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二 (3)
卷十二 (3)
1. 論大腸小腸五臟皆屬於胃胃虛則俱病
東垣,曰:《針經》云: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皆屬足陽明胃。小腸之穴在巨虛下廉(骨下側也),大腸之穴在巨虛上廉(上側也)。此二穴皆在足陽明胃,三里穴下也(三里穴,膝下三寸也。上廉,里下三寸也。下廉,上廉下三寸也)。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溉灌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及,大腸小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焉。《內經》云:耳鳴耳聾,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養手太陽小腸、手陽明大腸,故有此證。然不止從胃弱而得之,故聖人混言腸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謂混言腸胃所生,亦有據乎。予曰:「玉機真藏論」云:脾不及,令人九竅不通。謂脾為死陰,受胃之陽氣,能上升水穀之氣於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臟。今脾無所稟,不能行氣於臟腑,故有此證。此則脾虛九竅不通之謂也。雖言脾虛,亦胃之不足所致耳。此不言脾,不言腸胃,而言五臟者,又何也?予謂此說與上二說無以異也。蓋謂脾不受胃之稟命,致五臟所主九竅不能上通天氣,皆閉塞不利也。故以五臟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虛所致耳,然亦何止於此,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豈一端能盡之乎。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針經》提到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都歸屬於足陽明胃。小腸的穴位在巨虛下廉,這是骨頭下方的位置;大腸的穴位在巨虛上廉,這是上方的位置。這兩個穴位都在足陽明胃的三里穴之下。大腸主要負責津的運作,小腸主要負責液的運作,大腸和小腸受到胃部的養分,才能將津液運送至上焦,滋潤皮毛,充盈肌膚。
如果飲食沒有節制,胃氣就會衰弱,大腸和小腸就無法得到養分,所以津液會枯竭。《內經》提到,耳鳴、聽力下降,以及九竅不順暢,都是因為腸胃的問題。這是因為胃弱,無法滋養手太陽小腸和手陽明大腸,才會出現這些症狀。但不僅僅是因為胃弱導致的,所以古人把腸胃的問題混在一起討論。
有人問:你說腸胃問題混在一起討論,有根據嗎?我回答說,「玉機真藏論」提到,脾臟功能不夠強,會讓人九竅不通。脾臟被視為死陰,需要接受胃部的陽氣,才能將水穀之氣上送到肺部,再擴散到其他四臟。現在脾臟無法得到養分,無法向臟腑運送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症狀。這就是脾虛導致九竅不通的情況。雖然說是脾虛,但也是因為胃部功能不足所導致的。
這裡不單獨提到脾臟,也不單獨提到腸胃,而是說五臟,又是為什麼呢?我的看法是,這個說法和上面兩種說法並無差別。這是在說,如果脾臟無法接受胃部的養分,那麼五臟所主管的九竅就無法向上接通天氣,都會堵塞,運作不暢。因此,用五臟來描述,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胃虛所導致的。
然而,問題又何止於此,胃虛時,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四肢等部位都無法得到營運的氣,百病就會產生,豈是一個原因就能解釋完的呢。
2. 論脾胃虛則九竅不通
東垣,曰: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胃氣者,穀氣也,榮氣也,運氣也,生氣也,清氣也,衛氣也,陽氣也。又天氣,人氣,地氣,乃三焦之氣。分而言之則異,其實一也,不當作異名異論而觀之。飲食勞役所傷,自汗,小便數,陰火乘土位,清氣不生,陽道不行,乃陰血伏火。況陽明胃土,右燥左熱,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與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宮,變化為血也。脈者,血之腑也。血亡則七神何依?百脈皆從此中變來也。人之百病,莫大於中風。有汗則風邪客之,無汗則陽氣固密,腠理閉拒,諸邪不能傷也。或曰:經言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又脾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又頭痛耳鳴,九竅不通利,腸胃之所生也,請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陰土也。至陰之氣,主靜而不動。胃者,陽土也,主動而不息。陽氣在於地下,乃能生化萬物,故五運在上,六氣在下,其脾長一尺掩太倉,太倉者胃之上口也。脾受胃稟,乃能熏蒸腐熟五穀者也。胃者,十二經之源,水穀之海也,平則萬物安,病則萬物危。五臟之氣,上通九竅,五臟稟受氣於六腑,六腑受氣於胃。六腑者,在天為風寒暑濕燥火,此無形之氣也。胃氣和平,榮氣上升,始生溫熱。溫熱者,春夏也。行陽二十五度,六陽升散之極。下而生陰,陰降則下行,為秋冬。行陰道為寒涼也。胃既受病,不能滋養,故六腑之氣已絕,致陽道不行,陰火上行。五臟之氣,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養皮膚、血脈、筋骨,故言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六腑生氣先絕,五臟無所稟受,而氣後絕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氣,氣絕則下流與脾土疊於下焦,故曰重強。胃氣既病則下溜。經云:濕從下受之。脾為至陰,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竅之源,使不能上通於天,故曰: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胃者,行清氣而上,即地之陽氣也。積陽成天,曰清陽出上竅,曰清陽實四肢,曰清陽發腠理者也。脾胃既為陰火所乘,穀氣閉塞而下流,即清氣不升,九竅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則十二經元氣皆不足也。氣少則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則血虧,故筋骨皮肉血脈皆弱,是氣血俱羸弱矣。勞役動作,飲食飢飽,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雖不變易他疾,已損其天年,更加之針灸用藥差誤,欲不夭枉,得乎?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中醫理論中脾胃虛弱導致九竅不通的情況。東垣先生指出,真氣,也就是我們的原始生命力,是由一種比身體更先存在的精氣形成的,但若沒有胃氣的滋養,它就無法得到補充。胃氣,實際上就是食物的氣息,它能轉化為我們的營養、運作力、生命力、清新能量、保護力以及陽性能量。此外,天氣、人氣和地氣,這些都是三焦的能量,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不應將它們視為不同的東西。
當飲食過度、勞累或小便頻繁,導致陰火旺盛,清氣無法生成,陽性能量無法正常運作,這時就會出現陰血內伏的現象。特別是對於陽明胃土來說,右邊乾燥,左邊熱烈,因此會產生燥火,導致體內的津液無法停留。小便頻繁和出汗都會流失津液,而津液在中宮(脾胃)轉化為血液。血管是血液的通道,一旦血液流失,我們的七情(喜怒哀樂等情緒)將失去依靠。所有的疾病中,中風是最嚴重的。如果有汗,風邪就可能入侵;若無汗,陽氣固密,皮膚毛孔緊閉,邪氣就不易進入。
經典提到,如果陽氣無法制約陰氣,五臟的氣血就會失調,九竅也會阻塞。脾臟功能不佳,也會導致九竅不通,這被稱為"重強"。五臟不協調,九竅也會受影響。頭痛耳鳴,九竅不暢,都與腸胃有關。脾臟屬陰,它的特性是靜止不動。胃則屬陽,其特性是活動不止。只有當陽氣位於地下,才能生長萬物。因此,五行運行於上,六氣運行於下。脾臟覆蓋著太倉,即胃的上部入口。脾臟接受胃提供的營養,然後將食物腐熟。胃是十二經絡的源頭,也是水谷的海洋,當它健康時,萬物得以安穩;當它生病時,萬物都處於危險之中。五臟的氣血向上通達九竅,五臟從六腑接受能量,而六腑的能量則來自胃。六腑在天象中對應風、寒、暑、濕、燥、火,這是無形的氣息。胃氣平和,營養就能上升,開始產生溫熱。溫熱就像春夏一樣,六陽的能量會在此階段達到頂峯,然後向下轉換為陰性能量,形成秋冬。陰性能量下降,就會變得寒冷。一旦胃生病,就不能提供足夠的滋養,導致六腑的能量消失,陽性能量無法運行,陰火就會上行。五臟的能量受到六腑的影響,才能滋養皮膚、血液、肌肉和骨骼。所以,當五臟的外部能量消失,就是六腑的生機先斷絕,五臟無法獲得能量,最後能量也會消失。肺部原本應該向下收斂,同時掌管五種氣息,一旦氣息消失,它會與脾土一起沉降到下焦,這就是所謂的"重強"。胃生病後,能量會向下流失。經典提到,濕氣通常從下方進入。脾臟屬至陰,源自大地。當有形的土質填滿了九竅的底部,使能量無法向上到達天空,所以說,五臟不協調,九竅就不通。胃的作用是將清氣向上運行,這就像是地下的陽性能量。多個陽性能量累積形成了天空,所以說清陽出上竅,清陽實四肢,清陽發腠理。然而,當脾胃被陰火控制,食物的氣息堵塞並向下流動,清氣無法上升,九竅就會受阻。當胃生病,十二經絡的原始能量也會不足。能量不足,津液就無法運行,津液無法運行,血液就會虧損,因此筋骨、皮膚、血液和肌肉都會變得虛弱,這意味著氣血兩虛。在勞動、飲食、饑餓和飽食方面,我們必須要小心。有這種病的人,即使不發展成其他疾病,也會損耗壽命。如果再加上針灸和藥物的錯誤使用,想要活的長久,可能就難了。
3. 論胃虛臟腑經絡皆無所受氣而俱病
東垣,曰:夫脾胃虛,則濕土之氣溜於臍下,腎與膀胱受邪。膀胱主寒,腎為陰火,二者俱弱,潤澤之氣不行。大腸者,庚也,燥氣也,主津;小腸者,丙也,熱氣也,主液。此皆屬胃,胃虛則無所受氣而亦虛,津液不濡,睡覺口燥咽乾,而皮毛不澤也。甲膽,風也,溫也,主生化周身之血氣;丙小腸,熱也,主長養周身之陽氣。亦皆稟氣於胃,則能浮散也,升發也。胃虛則膽及小腸溫熱生長之氣俱不足,伏留於有形血脈之中,為熱病,為中風,其為病不可勝紀。青赤黃白黑,五腑皆滯。三焦者,乃下焦元氣生髮之根蒂,為火乘之,是六腑之氣俱衰也。腑者,府庫之府,包含五臟及形質之物而藏焉。且六腑之氣,外無所主,內有所受,感天地之風氣而生甲膽,感暑氣而生丙小腸,感濕化而生戊胃,感燥氣而生庚大腸,感寒氣而生壬膀胱,感天一之氣而生三焦,此實父氣無形也。風寒暑熱燥火,乃溫熱寒涼之別稱也。行陽二十五度,右遷而升浮降沉之化也。其虛也,皆由脾胃之弱。以五臟論之,心火亢甚,乘其脾土,曰熱中。脈洪大而煩悶。《難經》云:脾病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動氣築築然,堅牢如有積而硬,若似痛也,甚則亦大痛,有是則脾虛病也,無則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虧弱也。且心火太盛,左遷入於肝木之分,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其脈洪大而弦時緩,或為眩運戰搖,或為麻木不仁,此皆風也。脾病,體重節痛,為痛痹,為寒痹,為諸濕痹,為痿軟失力,為大疽大癰,若以辛熱助邪,則為熱病,為中風,其變不可勝紀。木旺運行北越,左遷入地,助其腎水,水得子助,入脾為痰涎,自入為唾,入肝為淚,入肺為涕,乘肝木而反克脾土明矣。當先於陰分,補其陽氣升騰,行其陽道而走空竅。次加寒水之藥降其陰火,黃柏、黃連之類是也。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脾胃俱旺,而復於中焦之本位,則陰陽氣平矣。火曰炎上,水曰潤下。今言腎主五液,上至頭,出於空竅,俱作泣涕汗涎唾者,何也?曰:病癇者,涎沫出於口,冷汗出於身,清涕出於鼻,皆陽蹺、陰蹺、督、沖四脈之邪上行,腎水不任煎熬,沸騰上行為之也。此奇邪為病,不繫五行陰陽十二經所拘。當從督沖二蹺四穴中,奇邪之法治之。五臟外有所主,內無所受,謂外主皮毛血脈肌肉筋骨及各空竅是也。若胃氣一虛,無所稟受,則四臟經絡皆病,況脾全藉胃土平和,則有所受而生榮周身,四臟皆旺,十二神守職,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竅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中醫理論中,脾胃虛弱如何影響人體其他臟腑及整體健康。
東垣先生指出,當脾胃虛弱時,濕氣會向下聚集在肚臍下方,進而影響到腎與膀胱。膀胱主管寒氣,腎臟則有陰火,兩者功能減弱時,身體的滋潤功能也會下降。大腸受金氣影響,主要負責乾燥,小腸受火氣影響,主要負責吸收液體,兩者都受胃部支配。一旦胃虛,便無法正常運作,導致津液無法充分滋潤身體,醒來時常感到口乾喉燥,皮膚也會失去光澤。
膽汁與肝臟受風氣影響,負責生成全身的血液與氣血;小腸受熱氣影響,負責滋養全身的陽氣。它們同樣受胃氣影響,一旦胃虛,膽汁與小腸的功能也會跟著減弱,導致溫熱與生長之氣不足,熱病與中風等疾病隨之而來,疾病種類繁多難以統計。五腑(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也都會因此而受阻塞。
三焦,作為下焦元氣發源,如果受到火氣過盛的影響,六腑的氣息都會衰弱。腑臟,如同府庫,包含了五臟以及具體的物質。六腑的氣息,對外無主導作用,但對內卻接受影響,感受天地風氣生成膽汁,感受暑氣生成小腸熱氣,感受濕氣生成胃氣,感受燥氣生成大腸乾燥,感受寒氣生成膀胱寒氣,感受天一之氣生成三焦,這些都是無形的父氣。
風、寒、暑、熱、燥、火,是溫、熱、寒、涼的不同稱呼。陽氣行遍全身二十五度,向右移動並經歷上升、飄浮、下降、沉澱的變化。所有這些虛弱,都源於脾胃的虛弱。
從五臟角度來看,心火過旺時會剋制脾土,導致熱中症狀,脈象洪大且伴有煩悶。《難經》記載,脾病患者在肚臍處可感受到動氣,按壓時感覺堅硬且疼痛,像有物體在跳動,堅硬如積塊且觸之疼痛,甚至可能劇烈疼痛,這就是脾虛的表現。另一個辨別方法是,吃飯後感到疲倦,精神渙散想睡覺,這也是脾虛的徵兆。
心火過旺時,會進入肝木的範圍,風濕交錯,全身疼痛,脈象洪大且帶有時緩的弦脈,可能出現眩暈、顫抖或麻木等風病徵狀。脾病患者,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可能出現痛痹、寒痹、濕痹、萎軟無力、大瘡或膿腫等症狀。若用辛辣熱性食物助長邪氣,可能會引發熱病或中風,變化莫測。
木氣旺盛時,向北移動,進入地下,幫助腎水。腎水得到增強後,進入脾臟形成痰涎,自身產生唾液,進入肝臟成為眼淚,進入肺臟成為鼻涕。肝木剋制脾土的力量由此顯現。
治療時應先補充陰分中的陽氣,使其上升,沿陽道運行,達到空竅。接著加入寒水藥材,如黃柏、黃連等,降低陰火。先補充陽氣,再排除陰氣,脾胃都能強壯,恢復到中焦的原始位置,陰陽氣息就會平衡。火氣向上,水氣向下,當提到腎臟控制五液,上達頭部,從空竅流出成為眼淚、鼻涕、汗水、口水等,這是因為癲癇患者會從口中流出唾液,身上冷汗直冒,鼻腔清涕直流,這些都是陽蹺、陰蹺、督脈、衝脈四條脈絡的邪氣上行,腎水不堪煎熬,沸騰向上所致。這是奇邪引起的疾病,不受五行陰陽十二經絡的限制。應從督脈、衝脈、陽蹺、陰蹺四個穴位進行特殊治療。
五臟對外有主導作用,對內不受影響,例如主導皮毛、血液、脈絡、肌肉、筋骨及各個空竅。若胃氣虛弱,無法接受養分,四臟的經絡都會受損。脾臟完全依賴胃土的平和,才能接收營養,滋養全身,使四臟強壯,十二神靈各司其職,皮毛牢固,筋骨柔韌,九竅暢通,外邪也就難以侵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