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三 (3)
卷十三 (3)
1. 治氣滯呃逆方
小半夏茯苓湯,治別無他證,偶爾致呃,此緣氣逆所生。
半夏,茯苓,生薑,加枳殼
上銼,水煎服。
木香調氣散,治中焦呃逆。
木香,檀香,白豆蔻仁,丁香(各三錢),砂仁(四錢),藿香,甘草(炙,各五錢)
白話文:
「小半夏茯苓湯」專治沒有其他症狀,偶爾會打嗝的狀況,這是因為氣逆所導致。將半夏、茯苓、生薑、枳殼一起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木香調氣散」專治中焦部位的呃逆。將木香、檀香、白豆蔻仁、丁香(各三錢)、砂仁(四錢)、藿香、甘草(炙,各五錢)一起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調下。
香殼散
枳殼(五錢),木香(二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未可再與。
陳皮湯,治諸呃噫。
陳皮(二兩,湯浸,去白)
銼,以水一升煎五合,通口服,頃刻更加枳殼一兩去穰炒,同煎之。
一方,治久患呃噫,連一二十聲者。
取生薑汁半合、蜜一匙,煎令熱,溫服。如此三服,立效。
白話文:
香殼散藥方:枳殼五錢、木香二錢半,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湯調服。
陳皮湯藥方:陳皮二兩,用湯浸泡,去白,切碎,用一升水煎煮至五合,溫服。服完後馬上再加一兩去穰炒過的枳殼一起煎煮。
另外,治療久患呃噫,連續打嗝二十聲以上者,可以取生薑汁半合、蜂蜜一匙,煎熱後溫服。服用三次,即可見效。
2. 治痰火呃逆方
芩連二陳湯,治痰閉於上,火動於下,忽然發呃,從胸中起者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芩,黃連
上加生薑,水煎服
黃連竹茹湯,治胃中痰火發呃。
黃連,竹茹,麥冬(去心),山梔,半夏(薑汁炒),陳皮(各一錢),蘇子(八分),砂仁,沉香,木香,茴香(各五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芩連二陳湯,用於治療痰氣阻塞於上,而火氣上衝於下,突然出現呃逆,從胸口發出的症狀。
處方: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黃芩、黃連。
以上藥材再加上生薑,用水煎服。
黃連竹茹湯,用於治療胃中痰火引起的呃逆。
處方:黃連、竹茹、麥冬(去掉心)、山梔、半夏(用薑汁炒)、陳皮(各一錢)、蘇子(八分)、砂仁、沉香、木香、茴香(各五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烏梅一個,水煎,磨沉香、木香調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身熱煩渴發呃。
柴胡,黃芩,山梔,柿蒂,陳皮,砂仁,半夏(薑汁炒),竹茹(各一錢),藿香(八分),茴香(五分),沉香,木香,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加生薑一片、烏梅一個,水煎服。
一方,治痰呃。
陳皮(去白),半夏(湯泡,各二分)
上銼,加生薑,煎服。
白話文:
取上述藥材,磨碎成粉末,加一片生薑和一個烏梅,用水煎煮,再加入沉香和木香調勻服用。此方可治療身體發熱、口渴、打嗝。
另一方以陳皮和半夏為藥材,加生薑水煎,可以治療痰引起的打嗝。
一方,治痰火呃逆。
黃連,黃柏,滑石
上銼,水煎服。益元散亦可用。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痰火引起的打嗝的方法。需要用到的草藥有黃連、黃柏和滑石。這些草藥要磨碎後用水煮來服用。也可以使用「益元散」這個方劑。
3. 治陰火呃逆方
大補陰丸,降陰火,益腎水。
黃柏(鹽酒拌,新瓦上炒褐色),知母(去皮,酒拌濕炒,各四兩),熟地黃(酒洗,焙乾),敗龜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豬脊髓加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
大補丸,治腎經火燥,下焦濕。
黃柏(酒炒褐色)
上為末,水丸,隨證用藥送下。
白話文:
[大補陰丸]
,用於降陰火,益腎水。
藥方
- 黃柏(用鹽酒拌勻,放在新瓦上炒至褐色),知母(去皮,用酒拌濕後炒),各四兩
- 熟地黃(用酒洗淨,焙乾),龜板(酥炙至黃色),各六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再加入豬脊髓和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薑鹽湯送服。
[大補丸]
,用於治療腎經火燥,下焦濕熱。
藥方
- 黃柏(用酒炒至褐色)
將黃柏研磨成細末,製成水丸。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用藥送服。
大補陰丸
是一種用於治療陰虛火旺、腎水不足的中藥方劑。它主要由黃柏、知母、熟地黃和龜板組成。黃柏和知母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熟地黃補益腎陰;龜板滋陰補腎,強筋壯骨。
大補丸
是一種用於治療腎經火燥、下焦濕熱的中藥方劑。它主要由黃柏組成。黃柏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
4. 附灸法
灸呃逆法
乳根二穴,直乳下一寸六分,婦人在乳房下起肉處陷中,灸七壯即止,其效如神。一云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是穴。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男左女右,與乳正直下一指陷中動脈處是穴,艾炷如小豆大許,灸三壯。一法,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又法
氣海一穴直臍下一寸半,灸三七壯立止。一法,於臍下關元穴灸七壯,立愈。
白話文:
灸呃逆法
乳根二穴,位於乳房下方一寸六分處,女性則在乳房下方肉起處的凹陷處,灸七壯即可止住呃逆,效果如同神明。也有人說,女性應該將乳頭向下屈曲,乳房下方骨頭之間的位置就是穴位。男性及乳房較小的女性,可以用一根手指的寬度作為標準,男性左側、女性右側,與乳房正下方一指寬處,動脈所在的位置就是穴位。艾炷的大小如小豆般,灸三壯即可。
另一種方法,男性左側、女性右側,乳房下方黑色皮膚處,大約一棵韭菜葉的寬度,灸三壯即可,嚴重者可以灸兩到七壯。
又法
氣海穴位於肚臍下方一寸半處,灸三至七壯即可止住呃逆。
另一種方法,在肚臍下方關元穴灸七壯,即可立即治癒呃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