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7)

1. 治脾胃虛寒方

理中湯,治脾胃虛寒。

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七錢,水煎,熱服。如手足厥冷,飲食不入,或腸鳴切痛,嘔逆吐瀉,加附子炮,名附子理中湯。

治中湯,治脾胃不和,嘔逆霍亂,或中滿虛痞,泄瀉等證。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青皮,陳皮(各等分)

白話文:

理中湯用來治療脾胃虛寒,由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等分組成,每次服用五到七錢,水煎熱服。若手足厥冷、飲食不入、腸鳴切痛、嘔逆吐瀉,可加入炮附子,稱為附子理中湯。治中湯則用來治療脾胃不和、嘔逆霍亂、中滿虛痞、泄瀉等症狀,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青皮、陳皮等分組成。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如嘔,加半夏等分,丁香減半,名丁香溫中湯。

加減補中湯,治脾冷,食不消化。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炙),陳皮,砂仁,肉豆蔻(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

人參開胃湯,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此藥助胃進食。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蓮肉,橘紅,半夏(薑製),砂仁,木香,藿香,丁香,神麯(炒),麥芽(炒,各七分)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水煎服用。如果嘔吐,加入半夏等分,丁香減半,稱為丁香溫中湯。

加減補中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炙)、陳皮、砂仁、肉豆蔻(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水煎服用。

人參開胃湯,用於治療脾胃不和,食慾不振。此藥有助於促進胃口,增加食慾。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蓮肉、橘紅、半夏(薑製)、砂仁、木香、藿香、丁香、神麴(炒)、麥芽(炒,各七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遠服。

白朮湯,理脾和胃,順氣進食。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厚朴,乾薑,桂心,桔梗(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棗一枚,水煎,溫服。

豆蔻橘紅散,溫脾養胃,升降陰陽,和三焦,化宿食。

丁香,木香(各一兩),白豆蔻仁,人參,白朮,橘紅,半夏曲,厚朴(薑製),乾薑(炮),藿香葉,神麯(炒),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飯後服用。白朮湯能調理脾胃,順暢氣機,增加食慾。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厚朴、乾薑、桂心、桔梗(各等份)研磨成粉末,每服四錢,加入一枚紅棗,用水煎煮,溫熱服用。豆蔻橘紅散能溫暖脾胃,升降陰陽,調和三焦,消化宿食。丁香、木香(各一兩)、白豆蔻仁、人參、白朮、橘紅、半夏曲、厚朴(薑製)、乾薑(炮)、藿香葉、神麯(炒)、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加味進食散,治脾胃虛冷,及久病胃弱,全不食者。

人參(一錢),厚朴(薑製),陳皮,半夏,草果,良薑(炒),麥芽(炒),附子(炮,去皮臍),肉豆蔻(麵裹煨),丁香(不見火,各八分),青皮(炒,七分),甘草(炙,五分)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附子建中湯,治脾氣虛寒,腹膈脹滿,身體沉重,面色萎黃,嘔吐不食,大便自利。

白話文:

上方藥物,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

加味進食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以及久病胃弱,完全不進食的人。

人參(一錢)、厚朴(用薑汁制)、陳皮、半夏、草果、良薑(炒)、麥芽(炒)、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臍)、肉豆蔻(用麵包裹煨制)、丁香(不經火,各八分)、青皮(炒,七分)、甘草(炙,五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劑,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用清水煎煮,飯後服用。

附子建中湯,用於治療脾氣虛寒,腹脹滿,身體沉重,面色萎黃,嘔吐不食,大便稀溏。

附子(炮,去皮臍),肉豆蔻(麵煨),白豆蔻,白朮,厚朴(薑汁炒),丁香,乾薑(炮),神麯(炒),紅豆(各一兩),木香(不見火),胡椒,甘草(炙,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八味湯,治脾胃虛寒,氣不升降,心腹刺痛,臟腑虛滑。

吳茱萸(湯泡七次),乾薑(炮,各二兩),人參,當歸(洗焙),陳皮,肉桂,木香,丁香(各一兩)

白話文:

附子、肉豆蔻、白豆蔻、白朮、厚朴、丁香、乾薑、神麴、紅豆各一兩,木香半兩,胡椒半兩,甘草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用水煎煮,溫熱服下。此方名為八味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機升降失調、心腹疼痛、臟腑虛滑等症狀。此外,吳茱萸湯泡七次,乾薑炮製,人參、當歸洗淨烘乾,陳皮、肉桂、木香、丁香各一兩,這些藥材也是常用於治療相關疾病的藥物。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溫服。

溫胃湯,專治服寒藥過多,或脾胃虛弱,胃脘痛。

陳皮,黃耆(各七錢),益智仁(六錢),白豆蔻仁,澤瀉,乾生薑,薑黃(各三錢),縮砂仁,甘草,厚朴,人參(各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前溫服。如脈弦,惡寒腹痛,乃中氣弱也,以仲景小建中湯加黃耆、錢氏異功散加芍藥選而用之。如渴甚者,以白朮散倍加葛根。

白話文:

溫胃湯 方劑說明

藥物組成:

  • 上面列出的藥物,每服四錢,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主治:

  • 專門治療服用寒性藥物過多,或脾胃虛弱,胃脘疼痛。

藥材用量:

  • 陳皮、黃耆各七錢
  • 益智仁六錢
  • 白豆蔻仁、澤瀉、乾生薑、薑黃各三錢
  • 縮砂仁、甘草、厚朴、人參各二錢

使用方法: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服三錢,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飯前溫熱服用。

加減用藥:

  • 若患者脈象弦細,畏寒腹痛,屬於中氣虛弱,可參考仲景《傷寒論》中的小建中湯,加黃耆;或參考錢氏《醫方集解》中的異功散,加芍藥。
  • 若患者口渴嚴重,可參考《金匱要略》中的白朮散,加倍葛根。

養胃湯,治脾胃虛寒,嘔逆噁心,腹脅脹痛,腸鳴泄瀉,或有外感,寒熱如瘧,骨節煩疼,並皆治之。

藿香,厚朴(薑汁炒),半夏(湯洗),茯苓(各一兩),草果,附子(炮),甘草(炙),陳皮(去白),人參(各一錢),白朮(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棗一枚、烏梅半個,水煎服。

補脾湯,治脾胃虛寒,泄瀉腹滿,氣逆嘔吐,飲食不消。

人參,茯苓,草果(去皮),乾薑(炮,各一兩),麥芽(炒),甘草(炙,各一兩半),厚朴(薑製),陳皮(去白),白朮(各七錢半)

白話文:

養胃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各種症狀,包括嘔吐、噁心、腹脹、腹痛、腹瀉、寒熱交替、骨節疼痛等。它由藿香、厚朴、半夏、茯苓、草果、附子、甘草、陳皮、人參、白朮等藥材組成,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大棗、烏梅煎服。

補脾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腹瀉、腹脹、氣逆、嘔吐、消化不良等問題。它由人參、茯苓、草果、乾薑、麥芽、甘草、厚朴、陳皮、白朮等藥材組成。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空心服。

溫脾散,開胃進食,利氣散寒濕,溫中。

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縮砂仁,舶上,茴香(炒),良薑,桔梗,白芷,厚朴(各一兩),木香,香附,麥芽,白朮(各半兩),甘草(炙,一兩半),紅豆,乾葛(各三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加棗一枚,水煎,空心服。

養脾丸,治脾胃虛冷,心腹脹悶,嘔逆噁心,泄瀉。

白話文:

將上面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溫脾散能開胃促進食慾,利氣散能去除體內的寒濕,溫暖中焦。

青皮(去除白色外皮),陳皮(去除白色外皮),縮砂仁,舶上,茴香(炒製),良薑,桔梗,白芷,厚朴(各一兩),木香,香附,麥芽,白朮(各半兩),甘草(炙烤,一兩半),紅豆,乾葛(各三錢)

將上面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一枚紅棗,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養脾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心腹脹悶、嘔吐反胃、噁心、腹瀉等症狀。

人參,白茯苓,大麥芽(炒,各一兩),白朮(半兩),乾薑(炮),縮砂(去皮,各二兩),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八丸,每服一丸,細嚼,薑湯下。

香砂理中丸,治脾胃虛弱,感寒停飲,心腹卒痛,厥冷,嘔吐清水,飲食不進。

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各二兩),木香(不見火),砂仁(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下。

八味理中丸,治脾胃虛寒,飲食不化,胸膈痞悶,或嘔吐痰水,或腸鳴泄瀉。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炒大麥芽各一兩,白朮半兩,炮乾薑、去皮縮砂各二兩,炙甘草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每兩分成八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用薑湯送服。

香砂理中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感受寒邪導致停飲,心腹突然疼痛,四肢厥冷,嘔吐清水,飲食不進等症狀。

人參、白朮、炮乾薑、炙甘草各二兩,木香、砂仁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服用,用白湯送服。

八味理中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飲食消化不良,胸膈痞悶,或嘔吐痰水,或腸鳴腹瀉等症狀。

縮砂仁,川薑,麥芽(各二兩),白茯苓,神麯(炒),人參(各一兩),白朮(四兩),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分作十丸,空心用一丸,薑湯嚼下,或加半夏曲一兩。

啟脾丸,治脾胃不和,氣不升降,中滿痞塞,心腹膨脹,腸鳴泄瀉,不思飲食,服此最佳。

人參,白朮,青皮,陳皮,神麯(炒),麥芽(炒),厚朴(薑汁炒),砂仁,乾薑(炮,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細嚼,米飲下。

參苓壯脾丸,治脾胃虛寒,胸脅痞脹,心腹刺痛,或病後氣衰,食不復常,及久患瀉痢,腸胃虛滑,並宜服之。

白話文:

縮砂仁、川薑、麥芽各二兩,白茯苓、神麴(炒)和人參各一兩,白朮四兩,甘草(炙)一兩半。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子,每兩分做十丸,空腹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也可以加半夏曲一兩。此方名為「啟脾丸」,主治脾胃不和,氣機升降失調,腹部飽滿、痞塞、膨脹,腸鳴腹瀉,食欲不振等症狀。

人參、白朮、青皮、陳皮、神麴(炒)、麥芽(炒)、厚朴(薑汁炒)、砂仁、乾薑(炮)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兩半。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飯前細嚼,米湯送服。此方名為「參苓壯脾丸」,主治脾胃虛寒,胸脅部脹滿,心腹刺痛,或病後體虛、食欲不振,以及久患腹瀉、腸胃虛弱等症狀。

人參,白朮,茯苓,肉桂(不見火),乾薑(炮),砂仁,胡椒,山藥,白扁豆(炒),神麯(炒),麥芽(炒,各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細嚼,白湯或酒送下。

和中益氣丸,治脾胃不和,氣不升降,嘔吐減食,口苦吞酸,胸滿短氣,肢體怠惰,面色痿黃,中焦虛痞,不任攻擊,臟氣久寒,不受峻補,又療心胸愊愊如滿,五飲停滯不散。常服和中益氣,進美飲食。或大便不通,尤宜服之。

陳皮(去白),青皮(去穰,各四兩),砂仁(二兩),人參,官桂,肉豆蔻,茴香(微炒),京三稜(炮,各一兩),白豆蔻(一兩),木香(不見火),丁香(各半兩)

白話文:

和中益氣丸 方劑解說:

藥材:

  • 人參
  • 白朮
  • 茯苓
  • 肉桂(不經火炒)
  • 乾薑(炮製)
  • 砂仁
  • 胡椒
  • 山藥
  • 白扁豆(炒製)
  • 神麴(炒製)
  • 麥芽(炒製,各取二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劑,大小如彈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一丸,空腹細嚼,以白湯或酒送服。

主治:

  • 脾胃不和,氣機升降失調,導致嘔吐、食慾不振、口苦、泛酸、胸悶、氣短、四肢無力、面色萎黃、中焦虛寒、體虛乏力、久寒不耐峻補等症。
  • 心胸鬱悶,如胸中滿塞,五種飲食積滯難消。
  • 常服此丸能增進食慾,改善脾胃功能。
  • 若伴有便祕,也適合服用此丸。

另附方劑:

  • 陳皮(去白皮)
  • 青皮(去瓤) 各取四兩
  • 砂仁 二兩
  • 人參
  • 官桂
  • 肉豆蔻
  • 茴香(微炒)
  • 三稜(炮製) 各取一兩
  • 白豆蔻 一兩
  • 木香(不經火炒)
  • 丁香 各取半兩

註解:

  • 藥材的份量以兩為單位。
  • 括號內的文字是對藥材的炮製方法說明。
  • 藥材的現代名稱已用括號標示出來,方便查詢。

上為細末,用白麵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至七十丸,食遠生薑湯下。

沉香溫胃丸,治中焦氣弱,脾胃受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臟腑積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鳴,霍亂吐瀉,手足厥逆,大便利無度,又治下焦陽虛,臍腹疼痛,及療傷寒陰濕,形氣沉困,自汗。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白芍藥,沉香,吳茱萸(洗),良薑,木香(不見火,各一兩),附子(炮),巴戟(酒浸,去心),乾薑(炮),茴香(各二兩),官桂(一兩半),丁香(六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白麵調成糊狀,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六十到七十丸,飯後服用生薑湯送服。

沉香溫胃丸,用於治療中焦氣虛,脾胃受寒,飲食不香,氣機不調,臟腑積寒,心腹疼痛,大便稀溏,腹中發出雷鳴聲,霍亂嘔吐腹瀉,手足厥冷,大便頻頻,以及下焦陽虛,臍腹疼痛,以及治療傷寒陰濕,形體氣息沉重睏倦,自汗等症狀。

藥材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當歸、白芍、沉香、吳茱萸(洗)、良薑、木香(未經火炙)、附子(炮製)、巴戟(酒浸,去心)、乾薑(炮製)、茴香(各二兩)、官桂(一兩半)、丁香(六錢)。

上為細末,用好醋打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三服。忌生冷之物。

生胃丹,生胃氣,消痰沫,開胸膈,進飲食。

粟米(四兩,溫水浸透,炊作飯,焙乾,乘熱用生薑自然汁和濕,再焙乾,如是制七次),天南星(三兩,薑汁浸一宿,次日用生薑自然汁和紙筋黃土泥裹南星曬乾,慢火炊半日,泥焦乾取出用),人參,白朮,茯苓(各二兩),陳皮,白豆蔻,縮砂,麥芽(炒),半夏曲,青皮,蓽澄茄,石蓮肉(各一兩),南木香(三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好醋調製成麵糊狀,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每日服用三次。忌食生冷食物。

生胃丹具有生胃氣、消痰沫、開胸膈、促進飲食的作用。

粟米(四兩,用溫水浸泡至透,煮成飯,然後烘乾,趁熱用生薑汁拌濕,再次烘乾,如此反覆七次),天南星(三兩,用薑汁浸泡一晚,次日用生薑汁混合紙筋和黃土泥裹住天南星,曬乾,用慢火烤半日,泥土烤至焦乾後取出使用),人參、白朮、茯苓(各二兩),陳皮、白豆蔻、縮砂、麥芽(炒)、半夏曲、青皮、蓽澄茄、石蓮肉(各一兩),南木香(三錢)。

上為末,米糊粉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導寧純陽丹,治真元虛損,心腎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濕敗,不能化食,所食五味之物不成精液,乃成痰涎,聚於中脘,不能傳導,以致大腸燥澀,小便反多而赤,或時嘔吐酸水,久或翻胃結腸。

蒼朮(米泔浸三日.再換淨水浸洗,切,曬乾,以青鹽水浸一宿),蓮肉(好者,去心,酒浸一宿,各四兩)

上用大公豬肚一個,壁土揉洗淨,納入前二味,以線密縫,用無灰酒煮爛,取起入石臼中搗爛,捏成小餅,烘乾,研為細末。

白話文:

導寧純陽丹

,用於治療真元虛損、心腎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濕敗、消化不良、食物無法化為精華、轉化為痰涎、積聚在中脘、無法傳導、導致大腸乾燥、小便量多且赤、偶爾嘔吐酸水、長期則反胃結腸等症狀。

製法

  1. 丸劑部分:
  •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製成米糊粉丸,大小如綠豆。
  • 每服50丸,用薑湯送服。
  1. 導寧純陽丹部分:
  •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三天,再換清水浸泡清洗,切片,曬乾,用鹽水浸泡一夜。
  • 蓮肉:選擇品質好的蓮肉,去心,用酒浸泡一夜。
  • 蒼朮和蓮肉各取四兩。
  • 用一個大豬肚,用土揉洗乾淨,將蒼朮和蓮肉放入豬肚中,用線縫合。
  • 用無灰酒煮至豬肚爛熟,取出放入石臼中搗碎,捏成小餅,烘乾,研磨成細末。

南星(四兩,淨切細,以薑汁一小盞浸宿,以灶心土同炒,去土不用),大半夏(四兩,湯泡去涎,曬乾為末,以好醋浸七日.蒸熟不麻為度),橘皮(四兩,銼,灶心土炒),穀芽(炒),厚朴,白朮,麥芽(炒),甘草,人參,茯苓,白豆蔻,三稜,莪朮,縮砂,蓽澄茄(各一兩),木香,丁香,沉香(各半兩),粟米(四兩,薑汁浸炒)

上為末,稀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參朮健脾丸,滋養脾胃,補益元氣,進美飲食,溫中下氣,臍腹冷痛,亦能治之。

白話文:

南星健脾丸

藥材:

  • 南星(四兩,淨切細,以薑汁一小盞浸泡一夜,再用竈心土一同炒至金黃色,去土不用)
  • 半夏(四兩,用熱水泡去黏液,曬乾磨成粉末,再用好醋浸泡七天,蒸熟至不麻為止)
  • 橘皮(四兩,切碎,用竈心土炒)
  • 穀芽(炒)
  • 厚朴
  • 白朮
  • 麥芽(炒)
  • 甘草
  • 人參
  • 茯苓
  • 白豆蔻
  • 三稜
  • 莪朮
  • 縮砂
  • 蓽澄茄(各一兩)
  • 木香
  • 丁香
  • 沉香(各半兩)
  • 粟米(四兩,以薑汁浸泡後炒)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稀麵糊捏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空腹以米湯送服。

功效:

滋養脾胃,補益元氣,增進食慾,溫暖中焦,降逆氣,可治療臍腹冷痛。

注:

  • 以上藥量為古方記載,現代使用需遵醫囑。
  • 藥材名稱後面的括號內為現代藥名或註釋。
  • 此方又名“參朮健脾丸”。

蒼朮(八兩,鹽水醋米泔水各浸二兩,蔥白炒二兩),人參,白朮,白茯苓,乾山藥,破故紙(酒浸,焙),枸杞子,菟絲子(酒浸,焙),蓮肉(去心,各二兩),川楝子(取肉),五味子,牛膝(各一兩五錢),川椒,小茴香(鹽炒),陳皮,遠志(去心),木香(不見火,各五錢)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鹽湯下,以乾物壓之。

白話文:

藥材

  • 蒼朮:八兩,用鹽水、醋、米泔水各浸泡二兩,再用蔥白炒二兩。
  • 人參、白朮、白茯苓、乾山藥、破故紙(酒浸泡後烘乾)、枸杞子、菟絲子(酒浸泡後烘乾)、蓮肉(去心)、川楝子(取肉)、五味子、牛膝(各一兩五錢)、川椒、小茴香(用鹽炒)、陳皮、遠志(去心)、木香(不經火,各五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八十至一百丸,空腹用鹽湯送服,並以乾物壓住藥丸。

桂曲丸,健脾胃,進飲食,克化生冷,溫中下氣。

人參,白朮,陳皮(去白),砂仁,丁香,肉豆蔻(麵煨),甘草(炙),乾薑,良薑,蓽撥,桂枝(各一兩),神麯(炒,二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飲下。

曲術丸,治脾胃停飲,腹脅脹滿,不進飲食。

神麯(十兩,炒),白朮(五兩),官桂,乾薑(各三兩),吳茱萸,川椒(各二兩)

上為末,薄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薑湯下。有飲,加半夏曲二兩,煎服。

白話文:

功效

健脾胃,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生冷食物,溫暖中焦,下降氣機。

藥材

  • 人參、白朮、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砂仁、丁香、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烘烤)、甘草(炙烤)、乾薑、良薑、蓽撥、桂枝(每種各一兩)
  • 神麴(炒熟,二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浸泡蒸餅,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米湯送服。

功效

治療脾胃積聚水飲,腹部兩側脹滿,沒有食慾。

藥材

  • 神麴(十兩,炒熟)
  • 白朮(五兩)
  • 官桂、乾薑(各三兩)
  • 吳茱萸、川椒(各二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薄糊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生薑湯送服。如果有水飲症狀,可以加半夏曲二兩,煎煮服用。

厚朴丸,和脾暖胃,治心腹冷痛,胸膈虛痞,腸鳴腹脹。

厚朴(薑製,四兩),乾薑(炮),官桂,川椒(炒,去目,各二兩)

上為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白話文:

功效

厚朴丸具有和脾暖胃的功效,可以治療心腹冷痛、胸膈虛痞、腸鳴腹脹等症狀。

配方

  • 厚朴(用薑汁製成,四兩)
  • 乾薑(炮製)
  • 官桂
  • 川椒(炒過,去除黑點,各二兩)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桐子。

用法

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