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一·下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下 (13)

1. 治四肢癱瘓方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酒下。婦人醋湯或當歸酒下。妊娠不宜服。

鎮風丸(一名黑神丸),治癱瘓風,手足嚲曳,口眼喎斜,語言謇澀,步履不能。

草烏(去皮臍,生用),五靈脂(去砂石,各一兩),麝香(五錢)

上為末,研極細,用飛羅面好酒搗成膏,每兩作十塊,用生薑汁好酒磨下。一方無麝,六月六日丸如彈子大,用薄荷酒化下。一方用川烏,並有腦麝,用水丸桐子大。

輕骨丹,治中風癱瘓,四肢不遂,風痹等疾。

苦參,桑白皮,白芷,蒼朮,甘松,川芎(各三兩),麻黃(去節,五兩,用河水三升煮至一升,去渣,熬成膏)

上為末,入麻黃膏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研化服之,臥取汗。五七日間再服,手足當即輕快。卒中涎潮,分利涎後用之。一方有浮萍四兩。

古硫附丸,治虛風癱瘓,神效。

用附子一枚,重一兩,以童便入粉草五錢煮一日,附子中心無白點為度,取出挖空,入礬制硫黃五錢,以未蓋之。又用麵包入火內煨熟,去面,取硫、附同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分或五分,量虛實大小,溫酒送下,不拘時。

白龍鬚經驗方,此藥性平無毒,專治男子婦人風濕腰腿疼痛,動止艱難,左癱右瘓,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不拘遠年近日,及婦人產後,氣血流散脛骨,頭目昏暗,腰腿疼痛不可忍者。一切並皆治之,惟勞證癱瘓不應。

白龍鬚研為細末,每服氣壯者一錢,氣虛者七分,用無灰好酒調下,將臥房床帳封固,不許通風。如病在左,就將左邊身挨床睡;如病在右,就將右邊身挨床睡。汗出待自干,不許多蓋被褥。三日不許下床見風,違者如故。一方用前藥三錢,放瓷盆內,入酒鍋中,燒酒一壺,病者每日先服桔梗湯一小白鍾,少頃,次服藥酒二小白鍾,早一服,臨睡一服。此酒可治未深之病,效驗如神,慎之秘之。

但白龍鬚,人不知所產所生之處,有等萬纏草,根生於白線樹根,其細絲相類,但有枝莖,且稍粗,採者不認真實,一概充用,故不效也。此藥極難得,十無一真,藥無苗,近水旁有亂石處,寄生搜風樹根下,其藥石樹之餘精也,細如鬃絲,無枝莖,條條直生是也,無水無石不產。古人傳方云,若得白龍鬚一斤,如得黃金數斗,勿得輕易,宜珍重藏之。

一名天濟化龍鬚,一名地生潛龍鬚,一名活人老龍鬚,此四名俱不載於本草。一方初服如前法,出汗三日之後,食後日服白龍鬚一分,好酒下,隔一日服二分,又隔一日服三分,又隔一日服四分,又隔一日服五分,以五分為止。如隔一日,從頭照前次第每服之,周而復始,服至月餘,其病漸愈矣。

隔日服者所為年久,痰老氣微,謂之升陽降氣,調髓蒸骨,追風逐邪,排血安神,全忌房事、羊、魚、雞、肉,並蒜、韭、寒冷之物,又不可過飲酒,多米粥,少麵食。一方婦人產後,血氣流散脛骨,或腰腿手足腫痛者,先服當歸湯,日進二服為通脛,次日服白龍鬚七分,酒調下,汗出待乾即愈。

白話文:

治四肢癱瘓方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熟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溫酒送服。婦女可用醋湯或當歸酒送服。孕婦忌服。

鎮風丸(又名黑神丸),治療因風導致的癱瘓,症狀包括手腳抽搐、口眼歪斜、言語不清、步履困難。

將草烏(去皮和蒂,生用)、五靈脂(去雜質)、麝香,按照一兩、一兩、五錢的比例混合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篩過的麵粉和好酒揉成膏狀,每兩膏藥分成十塊,用生薑汁和好酒調服。另一方不用麝香,在六月六日製作丸藥,如彈子般大小,用薄荷酒送服。還有一方使用川烏,並加入腦麝,用水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

輕骨丹,治療中風導致的癱瘓,四肢麻痺,風濕痹痛等疾病。

將苦參、桑白皮、白芷、蒼朮、甘松、川芎(各三兩)和麻黃(去節,五兩,用三升河水煮至一升,去渣,熬成膏)混合研磨成粉末,加入麻黃膏混合,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溫酒化開服用,臥床取汗。五到七天后再次服用,手腳會立即輕鬆。中風導致唾液增多者,應先排出唾液後再服用。另一方加用浮萍四兩。

古硫附丸,治療虛風導致的癱瘓,療效顯著。

取附子一枚(重一兩),用童尿和五錢粉草一起煮一天,直到附子中心沒有白色斑點為止,取出挖空,放入五錢經過礬制過的硫黃,蓋好。再用麵包包裹放入火中煨熟,取出麵包,將硫黃和附子搗碎,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分或五分,根據病情虛實調整用量,溫酒送服,不限時間。

白龍鬚經驗方,此藥性平無毒,專門治療男女風濕引起的腰腿疼痛,行動困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論病程長短,以及婦女產後氣血不足,脛骨疼痛,頭暈目眩,腰腿疼痛難忍等症狀,都能治療,但勞損引起的癱瘓則無效。

將白龍鬚研磨成細粉,氣壯者每次服用一錢,氣虛者服用七分,用無灰好酒調服,臥床,封閉臥室,避免通風。如果病在左側,就讓左側身體貼著床睡;如果病在右側,就讓右側身體貼著床睡。出汗後自然晾乾,不要蓋太多被子。三天內不要下床見風,否則病情會復發。另一方用三錢白龍鬚,放入瓷盆中,放入酒鍋中,用一壺酒煮,病人每天先服用一小杯桔梗湯,過一會兒,再服用兩小杯藥酒,早晚各一次。此法適用於病情較輕的患者,療效神奇,應謹慎使用並保密。

但是白龍鬚的產地來源眾說紛紜,有些用萬纏草代替,其根生長在白線樹根部,細絲狀,但有枝莖,而且稍粗,採藥者不辨真偽,混用結果療效不佳。此藥極其難得,十之八九都是假的,這種藥沒有幼苗,多生長在靠近水源、多亂石的地方,寄生在搜風樹根下,是藥石樹的精華,細如鬃毛,沒有枝莖,條條直立生長才是真品,沒有水和石頭的地方不產。古人傳方說,如果能得到一斤白龍鬚,如同得到幾斗黃金一樣珍貴,不可輕易使用,應妥善收藏。

白龍鬚又名天濟化龍鬚、地生潛龍鬚、活人老龍鬚,這四個名稱均未載入本草綱目。另一方用法是:初次服用按上述方法,出汗三天後,飯後服用一分白龍鬚,用好酒送服,隔一天服用二分,再隔一天服用三分,再隔一天服用四分,再隔一天服用五分,以五分為止。如果隔一天後,再從頭按照之前的劑量服用,如此循環,服用一個多月,病情就會逐漸好轉。

隔天服用的方法適用於病程長、痰多氣虛的患者,目的是升陽降氣,調和精髓骨骼,驅風逐邪,安神定驚。應忌房事、羊肉、魚肉、雞肉以及大蒜、韭菜、寒涼食物,也不可過量飲酒,多吃米粥,少吃麵食。另一方是:婦女產後,氣血不足,脛骨或腰腿手腳腫痛者,應先服用當歸湯,一天服用兩次,以促進血液循環,第二天服用七分白龍鬚,用酒調服,出汗後晾乾即可痊癒。