐常潤,左邊病處絕燥。遍訪名醫,及《海上方》服之,少有驗者,間或中病,止得月餘復作。其補如天雄、附子,礬石,其利如牽牛,甘遂,大戟,備嘗之矣。予後揣度之,已成癖囊,如潦水之有科臼,不盈科不行,水必盈科而行也。清者可行,濁者依前停蓄,蓋下無路以出之也。是以積之五七日,必嘔而去,稍寬數日復作。脾土惡濕,而水則流濕,莫若燥脾以勝濕,崇土以堆科臼,則疾當去矣。於是悉屏諸藥,一味服蒼朮,三月而除。自此後一向數年,不嘔不吐,胸膈寬,飲啖如故。暑月汗周體而身涼,飲亦從中下。前此飲漬其肝,目亦多昏眩,其後燈下能書細字,皆蒼朮之力也。其法:蒼朮一斤去皮,切末之,用白芝麻半兩,水二盞研濾取汁,大棗十五枚爛煮,去皮核,研,以麻汁勻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搗如桐子大,曬乾,每日空腹溫湯吞下五十丸,加至二百丸。忌桃、李、雀、鴿。初服時,必膈微燥,且以茅朮制之。覺燥甚,再進山梔子散一服,久之不燥也。予服半年以後,止用燥裂味極辛者,削去皮,不浸,極有力,亦自然不燥。山梔散用山梔一味,干之為末,沸湯點服。故知久坐不可伏向一邊,或運動,亦調息之法。

子和,云:棠溪張鳳村一田叟,病嘔酸水十餘年。本留飲,諸醫皆以燥劑治之,中脘臍胻,以火艾燔針刺之,瘡未嘗合。戴人以苦劑越之,其涎如膠,及出二三升,談笑而愈。

吳氏,曰:吞酸,小疾也,可暫而不可久。或以疾小而忽之,此不知其為翻胃之漸也。語曰:毫末不折,將尋斧柯。是故慎之。

白話文:

劉宗厚說,關於吐酸的情況,從病因來看,這屬於熱證,從臟腑來看,是脾胃受到影響,從內在致病因素來看,是痰飲和宿食引起的。所以治療上,對熱證用寒藥,脾臟怕濕,要用苦味的藥來乾燥它,如果有痰飲,要清除它,分散它,或利用利尿的方式處理,如果有宿食,要消化它,引導它,排除它。《局方》沒有理解這些道理,常常使用辛辣熱性的藥物,難道吐酸只是因為寒而沒有其他情況嗎?

統旨提到,打嗝帶有腐臭味,或是每天早晨吐幾口酸水,或是胸膈之間常有痠痛感,都是飲食傷害胃部的結果,可用平胃散加神麯、麥芽、茯苓、半夏。口吐清水,是胃中濕熱造成的,適合用平胃散加白朮、茯苓、滑石、半夏,但不能單純使用寒涼的藥物。也有因為胃寒造成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理中湯是主要選擇。

準繩說,中脘部位有飲食停留會感到嘈雜,有宿食會感到痠痛,因此經常會打嗝並吐出宿食的腐臭氣味,以及倒流的酸水。也有人每天早晨吐幾口清酸水,白天就沒有事,還有人胸膈之間常像被痠痛折磨,這些都是飲食傷害中脘導致的,可用生料平胃散加神麯、麥芽各一錢,或是八味平胃散,如果有熱證,可以用咽醋丸。胸膈之間長期停留的飲食,時間久了必定會吐酸水,神術丸。酗酒後飲食停留,吐酸水,乾薑丸。風痰眩暈頭痛,噁心,吐酸水,半夏、南星、白附生研磨成末,滴水做成桐子大小的丸,用生麵粉做外層,晾幹,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薑湯送服。參萸丸可以治療吞酸,也能治療自利。酸心,用檳榔四兩、陳皮二兩,研磨成末,空腹,用生蜂蜜湯送服一立方寸的藥末。

李氏說,早上吃了美味的食物,到了下午,心腹會有刺痛感,並吐出酸水,這是血液不足,火氣旺盛的表現,適合用四物湯加陳皮、黃連、黃芩、桃仁、紅花、麻仁、甘草。如果便祕,可以再加大黃;如果是氣虛,可以加上四君子湯。

許學士說,他一生中有兩種疾病,一種是下血,另一種是胸膈部位飲食停留。下血有時候會停止,飲食停留卻隨時都會發生。開始是因為年輕時夜晚寫文章,左側趴在桌上,所以飲食多向左側傾斜。半夜後,稍微疲倦,一定喝二三杯酒,躺下後,又向左側側睡,壯年時期完全不覺得,幾年後,發現酒只從左側下去,聽得到漉漉的聲音,脅痛,飲食漸漸減少,每十幾天必定會吐出幾升的酸水,在夏季,只有右側身體有汗,總是濕潤的,左側病變的地方卻非常乾燥。他遍訪名醫,以及服用《海上方》,效果都不顯著,偶爾對症,也只能維持一個多月又復發。他試過補益的藥物,如天雄、附子、礬石,利尿的藥物,如牽牛、甘遂、大戟,都嘗試過了。後來他揣測,已經形成了病竈,就像積水的地方,水必須充滿才能流動,清的水可以流動,濁的水還是停留在原地,因為下方沒有出口。所以每累積五六天,必定會吐出去,寬鬆幾天又復發。脾臟怕濕,而水就是濕的,不如用燥脾的方法來剋制濕氣,用堆土的方法來填滿病竈,這樣疾病應該就能消除了。於是放棄所有藥物,單獨服用蒼朮,三個月後就痊癒了。從那之後幾年,不再嘔吐,胸膈寬敞,飲食正常。夏季汗水遍及全身,身體涼爽,飲食也能正常消化。以前飲食浸泡了他的肝臟,眼睛也常模糊眩暈,後來在燈下能寫小字,這都是蒼朮的功效。其方法:蒼朮一斤去皮,切成末,用半兩白芝麻,兩碗水研磨過濾取汁,十五枚大棗煮熟,去皮核,研磨,用芝麻汁均勻研磨成稀膏,混合攪拌,放入臼中熟搗成桐子大小,曬幹,每天空腹溫水吞下五十丸,可增加到二百丸。忌食桃、李、雀、鴿。剛開始服用時,可能會感覺胸膈有些燥,可以用茅朮控制。如果燥感太強烈,再服用一劑山梔子散,久而久之就不會再燥了。服用半年後,他只用極度辛燥的蒼朮,削去皮,不浸泡,極具功效,自然不會再燥。山梔散只用山梔一味,乾燥後研磨成末,用沸水沖泡服用。因此知道長時間坐著不可以偏向一邊,或者做一些運動,也是調節呼吸的方法。

子和說,棠溪張鳳村有一個老農夫,患病吐酸水十多年。原本是飲食停留,許多醫生都用燥性藥物治療,胸膈部位和肚臍部位都被火艾燒灼和針刺,但傷口從未癒合。戴人用苦味藥物來疏導,吐出的口水像膠一樣,吐出兩三升後,他談笑風生地康復了。

吳氏說,吞酸,是小病,可以暫時忍受但不能長久。有人因為認為病情輕微而忽視它,這不知道它可能是反胃的先兆。俗話說:「小病不治,將來會變成大病。」因此,必須小心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