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二 (2)
卷十二 (2)
1. 論脾胃勝衰
東垣,曰:胃中元氣盛,則能食而不傷,過時而不肌,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㑊(音亦,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又,病名,善食而瘦,謂之食㑊)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夫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脾為死陰,不主時也(位居中央,寄王四時,不得獨主於時也),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蝕(音食,虧敗曰蝕。凡物侵蠹皆曰蝕)。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證。大法云:汗之則愈,下之則死。若用辛甘之藥滋胃,當升當浮,使生長之氣旺。言其汗者,非正發汗也,為助陽也。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且其人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若火乘土位,其脈洪緩,更有身熱,心中不便之證。此陽氣衰弱,不能生髮,不當於五臟中用藥法治之,當從「臟氣法時論」中升降浮沉補瀉法用藥耳。如脈緩,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或大便泄瀉,此濕勝,從平胃散。若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發脫落,從黃耆建中湯。脈虛而血弱,於四物湯中摘一味或二味,以本顯證中加之。或真氣虛弱及氣短脈弱,從四君子湯。或渴或小便閉澀,赤黃多少,從五苓散去桂,摘一二味加正藥中。以上五藥,當於本證中隨所兼見證加減。假令表虛自汗,春夏加黃耆,秋冬加桂。如腹中急縮,或脈弦,加防風。急甚,加甘草。腹中窄狹,或氣短者,亦加之。腹滿氣不轉者勿加。雖氣不轉而脾胃中氣不和者勿去,但加厚朴以破滯氣,然亦不可多用,於甘草五分中加一分可也。腹中夯悶,此非腹脹,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如肺氣短促或不足者,加人參、白芍藥。中焦用白芍藥,則脾中升陽,使肝膽之邪,不敢犯也。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及諸酸澀藥,亦不可用。腹中痛者,加甘草、白芍藥。稼穡作甘,甘者己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己化土,此仲景妙法也。腹痛兼發熱,加黃芩。惡寒或腹中覺寒,加桂。怠惰嗜臥,有濕,胃虛不能食,或沉困或泄瀉,加蒼朮。自汗,加白朮。小便不利,加茯苓,渴亦加之。氣弱者,加白茯苓、人參。氣盛者,加赤茯苓、縮砂仁。氣復不能轉運,有熱者,微加黃連。心煩亂,亦加之。小便少者,加豬苓、澤瀉。汗多,津液竭於上,勿加之。是津液還入胃中,欲自行也。不渴,而小便閉塞不通,加炒黃柏、知母。小便澀者,加炒滑石。小便淋澀者,加澤瀉。且五苓散治渴,而小便不利,無惡寒者,不得用桂。不渴而小便自利,妄見妄聞,乃瘀血證,用炒黃柏、知母,以除胸中燥熱。竅不利而淋,加澤瀉、炒滑石。只治竅不利者,六一散中加木通亦可。心臟熱者,用錢氏方中導赤散。中滿,或但腹脹者,加厚朴。氣不順,加橘皮。氣滯,加青皮一、橘皮三。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中去茯苓,加黃耆以補之。如腹中氣不轉者,更加甘草一半。腹中刺痛,或周身刺痛者,或裡急者,腹中不寬快是也,或虛坐而大便不得者,皆血虛也。血虛則裡急,或血氣虛弱而目睛痛者,皆加當歸身。頭痛者,加川芎。苦頭痛,加細辛,此少陰頭痛也。發脫落,及臍下痛,加熟地黃。予平昔調理脾胃虛弱,於此五藥中加減。如五臟證中,互顯一二證,各對證加藥,無不驗,然終不能使人完復。後或有因而再至者,亦由督任沖三脈為邪,皆胃氣虛弱之所致也。法雖依證加減,執方療病,不依《素問》法度耳。是以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針經》中說,脾胃不足之源,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從六氣不足,升降浮沉法,隨證用藥治之。蓋脾胃不足,不同餘臟,無定體故也。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或補或瀉,惟益脾胃之藥為切。經言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至,氣至也。如春則暖氣至,夏則熱氣至者是也。至而不至,謂時已至而氣不至,此不及也。不及則所勝者妄行,所生者受病,所不勝者薄之。所生者,生我者也。如木不及則土無畏,所勝妄行也。土妄行則水受克,所生受病也。金因木衰而侮之,所不勝薄之也)。至而不至者,謂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與小腸來乘脾胃也。脾胃脈中見浮大而弦,其病或煩躁悶亂,或四肢發熱,或口苦舌乾咽乾。蓋心主火,小腸主熱,火熱來乘土位,乃濕熱相合,故煩躁悶亂也。四肢者,脾胃也。火乘之,故四肢發熱也。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乾也。病人自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渴燥而反加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也。甘溫之藥為之主,以苦寒之藥為之使,以酸味為之臣佐。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身體沉重,走注疼痛,蓋濕熱相搏而風熱鬱而不得伸,附著於有形也。或多怒者,風熱下陷於地中也。或目病而生內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之府也。或云心主血。又云肝主血,肝之竅開於目也。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四肢滿閉,轉筋,皆肝木火盛而為邪也。或生痿,或生痹,或生厥,或中風,或生惡瘡,或作腎痿,或為上熱下寒,為邪不一,皆以熱不得升長,而木火遏於有形中也。所生受病者,言肺受土火木之邪,而清肅之氣傷,或胸滿,少氣短氣者,肺主諸氣,五臟之氣皆不足,而陽道不行也。或咳嗽,寒熱者,濕熱乘其內也。所不勝薄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來侮土,故腎入心為汗,入肝為泣,入脾為涎,入肺為痰,為嗽為涕為嚏,為水出鼻也。一說下元土盛剋水,致督任沖三脈盛,火旺煎熬,令水沸騰而乘脾肺,故痰涎唾出於口也。下行為陰汗,為外腎冷,為足不任地,為腳下隱痛,或水附木勢而上,為眼澀為眵(侈支切,音鴟,目傷眥也),為冷淚,此皆由肺金之虛而寡於畏也。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是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九竅不通。諸陽氣根於陰血中,陰血受火邪則陰盛,陰盛則上乘陽分,而陽道不行,無生髮升騰之氣也。夫陽氣走空竅者也,陰氣附形質者也。如陰氣附於土,陽氣升於天,則各安其分也。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非獨用也。復有甘苦大寒之劑,亦非獨用也。以火酒二製為之,使引甘苦寒藥至頂而復入於腎肝之下,此所謂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陽分奇,陰分耦)。瀉陰火,以諸風藥升發陽氣,以滋肝膽之用,是令陽氣生上出於陰分。末用辛甘溫藥接其升藥,使大發散於陽分,而令走九竅也。經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而陽氣升浮也。浮者,陽氣散滿皮毛。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是知升發之氣不行者此也。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病人飲入胃,遽覺至臍下,便欲小便,由精氣不輸於脾,不歸於肺,則心火上攻,使口燥咽乾,是陰氣大盛,其理甚易知也。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無是則非也,亦可作明辨矣。
白話文:
東垣曰:
胃中元氣充足,就能吃而不傷身體,即使過了一段時間,食物也不會在體內積存成脂肪。脾胃都旺盛,就能吃得飽,長得胖。脾胃都虛弱,就不能吃太多,反而會瘦,或是吃得不多卻仍然肥胖,雖然身體肥胖,但四肢卻無力,這是因為脾氣實而邪氣盛的緣故。
還有些人吃得很多卻仍然很瘦,那是因為胃中伏藏著火邪在氣分,所以能吃,但脾虛則肌肉消瘦,這就是「食亦」的症狀(食亦的發音為「亦」,尺脈緩澀,稱為解亦。此外,食亦也是一種病名,指吃得多但仍然瘦的症狀)。叔和說:吃太多也會造成肌肉虛弱,這就是食亦的道理。
夫飲食不節則胃病:
飲食不節制就會導致胃病,胃病則會出現氣喘、精神不振,並且生出燥熱,有時還會出現火氣上行的症狀,導致面部發紅。黃帝《針經》說:面部發熱,是足陽明經的病症。
胃病了,脾臟就沒有營養來源,脾臟是死陰,無法自主調節時令(脾臟位於身體中央,依靠四時之氣,無法獨立控制時令),因此也會隨之生病。
形體勞役則脾病:
勞累過度也會造成脾臟病變,脾病則會出現懶惰嗜睡、四肢無力、大便稀軟等症狀。
脾臟病了,胃臟就無法單獨運化津液,因此也會隨之生病。
大抵脾胃虛弱:
總的來說,脾胃虛弱,陽氣無法生長,導致春夏之氣無法正常運行,五臟之氣無法生發。
脾臟病變會向下影響腎臟,土剋水,導致骨骼乏力,這就是骨蝕的症狀(骨蝕的發音為「食」,指的是虧損敗壞)。骨髓空虛,腳無法著地,這是陰氣過盛,陽氣虛弱的表現。
大法云:
治療方法是:出汗則可痊癒,瀉下則會致命。應該使用辛甘的藥物滋補胃氣,使藥性上升,使生長之氣旺盛。這裡所說的出汗,並不是指一般的發汗,而是指幫助陽氣恢復。
夫胃病其脈緩,脾病其脈遲:
胃病脈象緩慢,脾病脈象遲緩。並且患者在臍周會有氣體流動的感覺,按壓時會感覺堅硬或疼痛。
若火乘土位:
如果火氣乘虛而入脾土,脈象就會洪緩,並且伴隨身體發熱、心胸不適等症狀。這是陽氣衰弱,無法生髮,不應該使用一般臟腑藥物治療,應該根據「臟氣法時論」中的升降浮沉補瀉法則用藥。
如脈緩:
如果脈象緩慢,患者出現懶惰嗜睡、四肢無力,或大便稀軟等症狀,這是濕氣過盛,應該服用平胃散。
若脈弦:
如果脈象弦緊,氣虛自汗,四肢發熱,或大便稀軟,或皮膚乾燥粗糙,頭髮脫落,應該服用黃耆建中湯。
脈虛而血弱:
如果脈象虛弱,血氣不足,可以在四物湯中取一味或二味藥,根據具體症狀添加。
或真氣虛弱:
如果真氣虛弱,伴隨氣喘、脈象虛弱,應該服用四君子湯。
或渴:
如果口渴,或小便閉澀,顏色赤黃,量少,應該服用五苓散,去掉桂枝,再根据具体情况取一两味药添加。
以上五藥:
以上五種藥物,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兼症進行加減。
假令表虛自汗:
如果表虛自汗,春夏季節應該添加黃耆,秋冬季節應該添加桂枝。
如腹中急縮:
如果腹部急縮,或脈象弦緊,應該添加防風。如果症狀嚴重,應該添加甘草。
腹中窄狹:
如果腹部狹窄,或氣喘,應該添加甘草。
腹滿氣不轉:
如果腹部脹滿,氣體不流通,則不應該添加甘草。但如果只是氣體不流通,而脾胃中氣不和,則不應該去除甘草,應該添加厚朴來破除滯氣,但厚朴不可多用,在甘草五分中添加一分即可。
腹中夯悶:
如果腹部發沉發悶,這不是腹部脹滿,而是氣散不收,應該添加芍藥收斂。
如肺氣短促:
如果肺氣短促或不足,應該添加人參、白芍藥。
中焦用白芍藥:
白芍藥用于中焦,可以使脾土升陽,防止肝膽之邪入侵。
腹中窄狹及縮急者去之:
如果腹部狹窄和急縮,應該去除白芍藥。
及諸酸澀藥:
其他酸澀的藥物也不應該使用。
腹中痛者:
如果腹部疼痛,應該添加甘草、白芍藥。
稼穡作甘:
稼穡(種植)屬甘味,甘味是己土。
曲直作酸:
曲直(收穫)屬酸味,酸味是甲木。
甲己化土:
甲木己土化為土,這是仲景的妙法。
腹痛兼發熱:
如果腹部疼痛伴隨發熱,應該添加黃芩。
惡寒或腹中覺寒:
如果畏寒或腹部感覺寒冷,應該添加桂枝。
怠惰嗜臥:
如果懶惰嗜睡,伴隨濕氣、胃虛、不能吃飯,或昏沉欲睡、或大便稀軟,應該添加蒼朮。
自汗:
如果自汗,應該添加白朮。
小便不利:
如果小便不利,應該添加茯苓,口渴也应该添加茯苓。
氣弱者:
如果氣虛,應該添加白茯苓、人參。
氣盛者:
如果氣盛,應該添加赤茯苓、縮砂仁。
氣復不能轉運:
如果氣恢復後無法正常運轉,伴隨發熱,應該少量添加黃連。
心煩亂:
如果心煩意亂,也應該添加黃連。
小便少者:
如果小便量少,應該添加豬苓、澤瀉。
汗多:
如果出汗太多,津液耗竭,則不應該添加豬苓、澤瀉。因為津液會自行回歸胃中。
不渴:
如果口不渴,但小便閉塞不通,應該添加炒黃柏、知母。
小便澀者:
如果小便澀滯,應該添加炒滑石。
小便淋澀者:
如果小便淋漓澀滯,應該添加澤瀉。
五苓散治渴:
五苓散用于治疗口渴、小便不利,不伴隨畏寒的症狀,不應該使用桂枝。
不渴而小便自利:
如果口不渴,但小便自利,並且伴隨胡言乱语,這是瘀血的症狀,應該服用炒黃柏、知母,以消除胸中燥熱。
竅不利而淋:
如果排泄不暢,伴隨小便淋漓,應該添加澤瀉、炒滑石。
六一散中加木通:
治療排泄不暢的症狀,可以在六一散中添加木通。
心臟熱者:
如果心臟發熱,應該服用錢氏方中的導赤散。
中滿:
如果腹部脹滿,或只是腹部脹,應該添加厚朴。
氣不順:
如果氣體不順暢,應該添加橘皮。
氣滯:
如果氣機阻滯,應該添加青皮一味,橘皮三味。
氣短,小便利者:
如果氣短,小便自利,應該服用四君子湯,去掉茯苓,添加黃耆以補氣。
如腹中氣不轉者:
如果腹部氣體不流通,應該再添加甘草一半。
腹中刺痛:
如果腹部刺痛,或全身刺痛,或里急後重,腹部不舒暢,或坐立不安,大便不通暢,這些都是血虛的症狀。
血虛則裡急:
血虛会导致里急後重。
血氣虛弱而目睛痛:
血氣虛弱,伴隨眼睛疼痛,應該添加當歸。
頭痛者:
如果頭痛,應該添加川芎。
苦頭痛:
如果頭痛伴隨苦味,應該添加細辛,這是少陰經頭痛的症狀。
發脫落:
如果頭髮脫落,或臍下疼痛,應該添加熟地黃。
平昔調理脾胃虛弱:
我平時治療脾胃虛弱,都是根據以上五種藥物進行加減。
五臟證中,互顯一二證:
如果五臟病症中,同時出現一兩個症狀,就應該針對這些症狀添加藥物,療效都很显著。但是,最终无法使人完全康复。
後或有因而再至者:
患者可能再次出现同样的病症,這是因為督任沖三脈受到邪氣侵襲,都是胃氣虛弱引起的。
法雖依證加減,執方療病:
虽然治療方法應該根據症狀進行加減,但仅仅依赖方剂治疗,不符合《素問》的醫學理念。
檢討《素問》、《難經》及《黃帝針經》中說:
檢視《素問》、《難經》和《黃帝針經》中的記載,脾胃虛弱的根本原因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应该根据六氣不足,升降浮沉的法則,根據症狀用藥治療。
蓋脾胃不足,不同餘臟:
因為脾胃虛弱,與其他臟腑不同,沒有固定的形態。
其治肝心肺腎,有餘不足:
治療肝、心、肺、腎,要根据虚实情况,或補或瀉,但最关键的是要使用益脾胃的藥物。
經言至而不至,是為不及:
經文說:“至而不至,是为不及”,指的是时令已经到来,但氣機沒有相应变化,这就是不及。不及会导致胜者妄行,所生者受病,所不胜者薄之。
至而不至者:
“至而不至”,指的是后來者为虚邪,心和小肠乘虛而入脾胃。
脾胃脈中見浮大而弦:
脾胃脈象浮大而弦緊,患者可能出現煩躁不安、四肢發熱、口苦舌乾、咽乾等症狀。
蓋心主火,小腸主熱:
因為心主火,小肠主熱,火熱之气侵犯脾土,与濕熱相合,所以患者會感到煩躁不安。四肢是脾胃的部位,火氣侵犯脾胃,所以四肢會發熱。飲食不节,劳累过度,导致脾胃虚弱,所以血氣不暢,引起口干咽燥。
病人自以為渴:
患者自己認為口渴,醫生用五苓散治療,反而會加重口渴,這是因為五苓散會耗竭津液,導致病情加重。
經云:虛則補其母:
經文說:虛則補其母。應該從心和小肠入手,補脾胃的根源。
甘溫之藥為之主:
甘溫的藥物为主药,以苦寒的藥物為使药,以酸味为臣佐药。
以其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因為心性苦缓,可以吃酸味的食物來收敛心氣。
心火旺:
如果心火旺盛,肺金就會受到邪氣侵犯,肺金虚弱,应该用酸味来補肺金,其次可以用甘溫和甘寒的藥物,在脾胃中瀉去心火,這就是治本的方法。
所勝妄行者:
“所胜妄行”指的是心火旺盛,可以使母實。母指的是肝木,肝木旺盛,就会挟带着火勢,无所畏惧地妄行。
故脾胃先受之:
所以脾胃首先受到傷害,患者可能會出現身體沉重、行走疼痛等症狀,這是濕熱相搏,風熱鬱積不通,附着在有形之物上造成的。
或多怒者:
如果患者经常生气,風熱就會下降到地中。
或目病而生內障者:
如果患者眼睛患病,出現內障,這是因為脾臟包裹着血液,胃主血,心主脈,脈是血的府,也有人說心主血,還有人說肝主血,肝的竅開於目。
或妄見妄聞,起妄心,夜夢亡人:
如果患者胡言乱语,胡思乱想,晚上夢見亡人,四肢麻木,抽筋,這些都是肝木火盛引起的。
或生痿:
如果患者出現痿症,或生痹症,或生厥症,或中風,或生惡瘡,或作腎痿,或上熱下寒,这些都是邪氣不同,都是因為熱氣無法上升生長,木火被遏制在有形之中造成的。
所生受病者:
“所生受病”指的是肺受到土、火、木的邪氣侵犯,清肅之氣受损,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狀。
所不勝薄之者:
“所不胜薄之”指的是水乘木妄行,反过来侮辱土,所以腎氣入心則化為汗,入肝則化為淚,入脾則化為涎,入肺則化為痰,表現為咳嗽、流涕、打喷嚏,水从鼻子里流出来。
一說下元土盛剋水:
還有一種說法是,下元土氣過盛克制水氣,導致督任沖三脈氣盛,火氣旺盛,煎熬水氣,使水氣沸騰,上乘脾肺,所以痰涎唾液从口中吐出来。
下行為陰汗:
向下流動則形成陰汗,表现为外肾寒冷,腳不能着地,腳下隐痛。
或水附木勢而上:
或者水氣依附木氣向上流動,表现为眼睛干涩,眼屎增多,眼淚流出,这是因為肺金虛弱,不能抵抗水氣的侵犯。
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病:
脾胃虛弱,都是血氣不足引起的,這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盛。
九竅不通:
九竅不通,指的是鼻子、眼睛、耳朵、嘴巴、肛門、尿道等。
諸陽氣根於陰血中:
所有的陽氣都根源於陰血,陰血受到火邪的侵犯,就会导致陰氣過盛,陰氣過盛就會上乘陽分,导致陽氣無法生長,无法升騰。
陽氣走空竅者也:
陽氣是走空竅的,也就是走空虛的地方。
陰氣附形質者也:
陰氣是附着在形體物質上的。
如陰氣附於土:
就像陰氣附着於土,陽氣上升到天,各安其位。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溫藥者:
我在方剂中使用了辛甘溫的藥物,並不是單獨使用。
復有甘苦大寒之劑:
也使用了甘苦大寒的藥物,同樣不是單獨使用。
以火酒二製為之:
我用火酒來炮制藥物,使甘苦寒藥能够到達頭頂,再下降到腎肝以下,這就是升降浮沉之道,阴阳交替变化。
瀉陰火:
瀉去陰火,用風藥升發陽氣,滋養肝膽,使陽氣生長,向上升到陰分。
末用辛甘溫藥接其升藥:
最后使用辛甘溫的藥物接引升藥,使药性大散於陽分,使阳氣能够流通九竅。
經云:食入於胃,散精於肝:
經文說:食物进入胃,精氣散布到肝脏,精氣进入筋脉,食物进入胃,浊气归心,精氣进入脉络,脉络氣流经全身,經氣归于肺,肺统领百脉,精氣輸送到皮肤毛发,毛发和脉络結合精氣,气血运行到五脏六腑。
且飲食入胃,先行陽道:
飲食进入胃,首先走陽道,陽氣上升浮动。
浮者,陽氣散滿皮毛:
“浮”指的是陽氣散布到全身的皮膚毛发。
升者,充塞頭頂,則九竅通利也:
“升”指的是陽氣充塞头部,使九窍通畅。
若飲食不節,損其胃氣:
如果飲食不節制,就會損傷胃氣,無法消化食物,精氣散布到肝脏,归于心脏,溢出到肺臟。
食入則昏冒欲睡:
吃東西就會昏昏欲睡,想躺下休息,這是因為升發之氣無法運行。
得臥則食在一邊:
躺下后,食物就堆积在一边,这是因为氣暫時得到舒缓。
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
经文说:饮料进入胃,精氣遊走溢散,向上输送到脾脏,脾氣散布精氣,向上归于肺臟。
病人飲入胃,遽覺至臍下:
患者喝饮料后,马上就感到腹部胀满,想去小便,這是因為精氣没有输送到脾脏,没有归于肺臟,所以心火上攻,導致口干咽燥,这是因为阴氣過盛。
況脾胃病,則當臍有動氣:
另外,脾胃病,患者在臍周會有氣體流動的感覺。
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虛:
按壓時會感覺堅硬或疼痛,如果有這種症狀,就是脾胃虛弱,如果没有这些症状,就不是脾胃虚弱,可以用来辨别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