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五 (2)
卷五 (2)
1. 論
本事方,云:葛稚川言鬼疰者,是五屍之一疰。又按:諸鬼邪為害,其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使人淋漓,沉沉默默的不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於死,傳於傍人,乃至滅門。覺知是候者,急治獺肝一具,陰乾取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效。未知再服,此方神良。天慶觀一法師,行考校極精嚴,時一婦人投狀,述患人有所附,須臾乃附語云:非我所禍,別是一鬼,亦自病人命衰為祟耳。今已成形,在患人肺中為蟲,食其肺系,故令吐血聲嘶。師掠之曰:此蟲還有畏忌否,久而無語,再掠之,良久云:唯畏獺爪屑為末,以酒服之,則去矣。患家如其言,得愈。此予所目見也,究其患亦相似。獺爪者,獺肝之類歟。
虞氏,曰:勞瘵二十四種,或三十六種,名雖不同,證亦少異。大抵不過咳嗽發熱,咯血吐痰等證耳。至於侍奉親密之人,或同氣連枝之屬,薰陶日久,受其惡氣,多遭傳染,名曰傳屍,又曰喪屍,曰飛屍,曰遁屍,曰殗殜,曰屍注,曰鬼注。蓋表其傳注,酷虐莫能測之名也。雖然未有不由氣體虛弱,勞傷心腎而得之者,初起於一人不謹,而後傳注數十百人,甚而至於滅族滅門者有之。然此病最為可惡,其熱毒鬱積之久,則生異物惡蟲,食人臟腑精華,變生諸般奇狀,誠可驚駭。是以勞傷於肝膽者,則為毛蟲,如刺蝟瓦蛆之屬,食人筋膜。勞傷於心與小腸者,則為羽蟲,如燈蛾蚊蟲禽鳥之形,食人血脈。勞傷於脾胃者,則為裸蟲,如嬰孩蚯蚓之類,食人肌肉。勞傷於肺與大腸者,則為介蟲,如龜鱉蝦蟹之狀,食人膚膏。勞傷於腎與膀胱者,則為鱗蟲,如魚龍䗀蛤䓄屬之形,食人骨髓;或挾相火之勢,亦如羽蟲之酷者,鴟梟之類,為狀不一,不可勝紀。凡人覺有此證,便宜早治,緩則不及事矣。治之之法,一則殺其蟲,以絕其根本;一則補其虛,以復其真元。分經用藥,各有條理,務如庖丁解牛,動中肯綮,無有不愈者也。若待病勢已劇,元氣已脫,雖依古方取蟲滋補,患者不能一生,但可絕後人之傳注耳。
王啟玄,曰:傳屍蠱瘵之證,父子兄弟,互相傳染,甚者絕戶。此乃祖父冤債,或風水所繫,雖有符文法水下蟲之法,然蟲去人亡,亦未為全美。若能平素保養,則自愈矣。
李氏,曰:傳屍勞蟲一十八種,自上注下,病與前人相似,故又曰注。化精血歸於元陽之內,變幻種類最多。古謂第一代蟲如嬰兒,或如鬼,或如蝦蟆,遇丙丁日食起,醉歸心俞。第二代蟲如亂髮,或如守宮,或如蜈蚣,或如蝦蟹,遇庚辛日食起,醉歸肺俞。第三代蟲如蚊如蟻,或如蜣螂,或如刺蝟,遇庚辛日食起,醉歸厥陰。第四代蟲如亂絲,或如豬肝,或如蚯蚓,如蛇虺,遇戊己日食起,醉歸脾俞。第五代蟲如鱉龜,或有頭無足,或有足無頭,或如鼠,或如精血,遇甲乙日食起,醉歸肝俞。第六代蟲如馬尾,有兩條,一雌一雄,或如鱉,有頭足尾,或如爛面,或長或短,遇醜亥日食起,醉歸腎俞。周而復始。凡取癆蟲,依五臟方選用,必俟其大醉日,方可取之,取後隨補各臟,只用追病丹以斷其根。又有輕者,只用鰻鱺魚煮食,或紫河車丹,陽虛者金液丹最妙。取癆蟲法,先令病家用皮紙糊一密室,不留些子罅隙,擇一老成人過遞,以安息香水灑其過遞之人身,以雄黃雌黃塗耳目口鼻上,安排鐵鉗一把,布巾一幅,用香油二斤,以鍋盛頓,微煎令沸,仍用高桶一個,以石灰在桶內,生布巾蓋桶口,俟月初蟲頭向上,卻服取蟲藥,五更初一服,五更三點時一服。服藥後,腹如疼痛如刀斧劈,不妨,至巳時必須下蟲,或取下臭穢,或膠漆,或吐瀉膿血,癥塊,皆於灰桶中。其蟲或從汗出,紫蠶苗狀,或從耳鼻口中出,或小便中出,異般形狀不一,或青黑,或黃紅,大者急用鉗取入油中煎,當日將油紙里蟲入瓦罐內,石灰填實,埋於深山遠僻之地,免再染人。其患人衣被床蓆,並皆棄去焚燒。醫人分付藥後,亦須遠避。其取下蟲白色者,食人臟腑脂膏,可三十日服藥補之。蟲色黃赤者,食人血肉,可六十日服藥補之。蟲色紫黑者,食人精髓,病傳至腎,可謂極矣,冀其萬一,或為子孫除害則可。又蟲頭白者亦難治,此危氏說也。丹溪謂不必深疑。癆蟲須分五臟,嘗居肺間,正所謂膏之上,肓之下,針之不到,藥之不行,只宜早灸膏肓四花為佳。若食肺系,則咯血,吐痰聲嘶,思食無厭,病患至此,未易治療。蟲亦氣血凝滯,痰與瘀血化成,但平補氣血為主,加以烏梅、青蒿、硃砂之類,而蟲自亡矣。紫河車丹、紫河車丸、青蒿膏、蛤蚧散、天靈蓋散選用。傳屍之說,不必深疑。歷觀勞瘵,皆因酒色財氣,損傷心血,以致虛火妄動。醫者不分陰陽用藥,病家不思疾由自取,往往歸咎前人積惡,甚則疑及房室器皿墳墓,且冤業飛屍遞相傳注。古人亦云:勞瘵三十六種,惟陰德可以斷之,不幸患此疾者,或入山林,或居靜室,清心靜坐,常焚香叩齒,專意保養,節食戒欲,庶乎病可斷根。若不遵此禁忌,服藥不效。
白話文:
[論]
《本事方》記載,葛稚川說鬼疰是五屍之一種。書中又記載:各種鬼邪作祟,其變化多達三十六種,甚至九十九種。大致症狀是讓人身體濕冷,沉默寡言,不知自己哪裡不舒服,卻對所有事物都感到厭惡,日積月累,病情加重,最終導致死亡,並傳染給周圍的人,甚至滅門。如果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治療,取獺肝一隻,陰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每日三次,有效。不知道需不需要再次服用,此方藥效奇佳。天慶觀一位法師,醫術精湛,曾有一位婦人來求醫,說患病者被附身,附身之物說話了,說:「不是我害的,是另一個鬼,因為病人本身命衰而作祟。現在已經成形,在病人肺部像蟲子一樣,啃食肺部組織,所以導致病人吐血、聲音嘶啞。」法師問:「這個蟲子有什麼害怕的東西嗎?」很久沒有回應,法師再次詢問,過了好久才回答:「只害怕獺爪屑磨成粉末,用酒服用,就能去除。」患病人家按照這個方法做了,病就好了。這是親眼所見,其病症也相似。獺爪和獺肝功效類似。
《虞氏》記載:勞瘵有二十四種,或三十六種,名稱雖不同,症狀也略有差異。大致都是咳嗽、發熱、咯血、吐痰等症狀。至於侍奉親近的人,或同族的人,長期受到其惡氣的薰陶,很容易被傳染,稱為傳屍、喪屍、飛屍、遁屍、殗殜、屍注、鬼注等等。這些名稱都描述了疾病傳播的迅速和危害的難以預測性。雖然如此,但所有這些病症都是因為氣血虛弱、勞傷心腎而引起的。起初只有一人患病,之後卻傳染給數十上百人,甚至導致滅族滅門的也有。這種病最可怕,熱毒積鬱日久,會生出異物惡蟲,啃食人體臟腑精華,產生各種奇特的症狀,令人恐懼。因此,勞傷肝膽的人,則會生出毛蟲,如刺蝟、蛆蟲之類,啃食筋膜;勞傷心和小腸的人,則會生出羽蟲,如蛾子、蚊蟲、飛鳥的形狀,啃食血脈;勞傷脾胃的人,則會生出裸蟲,如嬰兒、蚯蚓之類,啃食肌肉;勞傷肺和大腸的人,則會生出介蟲,如龜、鱉、蝦、蟹之類,啃食皮膚;勞傷腎和膀胱的人,則會生出鱗蟲,如魚、龍、蛤蜊、蚌之類,啃食骨髓;或者挾帶相火之勢,也像羽蟲一樣厲害,像鴟鴞之類,形狀各異,數不勝數。凡是發現有這種症狀的人,應該及早治療,延誤治療就來不及了。治療的方法,一是殺蟲,以絕其根;二是補虛,以恢復元氣。根據經絡選用藥物,各有條理,務必像庖丁解牛一樣,準確地找到病症的關鍵點,沒有治不好的。如果等到病情嚴重,元氣衰竭,即使按照古方殺蟲滋補,患者也可能無法活命,只能阻止疾病的傳播。
《王啟玄》記載:傳屍蠱瘵的症狀,父子兄弟之間互相傳染,嚴重者會斷絕後代。這是祖上積欠的冤孽,或者風水有關,雖然有符咒、法水、殺蟲的方法,但是蟲子去除了,人卻死了,也不是完美的解決辦法。如果平時能夠保養身體,就能自愈。
《李氏》記載:傳屍勞蟲有十八種,從上往下傳播,病症與前人相似,所以又稱注。精血轉化到元陽之內,變幻的種類最多。古人說第一代蟲像嬰兒,或像鬼,或像蟾蜍,遇丙丁日(農曆丙日和丁日)發作,醉歸心俞穴;第二代蟲像亂髮,或像壁虎,或像蜈蚣,或像蝦蟹,遇庚辛日(農曆庚日和辛日)發作,醉歸肺俞穴;第三代蟲像蚊子、螞蟻,或像蜣螂,或像刺蝟,遇庚辛日發作,醉歸厥陰穴;第四代蟲像亂絲,或像豬肝,或像蚯蚓,像蛇,遇戊己日(農曆戊日和己日)發作,醉歸脾俞穴;第五代蟲像鱉、龜,有的有頭沒腳,有的有腳沒頭,或像老鼠,或像精血,遇甲乙日(農曆甲日和乙日)發作,醉歸肝俞穴;第六代蟲像馬尾,兩條,一雌一雄,或像鱉,有頭有腳有尾,或像爛肉,長短不一,遇丑亥日(農曆丑日和亥日)發作,醉歸腎俞穴。然後週而復始。治療勞蟲,要根據五臟的方劑選擇用藥,必須等到蟲子醉酒發作的那天才能取出,取出後要馬上補益各個臟腑,只用追病丹來斷根。輕症者,只用鰻鱺魚煮食,或者紫河車丹,陽虛者服用金液丹最好。取出勞蟲的方法是,先讓病人用皮紙糊一個密室,不留一點縫隙,選擇一位年長的成年人幫忙,用安息香精油灑在幫忙的人身上,用雄黃和雌黃塗抹幫忙人的耳目口鼻,準備一把鐵鉗,一塊布,二斤香油,放在鍋裡,微火加熱至沸騰,再準備一個高桶,在桶內放石灰,用生布蓋住桶口,等到月初時蟲子頭向上,再服用取蟲藥,五更初(凌晨五點)服用一次,五更三點(凌晨5點18分)服用一次。服用藥物後,肚子會像被刀斧劈一樣疼痛,不要緊,到巳時(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必須排出蟲子,可能是臭穢物,可能是膠狀物,可能是吐瀉膿血,血塊,都放在灰桶裡。蟲子可能從汗液中排出,像紫蠶苗一樣,或者從耳鼻口中排出,或者從小便中排出,形狀各異,有的青黑,有的黃紅,大的要用鉗子夾到油裡煎,當天把油紙里的蟲子放入瓦罐裡,用石灰填滿,埋在深山僻靜的地方,免得再次感染他人。病人穿過的衣服、被褥、床蓆,都要丟棄焚燒。醫生交代用藥後,也必須遠離。取出的蟲子,白色的啃食臟腑的脂肪,需要服用三十天的藥物來補益;蟲子黃赤色的,啃食血肉,需要服用六十天的藥物來補益;蟲子紫黑色的,啃食精髓,病傳到腎,那就非常嚴重了,希望能萬一成功,為子孫除害。蟲子頭白的也很難治,這是危氏所說,丹溪認為不必過分擔心。勞蟲要分五臟,經常停留在肺部,也就是膏肓穴之上,肓穴之下,針灸不到,藥物達不到,最好及早灸刺膏肓穴附近的四個穴位。如果啃食肺部組織,就會咯血,吐痰、聲音嘶啞,食慾旺盛,病情發展到這個程度,就不容易治癒了。蟲子也是氣血凝滯,痰液和瘀血形成的,只要補益氣血為主,再加上烏梅、青蒿、硃砂之類的藥物,蟲子就會自己消失了。可以選用紫河車丹、紫河車丸、青蒿膏、蛤蚧散、天靈蓋散。傳屍之說,不必過分擔心。觀察勞瘵的病症,都是因為酒色財氣,損傷心血,導致虛火妄動。醫生不分陰陽用藥,病人也不思考疾病是自己造成的,往往歸咎於前人的罪孽,甚至懷疑到臥房的器物、墳墓,並且冤孽、飛屍互相傳播。古人說:勞瘵有三十六種,只有陰德才能斷絕它。不幸患上這種病的人,可以去山林,或者居住在僻靜的房間,清心靜坐,經常焚香叩齒,專心養生,節食戒慾,或許就能根治。如果不遵守這些禁忌,服用藥物也不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