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

1. 論脾胃調養之宜

選要論,曰:脾胃者,屬乎中州土也,消化水穀,榮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此土能生萬物之義也。經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水因氣生,氣為水母,肺氣所及,水精布焉),五經並行(五經,五臟之經絡也),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四時五臟皆合於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凡人之生,皆以胃氣為本。又經曰: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又曰:安穀則昌,絕谷則亡。則脾胃豈可以不保養乎。保養之法,在乎調其飲食,適其寒暄,時其飢飽,不以生冷傷之,不使寒暑侵之。不為七情六慾所動,則五臟自然平和,百病何由而生。其或攝生不謹,將理失宜,或為生冷寒暑七情六慾所傷,則變證百出而脾胃虛矣。脾胃既虛,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將何所榮養耶。經云:飲食勞倦則傷脾,脾傷則內閉九竅(上七竅,五官也,下二竅,二陰也),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真陽受傷,元氣如削,非由天降,自作之耳)。蓋飲食傷胃,勞倦傷脾,治療之法,當審其脾胃之虛實,別其所傷之緣由。若傷於飲者,飲乃無形之物,或微汗散之於表,或淡滲利之於下。傷於食者,或損谷以和之,或強脾以磨之。果因食物停滯甚盛而作悶亂者,吐下以奪之。傷於寒者則溫之,傷於熱者則清之,寒熱共傷者,各從其性以和之。不可一例過用香燥之藥,恐鬱滯久而火邪盛,則反劇矣。若夫飲食勞倦,傷其脾胃,使元氣下陷,而為中氣不足之證,又當從東垣治內傷法,必用升補氣血之劑以調之和之,溫之養之,使生生之氣增益,則脾胃壯而完復矣。

白話文:

《選要論》說,脾胃屬於中土,負責消化食物,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這就是「土能生萬物」的意思。經書說,食物進入胃裡,會轉化成精氣,向上輸送到脾臟,脾氣散發精氣,再向上歸於肺臟,調節水液,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四散(水因氣而生,氣是水的本源,肺氣所達之處,水精就布散開來),五經互相流通(五經,是指五臟的經絡),配合四時五臟,陰陽調節(四時五臟都符合陰陽調節的規律),維持身體的常態。人活著,都以胃氣為根本。經書又說,食物進入胃,脈道才會運行;水進入經脈,血液才會形成。又說,吃飽了就興旺,餓死了就消亡。可見脾胃是多麼重要,怎麼可以不保養呢?保養脾胃的方法,在於調節飲食,適應寒暖,掌握飢飽,不讓生冷寒暑損傷它,也不讓七情六慾影響它。這樣,五臟自然平和,百病就不會產生。如果不懂得保養,生活習慣不規律,或者被生冷寒暑、七情六慾傷害,就會出現各種病症,導致脾胃虛弱。脾胃虛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將如何得到滋養呢?經書說,飲食過度和勞累會傷脾,脾臟受傷就會導致九竅不通(上七竅,指五官;下二竅,指二陰),肌肉外壅,衛氣散失。這就是說,自己損傷了元氣,就像刀削一樣(真陽受損,元氣損耗,不是天災,而是自己造成的)。總之,飲食傷胃,勞累傷脾,治療的方法,要根據脾胃虛實,判斷是哪種原因造成的損傷。如果是飲食不當造成的,飲食是無形的,可以透過微汗排出去,或者用淡滲利水的方法排出去。如果是食物停滯造成的,可以吃點清淡的食物來調理,或者用健脾的方法來幫助消化。如果食物停滯嚴重,導致胸悶噁心,可以用催吐的方法排出。如果是受寒造成的,就用溫暖的方法治療;如果是受熱造成的,就用清熱的方法治療;寒熱共同造成的,就根據各自的性質來調和。不要一味地使用香燥的藥物,以免藥物停滯過久,導致火邪旺盛,反而加重病情。如果因為飲食過度和勞累,傷了脾胃,導致元氣下陷,出現中氣不足的症狀,就要採用東垣先生治療內傷的方法,使用升補氣血的藥物來調和、溫養,使生長之氣增強,這樣脾胃就會強壯起來,恢復健康。

2. 論脾胃分陰陽氣血

王節齋,曰:人之一身,脾胃為主。胃陽主氣,脾陰主血,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矣。人惟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損傷脾胃。胃損則不能納,脾損則不能化,脾胃俱損納化皆難。元氣斯弱,百邪易侵,而飽悶、痞積、關格、吐逆、腹痛、泄痢等證作矣。況人於飲食豈能一一節調,一或有傷,脾胃便損,飲食減常,元氣漸憊矣。故潔古制枳朮之丸,東垣發脾胃之論,使人常以調理脾胃為主也。後人稱為醫中王道,厥有旨哉。近世論治脾胃者,不分陰陽氣血,率皆理胃。所用之藥,又皆辛溫燥熱,助火消陰之劑,遂致胃火益旺,脾陰愈傷,清純沖和之氣,變為燥熱,胃脘乾枯,大腸燥結,脾臟漸絕,而死期迫矣。殊不知脾屬土,屬濕,位居長夏。故濕熱之病,十居八九。況土旺四季,寒熱溫涼,各隨其時,豈可偏用辛熱之劑哉。

白話文:

王節齋說:人體一身,脾胃為根本。胃陽主宰氣機,脾陰主宰血液,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吸收,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如此便無病了。人若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就會損傷脾胃。胃損傷了,就無法接收食物,脾損傷了,就無法消化吸收,脾胃同時損傷,則納受和消化都困難。元氣就會虛弱,百邪容易入侵,於是就出現飽脹、痞積、關格、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況且人飲食不可能次次都節制,一不小心就會傷及脾胃,飲食減少,元氣逐漸衰弱。因此古人研製枳朮丸,東垣闡發脾胃之論,都是強調要以調理脾胃為根本。後人稱之為醫中王道,真是有道理啊。

近世治療脾胃的醫家,不分陰陽氣血,一律都以理胃為主。所用的藥物,又都是辛溫燥熱,助火消陰的藥性,結果導致胃火更加旺盛,脾陰更加受損,清純和諧之氣,轉變為燥熱,胃脘乾枯,大腸燥結,脾臟逐漸衰竭,最終走向死亡。殊不知脾屬土,屬濕,位居長夏。所以濕熱之病,十之八九。而且土氣旺盛於四季,寒熱溫涼,各隨其時,怎麼能偏用辛熱的藥物呢?

李氏,曰:脾性濕,主乎血,陰也;胃火化,主乎氣,陽也。太濕則氣滯,太乾則血燥。濕熱調停,則能食能化,而氣血生旺。苟或寒濕傷脾,則停飲難化,或不思食。燥熱傷胃,則停食不消,或善食而瘦。由是脾胃不和,交相為病,胃變為寒,脾變為熱。大概以脈浮緩而遲或帶緊為寒濕,脈浮緩而實,或細而數為燥熱。又肥人多濕,瘦人多熱,更參以飲食厚薄可也。

白話文:

李氏說:脾的特性是濕潤,主宰著血液,屬於陰性;胃的火性是燥熱,主宰著氣,屬於陽性。如果濕氣過重,就會導致氣機阻滯;如果乾燥過度,就會導致血液乾燥。濕熱調和適度,就能夠正常飲食消化,氣血旺盛。假如寒濕侵犯脾臟,就會造成水停滯難以消化,或者食慾不振。燥熱損傷胃,就會造成食物停積不消化,或者食慾良好卻消瘦。由此可見,脾胃失調,會互相影響,導致胃變寒,脾變熱。

大致上,脈象浮緩而遲或帶緊,表示寒濕;脈象浮緩而實,或細而數,表示燥熱。此外,肥胖的人多濕氣,瘦弱的人多熱氣,還要結合飲食的厚薄來綜合判斷。

3. 論脾胃虛實傳變

東垣,曰:「五臟別論」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陰陽應象大論」云:穀氣通於脾(山谷土氣,脾為土臟,故相通)。六經為川(六經者,三陰三陽也,周流氣血,故為人之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言水氣之注也)。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乃能通利。「通評虛實論」云: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經脈別論」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浸淫滋養於筋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濁氣者,食氣之厚者也),淫精幹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二臟,獨居胸中,故曰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者,氣聚之府也,是謂氣海,亦曰膻中)。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腑氣之精為神明,神王則臟安,故肺肝脾腎四臟,無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臟氣鹹得其平,而歸於權衡矣。權衡,平也)。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臟腑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脈之大會,百脈俱朝於此,故可以決生死)。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又云:陰之所生,本於五味(味得地氣,故能生五臟之陰),陰之五宮(五臟也),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製,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平人氣象論」云: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五臟以胃氣為本,若脈無胃氣而真臟之脈獨見者死。如春弦應肝,冬石應腎,但弦但石而無胃氣,是胃氣絕而肝腎之真臟見也。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臟,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臟不得胃氣而然,與真臟無胃者等耳)。歷觀諸篇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此諸病之所由生也。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胃氣運行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下者至三里,在膝下三寸)。

白話文:

東垣曰:「五臟別論」云:

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者是受天氣所生的,其氣象如同天,因此只瀉而不藏。它們接收五臟的濁氣,稱為傳化之腑,不能久留,負責輸瀉。

所謂五臟,是指藏精氣而不瀉,因此滿而不實;六腑是指傳化食物而不藏,因此實而不滿。

這是因為水穀入口時,胃實而腸虛;食物下行時,腸實而胃虛,所以說實而不滿,滿而不實。

「陰陽應象大論」云:

穀氣通於脾(山谷的土氣,脾為土臟,故相通)。六經為川(六經者,三陰三陽也,周流氣血,故為人之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言水氣之注也)。九竅者,五臟主之。五臟皆得胃氣乃能通利。

「通評虛實論」云:

頭痛耳鳴,九竅不利,皆是腸胃所生。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之病。

「經脈別論」云: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浸淫滋養於筋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濁氣者,食氣之厚者也),淫精幹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二臟,獨居胸中,故曰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者,氣聚之府也,是謂氣海,亦曰膻中)。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腑氣之精為神明,神王則臟安,故肺肝脾腎四臟,無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臟氣鹹得其平,而歸於權衡矣。權衡,平也)。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臟腑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脈之大會,百脈俱朝於此,故可以決生死)。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又云:陰之所生,本於五味(味得地氣,故能生五臟之陰),陰之五宮(五臟也),傷在五味。至於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製,勿使過焉,過則傷其正也。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平人氣象論」云: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脈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五臟以胃氣為本,若脈無胃氣而真臟之脈獨見者死。如春弦應肝,冬石應腎,但弦但石而無胃氣,是胃氣絕而肝腎之真臟見也。然但弦但石,雖為真臟,若肝無氣則不弦,腎無氣則不石,亦由五臟不得胃氣而然,與真臟無者等耳)。

歷觀諸篇而參考之,則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此諸病之所由生也。

內經之旨,皎如日星,猶恐後人有所未達,故《靈樞經》中復申其說。經云: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胃氣運行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下者至三里,在膝下三寸)。

水穀之海有餘(水穀留滯於中也)則腹滿,若不足(脾虛不能運,胃虛不能納也)則肌不受穀食。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隧,音遂,伏道也。水穀入胃,化氣化血,以行於經隧之中)。

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又云: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糟粕之道,出於下焦,津液之道,出於中焦;宗氣之道,出於上焦),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泉水涓流不已也)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晝夜之百刻也)。衛氣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白話文:

如果胃裡積存了過多的食物殘渣,就會導致腹部脹滿。相反,如果脾胃虛弱,無法消化吸收食物,就會導致身體無法吸收營養,肌肉無力。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是食物,食物進入胃部,胃是食物、水液、氣血匯集的中心,就如同海洋一樣。就像海洋會蒸發出雲氣滋潤大地,胃會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經脈,經脈就像是通往五臟六腑的道路,將食物轉化成氣血,供給全身。

五臟六腑之間的聯繫就像一條條大的河流,而食物進入胃部,會被分解成食物殘渣、津液和宗氣,分別從不同的通道運行:食物殘渣從下焦排出,津液從中焦運送,宗氣從上焦升至胸腔,再從喉嚨呼出,並與心脈相連,維持呼吸功能。

身體的營養物質會由津液轉化成血液,滋養四肢末端和五臟六腑,維持生命運作。衛氣則負責保護身體,在四肢末端、肌肉和皮膚之間巡邏,抵禦外邪。

又云: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中脘之分也)。出上焦之後(下也),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夫飲食失節,寒濕不適,脾胃乃傷。此固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調經篇》云:病生陰者(內傷曰陰),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陰虛則內熱,有所勞倦,形氣少衰,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為內熱。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身痛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聖人著之於經,謂人以胃土為本。

白話文:

古人認為,中焦(脾胃)所產生的精微物質,來自胃部(中脘穴的位置)。這些精微物質經過上焦(心肺)的運化,會在中焦被分離成糟粕和津液,並進一步轉化成精微物質,輸送到肺脈,最終化為血液,滋養全身。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因此飲食不節制,寒濕入侵,都會傷及脾胃。此外,喜怒憂恐等情緒會耗損元氣,助長心火,心火過盛會侵犯脾胃,導致疾病。

《調經篇》也指出,疾病的發生多源於內傷,而內傷又與飲食、居住環境、情緒等因素息息相關。陰虛則容易內熱,勞倦過度會導致氣血虧虛,脾胃運化功能減弱,上焦氣機不暢,下脘不通,胃氣灼熱,熱氣上衝胸部,造成內熱。脾胃受損,五臟六腑功能失調,初期可能出現身痛發熱、頭痛頭暈、肢體沉重、四肢無力、嗜睡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熱邪傷及元氣,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古人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維持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

成文演義,互相發明,不一而止,粗工不解讀,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今舉經中言病從脾胃所生,及養生當實元氣者,條陳之。「生氣通天論」云: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蒼天之陽氣清淨光明,人能法天道之清淨,則志意治而不亂,陽氣固而不衰),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在乎因時序而調之也),故聖人傳(受也)精神,服(佩也)天氣而通神明。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言起居不節,致傷陽氣也。闢,病也。煩勞過度,則形氣施張於外,精神竭絕於中,陽擾陰虧,不勝炎熱,故病積至夏日以益甚,令人五心煩熱,如煎如熬,孤陽外浮,真陰內奪,氣逆而厥,故名煎厥),目盲耳閉,潰潰乎若壞都(潰潰,壞貌。都,城郭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醫學理論不斷發展,方法眾多,非專業人士不能妄自揣測,胡亂使用,本意救人,反而可能害人。現在就以經書中「病從脾胃生」以及「養生當實元氣」為例,說明其道理。「生氣通天論」說:天上的陽氣清淨光明,人能效法天道的清淨,則心志安定,陽氣充沛,即使有邪氣侵犯,也無法傷害。這是因為懂得順應時令,所以古聖先賢才能保持精神飽滿,吸收天地的精華,通達神明。

如果違背天理,就會導致內部九竅閉塞,外部肌肉僵硬,抵抗力下降。這就是損害自身元氣的表现。陽氣就像人體的能量,过度劳累就會使陽氣外散,精氣耗竭,容易在夏季积聚疾病,導致五心煩熱,像被煎熬一樣痛苦,陽氣外浮,陰氣虧損,氣逆而昏厥,這就是所謂的「煎厥」。嚴重者還會出現眼盲耳聾,如同城牆崩塌一般。

故蒼天之氣貴清淨,陽氣惡煩勞,病從脾胃生者,一也。「五常政大論」云:陰精所奉(陰精所奉之地,陽氣堅固),其人壽。陽精所降(陽精所降之地,陽氣已泄),其人夭。陰精所奉,謂脾胃既和,穀氣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壽。陽精所降,謂脾胃不和,穀氣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

病從脾胃生者,一也。「六節臟象論」云: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營者,水穀之精氣。水穀貯於六腑,故為營之所居,而皆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

其華在唇四白(唇之四際白肉也),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脾以陰中之至陰而分王四季,故通於土氣,此雖若指脾為言,而實總結六腑者,皆倉廩之本,無非統於脾氣也,故曰此至陰之類),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五臟六腑共為十一,稟賦不同,情志亦異,必資膽氣,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決於膽也)。膽者,少陽春升之氣。

白話文:

古人認為,天地間的清氣對人體有益,陽氣則不喜過度勞累。疾病大多源自脾胃,這是因為脾胃是人體的根本,負責消化吸收食物,提供人體能量。

《五常政大論》中提到,陰精充足的人長壽,而陽精衰竭的人短命。陰精充足,代表脾胃功能良好,食物精華能夠上升,符合春夏生長之氣,因此長壽;陽精衰竭,則脾胃失調,食物精華下降,符合秋冬收藏之氣,因此短命。

《六節臟象論》中指出,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人體的倉庫,負責儲藏和運輸營養物質。這些器官將食物消化成精華,並將廢物排出體外。

嘴唇周圍的白肉是脾胃的表現,肌肉豐滿則說明脾胃功能強健,脾胃喜食甘味,顏色偏黃。脾胃屬陰中至陰,與土氣相通,掌管著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

人體的十一臟器,都需要膽氣的支持才能正常運作。膽氣屬於少陽,具有生發向上之氣,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維持各臟器功能。

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餘臟從之。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矣。病從脾胃生者,三也。經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也。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也)。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心主血,華於面,故五色修明。

肺主氣,發於聲,故聲音彰著)。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氣和而化生津液以成精,精氣充而神自生,人生之道,止於是耳)。此謂之氣者,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氣或乖錯,人何以生。病從脾胃生者,四也。

白話文:

春天氣溫上升,萬物生機勃勃,因此膽氣也隨著春天向上升發,其他臟器也跟著膽氣的變化而運作。如果膽氣無法上升,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腹瀉、腸胃不適等問題。

人體的疾病多源於脾胃,這是第三點原因。經書記載:天地供養人體,天以五氣滋養人,地以五味滋養人。臊氣入肝,焦氣入心,香氣入脾,腥氣入肺,腐氣入腎。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鹹味先入腎。五氣從鼻腔進入,儲藏於心肺,使五色光彩煥發,音聲洪亮(心主血,外現於面部,所以五色修明;肺主氣,外現於聲音,所以聲音彰著)。五味從口腔進入,儲藏於腸胃,不同的味道滋養不同的臟氣,氣機調和,生化津液,神氣自然而生(氣機調和,化生津液以成精氣,精氣充盈,神氣自然而生,人生之道,就在於此)。

所謂的「氣」,是指上焦(心肺)開展功能,宣發五穀之味,滋養肌膚、潤澤毛髮,猶如霧露滋潤大地。如果氣機失調,人體怎麼能生存呢?疾病源於脾胃,這是第四點原因。

豈特四者,至於經雲天地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六腑及形氣俱虛,乃受外邪,不因虛邪,賊邪不能獨傷人。諸病從脾胃而生明矣。聖人旨意,重見疊出,詳盡如此,且垂戒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法,取法也,和調也。術數,修身養性之法也。天以陰陽化生萬物,人以陰陽榮養一身,陰陽之道,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故知道者,必法則於天地,和調於術數也)。

飲食有節(所以養內),起居有常(所以養外),不妄作勞(保其天真),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由是言之,飲食起居之際,可不慎哉。

白話文:

不僅僅是這四種因素,古籍記載,天地間的邪氣侵入人體,就會損害五臟六腑,使身體虛弱,這都是因為外邪入侵,而非本身虛弱。邪氣本身無法獨自傷害人體,因此各種疾病都源自脾胃,這點非常明確。聖人教誨一再強調,內容詳盡,並告誡我們:要遵循天地陰陽之理,以修身養性之法來調和自身。天地以陰陽化生萬物,人體以陰陽維持生命,陰陽之道,順應則生,逆反則亡,因此明白道理的人,必然效法天地,以修身養性之法來調和自身。

飲食要節制,才能滋養內在;起居要規律,才能保養外在;不要過度勞累,才能保持天賦本性。這樣才能形神俱備,活到天年,百歲之後才離去。由此可見,飲食起居的細節,實在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