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回本書目錄

1. 卷十二

2. 脾胃

3. 論脾胃調養之宜

選要論,曰:脾胃者,屬乎中州土也,消化水穀,榮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此土能生萬物之義也。經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水因氣生,氣為水母,肺氣所及,水精布焉),五經並行(五經,五臟之經絡也),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四時五臟皆合於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凡人之生,皆以胃氣為本。又經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又曰:安穀則昌,絕谷則亡。則脾胃豈可以不保養乎。保養之法,在乎調其飲食,適其寒暄,時其飢飽,不以生冷傷之,不使寒暑侵之。不為七情六慾所動,則五臟自然平和,百病何由而生。其或攝生不謹,將理失宜,或為生冷寒暑七情六慾所傷,則變證百出而脾胃虛矣。脾胃既虛,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將何所榮養耶。經云:飲食勞倦則傷脾,脾傷則內閉九竅(上七竅,五官也,下二竅,二陰也),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真陽受傷,元氣如削,非由天降,自作之耳)。蓋飲食傷胃,勞倦傷脾,治療之法,當審其脾胃之虛實,別其所傷之緣由。若傷於飲者,飲乃無形之物,或微汗散之於表,或淡滲利之於下。傷於食者,或損谷以和之,或強脾以磨之。果因食物停滯甚盛而作悶亂者,吐下以奪之。傷於寒者則溫之,傷於熱者則清之,寒熱共傷者,各從其性以和之。不可一例過用香燥之藥,恐鬱滯久而火邪盛,則反劇矣。若夫飲食勞倦,傷其脾胃,使元氣下陷,而為中氣不足之證,又當從東垣治內傷法,必用升補氣血之劑以調之和之,溫之養之,使生生之氣增益,則脾胃壯而完復矣。

白話文:

【討論脾胃調養的重要性】

根據《選要論》所述,脾胃是身體的中樞,象徵著大地,負責消化食物與水分,提供營養給全身的五臟六腑以及四肢百骸,這就像大地孕育萬物的意義一樣。經典上說,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產生精氣,這些精氣再被送往脾臟,脾臟將精氣分散到全身,最後回到肺部,肺部調整水液運行,再將多餘的水分送至膀胱,水分和精氣均勻分佈全身(水因氣而生,氣是水的源頭,肺氣到達的地方,水分與精氣也會跟隨),五臟的經絡同時運作,符合四季與五臟的陰陽平衡,這是正常的生理運作。

人的生命,都以胃氣為根本。另一經典提到,食物進入胃部,血液循環才開始。水分進入經絡,才能形成血液。又說,有充足的食物,身體就健康;缺乏食物,身體就會衰弱。因此,脾胃的保養怎麼能忽視呢?

保養脾胃的方法,在於合理安排飲食,適應冷暖變化,控制飢餓與飽足感,避免生冷食物的傷害,防止極端天氣的侵擾。保持心態平和,不被情緒和慾望牽引,五臟就能自然平和,疾病無從發生。

然而,如果生活不規律,保健失當,或被生冷、極端天氣、情緒和慾望所傷害,脾胃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導致虛弱。脾胃虛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營養供應就會受到影響。經典上說,過度飲食和疲勞會傷害脾臟,脾臟受傷,會阻塞身體的孔道(包括五官和生殖器官),外部肌肉也會受影響,保護身體的衛氣會減弱。

飲食傷害了胃,疲勞傷害了脾,治療時,要判斷脾胃的虛實情況,找出病因。如果是飲料造成的傷害,可以透過輕微出汗或利尿來排除。如果是食物造成的傷害,可以減少食物攝取量,或強化脾臟功能。如果食物在體內積聚過多,導致悶亂,可能需要嘔吐或瀉下來排出。對抗寒冷,就保暖;對抗熱,就清涼;冷熱交加,就要根據個別情況調和。不要過度使用辛辣的藥物,以免鬱結太久,火氣旺盛,反而加重病情。

至於飲食和疲勞傷害脾胃,導致元氣下降,出現中氣不足的情況,可以參考東垣的內傷治療方法,使用提升氣血的藥物來調節,溫和滋養,使生命力增強,脾胃就會恢復強壯。

4. 論脾胃分陰陽氣血

王節齋,曰:人之一身,脾胃為主。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矣。人惟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損傷脾胃。胃損則不能納,脾損則不能化,脾胃俱損納化皆難。元氣斯弱,百邪易侵,而飽悶、痞積、關格、吐逆、腹痛、泄痢等證作矣。況人於飲食豈能一一節調,一或有傷,脾胃便損,飲食減常,元氣漸憊矣。故潔古制枳朮之丸,東垣發脾胃之論,使人常以調理脾胃為主也。後人稱為醫中王道,厥有旨哉。近世論治脾胃者,不分陰陽氣血,率皆理胃。所用之藥,又皆辛溫燥熱,助火消陰之劑,遂致胃火益旺,脾陰愈傷,清純沖和之氣,變為燥熱,胃脘乾枯,大腸燥結,脾臟漸絕,而死期迫矣。殊不知脾屬土,屬濕,位居長夏。故濕熱之病,十居八九。況土旺四季,寒熱溫涼,各隨其時,豈可偏用辛熱之劑哉。

李氏,曰:脾性濕,主乎血,陰也;胃火化,主乎氣,陽也。太濕則氣滯,太乾則血燥。濕熱調停,則能食能化,而氣血生旺。苟或寒濕傷脾,則停飲難化,或不思食。燥熱傷胃,則停食不消,或善食而瘦。由是脾胃不和,交相為病,胃變為寒,脾變為熱。大概以脈浮緩而遲或帶緊為寒濕,脈浮緩而實,或細而數為燥熱。又肥人多濕,瘦人多熱,更參以飲食厚薄可也。

白話文:

【討論脾胃在陰陽氣血的角色】

王節齋曾說,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是脾胃。胃主要負責氣的運行,屬於陽性;脾則主要掌管血液,屬於陰性。胃的功能在於接受食物,脾則負責將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一接一轉,產生了我們身體所需的精華氣質與津液。當津液向上流動,廢物向下排解,身體自然健康無恙。

然而,當人們飲食不節制,生活作息不規律,就會傷害到脾胃。一旦胃受損,就不能正常接受食物;脾受損,也不能有效轉化食物,脾胃同時受損,接受與轉化食物都變得困難。這時,元氣會逐漸衰弱,各種疾病容易趁虛而入,例如飽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就會出現。

因此,潔古創立了調理脾胃的方子,東垣也發表了脾胃的重要性,提醒大家應以調理脾胃為首要任務。後世將此觀點視為醫學中的王者之道,實在有其深遠的意義。但近年來,對於脾胃的調理,往往只注重胃,且使用的藥物多為辛溫燥熱,這種助長火氣,消耗陰性的藥物,反而導致胃火更旺,脾的陰性更受損,原本平和的氣質轉變為燥熱,胃部乾燥,大腸也會跟著燥結,脾臟功能逐漸消失,死亡的時刻也就逼近。殊不知脾臟屬土,屬濕,位在夏季。所以,濕熱的疾病,十之八九與脾有關。況且,土在四季中都旺盛,寒、熱、溫、涼,都需依季節調整,怎能一味使用辛辣燥熱的藥物呢?

李氏指出,脾臟性質濕潤,主管血液,屬於陰性;胃部則是火熱的,主管氣,屬於陽性。過度濕潤會使氣滯留,過度乾燥則會使血液乾燥。只有濕熱適度調和,纔能有效吸收與轉化食物,讓氣血充沛。若脾被寒濕傷害,飲食就會停留難以消化,可能影響食慾。若是胃被燥熱傷害,食物就會停滯不消,或是雖食慾佳卻日益消瘦。因此,脾胃不協調,互相影響,胃可能轉為寒性,脾則可能轉為熱性。大致上,脈象浮緩且遲緩或帶緊張感,代表寒濕;脈象浮緩且實,或是細而頻繁,代表燥熱。此外,肥胖的人通常濕氣較重,瘦的人則較易上火,再根據飲食習慣進行調整即可。

5. 論脾胃虛實傳變

東垣,曰:「五臟別論」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陰陽應象大論」云:穀氣通於脾(山谷土氣,脾為土臟,故相通)。六經為川(六經者,三陰三陽也,周流氣血,故為人之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言水氣之注也)。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通評虛實論」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浸淫滋養於筋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濁氣者,食氣之厚者也),淫精幹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二臟,獨居胸中,故曰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者,氣聚之府也,是謂氣海,亦曰膻中)。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腑氣之精為神明,神王則臟安,故肺肝脾腎四臟,無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臟氣鹹得其平,而歸於權衡矣。權衡,平也)。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臟腑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脈之大會,百脈俱朝於此,故可以決生死)。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又云:陰之所生,本於五味(味得地氣,故能生五臟之陰),陰之五宮(五臟也),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製,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平人氣象論」云: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五臟以胃氣為本,若脈無胃氣而真臟之脈獨見者死。如春弦應肝,冬石應腎,但弦但石而無胃氣,是胃氣絕而肝腎之真臟見也。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臟,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臟不得胃氣而然,與真臟無胃者等耳)。歷觀諸篇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此諸病之所由生也。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胃氣運行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下者至三里,在膝下三寸)。

水穀之海有餘(水穀留滯於中也)則腹滿,若不足(脾虛不能運,胃虛不能納也)則肌不受穀食。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隧,音遂,伏道也。水穀入胃,化氣化血,以行於經隧之中)。

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糟粕之道,出於下焦,津液之道,出於中焦;宗氣之道,出於上焦),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泉水涓流不已也)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晝夜之百刻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又云: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中脘之分也)。出上焦之後(下也),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夫飲食失節,寒濕不適,脾胃乃傷。此固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調經篇》云:病生陰者(內傷曰陰),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陰虛則內熱,有所勞倦,形氣少衰,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為內熱。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身痛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聖人著之於經,謂人以胃土為本。

成文演義,互相發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讀,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今舉經中言病從脾胃所生,及養生當實元氣者,條陳之。「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蒼天之陽氣清淨光明,人能法天道之清淨,則志意治而不亂,陽氣固而不衰),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在乎因時序而調之也),故聖人傳(受也)精神,服(佩也)天氣而通神明。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言起居不節,致傷陽氣也。闢,病也。煩勞過度,則形氣施張於外,精神竭絕於中,陽擾陰虧,不勝炎熱,故病積至夏日以益甚,令人五心煩熱,如煎如熬,孤陽外浮,真陰內奪,氣逆而厥,故名煎厥),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壞都(潰潰,壞貌。都,城郭也)。

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陰精所奉之地,陽氣堅固),其人壽。陽精所降(陽精所降之地,陽氣已泄),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

病從脾胃生者,一也。「六節臟象論」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營者,水穀之精氣。水穀貯於六腑,故為營之所居,而皆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其華在唇四白(唇之四際白肉也),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脾以陰中之至陰而分王四季,故通於土氣,此雖若指脾為言,而實總結六腑者,皆倉廩之本,無非統於脾氣也,故曰此至陰之類),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五臟六腑共為十一,稟賦不同,情志亦異,必資膽氣,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決於膽也)。膽者,少陽春升之氣。

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矣。病從脾胃生者,三也。經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也)。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心主血,華於面,故五色修明。

肺主氣,發於聲,故聲音彰著)。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氣和而化生津液以成精,精氣充而神自生,人生之道,止於是耳)。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

豈特四者,至於經雲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聖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且垂戒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法,取法也,和調也。術數,修身養性之法也。天以陰陽化生萬物,人以陰陽榮養一身,陰陽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故知道者,必法則於天地,和調於術數也)。

飲食有節(所以養內),起居有常(所以養外),不妄作勞(保其天真),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