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論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

東垣,曰:《針經》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骨下側也),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上側也)。此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三里穴,膝下三寸也。上廉,里下三寸也。下廉,上廉下三寸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及,大腸小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內經》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不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乎。予曰:「玉機真藏論」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之不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何也?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白話文:

東垣曰:

《針經》說: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都屬於足陽明胃經。小腸的穴位在巨虛穴下廉(骨頭下方),大腸的穴位在巨虛穴上廉(骨頭上方)。這兩個穴位都在足陽明胃經,位於三里穴下方(三里穴,在膝蓋下方三寸處。上廉,在三里穴下三寸處。下廉,在上廉下三寸處)。

大腸主司津液,小腸主司液體。大腸和小腸接受胃的營養氣,才能將津液輸送到上焦,滋潤皮毛,充實腠理。如果飲食不節制,胃氣不足,大腸和小腸就無法得到滋養,就會導致津液枯竭。

《內經》說:耳鳴耳聾,九竅不利,都是腸胃所導致。這是因為胃氣虛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然而,不只是胃氣虛弱才會引起這些症狀,所以聖人用「腸胃之所生」來概括說明。

有人說:你說「腸胃之所生」是概括說明,有什麼根據呢?

我說:《玉機真藏論》說:脾氣不足,就會導致九竅不通。這是因為脾是死陰,接受胃的陽氣,才能將水穀之氣上輸到肺,進而充盈皮毛,散布到四臟。現在脾氣不足,無法將氣運送到臟腑,所以才會出現九竅不通的症狀。這就是脾虛導致九竅不通的說法。

雖然說是脾虛,但其實也是胃氣不足造成的。為什麼不直接說脾虛,也不說腸胃,而說五臟呢?

我認為,這種說法和前面兩種說法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脾氣不足,是因為沒有接受胃的氣的滋養,導致五臟所主司的九竅無法上通天之氣,全部閉塞不通。所以用五臟來說明,這三種說法其實都是因為胃氣虛弱造成的。

然而,也不止於此,胃氣虛弱,就會導致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都得不到營運之氣,百病由此而生。豈是一端就能說盡呢?

2. 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

東垣,曰: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穀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況陽明胃土,右燥左熱,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與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宮,變化為血也。脈者,血之腑也。血亡則七神何依?百脈皆從此中變來也。人之百病,莫大於中風。有汗則風邪客之,無汗則陽氣固密,腠理閉拒,諸邪不能傷也。或曰:經言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又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腸胃之所生也,請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陰土也。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者,陽土也,主動而不息。陽氣在於地下,乃能生化萬物,故五運在上,六氣在下,其脾長一尺掩太倉,太倉者胃之上口也。脾受胃稟,乃能熏蒸腐熟五穀者也。胃者,十二經之源,水穀之海也,平則萬物安,病則萬物危。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稟受氣於六腑,六腑受氣於胃。六腑者,在天為風寒暑濕燥火,此無形之氣也。胃氣和平,榮氣上升,始生溫熱。溫熱者,春夏也。行陽二十五度,六陽升散之極。下而生陰,陰降則下行,為秋冬。行陰道為寒涼也。胃既受病,不能滋養,故六腑之氣已絕,致陽道不行,陰火上行。五臟之氣,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故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稟受,而氣後絕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氣,氣絕則下流與脾土疊於下焦,故曰重強。胃氣既病則下溜。經云:濕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於天,故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積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四肢,曰清陽發腠理者也。脾胃既為陰火所乘,穀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矣。勞役動作,飲食飢飽,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雖不變易他疾,已損其天年,更加之針灸用藥差誤,欲不夭枉,得乎?

白話文:

東垣說:「真氣又名元氣,是人體先天生成的精氣,必須依靠胃氣來滋養。胃氣,也就是穀氣、榮氣、運氣、生氣、清氣、衛氣、陽氣,還包括天氣、人氣、地氣,其實都是三焦之氣。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不應該把他們當作不同的概念來看待。

飲食、勞役、過度汗出、小便頻繁等因素,會損傷人體,造成陰火乘犯脾土,清氣不能生發,陽道不能運行,最終導致陰血伏火。更何況陽明胃土,偏燥而熱,容易化為燥火,津液難以留存,而小便和汗液都帶走津液,津液到中宮就會化為血液。脈絡是血液的通道,血液不足,七神無所依附,百脈皆受影響。

人體百病,最嚴重的是中風。出汗則風邪容易入侵,不出汗則陽氣固守,腠理閉塞,邪氣無法入侵。

有人說:經書中提到陽氣不足以克制陰氣,就會導致五臟氣爭,九竅不通。脾氣虛弱也會導致九竅不通,稱為重強。五臟不和也會導致九竅不通。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都是腸胃病變的表現。請您解釋一下。

東垣回答:脾是陰土,至陰之氣主靜止不動。胃是陽土,主動而不息。陽氣在地下,才能生化萬物,所以五運在上,六氣在下。脾長一尺掩蓋太倉,太倉是胃的上口。脾依靠胃的供給,才能熏蒸腐熟五穀。胃是十二經的源頭,是水穀的海洋,胃氣平穩,萬物安寧,胃氣生病,萬物危殆。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依賴六腑的氣,六腑依賴胃的氣。六腑對應天上的風寒暑濕燥火,這是無形之氣。胃氣平和,榮氣上升,就會產生溫熱。溫熱對應春夏,陽氣運行二十五度,六陽升散至極點。然後轉化為陰氣,陰氣下降,就會形成秋冬,陰氣運行,就會產生寒涼。胃病變後,不能滋養六腑,六腑的氣就枯竭,導致陽道不能運行,陰火上行。五臟之氣,各自受一腑的影響,才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所以說五臟之氣枯竭,是因為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依附,才會導致氣後絕。

肺本收向下,又主五氣,氣絕就會向下流,與脾土疊積在下焦,故曰重強。胃氣病變就會向下流,經書中說:濕氣從下而上。脾為至陰,本於地。有形的土,在下填塞九竅的根源,使其不能上通於天,故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

胃運行清氣向上,就是地之陽氣。積陽成天,稱為清陽出上竅,稱為清陽實四肢,稱為清陽發腠理。脾胃被陰火所乘,穀氣閉塞而向下流,清氣不能上升,九竅就會受影響。一腑胃病變,就會導致十二經元氣皆不足。氣少則津液不能運行,津液不能運行則血液虧損,故筋骨皮肉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

勞役運動,飲食飢飽,不可不慎。凡有此病者,即使不轉變為其他疾病,也已經損害了天年。再加上針灸用藥失誤,想要不夭亡,難道可能嗎?」

3. 論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

東垣,曰:夫脾胃虛,則濕土之氣溜於臍下,腎與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腎為陰火,二者俱弱,潤澤之氣不行。大腸者,庚也,燥氣也,主津;小腸者,丙也,熱氣也,主液。此皆屬胃,胃虛則無所受氣而亦虛,津液不濡,睡覺口燥咽乾,而皮毛不澤也。甲膽,風也,溫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氣;丙小腸,熱也,主長養周身之陽氣。亦皆稟氣於胃,則能浮散也,升發也。胃虛則膽及小腸溫熱生長之氣俱不足,伏留於有形血脈之中,為熱病,為中風,其為病不可勝紀。青赤黃白黑,五腑皆滯。三焦者,乃下焦元氣生髮之根蒂,為火乘之,是六腑之氣俱衰也。腑者,府庫之府,包含五臟及形質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氣,外無所主,內有所受,感天地之風氣而生甲膽,感暑氣而生丙小腸,感濕化而生戊胃,感燥氣而生庚大腸,感寒氣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氣而生三焦,此實父氣無形也。風寒暑熱燥火,乃溫熱寒涼之別稱也。行陽二十五度,右遷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虛也,皆由脾胃之弱。以五臟論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熱中。脈洪大而煩悶。《難經》云:脾病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動氣築築然,堅牢如有積而硬,若似痛也,甚則亦大痛,有是則脾虛病也,無則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虧弱也。且心火太盛,左遷入於肝木之分,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其脈洪大而弦時緩,或為眩運戰搖,或為麻木不仁,此皆風也。脾病,體重節痛,為痛痹,為寒痹,為諸濕痹,為痿軟失力,為大疽大癰,若以辛熱助邪,則為熱病,為中風,其變不可勝紀。木旺運行北越,左遷入地,助其腎水,水得子助,入脾為痰涎,自入為唾,入肝為淚,入肺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當先於陰分,補其陽氣升騰,行其陽道而走空竅。次加寒水之藥降其陰火,黃柏、黃連之類是也。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脾胃俱旺,而復於中焦之本位,則陰陽氣平矣。火曰炎上,水曰潤下。今言腎主五液,上至頭,出於空竅,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癇者,涎沫出於口,冷汗出於身,清涕出於鼻,皆陽蹺、陰蹺、督、沖四脈之邪上行,腎水不任煎熬,沸騰上行為之也。此奇邪為病,不繫五行陰陽十二經所拘。當從督沖二蹺四穴中,奇邪之法治之。五臟外有所主,內無所受,謂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及各空竅是也。若胃氣一虛,無所稟受,則四臟經絡皆病,況脾全藉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白話文:

東垣說:脾胃虛弱,就會導致濕氣停留在臍下,影響腎臟和膀胱的功能。膀胱主寒,腎臟屬陰火,兩者虛弱,滋潤身體的氣血就無法運行。大腸屬金,主燥氣,負責運化津液;小腸屬火,主熱氣,負責運化液體。這些都是屬胃的,胃虛弱就無法吸收氣血,自身也變得虛弱,津液無法濡養身體,睡覺時口乾舌燥,皮膚也不光澤。膽屬木,主風,溫暖,負責生化全身氣血;小腸屬火,主熱,負責滋養全身陽氣。它們也都依靠胃氣才能運作,胃虛弱就會導致膽和小腸溫熱生長的氣血不足,停留在有形的血管中,引起熱病、中風等疾病,病症多樣難以預料。五臟六腑都可能因為氣血瘀滯而生病。三焦是下焦元氣生髮的根源,如果被火氣侵犯,就會導致六腑的氣血衰弱。六腑就像倉庫,容納五臟和形體物質,並儲藏它們。六腑的氣血,外無所主,內有所受,受到天地風氣的影響而生長膽,受到暑氣的影響而生長小腸,受到濕氣的影響而生長胃,受到燥氣的影響而生長大腸,受到寒氣的影響而生長膀胱,受到天一之氣的影響而生長三焦。這些都是無形的氣,是根本。風寒暑熱燥火,只是溫熱寒涼的別稱。陽氣運行二十五度,右遷升浮降沉,變化萬千。它們的虛弱,都源於脾胃虛弱。從五臟來說,心火過盛,就會侵犯脾土,叫做熱中。脈象洪大而煩悶。《難經》說:脾病就會在臍下有氣動,按壓時堅硬疼痛,有氣鼓動,堅硬如積塊,感覺疼痛,嚴重時還會劇烈疼痛,有這些症狀就是脾虛病,沒有這些症狀就不是。還有一個辨別方法,就是吃飯後感到困倦,精神昏沉想睡覺,就是脾氣虛弱。心火過盛,會左遷進入肝木,風濕互相搏擊,全身疼痛,脈象洪大而弦緩,或頭昏眼花,手腳麻木,這都是風邪作祟。脾病會導致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引起痛痹、寒痹、濕痹等,還會導致肢體痿軟無力,長出大疽大癰。如果用辛熱藥物助長邪氣,就會引起熱病、中風等,變化難以預料。木氣旺盛,運行北上,左遷入地,滋養腎水,水得到木的滋養,進入脾臟就變成痰涎,進入自身就變成唾液,進入肝臟就變成淚液,進入肺臟就變成鼻涕,乘著肝木之氣反過來克制脾土,就很明顯了。應該首先補益陰分,補陽氣使其上升,暢通陽氣的運行路線,走入空竅。然後用寒水藥物降伏陰火,黃柏、黃連之類就是。先補陽氣,後瀉陰火,脾胃都強壯起來,恢復到中焦的本位,陰陽氣就能平衡。火氣往上,水氣往下。現在說腎臟主管五液,從頭部到身體各部位,從空竅排出,都是淚涕汗涎唾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患病癇症的人,口吐涎沫,身上出冷汗,鼻子流清涕,都是陽蹺、陰蹺、督脈、沖脈四脈的邪氣上行,腎水不能承擔煎熬,沸騰上行所致。這是奇邪作祟,不局限於五行陰陽十二經的範圍。應該用督沖二蹺四穴的奇邪治療方法來治療。五臟在外都有所主,內無所受,所謂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以及各空竅。如果胃氣虛弱,無法吸收氣血,就會導致四臟經絡都生病,何況脾臟完全依靠胃土的平和才能運作,脾臟能夠吸收氣血,使周身得到滋養,四臟都旺盛,十二神守住各自的位置,皮毛堅固,筋骨柔韌,九竅通暢,外邪就不能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