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四十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十七 (2)

1. 治法

半夏散,治魘死不還。

用半夏為末,吹入鼻中,即醒。

死人枕煎,治病人顏色聲音形證與脈,不合於病者,名曰鬼疰,宜此方治之。

死人枕即死人腦後骨也,得半朽者良,煎湯服之。用畢,仍以其枕送還原處。

獺肝散,葛洪云:鬼疰是五屍之一,其病變動有若干種,大略使人寒熱淋瀝,沉沉默默,不得知所苦,無處不惡,積年累月,漸就沉滯,以至於死,傳於旁人,乃至滅門。覺如是候者,急以此治之。

用獺一具,陰乾杵為末,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未止再服。《肘後》亦云:此方神良。

獺爪屑

許學士《本事方)云:宣和間,天慶觀一法師行考召極精嚴,時一婦人投狀,率患人所附,須臾召至,附語云:非我為患,別是一鬼,亦因病人命衰為祟耳。今已成形,在患人肺中為蟲,食其肺系,故令吐血聲嘶。師掠之曰:此蟲還有畏忌否?久而無語。再掠之,良久云:容某說,惟畏獺爪屑為末,酒調服之,則去矣。患家如其言而得愈。此予所目見者也。

秦承祖灸鬼法,治一切驚狂譫語,逾垣上屋,罵詈不避親疏等證。

以病者兩手大拇指用細繩縛系定,以大艾炷置於其中兩介甲,及兩指角肉,四處著火,一處不著即無效,灸七壯神驗。

丹溪云:一婦人如癇,或作或輟,恍惚不省人事,一日略甦醒,診視間,忽聞床上有香氣,繼又無所知識。此氣因血虛,亦從而虛邪因虛入,理或有之,遂以秦承祖灸鬼法灸治,病者哀告曰:我自去,我自去。即愈。

白話文:

[治法]

半夏散,治療魘寐(噩夢)致死而不醒的情況。將半夏磨成粉末,吹入鼻中,即可清醒。

死人枕煎,治療病人面色、聲音、形體和脈象都與疾病不相符的情況,稱為鬼疰,宜用此方治療。死人枕指的是死人腦後骨,半腐朽的更好,煎湯服用。服用完畢,要將死人枕送回原處。

獺肝散,葛洪說:鬼疰是五屍之一,其病症變化多端,大致會使人寒熱、小便淋瀝、沉默寡言、不知所苦、處處不舒服,日積月累,病情逐漸加重,直至死亡,並傳染給旁人,甚至滅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要立即用此方治療。用一隻水獺,陰乾後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一日三次。症狀未止則繼續服用。《肘後方》也記載此方神效。

獺爪屑,許學士在《本事方》中記載:宣和年間,天慶觀一位法師做法事非常精嚴,當時一位婦人求治,說是被附體,法師很快便將附體召來,附體說:不是我作祟,是另一個鬼,因為病人命衰而作祟。現在已經成形,在病人肺中變成蟲子,吃其肺部組織,所以導致病人吐血、聲音嘶啞。法師問它:這個蟲子還有什麼害怕的嗎?很久沒有回答。法師再次詢問,很久之後,附體說:讓我說吧,它只怕獺爪屑磨成粉末,用酒調服,就能去除。患家按照這個方法治療,婦人病癒。這是親眼所見。

秦承祖灸鬼法,治療各種驚狂、胡言亂語、翻牆上屋、辱罵親疏不分等症狀。將病人兩手的大拇指用細繩捆綁固定,用大艾炷放在兩拇指指甲之間和兩指角的肉上,四個部位同時點燃,如果有一個部位沒點燃就沒有效果,灸七壯,療效神奇。朱丹溪記載:一位婦人像得了癲癇一樣,時發時止,神志恍惚,不省人事,有一天稍微清醒一些,診脈時,突然聞到床上有香味,接著又昏迷不醒。這香味是因為血虛,虛邪乘虛而入,道理或許如此,於是用秦承祖灸鬼法灸治,病人哭訴說:我自己走了,我自己走了。然後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