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二 (5)
卷十二 (5)
1. 論脾胃虛不可妄用吐藥
東垣,曰:「六元政紀論」云:木鬱則達之者,蓋木性當動盪軒舉,是其本體,今乃鬱於地中,無所施為,即是風失其性。人身有木鬱之證者,當開通之。乃可用吐法,以助風木,是木鬱則達之之義也。又說木鬱達之者,蓋謂木初失其性,鬱於地中,今既開發,行於天上,是發而不郁也。是木復其性也,有餘也,有餘則兼其所勝,脾土受邪,見之於木鬱達之條下。不止此一驗也。又厥陰司天,亦風木旺也。厥陰之勝,亦風木旺也,俱是脾胃受邪,見於上條。其說不同,或者不悟木鬱達之四字之義,反作木鬱治之,重實其實,脾胃又受木製,又復其木,正謂補有餘而損不足也。既脾胃之氣先已不足,豈不因此而重絕乎。再明胸中窒塞當吐,氣口三倍大於人迎,是食傷太陰,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則死。以其下部無脈,知其木鬱在下也。塞道不行,而肝氣下絕矣。兼肺金主塞而不降,為物所隔,金能剋木,肝木受邪,食塞胸咽,故曰在下者因而越之。仲景云:食煩,以瓜蒂散吐之。如經汗下,謂之虛煩,又名懊憹(痛悔也),煩躁不得眠,知其木鬱也,以梔子豉湯吐之。昧者將隔咽不通,上支兩脅腹脹,胃虛不足,乃濁氣在上,則生䐜脹之病,吐之。況胃虛必怒,風木已來,乘陵胃中,《內經》以鐵落墜之,豈可反吐,助其風木之邪。不宜吐而吐,其差舛如天地之懸隔。大抵胸中窒塞,煩悶不止者,宜吐之耳。
白話文:
李東垣認為,「六元政紀論」中提到的「木鬱則達之」,指的是木的特性本應活動、振奮,但現在卻被困在地底,無法表現,這代表風失去了它的本質。如果一個人出現了木鬱的症狀,應該要進行開通的治療,這時可以使用吐法,幫助風木重新活躍,這就是「木鬱則達之」的意義。此外,「木鬱達之」還意味著木的本質已經恢復,它不再被壓抑,而是重新展現出它原本的特性。這時候,木會對其所勝的脾土產生影響,導致脾土受到邪氣的侵擾,這種情況可以在「木鬱達之」的條例中看到。
厥陰司天時,風木也旺盛,厥陰的勝利同樣是風木的勝利,這都是脾胃受到邪氣的影響,可以看到在上述條例中。不同的理論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人不理解「木鬱達之」四個字的意思,反而用木鬱的方法去治療,這會加重實際的情況,使得脾胃又受到木的抑制,再次強化木的力量,這等於補充有餘的東西,同時削弱不足的地方。如果脾胃的氣力原本就已經不足,那麼這樣的治療方式可能會使情況更加惡化。
對於胸中堵塞的情況,李東垣建議使用吐法,因為氣口的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三倍,這是食傷太陰的徵兆。如果上部有脈搏,下部沒有脈搏,那麼這個病人應該吐出東西,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由於下部沒有脈搏,可以推斷出木鬱在下部。堵塞的通道不能運行,而肝氣在下部也停止了流動。再加上肺金主堵塞而不降,被物體阻礙,金能剋制木,肝木受到邪氣的影響,食物堵塞在胸和咽喉,所以說要從下部排除異物。張仲景曾說,食後煩躁不安,可以用瓜蒂散吐出食物。如果經過出汗或下藥治療後,仍感到煩躁,稱為虛煩,又名懊憹(痛苦悔恨),煩躁難以入睡,這表示木鬱的情況,可以用梔子豉湯吐出。如果不懂這些原則,可能出現隔咽不通,上支兩脅腹脹,胃虛不足的情況,這是由於混雜的氣體在上部造成的疾病,應該使用吐法。然而,如果胃虛弱必然會生氣,風木來臨,乘襲胃部,《內經》中提到的鐵落墜之,不應反向使用吐法,助長風木的邪氣。不適合使用吐法卻硬要使用,這樣的錯誤就像是天地之間的巨大差距。總的來說,對於胸中堵塞、煩躁不休的症狀,使用吐法是合適的。
2. 論脾胃弱不可概用克伐
羅謙甫,曰:脾胃弱而飲食難任者,不可以概用克伐之劑。宜錢氏異功散補之,自然能食。設或嗜食太過傷脾而痞滿嘔逆,權用枳實丸一服,慎勿多服。婁氏曰:子嘗治翁氏久瘧,食少汗多,先補劑加黃連、枳實月餘,食反不進,汗亦不止。因悟謙甫此言,遂減去枳、連,純用補劑,又令粥多於藥而食進,又於原方內加附子三分半,一服而愈。
白話文:
羅謙甫說:「脾胃虛弱,飲食難以消化的患者,不能一概使用攻伐之藥。應該用錢氏的異功散來補益,自然就能進食。如果因過度嗜食而傷脾導致腹脹、嘔吐,可以暫時服用枳實丸一劑,但要謹慎,不可服用過多。」
婁氏說:「我曾經治療翁氏的久瘧,病人食慾不振、汗多,我一開始用補藥加黃連、枳實治療了一個多月,結果食慾反而更差,汗也止不住。後來我領悟了謙甫的這番話,就減去枳實、黃連,純粹用補藥,並讓粥的量比藥多,病人食慾就漸漸好了。我又在原方中加入附子三分半,病人服用一劑後就痊癒了。」
3. 論餘臟邪偏勝亦能損傷脾胃
李氏,曰:脾胃為五臟主,若風寒暑濕燥一氣偏勝,亦能損傷。假如脈弦,風邪所勝,胃風湯、黃耆建中湯、三白湯。脈洪,熱邪所勝,瀉黃散、清胃散、調胃承氣湯。脈澀,燥邪所乘,八珍湯、錢氏白朮散。脈沉細,寒邪所乘,益黃散、人參養胃湯丸、附子理中湯丸、補真丸。脈緩濡無力,或時隱伏,正氣虛而損也,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脈緩太過,濕邪自甚也,平胃散。
白話文:
李氏說:脾胃是五臟之主,若風寒暑濕燥等外邪過盛,都能損傷脾胃。比如脈象弦緊,是風邪所勝,可以用胃風湯、黃耆建中湯、三白湯治療。脈象洪大,是熱邪所勝,可以用瀉黃散、清胃散、調胃承氣湯治療。脈象澀滯,是燥邪所乘,可以用八珍湯、錢氏白朮散治療。脈象沉細,是寒邪所乘,可以用益黃散、人參養胃湯丸、附子理中湯丸、補真丸治療。脈象緩弱無力,或時隱伏,是正氣虛損,可以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治療。脈象緩慢過度,是濕邪過盛,可以用平胃散治療。
4. 論用藥寒熱
方氏,曰: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穀,初時則為寒濕,宜用辛香燥熱之劑以散之。丹溪曰:《局方》用燥藥,為劫濕病也。濕得燥則豁然而收。苟飲食停積日久,濕能生熱,熱化為火,火能傷氣耗血,則為燥熱,宜用辛甘苦寒之劑以潤之。
白話文:
方氏 說:脾胃虛弱,無法消化吸收食物,初期就會產生寒濕,應該用辛香燥熱的藥物來散寒除濕。
丹溪說:《局方》使用燥藥,是為了去除濕氣的病症。濕氣遇到燥性藥物,就會迅速消散。
如果飲食積滯時間過久,濕氣就會化熱,熱氣化為火,火氣就會傷氣耗血,就會變成燥熱,應該用辛甘苦寒的藥物來滋潤。
5. 脈法
脈浮滑而疾者,食不消,脾不磨。陽脈滑而緊,滑則胃氣實,緊則脾氣傷,得食不消者,此脾不和也。
白話文:
脈搏跳動快速且強勁有力,可能是消化不良、脾胃功能不佳的情況。如果脈象又呈現出滑利且緊繃的特徵,表示胃部有積食,但同時也可能造成脾臟受損。若吃進的食物無法被有效分解吸收,這就是脾胃失調所造成的問題了。
6. 治脾胃不和方
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蒼朮(米泔浸,五兩),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製,各三兩三錢),甘草(炙,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入生薑二片、棗一枚,水煎,溫服不拘時。或去薑、棗,帶熱空心食前服。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闢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穀不化,食飲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痞塞,加枳殼、木香,或加砂仁、香附;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耆、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厚朴,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濕潤,則加茯苓、澤瀉;如有痰,加半夏、陳皮;如嗽,飲食減少,脈弦細,加黃耆、當歸;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三錢,芒硝二錢,先嚼麵炒桃仁爛,以藥送下;若瀉脾濕,加白朮、茯苓、丁香,為調胃散,一法加藿香、半夏;若水氣腫滿,加桑白皮;若婦人赤白帶下,加黃耆;若酒傷,加丁香;若飲冷傷食,加高良薑;若滑腸泄瀉,加肉豆蔻;若風痰,四肢沉困,加荊芥;若腿膝冷痛,加牛膝;若腿膝濕痹,加菟絲子;若渾身虛腫拘急,加地骨皮;若胃寒嘔吐,加生薑,一方加茯苓、丁香;若氣不舒快,中脘痞塞,加砂仁、香附三兩,生薑煎服;若瘧疾寒熱,加柴胡;若小腸氣痛,加苦楝、茴香;若白痢,加吳茱萸;若赤痢,加黃連;若轉筋霍亂,加樟木皮,加乾薑,為厚朴湯。與五苓散相半,為對金飲子;與益元散相合,為黃白散;加藿香、半夏,為不換金正氣散。
白話文:
平胃散主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吐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方劑組成:蒼朮(米泔浸,五兩)、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製,各三兩三錢)、甘草(炙,二兩)。用法:上藥共研為末,每服五錢,加入生薑二片、棗一枚,水煎溫服,不拘時。亦可去薑、棗,帶熱空心食前服。常服可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闢風寒濕,四時非節之氣。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穀不化,食飲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痞塞,加枳殼、木香,或加砂仁、香附;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耆、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厚朴,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濕潤,則加茯苓、澤瀉;如有痰,加半夏、陳皮;如咳嗽,飲食減少,脈弦細,加黃耆、當歸;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三錢,芒硝二錢,先嚼麵炒桃仁爛,以藥送下;若瀉脾濕,加白朮、茯苓、丁香,為調胃散,一法加藿香、半夏;若水氣腫滿,加桑白皮;若婦人赤白帶下,加黃耆;若酒傷,加丁香;若飲冷傷食,加高良薑;若滑腸泄瀉,加肉豆蔻;若風痰,四肢沉困,加荊芥;若腿膝冷痛,加牛膝;若腿膝濕痹,加菟絲子;若渾身虛腫拘急,加地骨皮;若胃寒嘔吐,加生薑,一方加茯苓、丁香;若氣不舒快,中脘痞塞,加砂仁、香附三兩,生薑煎服;若瘧疾寒熱,加柴胡;若小腸氣痛,加苦楝、茴香;若白痢,加吳茱萸;若赤痢,加黃連;若轉筋霍亂,加樟木皮,加乾薑,為厚朴湯。與五苓散相半,為對金飲子;與益元散相合,為黃白散;加藿香、半夏,為不換金正氣散。
與錢氏異功散相合,為調胃散。
丹溪,曰:或問:平胃散之溫和,可以補養胃氣乎?予曰:蒼朮性燥氣烈,行濕解表,甚為有功。厚朴性溫散氣,非脹滿實急者不用,承氣用之可見矣。雖有陳皮、甘草之甘緩甘辛,亦是決裂耗散之劑,實無補土之利。經謂土氣太過曰敦阜,亦能為病。況胃為水穀之海,多氣多血,故因其病也用之,以瀉有餘之氣,使之平耳。又須察其挾寒氣,得寒物者,而後投之。胃氣和平,便須卻藥。謂之和平者,初非補之之謂,豈可以為補劑而常用之乎。或曰:調胃承氣亦治胃病,謂之調者,似與平胃之平意義相近,何用藥之相遠也。予曰:調胃承氣,治熱中下二焦藥也。經云:熱淫於內,治之鹹寒,佐以苦甘。功在乎導利,而行之以緩。平胃散止治濕,上焦藥也。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或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非仲景法耶,何子言之悖也。予曰:淡滲治濕,因有濕在中下二焦,今濕在上,宜以微汗而解,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葛根輩耳。
白話文:
與錢氏異功散相合,為調胃散。
丹溪,曰:有人問道:平胃散溫和性,可以補養胃氣嗎?我說:蒼朮性燥氣烈,能行濕解表,功效顯著。厚朴性溫散氣,若非脹滿實急,則不用,承氣湯中使用便可見其功效。雖然有陳皮、甘草的甘緩甘辛,但仍是決裂耗散之劑,實際上並無補土之利。經書說土氣過盛稱為敦阜,也會導致疾病。況且胃為水穀之海,氣血充盈,因此治療胃病時使用平胃散,是為了瀉去多餘的氣,使其平和。還需觀察是否夾雜寒氣,或因寒物所致,然後再投藥。胃氣平和後,便須停藥。所謂平和,並非指補益,怎能當作補劑常服呢?
有人說:調胃承氣湯也治胃病,稱為「調」,似乎與平胃散的「平」意義相近,為何用藥如此不同?我說:調胃承氣湯,治療熱盛於中下二焦的藥物。經書說:熱邪侵淫內部,治療需用鹹寒之物,佐以苦甘。其功效在於導利,且緩緩施行。平胃散則只治濕邪,是上焦藥物。經書說:濕邪在上焦嚴重,伴有熱症,治療需用苦溫之物,佐以甘辛,以微汗為效而止。
有人說:治療濕邪不利小便,不是正道,這不是仲景的方劑嗎?為何你說得如此悖謬?我說:淡滲法治濕邪,是因為濕邪在中下二焦,而今濕邪在上焦,宜用微汗解表,不希望汗出太多,所以不用麻黃、葛根之類的藥物。
調胃散,治陰陽氣不和,三焦痞膈,腹脹滿,嘔吐噁心,痰嗽,手足虛腫,及五種膈氣噎塞,脾胃不和,飲食減少。
厚朴(薑製),陳皮(去白),半夏(薑汁製),藿香,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溫服。
枳縮二陳湯,理脾胃,順氣,寬膈,消痰飲。
砂仁,枳實,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參苓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俱宜服之。
白話文:
調胃散,用來治療陰陽氣不協調,三焦氣滯、胸膈痞悶,肚子脹滿,嘔吐噁心,痰咳,手腳浮腫,以及五種氣逆噎塞,脾胃不和,食慾不振等症狀。
配方:厚朴(用薑汁炮製)、陳皮(去除白皮)、半夏(用薑汁炮製)、藿香、甘草(炙烤,各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三片,用清水煎煮,飯前溫熱服用。
枳縮二陳湯,用來調和脾胃,順暢氣機,舒緩胸膈,消除痰飲。
配方:砂仁、枳實、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炙烤,各一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劑,加入生薑五片,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
參苓平胃散,用來治療脾胃不和,食慾不振,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悶氣短,嘔吐噁心,打嗝吞酸,面色萎黃,身體瘦弱,懶惰嗜睡,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經常腹瀉,或發生霍亂,以及五種氣逆噎塞、八種痞症、氣逆反胃等症狀,都適合服用。
蒼朮(米泔浸,八兩),厚朴(薑製),橘皮(各五兩),甘草(炙),人參,茯苓(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六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不拘時。一方棗肉丸如小豆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加味調中健脾湯
白朮,蒼朮,厚朴,陳皮,茯苓(各一錢),半夏,枳實(各八分),人參(七分),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遠溫服。如頭目眩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如左脅氣滯,加青皮、柴胡各一錢;如右脅痛,加枳殼一錢;如飲食肉物所傷,加神麯、麥芽、山楂各八分;如噁心嘔噦,加藿香、砂仁各八分;如肺經有熱,加黃芩七分;如小便澀,加梔子炒八分;如相火動,加黃柏、知母炒各八分;如大便澀,加黃芩、當歸各一錢;如脾熱,加芍藥一錢。
白話文: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取八兩,厚朴用薑汁製成,橘皮、甘草(炙)、人參、茯苓各取五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六錢,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時間不限。另外,可以用棗肉丸,每個如小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白朮、蒼朮、厚朴、陳皮、茯苓各取一錢,半夏、枳實各取八分,人參取七分,甘草取五分。將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用清水煎煮,飯後溫熱服用。如果出現頭目眩暈疼痛,可以加入川芎、白芷各一錢;如果出現左邊肋骨處氣滯,可以加入青皮、柴胡各一錢;如果出現右邊肋骨處疼痛,可以加入枳殼一錢;如果因食用肉類而導致身體不適,可以加入神麴、麥芽、山楂各八分;如果出現噁心嘔吐,可以加入藿香、砂仁各八分;如果肺部有熱,可以加入黃芩七分;如果小便不暢,可以加入炒過的梔子八分;如果心火旺盛,可以加入炒過的黃柏、知母各八分;如果大便不暢,可以加入黃芩、當歸各一錢;如果脾胃有熱,可以加入芍藥一錢。
香砂養胃湯,理脾胃,逐寒邪,止嘔吐。
茯苓(一錢),陳皮,半夏(泡),厚朴(薑汁炒),蒼朮,砂仁,藿香(各五分),人參(四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醒脾育胃湯,治中焦之氣不足,食後虛痞吞酸,完穀不化。
人參,白朮,白茯苓(各一錢),蒼朮,厚朴,陳皮,半夏,白芍藥,砂仁,藿香,麥芽(各八分),枳實(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二陳加白蒼楂芎湯,惡食者,胸中有物,導痰補脾。
白話文:
香砂養胃湯可以調理脾胃,驅散寒氣,止住嘔吐。配方為:茯苓一錢、陳皮、半夏(泡)、厚朴(薑汁炒)、蒼朮、砂仁、藿香各五分、人參四分、甘草(炙)三分。將藥材切碎,用兩杯水、三片薑、一枚棗煎煮後服用。
醒脾育胃湯用於治療中焦氣虛,飯後胃脹,吞酸,消化不良。配方為:人參、白朮、白茯苓各一錢、蒼朮、厚朴、陳皮、半夏、白芍藥、砂仁、藿香、麥芽各八分、枳實五分。將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兩枚棗,水煎煮,飯後服用。
二陳加白蒼楂芎湯用於治療厭食、胸悶、有痰,可化痰補脾。
白朮,蒼朮,山楂,川芎,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上加生薑,水煎服。
加味枳朮丸,常服補益脾胃,調理臟腑。
白朮(四兩,補脾胃為君),枳實(通胃滯氣,麩炒,二兩),人參(潤肺安心,開脾助胃,二兩),陳皮(去白,二兩,行氣益脾),甘草(炙,一兩,健脾和中,斯四味為臣),川歸(酒洗,二兩脾胃多氣少血,以此潤之),白芍藥(三兩,伐肝木,扶脾土),香附米(童便浸,二兩,開鬱行氣),黃連(薑汁炒,二兩,厚腸胃,去火,四味為佐),葛根(一兩五錢,足太陰陽明二經引藥)
白話文:
白朮、蒼朮、山楂、川芎、半夏、陳皮、茯苓、甘草這些藥材,加上生薑,用水煎煮服用。這個方子叫做加味枳朮丸,經常服用可以補益脾胃,調理臟腑。具體配伍如下:白朮四兩,補脾胃為主藥;枳實二兩,通暢胃部停滯之氣,用麩炒制;人參二兩,潤肺安神,開脾助胃;陳皮二兩,去除白色部分,行氣益脾;甘草一兩,炙制,健脾和中,以上四味為輔藥;川芎二兩,酒洗,補益脾胃,潤氣血;白芍藥三兩,抑制肝氣過盛,扶助脾土;香附米二兩,用童便浸泡,開鬱行氣;黃連二兩,用薑汁炒制,厚腸胃,去火,以上四味為佐藥;葛根一兩五錢,引藥入足太陰、足陽明經。
上為細末,神麯糊為丸如桐子大,半飽半飢時白湯下百丸。
三補枳朮丸,化痰清熱,消食順氣,補脾胃。
白朮(二兩),枳實(麩炒),黃柏,青鹽(炒),陳皮(去白,各一兩),貝母(八錢),白茯苓(五錢),黃連(五錢),黃芩(酒炒,五錢),山楂肉(五錢),麥芽(炒,三錢),砂仁(一錢),香附(醋浸一宿,三錢)
一方有神麯炒五錢。一方有蒼朮一兩。
上為細末,荷葉煮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後薑湯下。有熱,茶湯下。
蔭按:人之精血元氣,皆因穀氣而生。脾乃肺之母,母實子盛,順氣消痰,理以類應。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神麴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後空腹時用白湯送服一百粒。
此方能化痰清熱,消食順氣,補脾胃。
方中白朮二兩,枳實(麩炒)、黃柏、青鹽(炒)、陳皮(去白)各一兩,貝母八錢,白茯苓五錢,黃連五錢,黃芩(酒炒)五錢,山楂肉五錢,麥芽(炒)三錢,砂仁一錢,香附(醋浸一宿)三錢。
有些配方中加入神麴炒五錢,也有些配方中加入蒼朮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荷葉煮飯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八十粒,飯後用薑湯送服。若有發熱,則用茶湯送服。
古人說:人體的精血元氣,都是由飲食中的穀氣滋養而生。脾是肺的母親,母親強壯,孩子才會健康。此方順氣消痰,以此類推,便可理解其作用。
香砂枳朮丸,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胸膈痞悶。
白朮(二兩),枳實(麩炒,一兩),砂仁,香附(各五錢)
上為細末,荷葉煨飯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白湯下。
加味枳朮丸,治痞消食,化痰止嗽,寬中利膈,助胃和脾。
白朮(二兩),枳實(麩炒),半夏(薑製),神麯(炒),麥芽(炒),山楂(各一兩),陳皮,薑黃(各五錢),木香(不見火,二錢半)
上為末,蒸餅打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薑湯下。
白話文:
香砂枳朮丸
功用: 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胸膈痞悶等症狀。
藥方:
- 白朮 二兩
- 枳實(麩炒) 一兩
- 砂仁 五錢
- 香附 五錢
製法: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荷葉包裹飯粒,以文火煨制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 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白湯送服。
加味枳朮丸
功用: 適用於消食化痰、止咳、寬中利膈、健脾和胃等症狀。
藥方:
- 白朮 二兩
- 枳實(麩炒) 一兩
- 半夏(薑製) 一兩
- 神麴(炒) 一兩
- 麥芽(炒) 一兩
- 山楂 一兩
- 陳皮 五錢
- 薑黃 五錢
- 木香(未經火炒) 二錢半
製法: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餅打成糊狀,和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
用法: 每次服用七八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健脾丸,健脾胃,進飲食,養脾陰。
白朮(炒,五兩),白茯苓,白芍藥(炒),陳皮(洗淨,不去白),半夏(泡七次,各三兩),神麯(炒),山楂肉,當歸身(酒洗),川芎(各二兩),人參(一兩)
上為細末,用荷葉湯浸,老米擂作糊,煮令極熟,和藥搗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後白湯下,日二次。
加味健脾丸,治痰涎多食,肚腹飽脹,清熱和中。
人參,白朮(焙),半夏(湯泡),砂仁(各一兩),茯苓,青皮(去穰),枳實(麩炒),山楂(去核,各一兩半),陳皮(炒),神麯(炒黃色),香附子(炒),麥芽(炒淨末),厚朴(薑汁炒),蒼朮(米泔浸,曬乾,各二兩),甘草(炙,七錢)
白話文:
健脾丸可以健脾胃、促進食慾、滋養脾陰。方劑包含白朮、白茯苓、白芍藥、陳皮、半夏、神麯、山楂肉、當歸身、川芎、人參等藥材。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荷葉湯浸泡,再以老米研磨成糊狀,煮至極熟,與藥粉混合,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後用白湯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加味健脾丸則專治痰涎過多、食慾不振、腹脹等症,具有清熱和中的功效。配方包括人參、白朮、半夏、砂仁、茯苓、青皮、枳實、山楂、陳皮、神麯、附子、麥芽、厚朴、蒼朮、甘草等藥材。
上共為末,用荷葉煮陳倉米飯,或倉米磨粉煮粥,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白米飲送下。
加味健脾丸
白朮(微炒,五兩),陳皮(洗淨,存白),半夏(薑汁泡七次,各三兩),神麯(炒),山楂(蒸,去核),歸身(酒洗),白芍藥(炒),白茯苓(各二兩),川芎(小者佳),黃連(薑汁炒,各一兩半),香附(童便浸),枳實(麩炒),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末,荷葉包老米,慢火上蒸熟搗,丸赤小豆大,食後服八九十丸。
白話文:
將陳倉米煮飯或磨成粉煮粥,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白米湯送服。
另一方,將白朮、陳皮、半夏、神麯、山楂、歸身、白芍藥、白茯苓、川芎、黃連、香附、枳實、甘草等藥材混合研磨成粉,用荷葉包著老米,以慢火蒸熟搗碎,做成赤小豆大小的丸子,飯後服用八九十丸。
思食調中丸,治脾胃久弱,飲食不運,氣滯,胸膈痞悶,嘔逆痰水。
白朮(米泔浸,二兩),人參(七錢),木香(五錢),砂仁(去殼),香附米,橘皮,半夏(曲炒),神麯(炒),麥芽(炒,各一兩),炙甘草(四錢)
上為末,黃米粉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前白滾湯下。
寬中進食丸,滋形氣,喜飲食。
大麥芽(一兩),半夏,豬苓(去黑皮,各七錢),草豆蔻仁,神麯(炒,各五錢),枳實(麩炒,四錢),橘皮,白朮,白茯苓,澤瀉(各二錢),縮砂仁(一錢五分),乾生薑,甘草(炙),人參,青皮(各一錢),木香(五分)
白話文:
這方子叫做「調中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氣滯、胸悶、嘔吐痰水等症状。方劑由白朮、人參、木香、砂仁、香附米、橘皮、半夏、神麴、麥芽、甘草等藥材組成,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粉糊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前用溫開水送服。
另一方子叫做「進食丸」,功效在於滋補氣血,增進食慾。由大麥芽、半夏、豬苓、草豆蔻仁、神麴、枳實、橘皮、白朮、白茯苓、澤瀉、縮砂仁、乾薑、甘草、人參、青皮、木香等藥材組成。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溫米飲送下。
白朮和胃丸,治病久厭厭不能食,而臟腑或結或溏。此胃氣虛弱也,常服則和中理氣,消痰去濕,和脾胃,進飲食。
白朮(一兩二錢),半夏(湯泡七次),厚朴(薑製,各一兩),陳皮(去白,八錢),人參(九錢),甘草(炙,三錢),枳實(麩炒),檳榔(各一錢三分),木香(一錢)
上為細末,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溫水下。一方無人參,名和中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薑汁浸泡蒸熟的餅子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用溫米湯送服。這方藥主要治療因病久而導致的厭食、臟腑或便秘或腹瀉,屬於胃氣虛弱所致。常服此藥可以和中理氣、消痰去濕、和脾胃,改善食慾。
和中丸,開胃進食。
人參(一錢),白朮(三錢),陳皮(一錢),甘草(炙,三錢),乾生薑(一錢),木瓜(一枚)
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白湯下。
紫霞丹,寬中進食。
蒼朮(半斤,米泔浸一宿),厚朴(五兩,薑製),陳皮(五兩),甘草(炙,三兩),香附子(四兩,米泔水浸)
上為末,神麯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薑湯下。
健脾補胃丸,此藥和而平,甘而緩,可以常服。
白話文:
和中丸有助於開胃進食。配方包括人參、白朮、陳皮、甘草、乾生薑和木瓜,將藥材研磨成粉,蒸餅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前用白湯送服。
紫霞丹則有助於寬中進食。配方包括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和香附子,將藥材研磨成粉,用神麯糊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
健脾補胃丸具有和緩平和的功效,適合經常服用。
白朮(四兩),山楂(去核,三兩,微炒),白芍藥(冬月酒炒,余月酒潤曬乾),廣陳皮(去白,各一兩七錢),貝母(去心,一兩)
上為細末,以神麯調為膏,作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食遠白湯、米飲任下。
加減保和丸,消痰利氣,扶脾胃,進飲食。
山楂,神麯(炒),半夏(湯泡七次),茯苓,香附(酒浸),厚朴(薑製,各三兩),陳皮(洗),連翹,蘿蔔子,黃芩,黃連(酒浸炒,各二兩),白朮(五兩),蒼朮(米泔浸),枳實(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叫做「加減保和丸」的方劑,由白朮、山楂、白芍藥、廣陳皮、貝母等藥材組成,具有消痰利氣、扶脾胃、促進飲食的作用。
具體做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神麴調製成膏狀,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四十丸,飯後用白湯或米湯送服。
加減保和丸的完整配方還包含
山楂、神麴、半夏、茯苓、香附、厚朴、陳皮、連翹、蘿蔔子、黃芩、黃連、白朮、蒼朮、枳實等藥材,這些藥材經過不同的炮製方法,如炒製、酒浸、薑製等,可以更好地發揮藥效。
提醒
中藥方劑的使用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上為末,薑汁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七八十丸,食後茶湯任下。
一方,治腳氣瘦倦,不思飲食。
白朮(二兩),蒼朮,陳皮,黃連,黃柏,半夏(各半兩),香附,白芍藥(各一兩),扁柏(七錢半)
上為末,薑汁糊丸服。
一方,治憂抑傷脾,不思飲食。
黃連(炒),芍藥(酒炒),香附(各一兩),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紅曲(二兩)
上為細末,薑汁浸炊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後白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顆,逐漸增加到七八十顆,飯後用茶水送服。
另一種方法用於治療腳氣導致的消瘦乏力、食慾不振。
將白朮、蒼朮、陳皮、黃連、黃柏、半夏、香附、白芍藥、扁柏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丸子服用。
還有一種方法用於治療憂鬱傷脾,導致食慾不振。
將炒黃連、酒炒芍藥、香附、滑石、甘草、紅曲磨成細粉,用薑汁浸泡炊餅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六十顆,飯後用白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