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六十五 (7)
卷六十五 (7)
1. 治虛勞方
蔭按:男子患虛勞,多屬陰虧,藥中須用枸杞為當。
滋陰清化丸,清痰火,滋化源。肺腎乃人身之化源。
生地黃(酒洗),熟地黃(酒浸),天冬(去心),麥冬(去心,各二兩),白茯苓(一兩),山藥(炒,一兩),枸杞子,白芍(酒炒,各一兩),五味子(七錢),黃柏(鹽酒炒,一兩半),知母(鹽水炒),玄參,薏苡仁(炒,各一兩),甘草(生,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噙化嚥下。有盜汗,加黃耆蜜炙七錢。痰嗽甚,加陳皮、貝母各二兩。
清神甘露丸,治男子婦人,虛勞不足,大骨枯,大肉陷,皆治之。
生地黃汁,白蓮藕汁,生乳汁
上三味,等分,用砂石器內以文武火熬成膏,用後藥:
人參,白朮,黃連,黃耆,五味子,胡黃連(各等分)
上為細末,以前膏子和劑,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參湯下。
瓊玉膏,滋血補氣,延年益壽。昔人謂一料分十劑,可救勞瘵十人。
人參(三十六兩,去蘆,研為細末),白茯苓(二十四兩,去皮,研為淨末),白蜜(六斤),生地黃(十六斤,搗取汁,以盡為度,去渣)
一方加枸杞、天冬、麥冬各一斤。
上和勻,入銀石器瓶中,內用油紙,外用竹箬包,以軟蔑縛緊瓶口,入重湯內,懸煮之,用桑柴文武火,不住手三晝夜,入井中浸一日夜,出火毒,又煮一日出陰毒,取出,每空心用酒或白湯調下。
接命膏,治男婦氣血虛弱,痰火上升及一切虛損。
人乳(二盞,香甜白者佳),梨汁(一盞)
上二味傾入銀錫鏇中,入湯內頓滾,有黃沫起開青為度,每五更後一服。大能補虛消痰,生血延壽。
玄霜雪梨膏,生津止渴,除咯血吐血嗽血久不止,及治勞心動火,勞嗽久不愈,消痰止嗽,清血歸經。
雪梨(六十個,去心皮,取汁二十鍾,酸者不用),藕汁(十鍾),鮮生地(搗取汁,十鍾),麥門冬(搗爛煎汁,五鍾),蘿蔔汁(五鍾),茅根汁(十鍾)
上六汁,再重濾去渣,將清汁再入火煎煉,入蜜一斤,飴糖半斤,薑汁半酒盞,入火再熬如稀糊,則成膏矣。如血不止,咳嗽,加側柏葉,搗汁一鍾,韭白汁半鍾,茜根汁半鍾,俱去渣,入前汁內煎成膏服之。
坎離膏,治勞瘵發熱,陰虛火動,咳嗽吐血,唾血,咯血,咳血,衄血,心慌喘急盜汗。
黃柏,知母(各四兩),生地(姜酒炒),熟地(砂仁炒),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二兩),杏仁(去皮,七錢),胡桃仁(去皮,四兩),蜂蜜(四兩)
上先將黃柏、知母,童便三碗,側柏葉一把,煎至四碗,去渣。又將天麥門冬、生熟地黃入汁內,添水二碗,煎汁去渣,再搗如泥,另用水一二碗,熬熟絞汁,入前汁,將杏仁、桃仁用水擂爛,再濾,勿留渣,同蜜入前汁內,用文武火熬成膏,瓷器收貯封固,入水內去火毒。每服三五匙,側柏葉煎湯,空心調服,忌銅鐵器。
白話文:
治虛勞方
男子患虛勞,多半是陰虛,藥方中必須用枸杞。
滋陰清化丸,能清痰火,滋養臟腑。肺腎是人體臟腑的根本。
方中藥材:生地黃(酒洗)、熟地黃(酒浸)、天冬(去心)、麥冬(去心,各二兩)、白茯苓(一兩)、山藥(炒,一兩)、枸杞子、白芍(酒炒,各一兩)、五味子(七錢)、黃柏(鹽酒炒,一兩半)、知母(鹽水炒)、玄參、薏苡仁(炒,各一兩)、甘草(生,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空腹含服,待其溶化後吞下。若有盜汗,可加黃耆(蜜炙,七錢)。若咳嗽痰多嚴重,可加陳皮、貝母各二兩。
清神甘露丸,治療男女虛勞不足、骨骼萎縮、肌肉消瘦等症。
方中藥材:生地黃汁、白蓮藕汁、生乳汁(三者等量)。
將以上三種汁液用砂鍋文火熬製成膏狀,再另取人參、白朮、黃連、黃耆、五味子、胡黃連(各等量)研磨成細粉,與藥膏混合,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人參湯送服。
瓊玉膏,能滋養血液、補益氣血,延年益壽。古人說一劑藥可分十份,能救治十個虛勞病人。
方中藥材:人參(三十六兩,去蘆頭,研磨成細粉)、白茯苓(二十四兩,去皮,研磨成細粉)、白蜜(六斤)、生地黃(十六斤,搗碎取汁,直至取盡汁液,去除殘渣)。
另有一方在此基礎上,再加枸杞、天冬、麥冬各一斤。
將所有材料混合均勻,放入銀器或石器瓶中,內層用油紙包裹,外層用竹葉包好,用蔑條紮緊瓶口,放入大鍋中懸煮。用桑柴文武火熬煮三天三夜,然後放入井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去除火毒,再煮一天去除陰毒,取出備用。每次空腹服用,用酒或白開水送服。
接命膏,治療男女氣血虛弱、痰火上逆及一切虛損。
方中藥材:人乳(二盞,香甜而顏色潔白者最佳)、梨汁(一盞)。
將人乳和梨汁倒入銀或錫製的容器中,放入沸水中煮滾,待出現黃色泡沫後即可。每天凌晨服用一次。此膏具有很好的補虛、化痰、生血、延壽的功效。
玄霜雪梨膏,能生津止渴,治療咯血、吐血、咳血等久治不愈的症狀,以及勞心傷神、久咳不愈、痰多咳嗽等症,能清熱解毒,使血液歸經。
方中藥材:雪梨(六十個,去心皮,取汁二十鍾,酸的雪梨不用)、藕汁(十鍾)、鮮生地黃(搗碎取汁,十鍾)、麥門冬(搗爛煎汁,五鍾)、蘿蔔汁(五鍾)、茅根汁(十鍾)。
將以上六種汁液過濾去除殘渣,取其清汁再次加熱煎熬,加入蜂蜜一斤、飴糖半斤、薑汁半酒盞,繼續熬製成稀糊狀藥膏。若出血不止或咳嗽嚴重,可加入側柏葉汁一鍾、韭白汁半鍾、茜根汁半鍾(三者均需過濾去除殘渣),與前汁一起煎熬成膏服用。
坎離膏,治療虛勞發熱、陰虛火旺、咳嗽吐血、唾血、咯血、鼻出血、心慌氣短、盜汗等症。
方中藥材:黃柏、知母(各四兩)、生地黃(薑酒炒)、熟地黃(砂仁炒)、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二兩)、杏仁(去皮,七錢)、胡桃仁(去皮,四兩)、蜂蜜(四兩)。
先將黃柏、知母、童便三碗、側柏葉一把煎煮至四碗,去渣。再將天門冬、麥門冬、生熟地黃放入藥汁中,加水二碗煎煮,去渣。將藥渣搗碎如泥,加水一二碗熬煮,取汁,與前汁混合。將杏仁、胡桃仁用水研磨成糊狀,過濾去渣,與蜂蜜一起加入藥汁中,用文武火熬製成膏狀,盛入瓷器中保存,放入水中去除火毒。每次服用三到五匙,用側柏葉煎湯送服,忌用銅鐵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